2020-10-24 醫聲.院長講堂
搜尋
小兒科
共找到
430
筆 文章
-
-
2020-10-23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代理孕母行不行? 風險和自然懷孕一樣?
【編者按】「性別與醫學」在台灣的醫學教育已經逐漸受到重視,但本週卻是「醫病平台」首次以這主題刊登三篇文章。張博淵教授以其心臟科的專長提出醫學數據,呼籲醫界及社會大眾不容輕忽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有時會有「非典型」症狀,而延誤診斷。另外我們在此發表有關「代孕母立法」的兩種不同看法,一位在專業方面深受尊敬的藥師長年以本身是子宮發育不全的病人,挺身呼籲「代孕解禁」的推動;一位長期爭取婦女權益的意見領袖卻因擔心女性可能因代孕合法化而造成女性被物化、更深陷傳統文化的束縛。這種「科技不能解決的社會文化問題」惟有在社會大眾透過理性的對話,了解事實並屏除誤解,才能達到共識。日前立法委員提出代理孕母的修法,再度引發社會的關注。不孕者悲情的處境及傾訴,讓社會難以回絕她們「要求代孕母」的訴求,但是,作為一個長期爭取婦女權益的團體,我們又很難不看到女性不但因此被物化、更深陷傳統文化的束縛且無法扭轉的命運。在這兩難下,希望從代孕制度可能帶給代孕母的風險及社會問題的討論,讓社會瞭解婦團的立場。代孕只是出借子宮嗎?多年前有位小兒科郭醫師投書論壇說:「就現代生殖醫學來看,子宮『只不過』是一個天然的『保溫箱』而已……代孕制度『只不過』是試管嬰兒外加一個別人子宮的天然保溫箱而已。」把子宮當成保溫箱來看待,是缺乏對懷孕的認識與經驗,更把女人視為生產的工具。代孕不是代孕母提供子宮而已。一條臍帶繫著兩個生命,孕母身體不斷地運作,提供養分、氧氣,呵護胎兒的成長。它是一個人近乎一整年的生理、心理、生活及生命的投入。不僅如此,懷孕婦女的生活需求也不是她一個人努力就可以做到的,有賴她的先生、公婆、甚至小孩。因此,整個家庭的生活也一併牽捲在其中,深受影響。所以,代孕不是簡單的「子宮」出借,而是代孕女人及其家人在生活、甚而健康、生命一併的付出。代孕的風險和自然懷孕一樣?代孕是以人工生殖的技術進行。目前,此技術35歲以下的活產率約為35%。所以代孕母平均要經過2.5到3次的懷孕週期才能成功,對代孕母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響。不但如此,懷孕、生產是有風險的,如:羊水栓塞、植物人、死亡、胎死腹中等。代孕除了上述的風險外,又有減胎造成感染或致死、多包胎的問題。2017年發表在FERTILITY AND STERILITY的研究指出,代孕(人工生殖)的早產、新生兒體重不足、前置胎盤、妊娠性高血壓、妊娠性糖尿病等都比自然懷孕高很多。這些風險不是口頭上的語言或統計上的數字,而是實實在在會發生的。因此,為了滿足不孕者的需求,讓健康的代孕母承受這些風險及複雜的處遇,不夠厚道,也有違社會倫理。如果媽媽因代孕而死亡,那麼我們將如何面對她的小孩?如果女人因代孕而重度身障,誰要照顧她一輩子?無情的包裝:無償或利他為了杜「商品化」之口,倡議者提出「利他」及「無償」的代孕制度。然而,瞭解這些風險及處遇還「願意」代孕,除了極少數的「善心人士」(還願者?),應該多為有經濟需求的人。以「無償」為基礎的代孕金額是以「成本」,如營養費、工薪資損失等來計算的。但是,不論怎樣防止變成倫理詬病的「交易行為」,都會是一個高額的價碼。因此,代孕制度將是一個為有錢人建立的制度,有錢人出錢購買會傷害他人健康或死亡的服務,甚而買斷提供者的身體自主權,將女人變成「生小孩」的工具,透過金錢誘因侵蝕經濟弱勢者的人性尊嚴!生殖專業醫生常說,看到不孕婦女很可憐,所以支持這個制度。如果是這樣,也請他們一併以「利他」及「無償」的愛心僅收取醫療成本費吧!我們國家對於活體捐贈限於五等親內,不允許一般「善心人士」的捐贈,理由是一樣的:對於捐贈者健康及生命的重視,以及防止藉「善心之名」行「買賣之實」的剝削行為。對於沒有他途的「救命」需求,我們尚且如此嚴謹地規範,而不孕,當然是社會必須關注的議題,但,它不是生死攸關,也有替代的選擇——收養。所以,代孕是否要比活體捐贈更寬鬆,開放給「善心人士」,這是社會要思考的嚴肅課題。科技不能解決社會文化的問題支持者說應給女人多一個選擇,然「代孕制度」究竟是多一個選擇?還是限制了她的選擇?有不孕的婦女告訴我們,她其實想收養小孩,但是因為《人工生殖法》通過,公婆要求她作試管嬰兒,讓她身心飽受傷害。代孕制度通過後,勢必有許多女性會被迫作這樣的選擇。但是,代孕即使試再多次也不保證一定會成功,或一定會生男孩,因此,對這些人而言,家庭間的問題還是會繼續存在。科技有它的侷限,再進步的科技也無法解開傳統文化的包袱,唯有我們的社會打開胸襟、改變思維,放手對血統的執著,女人才能掙脫包袱,自在地生活。
-
2020-10-18 名人.劉秀枝
劉秀枝/我是老人好自在
一位70多歲的朋友對我埋怨道,她住院接受手術,手術前一天醫師問了她許多有關個人的疾病問題,並告知手術風險,她都一一回應,但談到最後時,醫師卻將同意書遞向在旁一直沒出聲的兒子。她快速攔截,在上面簽了名,交還給醫師。她嘟囔著:「難道是醫師認為我老了,無法自己做決定?可是從頭到尾都是我在與醫師對話啊!」幾天前,我獨自搭車到淡水漫步,走著走著迷失了方向,看到路旁有位老婆婆與一位中年女士在聊天,我「很自然地」走向中年女士問路,她說不知道,反而是老婆婆為我指引正確路徑。難道年過70的我,「也」下意識地對老年人有偏見,認為她應該不會知道?如果連我這個老人都如此看待老人,那麼一般人對老年人的刻板印象也就不難理解了。歲月的腳步從嬰兒、小孩、年輕人、中年人到老年人,處在哪個階段,一看就知道。例如疫情期間,我自認衣飾光鮮,又戴著口罩和帽子,心想皺紋和白髮都不見了,自覺輕盈地踏入捷運車廂,卻有位年輕人立刻起身讓位。年齡讓我們不僅外貌、動作、心境不一樣,連疾病都不同,如小兒多感染,年輕人易有自體免疫問題,老人常退化,也才有小兒科、青少年門診和高齡醫學等科別之分。甚至,即使同一個疾病,發生在不同年齡,所表現的症狀、用藥劑量和療效也常有所差別,所以病例討論會時,一定會先報告病人的年齡。人生每個階段都有它的美好和限制。老,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固然可能視茫、髮蒼、齒搖、腦筋不若以前靈活,但閱歷豐富、智慧圓融,如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生理和心理年齡可能比實際年齡年輕。而且每個人老化的速度、老化的器官以及對老化的適應能力都不同,不可一概而論,老了並不等同衰老病弱。年老如我,常活動健走,勤讀書報雜誌以健腦,慣用3C產品、遊走網路以跟上時代,並且穿著整齊不邋遢;即使,別人一眼就能看出我是老人。是啊,我本來就是,而且還是個自在自主的老人。所以囉,面對年紀我們還可打出一張王牌,就是心態:「接受變老的事實,往好的方向看,並自我心理建設。」例如,捷運上被讓位,是一種尊重和體恤,應該欣然接受。尤其常看到尖峰時間,捷運車廂內很擠,但敬老座硬是空在哪裡,等待讓給老人家,我都非常感動。再看看各種敬老方案,如臺北公車、捷運每個月免費480元,火車、高鐵票半價,以及許多博物館、美術館免門票等優惠,我們都歡歡喜喜的享受,並不認為是對老年人的財力歧視呢。於是我笑著告訴朋友:「那位醫師可能只是認為妳的兒子也應看看同意書的內容,不過想必對妳的果斷俐落印象深刻,發覺有些老人很不一樣,以後對老年人說不定會刮目相看呢!」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
2020-10-17 新聞.健康知識+
接種流感疫苗後需注意什麼? 家醫科醫師:3類情況宜留心
每年10月是流感疫苗開打的季節,尤其適逢新冠肺炎攪局,儘早接種流感疫苗更顯重要。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的安全性雖高,但仍建議民眾在接種後48小時內密切觀察身體是否出現異狀,少數人接種疫苗後可能會有輕微發燒、頭痛、紅疹等症狀,正常來說約1至2天就有恢復,若不適症狀持續超過2天,最好回診檢查為佳唷!流感疫苗開打,接種完流感疫苗之後身體居然有些感冒症狀,這樣算正常嗎?有過敏體質、對雞蛋過敏者,接種流感疫苗會誘發過敏症狀嗎?接種完該注意哪些照護重點?柳朋馳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的安全性高,目前根據疾病管制署建議,僅將「已知對疫苗成分有過敏者」以及「過去注射曾經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列為接種禁忌症,其餘民眾經醫師諮詢後即可安心接種,但仍建議注意以下三類狀況:1.使用抗血小板、抗凝血藥物或凝血功能異常者,接種後應加壓注射處至少2分鐘。柳朋馳醫師補充,這類民眾接種流感疫苗時建議主動告知醫師個人病史與用藥狀況(如使用Aspirin、Warfarin、Clopidogrel、Ticlopidine等藥物),經醫師評估後可採用較細的針頭注射流感疫苗以減少出血狀況;此外,建議使用抗凝血藥物及凝血異常患者在接種後應加壓至少2分鐘,並觀察注射處是否有出血或血腫狀況,若皆無不適反應再離開。然而,柳醫師也叮嚀,一般民眾若無特殊狀況,基本上不建議搔抓或揉壓打針處,只要確認注射後5至10分鐘後沒持續出血或出現血腫即可安心。2.對雞蛋過敏、有過敏體質者,接種後建議休息觀察30分鐘,無不適再離開。參考英、美等國之做法,疾管署今(109)年已正式將「對雞蛋嚴重過敏者」自接種禁忌症中移除。然而,柳朋馳醫師補充,絕大多數民眾皆能安心接種流感疫苗,但有鑒於仍有相當小的機率可能出現立即性的過敏反應,包括皮膚搔癢、出疹等症狀,嚴重者可能導致過敏性休克(症狀包括氣喘、呼吸困難、聲音沙啞、眼唇腫脹等),因此提醒有過敏病史者在接種流感疫苗後最好主動留院觀察30分鐘以上,若無不適症狀再離開更安心。3.疫苗與其他藥品皆可能出現副作用,若症狀持續逾48小時應主動回診檢查。打完流感疫苗後在注射處可能會有局部疼痛、紅腫狀況,皆屬於正常反應,有少數人可能會出現疫苗副作用,包括頭痛、發燒、肌肉痠痛、噁心、皮膚搔癢或出疹等狀全身性的輕微反應,大約持續1至2天身體即可自然恢復。然而,柳朋馳醫師叮嚀,若持續發燒逾48小時,或出現呼吸困難、意識改變等都屬於接種的異常反應,建議應儘速回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醫療處置。柳朋馳醫師也補充,打完流感疫苗約需2週才能發揮保護力,但並非完全對流感免疫,也就是接種流感疫苗仍有感染流感的可能,但會降低感染機率且症狀也會相對輕微;因此,提醒民眾在秋冬病毒肆虐時,仍應注意做好個人衛生,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以保護自己免受病毒威脅。 流感疫苗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新光醫院家醫科 柳朋馳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0-15 寵物.照顧指南
愛貓如何讓你「抓狂」?養貓會害主人罹患精神疾病嗎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寄生大腦:病毒、細菌、寄生蟲 如何影響人類行為與社會》,作者凱瑟琳.麥考利夫】進入弓形蟲這種奇特研究領域的精神病學家並不多,富勒.托利是少數一位,而他對於動物研究竟有效彌補對人類研究的不足,感到相當驚豔。我到馬里蘭州貝塞斯達的史丹利醫學研究中心總部拜訪他時,他對我說,「這一直不是主流研究路線,我不敢相信這會成真。」這個組織多年來以他為首,是美國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研究最主要的私人資助機構之一(目前托利擔任研究中心的研究副主任)。近四十年來,托利始終認為具傳染性的生物,可能是精神疾病的常見起因。他承認發生在自己家族中的一起悲劇,或許是他追尋這看似離經叛道領域的幕後動力。一九五六年,托利的妹妹—高中風雲人物,即將畢業上大學—突然出現思覺失調症的明顯症狀。托利當時還在普林斯頓大學念書,得知消息後趕緊回家幫忙母親照顧妹妹。那時是精神病學的黑暗年代。權威人士認為托利的妹妹之所以得病,是來自對冷漠、沒有愛的父母產生的絕望反應,而這種說法讓他母親在失去女兒的悲痛下更背負起愧疚感。不到十年,托利成為思覺失調症領域專家,發現當時所謂權威提出的武斷意見,全是冠冕堂皇的屁話,於是下定決心探究這種疾病的成因。他決定從頭開始,並翻遍數百年歷史的醫學紀錄與歷史文獻,希望找出新線索。「現代教科書仍然會出現一些可笑的敘述,稱思覺失調症處處可見,在世界各地的發生率都一樣,而且從遠古時期就存在。」他強調「那些看法完全牴觸流行病學觀點。」—他在與別人合著的《隱形瘟疫》(The Invisible Plague: The Rise of Mental Illness from 1750 to the Present)中下了這個結論。他發現除了古埃及人之外,在十八世紀晚期之前幾乎沒有人養貓當寵物;最早這麼做的「是詩人,也就是巴黎與倫敦裡頭思想前衛的左派人士。貓就此成為我們的物。」他們把這稱為「養貓風潮」,而思覺失調症的案例正好在同時期急速增加。這種疾病「完全發作的情況相當驚人,以致我發現在一八○六年前,也就是英國與法國同期間出現病例時,醫學文獻竟未能完整描述其病徵。」他指出,「我會覺得驚訝,是因為十五、六世紀有一些非常傑出的觀察家,而他們本應記錄下來。」最引人注意的是,思覺失調症患者體內有弓形蟲抗體的機率是一般人的二到三倍。這個說法來自他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小兒科醫師兼神經病毒學家羅伯特.約爾肯(Robert Yolken),他們針對世界各地相關文獻(共三十八項優秀研究)共同進行的概觀分析。人類基因體研究明確顯示,思覺失調症具有大量的遺傳因素。這個發現看似與他們的立場相左,但他們並不這麼認為。到目前為止,與思覺失調症最一致相關的基因,控制了免疫系統抵禦傳染媒介的機制。因此,他們認為在精神疾病的高風險家庭中,遺傳風險因子有可能是對弓形蟲的無效免疫反應。托利和約爾肯相信,德國麻疹、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流感、皰疹及其他病菌可能會使思覺失調症惡化;他們也認為一些病例牽涉了與細菌無關的促發因素。舉例來說,大麻重度成癮與出生時的併發症也和這種疾病有關,而弓形蟲是目前已知最強大的環境觸發因素之一。托利表示,「如果要我猜的話,我會說約有四分之三的思覺失調症病例跟傳染性媒介有關,而我相信弓形蟲涉及當中大多數。」讓爭議火上加油的是,有研究人員開始認為弓形蟲與自殺有關,其中以馬里蘭大學的羅馬尼亞裔精神病學家特奧多爾.帕斯托拉切(Teodor Postolache)為首。研究自殺的風險因素時,帕斯托拉切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重度憂鬱或有強烈自殺傾向者的大腦較有可能出現發炎徵兆—對感染或受傷的免疫反應。包含此現象在內的諸多線索都讓他認為,弓形蟲囊胞可能是某些自殺案件的促發因素,而他致力與歐洲學者一同探索這個理論。他與研究團隊走過歐洲二十五個國家後發現,女性的自殺率與所在國家的弓形蟲盛行率成正比;他們也對四萬五千兩百七十一名分娩時曾接受弓形蟲測試的丹麥女性進行前瞻性試驗。此後十五年內,體內弓形蟲抗體濃度高的女性試圖自殺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一.五倍;當中抗體濃度最高的女性,風險則整整高出一倍。帕斯托拉切團隊及許多獨立研究團體持續證實了弓形蟲與不同性別及各區域自殺行為的關聯性,包括來自土耳其、瑞典、巴爾的摩和華盛頓的研究。「我不認為弓形蟲一定是自殺的原因,」帕斯托拉切謹慎表示,「也有可能精神疾病讓患者更容易接觸弓形蟲。」然而,他逐漸肯定弓形蟲至少是自殺的誘發因素之一。這來自他與研究團隊所進行的一項測試,受試對象為慕尼黑某戶籍登記地隨機挑選的一千位民眾,這些人都經過仔細審查、並已排除任何精神病史。研究團隊請受試者填寫問卷,評估自己自殺的可能性,並抽血檢查受試者體內是否受弓形蟲感染。結果,感染弓形蟲的受試者遠比未感染者更表現出自殺的傾向。這些傾向包含男性的衝動與尋求刺激的行為,以及女性的敵對情緒(對他人與自我)。如同佛萊格爾的研究發現,這些特徵和危險駕駛及其他衝動行為具強烈的關聯性。「我希望獨立研究團體也能得到相同發現,」帕斯托拉切表示,「那將是重大的突破。」有鑑於弓形蟲帶來的各種麻煩,貓奴們是否該考慮斬斷對主人的情絲呢?多數科學家同意佛萊格爾的主張,認為人們無需為了避免染上寄生蟲而過度反應。事實上有無數研究顯示,貓為飼主帶來許多心理上的益處。因此真要說起來的話,飼主沒有貓的陪伴下,心理健康不僅不會改善,還更可能惡化。專家表示只要鏟貓砂時多留意、澈底清洗蔬果、從事園藝工作時戴手套,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風險。相較之下,牛肉與羊肉更是弓形蟲的常見感染源,因此建議全熟食用;如果想吃生食料理,可先將肉品冷凍以殺死微生物囊腫。遺憾的是,如果人們防疫失敗,以目前的醫學技術還無法去除腦中的弓形蟲,因為牠的囊腫具厚實囊壁,大多數藥物都拿牠沒轍。然而基於對潛伏感染的擔憂,已有一些研究團體著手開發可突破囊壁的藥物。考量弓形蟲與引起瘧疾的原生動物的親緣關係,研究者的主要目標是檢視瘧疾藥物能否有效戰勝弓形蟲的囊腫。根據對老鼠的實驗可知,這項策略已辨識出部分可望發揮作用的媒介,也增加了治癒人類潛伏感染的希望。為了解釋當前的研究進展,約爾肯以數十年來醫界對潰瘍的立場舉例。「多年來,人們懷疑幽門桿菌是潰瘍的凶手,但一直到找出對付幽門桿菌的療法後才確定這件事。所以這是我們需要的,最終目的是證明,除去寄生生物後病就會好起來。」帕斯托拉切當然也懷抱同樣的希望。儘管走在領域前頭的研究尚未成熟,但他承認這已使他開始從不同角度看待人類的行為。「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他說,「我們通常認為情緒障礙和童年時期的遭遇有關,但誰知道呢?也許那些寄生生物控制了人類的潛意識。」
-
2020-10-14 新聞.健康知識+
對雞蛋過敏,還能打流感疫苗嗎?
又到了流感疫苗接種的季節,你知道哪些人打流感疫苗要注意嗎?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根據疾病管制署資訊指出,若已知對疫苗成份過敏或是過去注射曾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不予接種之外,對於雞蛋過敏者仍可安心施打,但接種前仍建議主動告知自己的過敏史以利醫師進行診斷評估,並於接種後停留30分鐘無不適症狀再離開,如此便能放心接種流感疫苗,以提升身體保護力。流感疫苗多由雞蛋胚胎培養而來,若是已知對雞蛋過敏者,還能接種流感疫苗嗎?吳書毅醫師表示,根據國外文獻資料顯示,即便對雞蛋蛋白質嚴重過敏者,接種流感疫苗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的機率極低,因此今 (109) 年起,衛生福利部參考美國、英國做法,不再將「已知對『蛋』之蛋白質有嚴重過敏者」列為流感疫苗的接種禁忌症之一,亦即對雞蛋過敏者仍可接種流感疫苗。 然而,若已知對雞蛋過敏者或是有過敏體質者接種流感疫苗時,該注意哪些重點?吳書毅醫師表示,接種流感疫苗前最好主動告知自己的過敏史以利醫師診斷評估;此外,由於雞蛋過敏大多發生在接種後30分鐘可能會出現皮膚搔癢或出疹的狀況,因此若擔心出現不適反應,建議接種後密切觀察30分鐘,若無不適症狀再離開即可。此外,今年流感疫苗還多了一支經由細胞培養的「輔流威適」,沒有雞蛋過敏的疑慮,且亦在公費疫苗選項之列,唯僅適用於3歲以上民眾。吳書毅醫師補充,自費接種細胞培養疫苗的費用較雞蛋胚胎疫苗稍高,但根據疾病管制署資料,各家疫苗的抗原性相同、保護力相仿,因此若無特殊考量,可無需拘泥於廠牌或製程的差異。 流感疫苗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家醫科」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10-11 新聞.用藥停看聽
滴眼藥水治老花攏是假 下單前確認2重點防受騙
滴眼藥水治老花、喝茶治耳聾攏是假,違規網購廣告猖獗,許多產品常宣稱有神奇療效,吸引民眾購買,食藥署除呼籲民眾勿信,也提醒下單前先確認評價及業者資訊,避免受騙上當。國慶連假,不少網購業者推出優惠吸引買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企劃及科技管理組科長黃建隆今天表示,近年食品、化妝品廣告常有膨風問題,經常宣稱許多神奇、吸引人的療效而挨罰。他舉例,像是號稱可降血糖的「三降茶」,不僅冒充小兒科醫師名義代言推薦,更宣稱可降血糖、改善夜尿,涉及醫療效能及誇大不實,食藥署根據金流、網站資料展開行政追查,已針對部分業者開罰。不過,黃建隆說,另有部分因網站IP設於國外且採一頁式購物網站,至今仍罰無可罰,針對這類違規業者將於食藥署「食藥膨風廣告專區」中公布相關違規細節,提供民眾參考。「食藥膨風廣告專區」上充斥各種用詞誇張的食品、化妝品廣告,例如一款眼藥水號稱其中含奈米分子,會滲入眼睛校正角膜,可作為多焦距鏡片使用,甚至可治療老花眼、預防白內障;另有一款茶包,號稱喝7天可消除耳鳴、30天恢復聽力,這些都是誇大不實的廣告。黃建隆呼籲,當發現太神奇、太吸引人的廣告,記得先停下來思考對健康是否有幫助,畢竟食品只能提供人體營養素及熱量,不具醫療效能,下單前務必記得多查查評價,了解是否曾有相關爭議或涉及詐騙,並且確認業者資訊是否完整,例如有無公司名稱、地址、客服電話等,避免受騙。
-
2020-10-09 醫聲.院長講堂
院長講堂/看盡內科興衰半世紀 余忠仁扛起最科技醫院
台大醫院總院這個「百年老店」一共有六個分院,但這當中只有一個分院,從頭到尾由台大院方自行設計、籌建,那就是2019年底加入的新竹生醫園區分院。出身醫師世家的台大生醫分院院長余忠仁說,生醫分院是台大親手養大的孩子,有很高的期許,台大體系的智慧醫療願景將不再受限於既有硬體的滿載,可以在生醫分院找到實踐場域,科技也將幫助醫療人員回到以人為本的初衷。余忠仁表示,生醫分院的總共有五大任務,首先要滿足地區民眾的急重症醫療需求,醫院大樓已於去年底落成,各項檢查治療設備陸續到位,醫療功能完整。做好基本功;第二項任務就是發揮位處生醫園區內的優勢,協助生醫產業發展,與醫療照護相輔相成,更有利於結合社區與居家醫療、發展個人化醫療。余忠仁說,預計在2023年10月,台大生醫分院研究大樓落成,實驗室和臨床試驗單位有完整充裕的空間,可作為生醫園區臨床驗證的場域,與醫療相輔相成。有了這兩個基礎,生醫分院就擁有強大的基礎可以繼續實踐第三到第五個任務,那就是發展智慧醫療、國際醫療、作為台灣醫療照護與生醫研發的展示櫥窗。余忠仁打開條理分明的報告資料,透露包括工研院、國衛院、國研院,以及未來也要開設醫院的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都已經與生醫分院建立前端研究的合作關係。至於後端應用,包括小分子藥物、疫苗、檢測試劑、醫材、晶片、細胞治療、電子晶片,資通訊裝置、醫療電子產品,都陸續與技術精良的廠商建立溝通管道與合作方式。談了這麼多最尖端的醫療,余忠仁說,目的都是要「讓醫療回到靠近人的需求,但人力不會因此精簡。」醫療是「人」的產業,沒有人想要跟機器講話,病人需要人的關懷和溫度,用科技取代了純勞役、提供系統性的安全監測,醫療人員就可以更多回到初衷,花更多時間去關懷病人、做好醫病溝通。重視以人的核心,並非只是標準答案,而是余忠仁過去半世紀的親身體會。出生三代醫師世家,他親身見證台灣醫療過去半世紀變遷,整個家族出了五十幾位醫師,囊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牙科、眼科、皮膚科、泌尿科、骨科、麻醉科、藥師、護理師,開一間余氏醫院都不成問題。「我爸是外科,四十歲開業,病人非常多,整天不是看診就是開刀,」余忠仁回憶道,外科太累了,而且手要很巧,所以當他以榜首之姿考進台大醫科,成為父親的學弟,名列前茅畢業時,他選擇的是當時醫學生第一志願:內科。後來余忠仁受胸腔科團隊氣氛吸引,也著迷於學習判讀X光、超音波等影像,便選擇歷史悠久的胸腔科,師承楊思標、陸坤泰、郭壽雄、楊泮池等大師。身為內科醫師,余忠仁很享受於精進望聞問切、抽絲剝繭的診察功夫,只是他也同時見證了在健保實施之後,這份功夫逐漸被忽視輕看,醫師地位不再崇高,病人湧向大醫院、基層診所萎縮。余忠仁的父親堅持不加入健保特約,病人也越來越少。余忠仁感嘆,在健保給付裡,「用腦袋是沒有錢的,動手才有錢,醫師必須要看很多病人,人家才能看出你的「身價」」,診察費過低之外,也跟年資、經歷、能力沒有關係,現行支付架構已經扭曲醫學學生訓練,不再重視溝通和同理心。作為醫院管理者,余忠仁很欣賞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的作法。醫院組織有明確的分工,每年有清楚的發展目標和願景,醫師則保障固定薪,薪資也令人滿意,醫院便能兼顧成本和發展。現在台灣大部分醫院醫師只有微薄的底薪,醫師有衝量的壓力,就很難有動機去做別的事。「健保對民眾來說是難以想像的成功,但對於醫療人員,有一定程度的傷害。」余忠仁說,健保的永續不是財務考量,是政治上的必須,但不應該阻礙醫療專業進步,需要各界持續研議改革,例如開放合宜的差額負擔,才有機會與新科技接軌。●余忠仁小檔案年齡:59歲專長:一般內科學、胸腔內科學、重症醫學、胸腔腫瘤學、超音波醫學、分子醫學現職: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分院院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給病人的一句話:低劑量電腦斷層的肺癌篩檢不是一次性的行為,要有心理準備,如果發現異常,就需要長時間追蹤。追蹤期間若有任何發現,都要與醫師仔細討論,才能決定下一步。
-
2020-10-09 醫聲.疫苗世代
肺炎鏈球菌疫苗/流感疫苗搶手 帶動肺炎鏈球菌也接種熱烈
公費流感疫苗十月五日開打至今,因受新冠肺炎影響,接種踴躍,同步帶動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熱烈。有診所表示,近期進的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已全打完,已向衛生局反映;也有診所醫師表示,除自費流感疫苗預約人數破歷年紀錄外,自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最近民眾詢問度也變高、接種人數變多,甚至有一家人一同自費接種的情形。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開業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表示,他十月五日共進了兩百支公費流感疫苗,當日就打了近七十支,現只剩廿支,預計明天就會全數打完,隨後要再去衛生局領,但未必有貨。他說,因新冠肺炎讓民眾強化了預防觀念,讓公費流感疫苗搶手,不少診所連自費都超搶手。他自己的診所往年九月才開放自費預約,但今年不斷有民眾詢問,只好提早七月即開放預約;他進貨約七百支,往年民眾預約量僅半數,今年則是幾乎已預約光,民眾也已陸續來施打。林應然也提到,流感最怕的是併發肺炎,肺炎鏈球菌是流感併發細菌性肺炎主要病原菌之一。他進的是自費十三價肺炎鏈球菌疫苗,往年詢問度不高,今年因疫情帶動民眾施打意願;上門詢問民眾變多,有民眾更是「左流右肺」,一次接種兩種疫苗,更有一家三代五口都來施打。位於台北車站附近的和眾診所則表示,公費流感疫苗幾乎打光,近期進的卅支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民眾詢問度高,已全打完,已向衛生局反映、等待通知領貨中。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台大兒醫院長黃立民表示,民眾若搶不到流感疫苗,建議可打肺炎鏈球菌疫苗,尤其慢性疾病患者、六十五歲以上長者等高風險群,應優先考慮,可降低雙重感染對肺部的傷害,無論流感或新冠病毒,都可能引發肺炎而威脅生命。
-
2020-10-07 科別.感染科
父親得帶狀疱疹 11月大女嬰感染水痘
未滿1歲洪姓女嬰差幾天就可施打水痘疫苗,未料被罹患帶狀疱疹的爸爸傳染水痘病毒,未施打過水痘疫苗的新住民媽媽也感染,一家三口一起戰「痘」。醫師提醒家長,千萬別忽略孩子應常規接種的疫苗,「一針也不可懈怠」。11個月大洪姓女嬰的父親是台中人,一家人配合他的工作都住在離島,女嬰爸爸見女兒高燒不退並長皮疹,在離島就診兩次,當地醫師懷疑感染水痘,且擔憂有併發症,建議回台灣就醫。氣候因素影響,女嬰發病後第4天才飛回本島,孩子除高燒,水痘愈長愈多且食慾極差,一下飛機趕緊送急診。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余孟恭指出,反覆高燒的女嬰到急診室時,頭、臉與軀幹都已出現紅疹、紅色丘疹,合併嚴重搔癢,導致水痘破裂與局部皮膚細菌感染;住院後進一步從女嬰接觸史清查傳染源,發現孩子發病前兩周,父親曾長皮蛇(帶狀疱疹),沒幾天孩子也反覆發高燒且冒出細小紅色皮疹,推測極可能是被父親傳染。可怕的是女嬰母親陪病3天,居然也開始冒出紅色皮疹,醫師詢問才知道,女嬰母親是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從未施打過水痘疫苗,因孩子長水痘也被傳染,一家三口一起治療。父親持續觀察外,女嬰與母親也投以抗病毒、止癢的抗組織胺及治療細菌感染的抗生素等藥物。住院5天後,女嬰從最初的水疱發展到膿疱最後結痂,母親則在用藥後快速好轉。余孟恭說,治療水痘最好的方式是注射疫苗,只要曾經接種過疫苗,身體多少還會有抗體具有保護力,即使再次感染水痘病毒,症狀會輕微一些,併發症狀也會少一點。他建議女嬰滿周歲後,仍應再施打水痘疫苗,讓保護抗體維持更高、更好。余孟恭提醒,長水痘不可輕忽,因要擔心的不只是留下痘疤而已,還有重症疑慮的出血性水痘,感染水痘的幼兒須留意有無繼發性細菌感染、敗血症或腦炎等併發症;老年人則應注意是否有肺炎、敗血症等併發症,及時適當治療十分重要,才能避免致命危機。
-
2020-10-0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入冬新冠肺炎從院內感染開始 指揮中心:戴口罩可避免
國內有感染科醫師認為,入冬以後可能疫情再起,從院內感染開始,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入境感染者確實可能出現「漏網之魚」,所以在社區及醫院,一定要落實保持社交距離,無法保持距離就要戴口罩,相信就可將秋冬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可能性降到最低。莊人祥說,入冬疫情從院內感染開始,屬於「最壞劇本」,尊重專家意見,但指揮中心防疫重心仍以邊境風險嚴管為主。莊人祥強調,除特殊短期商務來台,其餘入境者全數需居家檢疫14天,但該病毒確實難纏,期滿後仍須自主健康管理7天,外出須戴口罩,避免搭大眾交通工具。近期頻傳入境檢疫期滿仍驗出病毒陽性者,莊人祥表示,新冠病毒特性為發病前兩天開始可傳染,發病當天感染力最高,發病第十天無傳染力,確實有病例長達80多天病毒檢測仍為陽性,但其實已經不具傳染性。但仍不可排除病毒潛伏期超過21天可能性,所以莊人祥提醒,民眾一定要在密閉場所帶口罩,避免不小心有未被揪出的感染者走入社區或醫院,造成大型群聚事件,但莊人祥認為,醫院本就需要戴口罩,有基本防護,應可將感染風險降低。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院長、兒童感染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邱政洵表示,臨床已出現不少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腺病毒感染,甚至有些因為感冒引起肺炎的案例。疫情流行初期,國人幾乎都能尊循戴口罩、勤洗手等規範,也讓腸病毒、流感幾乎被消滅,當時還有專家笑說「小兒科要沒生意了」,但現在這些疾病慢慢回來了,顯示民眾近期真的是鬆懈了,口罩戴得不如三、四月這麼緊。邱政洵表示,臨床的現象是一大警訊,無論是上呼吸道感染、腺病毒感染或是流感,症狀幾乎與新冠肺炎一模一樣,發燒、咳嗽,第一線根本無力辨別,台灣幾乎沒有病毒,能安心朝過往經驗判定感染性疾病,倘若,發生社區感染,在秋冬這個季節,等於同時宣布醫療體系的崩壞。台灣目前仍採取嚴守邊境的策略,不過目前仍有零星的境外移入確診個案,加上無法排除無症狀感染者的存在,民眾若是沒有在秋冬把口罩戴好、手洗好、社交距離保持好,潛在於社區的個案碰上免疫力低的民眾,就可能讓社區感染一觸即發。邱政洵表示,長庚醫院感控持續不敢鬆懈,戶外篩檢站也不敢撤,也呼籲國人千萬不要鬆懈,出入公共場所一定要戴口罩,手一定要徹底洗乾淨。
-
2020-09-30 科別.皮膚
癢到不行以為過敏!指縫驚見「蟲穴道」才發現是疥瘡
許多皮膚病都會讓人很癢,「疥瘡」更是讓你全身癢透、傳染力極高,連醫護人員聽到都不禁要往後退的一種皮膚疾病。有醫師分享一病例指出,孩童全身癢初期以為過敏,後來才發現是「疥瘡」,更在孩童指縫找到「蟲穴道」,令人頭皮發麻。大部份皮膚病不是紅腫痛,就是很癢,小兒科「柚子醫師」陳木榮在《醫師好辣》節目中分享一個「癢到不行」的疥瘡病例。一位母親帶其1歲小孩就診,孩子全身癢到東抓西抓,一開始醫師認為是過敏,開了抗過敏的藥給他吃,結果一周後回診,孩子更紅更癢。醫師仔細觀察,後來在他的手指指縫發現紅紅小小的點,驚覺應是疥蟲鑽進表皮的「蟲穴道」,開了藥膏藥水,並提醒媽媽回去要幫孩子每個隙縫都要塗,包括肛門縫都不能放過。而孩子在擦了二周的藥之後就好得差不多了,不過再過一個星期,果然家中的爸爸、媽媽、姊姊都被傳染了。疥瘡是由疥蟲引起,經由皮膚接觸、人傳人的疾病,傳染性極高,因此群聚的團體生活者,例如軍隊、安養中心、護理之家等是高風險族群。臺灣皮膚科醫學會游懿聖醫師指出,疥蟲會在人體皮膚打洞、鑽到人的皮膚裡面,靠吃我們的皮膚組織維生,因為疥蟲本身以及他的卵、排泄物,會引起人體的免疫反應,因而造成奇癢無比的紅疹。疥蟲不會跳、不會飛,只會爬,爬行的速度一分鐘大約爬兩公分,因此如果只有短暫的握手,被傳染的機率不高。少部份的疥瘡可以經由間接接觸而傳染,患者身上疥蟲的皮屑如果掉在床單、枕套這些布料上,有可能會因此而間接傳染給下一個接觸的人。游懿聖醫師指出,疥瘡治療並不難,不論是外用或是口服,一二周持續用藥很快會好。難在環境消毒。家中如果有一個人確定診斷是疥瘡,家中成員無論有沒有症狀,都會建議預防性擦藥,家中的衣物、床單、枕套,也會建議用熱水浸泡(超過60度,持續十分鐘);無法用熱水浸泡的衣物或用品,則用塑膠袋包封好,放在炎熱乾燥的地方曬兩週,並且減少家中雜物堆積,地板、桌面、椅面可以用稀釋的漂白水擦拭。
-
2020-09-28 該看哪科.婦產科
竹內結子猝逝/產後憂鬱突發難防 醫:第二胎風險更高
日本女星竹內結子疑輕生辭世,外界猜測可能與產後憂鬱有關。精神科醫師蕭美君表示,產後憂鬱跟一般憂鬱不同,可能前一天好好的,隔天就陷落,且第二胎風險較第一胎高。竹內結子在日本、台灣都有高人氣,今天被發現疑似自殺身亡,享年40歲。她生前結過2次婚,各生一個男孩,第二個兒子今年1月下旬才出生,外界因此推測,她會輕生可能與產後憂鬱有關。婦女身心健康權威、精神科醫師蕭美君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表示,有2成左右產婦可能產生產後憂鬱症,這是常見的產後情緒變化,但臨床發現,此疾在華人文化下常被忽略。蕭美君說,產後憂鬱的主要原因是體內荷爾蒙變化,尤其在產後更明顯。但因產婦產後生活變化、遭遇家庭、婚姻、育兒壓力,甚至也有婆媳問題,很多人因此直接將產婦的情緒視為外界壓力導致,忽略荷爾蒙變化的生理現象。很多人或許不解,產婦迎接新生命,理應歡欣鼓舞,怎麼會憂鬱;或明明前一天還好好的跟家人吃飯,怎麼隔一天就突發激烈情緒、甚至輕生。蕭美君表示,產後憂鬱跟一般憂鬱不一樣,當荷爾蒙擾動很劇烈,產後憂鬱可以突然間發生,上一秒好好的,下一秒突然發作,也可能一瞬間產生強烈自殺想法,「那是身體因素,不是心可以控制」。產後憂鬱的特質,蕭美君說,患者狀況可能時好時壞,病程拖得很長,有些人可能合併精神病症狀,如出現幻聽,有些媽媽會聽到聲音說「寶寶是惡魔」、「妳是惡魔」等,很多人不敢求助,以為是有心魔或「卡到陰」。蕭美君表示,根據流行病學統計,孕育第二胎的媽媽比第一胎風險高,顯示此疾並非新生媽媽才會遭遇。在產後2至3週可能就會發病,通常在產後半年內出現,但也有可能拖到一年才發作。就算度過產後憂鬱的嚴重階段,後續也增加焦慮、失眠等風險。產後憂鬱的高風險群,蕭美君表示,除了孕育第二胎的產婦,女性超過35歲以後荷爾蒙分泌下降,因此高齡產婦風險較高。此外,若懷孕前就有憂鬱症、睡不好、容易焦慮、個性壓抑者,或經前症候群嚴重者,也要注意。蕭美君說,台灣目前對產後憂鬱防治的政策可能較缺乏通盤的持續性,雖然孕婦手冊有相關資料,但臨床發現,孕婦幾乎不太會看,因多數在意小孩多於在意自身,導致孕婦身心健康容易被忽略。若借鏡國外經驗,蕭美君表示,因產後憂鬱症與荷爾蒙有關,國際從青少女階段就很重視相關的教育,協助少女們及早辨識身心狀況,認識風險因子,也有助降低突發的產後憂鬱風險。蕭美君說,孕產婦就算意識到情緒問題,可能也因對精神科藥物存有迷思,擔心傷害到寶寶而不願就醫、服藥。但焦慮的媽媽對寶寶的危害大於藥物,焦慮會增加孕育過動、自閉兒的風險,且有很多非藥物的治療可選擇,民眾應正確認知。防治產後憂鬱,蕭美君建議,孕婦產檢時應關注其身心狀況,且產後繼續追蹤;或新生兒健康追蹤時,小兒科醫師也可注意媽媽的狀況,若發現異常,可及早轉介。蕭美君說,很多女性害怕講出自身的焦慮,怕自己不夠堅強,會被笑話。但並不是「為母就一定則強」,每個人狀況不同,有些人荷爾蒙變化特別敏感,與意志力無關,也並非特別脆弱,民眾應正確認知,並給予孕產婦更多支持。 自殺,不能解決難題;求助,才是最好的路。求救請打1995 ( 要救救我 )
-
2020-09-25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身體診察」必也正名乎?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討論醫師「病史詢問」、「身體診察」的重要。這幾年來台灣全民健保普及、醫療企業化、民眾迷信於高科技檢查,而導致醫師「病史詢問」以及「身體診察」逐漸不被重視,結果是醫療品質沒有改善,卻嚴重濫用醫療資源。我們藉由一位病人分享她的親身體驗,說出「醫師的傾聽、身體檢察遠比開藥、高科技檢查令病人安心」;一位資深醫師分享自己生病以後,感慨當年醫學生時代老師如何注重「問病史與做身體診察」,而今他所看的醫師竟然都不注重這些「基本功」,只是安排他做各種高科技檢查,最後還是透過一位醫師的身體診察才得到診斷與治療。我們利用這機會,由醫學教育立場除了探討physical examination 的重要性,並建議過去沿用多年的中文翻譯「理學檢查」全面改為更達義的「身體診察」,並呼籲社會大眾能更瞭解看醫師並不是一定要做高科技昂貴的「檢查」,更重要的是能夠對醫師陳述自己的病史以及耐心接受身體診察。希望政府與醫院思考,到底健保給付制度與醫院經營者扭曲了多少醫者的行為,而增加了多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賴:我第一次聽到有人建議將醫學教育非常重要的「physical examination」翻譯成「身體診察」是來自韓良誠醫師。我非常高興今天能得到韓醫師的首肯,兩人一起合作把這中文譯名的始末做一番清楚地交代,並希望能藉著這星期的兩篇由病人以及生病的醫生不約而同寄給「醫病平台」的文章,來談「身體診察」的正名運動。韓:我是在2011 年在成大白袍典禮時,強調醫師的任務是要能好好詢問病史,以及做好對病人的身體檢查。當時我第一次使用了「身體診察」這字眼,這是靠視診、聽診、叩診、觸診來對病人的身體不同部位做詳細檢查,如果發現在身體的特定部位有某些不正常「徵象」,再參考病人的病史所呈現的「症狀」而得到可能的疾病診斷,然後再安排各種實驗室生化檢驗或放射線科等的進一步檢查,來確證病人的診斷,決定有效的內科或外科治療。我以為「理學檢查」這術語並不正確,因為字面上這個詞很少人能夠看出它的意思。我實在查不出當年如何開始使用這中文的術語。我認為如果用「身體檢查」反而能夠讓大家明白,但是今天台灣的社會大眾「檢查」這個字都會聯想到實驗室檢查,如抽血、照X光等,而我記得先父韓石泉醫師在他的診所就有一間「診察室」,在那裡他可以要求病人寬衣解帶,做視診、聽診、叩診、觸診等身體不同部位的詳細檢查,而由此做出「診斷」,先父認為在診間,醫師透過「檢查」得到「診斷」,所以他將診間稱之「診察室」是非常有道理的。因此我建議我們應該把physical examination 在中文方面譯為「身體診察」,以別於一般人所說的「身體檢查」或台灣教科書所用的「理學檢查」。記得在美國聖路易斯大學醫學院小兒科朱真一教授是第一位響應我使用「身體診察」的學者,而後陳定信教授、賴其萬教授以及林其和教授也都表示贊同,開始於他們的寫作或演講中使用這術語。賴:當我第一次聽到學長韓良誠醫師使用「身體診察」這名詞時,我覺得他的說法非常正確,同時我也很想知道當年我們為什麼都使用「理學檢查」,因而就教於當時同在和信治癌中心工作的老師宋瑞樓教授。想不到醫學教育無所不知的宋教授居然笑說,他也不知道,但好像也沒有人問過他這問題。我問他這是不是日文使用「漢字」時,physical examination 就是用「理學檢查」,他說不是。我再請教他,是不是因為我們在看完病人以後,安排他們再去做的實驗室抽血檢驗都是「化學檢查」,而physical是源自於「物理(physics)」,所以相對地,我們就以「理學檢查」稱之,想不到宋教授微笑搖頭,充分展現「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學者風度。我對宋教授說,既然「理學檢察」確知並非來自日本,而且我們也不清楚這是因為「物理」「化學」的對照,我說其實最有可能的是,英文physical 事實上就是「身體」,如physical education 就是我們所說的「體育」,physical well-being就是「身體健康」,所以physical examination指的就是「身體檢查」。既然「身體檢查」這詞已經廣用於時下一般人接受定期的包括一大堆實驗室檢查的「健康檢察」、而且「檢查」又使人聯想到抽血等實驗室檢查,我們應該不要把physical examination 扯到「檢查」。所以我深深覺得韓良誠醫師所提議的「身體診察」最為恰當,因為我們做physical examination時,事實上,我們一邊檢查,一邊思考如何得到「診斷」,所以「診察」一詞最是恰當,而宋教授也非常同意。從那以後,我除了在自己的演講與寫作都持恆地使用「身體診察」,而不再使用「理學檢查」,同時也在我所主編的「醫病平台」除了韓明榮醫師原文題目就使用「注重詢問病史、身體診察和專業知識」以外,我都在作者的同意下,一律將「理學檢查」改為「身體診察」。最近我因為與韓良誠院長討論到共同撰寫這篇呼籲時,他提及曾當過衛生署副署長的小兒感染科的大老黃富源醫師也是對這議題很有熱誠的人。黃教授早我一屆是與我非常佩服的學長,今早與他聯絡上,他還是「對做對的事總是古道熱腸」的老樣子,我非常欣慰地聽他在電話中興奮地告訴我,他每次參加衛福部的開會時,一有機會就要求他們將「理學檢查」一詞都改為「身體診察」,他相信衛服部應該已經沒有人還使用「理學檢查」的字了。我也告訴他,我們也會與台灣醫學教育的夥伴好好努力做好這「正名」的運動。為慎重起見,我也與幾位熱心醫學教育的朋友分別探究亞洲幾個使用中文或夾雜使用「漢字」的國家,他們對physical examination 的翻譯是什麼,我們所發現的答案如下:中國「體格檢查」(簡稱「體檢」),少數人稱之「物理檢查」;新加坡「身體檢查」,沒有使用「理學檢查」一詞;日本一直就是用漢字「身體診察」(日文旁註為 しんたいしんさつ)。韓國這幾十年來已很少用漢字,過去有使用「理學的檢查」或「理學的診察」,但多數使用「診察」。最後我們想針對本週的兩篇文章,說幾句話。在醫學上,自古以來醫師就是要透過詢問病史,為病人做身體的檢查,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中醫所注重的望、聞、問、切也同樣地標示這方面的重要,但曾幾何時,現在竟有不少醫師已經不再重視這醫師的「基本功」,而淪為篩檢病人需要做哪種昂貴的高科技檢查的守門人,這實在令人感傷。希望政府與醫院也應該反省,到底健保給付制度與醫院經營者扭曲了多少醫者的行為,而增加了多少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
-
2020-09-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療路上的溫暖微光
診間之內,他是一位小兒科醫師;診間之外,他是一位穿著白袍的詩人。看透人間無常,更懂得醫病之間當溫柔以待。三十年行醫路,看似曲折卻溫光處處。林思偕醫師以時而感性,時而詼諧的文字,記錄每段獨一無二、笑中帶淚的生命旅程。當一個「好病人」我注視著一個定期回診的八歲男孩的眼睛,問他現在幾年級了。孩子皺著眉、嘟著嘴,轉頭對媽媽說:「你看,他又來了。每次都問我同樣的問題。」媽媽趕緊對孩子說:「醫師很忙啊。哪記得哪一個人幾年級?你要乖乖做一個好病人。」我想起年輕時,有次打籃球「過人」,大腿直撞上防守球員的膝蓋,當場倒地,無法動彈。救護車人員到場時問我:「怎麼發生的?」「在哪裡被撞到的?」「痛哪裡?」我一一熱切回報。然後被抬下擔架,送到醫院的急診處。同學幫我推個輪椅,掛好號,檢好傷。一位護理師過來:「怎麼發生的?」「在哪裡被撞到的?」「痛哪裡?」然後就把我放在急診室的中央。等了不知多久。放在大腿上的冰袋已經融化,還沒有人來看我一眼。我感到被拋棄,大聲咒罵:「這是XX的怎麼一回事?」總算引起一些注意。另一位冷靜的護理師,走過來對我說,這裡不可以罵髒話,我只好道歉。她把我推到一個僻靜的角落,問我:「怎麼發生的?」「在哪裡被撞到的?」「痛哪裡?」她安慰我,醫師就在路上。等了約半世紀(十分鐘),我又開始唸唸有詞之際,一位年輕醫師終於出現,向我道歉,問我:「怎麼發生的?」「在哪裡被撞到的?」「痛哪裡?」要講幾遍才會被聽到?我的焦躁、我的怒氣,我發誓「下次再也不要來急診」的挫折感,在他迅速幫我打了止痛針後才慢慢平息。我趕快搜索抽屜,找幾張可愛貼紙送這位孩子。當個「好病人」真的很不容易。盡責的阿嬤雙薪大行其道。沒想到這也影響我這一行,例如白天查房時,總是碰上阿公阿嬤照顧住院的孫子。他們不多話、友善、不斷點頭,不太在意我如何解釋病情。有時關節已不聽使喚,卻陪睡在床旁,比父母更無微不至地照護孫子……門診有一對祖孫。男孩小學三年級,有點智能障礙。父母親早早放棄,但祖母沒有,她帶孩子上課,並定期回診。她已經七十幾歲高齡。五年前得癌症以後,身體越來越差。有一次她帶孫子來看我。佝僂著身子,有點喘,感覺十分虛弱。她說自己已一陣子沒吃藥了。她的症狀明顯比孩子嚴重。她自己該看的診沒去,孫子的診卻從來沒錯過。我趕快請護理師帶她到報到櫃檯量vital sign,必要時得送她去急診。可是她身旁只有這個什麼都不懂的孫子,要怎麼照顧她?幸好她休息一下後好多了。我調出她的病歷,檢查她的用藥,一一仔細解釋,並幫她掛回原來的醫師。「醫師,我耳朵比較重,請您再說一次。」什麼?阿嬤您說什麼?我有點錯愕。我提高兩倍音量,她還是有些聽不清楚。我想起以前她那些禮貌性的點頭,不違如愚的微笑。她一定也聽不清我給孩子的醫囑。但她很少向我抗議,我竟絲毫不察。終於,阿嬤和孫子都診視完畢,我這次確定她全聽進去了。她輕輕拍著孫子的頭:「快謝謝林醫師。」「謝謝林醫師!」孩子大聲說。「叫你說,你還不快說?」阿嬤斥責他。「阿嬤,我說了啊!」孩子委屈。開「慢車道」一位朋友得了心肌梗塞。沒什麼稀奇,很多人得。但他是一位心臟科醫師。他說胸部有一種不可言喻的壓迫感,想吐。他曾看過上萬個心臟病患者,怪他們說不清楚「胸痛」的特徵。現在他知道,這有多難描述。台灣地狹人稠,救護車很快發現他,送他到自己工作了十五年的醫院,被抬進自己熟悉的冠狀動脈加護病房。前幾個小時十分模糊,他只知道,同事和護理師有效率地在他身上做工,就像他平常在這裡對重症病人做的事一樣。監測器上的心律不太規則,不斷出現心室期外收縮。意味著命懸一線,死亡迫近。可是他不怕,只是遺憾有些事還沒交代。現在他知道,躺在加護病房床上的病人在想什麼。就是終於有機會,不斷的反思。「為什麼是我?」才剛過五十,不菸、不酒、血壓正常、沒有危險因子、家庭裡很多百歲人瑞……只是最近工作較忙。朋友說他:「像開車永遠開在快車道。」他反駁:「這行業不都是這樣?」隔壁床病人突然心跳停止。大夥兒一躍而上開始CPR,一陣忙亂後復歸寧靜。人被送走,簾幕被單被撤下。他看在眼裡。人生最大的雄心壯志縮減成:趕快逃離這鬼地方。所幸,第二天他已經可以自行盥洗、更換睡衣;第三天拔除心臟監視儀;第四天病況穩定,轉到病房。那是他人生最快樂的時分。可是人生變了。他走幾步就感到喘不過氣,簡單的事情成為重要的目標。他感到疲累。像跑完一場激烈的足球賽或越野馬拉松。唯一的差別,這一次沒有辦法像以前恢復得那麼快。平常不覺得,現在他觸摸到:同事濃濃的關懷。他人緣不錯,熱情的朋友接踵來看他,他很歡迎,體力卻有點招架不住。主治醫師要他謝絕訪客:「你沒死於心肌梗塞,卻可能在自己的主場,被自家人的善意給殺了。」「什麼時候可以把點滴拔掉?」「什麼時候可以停掉利尿劑?」「什麼時候可以回家?」他和他的病人沒有兩樣,急於重回人生的軌道。他答應,這回他上路後,會選擇「慢車道」開一陣子。
-
2020-09-06 科別.消化系統
便便顏色看健康 紅黑白便要注意!
便便顏色常會受到食材顏色而改變,但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若出現黑色、紅色、白色糞便時恐為健康警訊,宜及早就診接受檢查。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指出,正常的糞便顏色大多為棕色、深咖啡色、黃色或綠色,若為紅色、黑色或白色則恐為疾病警訊,宜多加留意並及早就診! 1.紅色糞便:紅色糞便最擔心就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問題,部分紅色糞便也可能是因為藥物作用而引起,如 Amoxicillin 或 Omnicef。吳書毅醫師補充,最常見的紅色糞便原因仍是因食物所引起,像是紅色火龍果、甜菜根、甜椒、番茄汁等,因此提醒民眾發現孩子糞便異狀時,不妨先回想最近幾日的飲食內容,若初步排除為飲食所致,建議及早就診為佳。 2.黑色糞便:黑色糞便可能是因為上消化道出血所致,像是胃出血時,血液受到胃酸影響會使顏色變深,故看起來會像是深色、黑色糞便,這類問題一定要及早就診檢查。但吳書毅醫師也提醒,糞便黑色也可能是受到食物影響,如食用墨魚、烏賊、黑色餅乾、葡萄汁等,都會造成糞便顏色偏深色;此外,糞便受到鐵質或膽汁影響也可能出現深綠的顏色,通常在光線良好的環境下較好辨別。 3.白色糞便:白色、灰白色、淺黃色都屬於異常糞便的顏色,尤其是新生兒宜留意因為膽管阻塞導致膽汁無法進入消化道而使糞便顏色較淺,這類的肝臟疾病一定要及早接受治療,以免對寶寶健康造成嚴重影響。此外,部分藥物也可能造成寶寶糞便顏色較淺,若有用藥治療者不妨先諮詢醫師意見。 糞便異常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小兒科」 圖文創作:健談專家諮詢:弘森診所 吳書毅醫師本文經《健談》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
2020-09-03 科別.消化系統
分級醫療雁行計畫發功 幫助垂直感染C型肝炎嬰兒
一名2個月大垂直性感染C型肝炎女嬰因感冒,最近到苗栗縣頭份市吳金垣小兒科診所求診,透過分級醫療雁行計畫,轉介到合作醫院為恭醫院,提供完整檢查、照護等醫療服務。女嬰因原生家庭母親使用毒品,出生時感染C型肝炎,最近因感冒,寄養家庭帶她到吳金垣小兒科診所求診,吳金垣透過雁行團隊專人服務轉診窗口,精準轉診至為恭醫院小兒腸胃專科醫師林俊松,仔細為女嬰檢查,包括血液檢查、及腹部超音波影像檢查。吳金垣透過為恭紀念醫院所開發的轉診應用程式(APP)得到訊息,在第一時間查詢到該病人之檢驗報告及影像學理檢查,醫院及診所醫師同時照顧女嬰,提供完整團隊醫療服務。林俊松表示,目前的研究資料,母子垂直感染C型肝炎的嬰兒,3歲時有百分之20到40的機會可以痊癒,而且C型肝炎要發展到末期肝病或肝癌要30年以上的時間,女嬰因此有充份的時間,3歲以後可以更有效、更安全的口服藥物來治療,目前只需每隔3個月到半年在醫院或診所,追蹤肝功能及腹部超音波影像檢查。林俊松說,另外C型肝炎不會經由飲食傳染,寄養家庭可以用一般方式照顧女嬰,不必擔心被傳染。照顧期間由專業肝炎衛教團隊介入協助定期追蹤,女嬰有問題可透過雁行團隊協助處理,落實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合作,無縫接軌的雙主治模式,服務更多在地民眾。為恭醫院院長陳振文指出,醫院配合健保署北區業務組分級醫療雁行計畫,連結88家醫療院所合作成立雁行醫療照護團隊,為恭扮演雁首角色醫院,全力配合基層診所整合資源,建立防治在地化服務,共同努力達成健保署2025年終結C肝目標。
-
2020-09-02 科別.一般內科
零食天天吃 13歲男童體胖出脂肪肝
別再說小時候胖不是胖了。13歲的阿德(化名)原本體重就偏重,過去1年多來因升學壓力又遇上疫情,大多待在室內,加上三不五時靠吃零食放鬆,身高168公分的他,體重在短時間內增加13公斤到達89公斤、BMI值為31.5,且即使每天睡8到10小時還是經常喊累,家長擔心有異,就醫超音波檢查竟已呈現嚴重脂肪肝。收治阿德的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表示,看到阿德時,就發現頸部及腋下皆有明顯的黑色棘皮症,腹部有肥胖紋;進一步抽血顯示肝臟指數ALT(GPT)上升至81U/L(正常為40以下),超音波更呈現嚴重脂肪肝。經飲食衛教、運動及規律的門診追蹤,肝指數於半年後逐漸恢復正常,不過因仍有脂肪肝,目前採持續回診追蹤觀察。戴季珊說,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和肥胖息息相關,肥胖又是最常見的兒童肝病成因,盛行率約佔整體兒童與青少年族群的7%。有研究指出,單純脂肪肝之預期壽命與一般正常人無異,但是脂肪肝合併肝細胞發炎損傷者,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可能會進展為纖維化或肝硬化,後續也有可能引起肝癌的發生。因此當孩童體重過重且有脂肪肝時,應儘早就醫治療。 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她說只能從體重控制著手,如持續運動、注意營養均衡,攝取適當的食物份量,並減少食用高糖、高熱量、油炸食物。研究顯示,生活型態介入與飲食控制持續3至12個月,能有效改善肝功能與脂肪肝嚴重程度。戴季珊提醒,孩童體重過重也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相關併發症如脂肪肝、三高、動脈硬化等,也可能出現在孩童身上;若有肥胖問題,甚至已引起脂肪肝或相關代謝疾病時,應儘早就醫尋求改善,以降低未來肝癌、換肝的風險。
-
2020-08-30 名人.洪惠風
洪惠風/睡眠與血壓
「伊最近血壓攏高,害伊睡不好!」快90歲的病人神情萎頓地坐在診療椅中,80幾歲的太太站在一旁,精神抖擻代訴病人的狀況;我對她的結論有些困惑,但還是照著正常的問診程序走。「有吃鹹嗎?」「有喝湯嗎?」「有吃止痛藥嗎?」「小便有減少嗎?」「有吃甘草嗎?」「晚上會打呼嗎?」一系列問題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還在思考時,老太太又接著報告「伊攏不睡,到三四點、四五點才睡。」「睡到幾點?」「到七點我丟叫伊起來,日頭已經那麼大了,怎麼還可以睡,當然要叫伊起床。」我計算了一下,這樣不是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嗎?睡眠不夠,血壓是會高的呀,所以也許不是「血壓高引起睡不好」,而是「睡不好睡不夠引起的血壓高」,這時要做的,不是增加降壓藥物的份量,而是要找出睡不好的原因,看看睡眠改善後,血壓能不能降低,再決定要不要增加高血壓藥量。目送病人離開診間時,我腦中浮起了想像,早起的雲雀老是看貓頭鷹不順眼,覺得早上爬不起來的貓頭鷹是懶惰蟲。其實有研究說,像雲雀或貓頭鷹的睡眠型態,是天生而不是懶惰造成,雲雀型的人偏重左腦,重理智邏輯分析,貓頭鷹型卻偏右腦,富想像力與創造力。年輕的病人生產後血壓居高不下,病人不想長期服藥,來尋求第二意見。吃鹹、喝湯、怕熱……相同系列的問句都不得要領,一直到……「睡得好嗎?」「不好。」「小孩的關係嗎?」「是的」「一個晚上要起來幾次?」「不是幾次,是兩點到五點都不睡。」「都得站著抱對不對?」「是啊,我一坐下來他就大哭。」「這樣睡不夠、睡不好,也可能血壓會高,如果是這樣的話,請別人幫忙顧,血壓就會正常了。」「唉,很有可能,我在坐月子中心的時候血壓都很好。」「說不定寶寶的八字裡有個百日關,一百天之內都很難帶,過了就好了。」「蛤,還要那麼久喔!」病人出了門,我才想到腸絞痛這些問題,說不定寶寶看了小兒科醫師,媽媽的血壓就好了,也就是說媽媽高血壓,去看小兒科……咦?還是,我應該請媽媽去街頭巷尾貼符咒「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啼郎,往來君子唸三遍,保證一覺到天光。」血壓一天當中會高高低低,正常人睡覺時,血壓會降至少百分之十,讓心臟跟血管能獲得有效的休息,這種我們稱為「睡眠血壓下降型dipper」;但有的人是晚上休息時的血壓不降,跟白天一樣,稱為「睡眠血壓未下降型non dipper」,這些人日後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就高了許多;第三種狀況,是晚上睡覺時的血壓,不但沒有降,還比平常更高,「睡眠血壓升高型reverse dipper」,這些人的危險性就更高了。最後的一部分人,睡覺時的血壓會掉超級多,晚上睡眠時的血壓變成非常低「睡眠血壓超級下降型extreme dipper」,猜猜看,這些人得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最高呢?還是最低?希望您猜對了,這些人得心血管疾病的機會,是最低的。醫師發現這種狀況時,有時會選擇特別種類(如特定ARB)的藥物,有時會讓病人睡前服藥,有的時候還會加上睡眠檢查,因為睡眠呼吸暫時中止症候群,也會增加夜間血壓飆高的可能性。睡眠與血壓,是個複雜的問題。
-
2020-08-30 科別.感染科
健康醫點靈/恙蟲叮咬未治療 死亡率達6成
金門有很多廢棄碉堡、營區,民眾常因誤闖或探險而被恙蟲叮咬,未治療的死亡率可達6成。一位十多歲的學童近日高燒不退,急診驗血發現恙蟲感染數值偏高,超音波發現膽管擴張,且出現黃疸。金門醫院小兒科主任許立航表示,檢查時在背部看到黑色傷口,確定是恙蟲病,對症下藥症狀才改善。恙蟲病又名叢林性斑疹傷寒,為第4類法定傳染病,台灣全年都有恙蟲病病例,以花東跟離島地區最多。傳染的潛伏期為6天到21天,平均9天到12天,恙蟎的動物宿主有囓齒類、哺乳類和鳥類等,以囓齒類鼠類為主,所以滅鼠對於預防恙蟲病也有幫助。許立航說,恙蟲病臨床上的病症猝發,會有持續性高燒,約有50%到80%的患者會出現無痛性的焦痂,發燒1周後會出現紅色斑狀丘疹,也可能出現淋巴結腫大或肝功能異常等症狀。確定感染恙蟲病後,以四環黴素類抗生素等方案適當治療,康復情況都不錯;若未及時治療,死亡率高達60%。對恙蟲病預防勝於治療,要避免暴露在恙蟎孳生的草叢中,最好穿著長袖衣褲、戴手套防護。衣物及皮膚裸露的部位可使用含DEET或者Picaridin的防蚊藥劑。離開草叢後,建議要盡速沐浴、換洗衣物。住家附近有雜草建議剷除。許立航提醒說,如果出現症狀或焦痂等疑似恙蟲病的症狀,務必馬上就醫,並告知旅遊史或曾進入草叢的暴露史,以利醫師診斷治療。
-
2020-08-28 新聞.杏林.診間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醫師世家遇病也慌 2歲發燒過度治療險致命
小時候生過一場不知名的大病,進行了長時間的治療,家人在無助時,什麼療法都嘗試,但來自大家庭的愛卻差點成為壓垮兩歲孩子的「稻草」。疑似過度治療反而造成胃潰瘍、致命的雷氏症候群。最後是擔任小兒科醫師的親戚一句「我們讓他自然好吧!」讓我奇蹟似活下來。兩歲那年,我原本是活蹦亂跳的孩子,一夕之間,突然病倒,爸媽帶著發著高燒的我四處求醫,卻沒有任何一個醫師能找出病因。「雖然我家是醫師世家,但當父母跟當醫師是不一樣的。」愛子心切,好怕我燒過頭、有後遺症,不只爸媽措手不及,大家庭成員都慌了。太多治療病情變更複雜我在多家醫院接受各種治療,展開了由抗生素、點滴陪伴的日子,家人們也踴躍幫忙,開始推薦各種療法,「中藥、草藥當然不會少,甚至曾經吃過犀牛角治療。」誰能料到家人的好意,讓年僅兩歲的孩子接受太多治療方法,因過度治療而誘發病情變得更複雜化。現在回想起來,當初我可能只是病毒感染才發燒,其實應該一周就會退燒,但在治療過程中,我可能是服用了含有阿斯匹林的退燒藥,結果產生雷氏症候群。在接受好幾個月的急救、治療過程裡,連我的爸媽都不知道能不能保住孩子,每天被可能失去孩子的痛苦折磨。大難不死更珍惜生命全家人快失去希望之際,一位親戚出現了,剛好是小兒科醫師,他看了看我,默默地建議將治療方法改為支持性療法,將所有治療化繁為簡,水分不足就補水、發燒就給退燒藥物、缺氧就輸氧氣,看似簡單的支持性療法,真的改善我的症狀,幫助我過關。大難不死,親戚多認為,歷經病魔的我,可能也活不久,但替工作繁忙父母照顧我的姑婆卻不這麼認為,她總是說著,「你的命不該絕,所以應該要回饋。」我因此格外珍惜家人,既然老天爺給了我再次活下去的機會,我就用樂觀的態度,迎接有太多不確定性的人生,把握每一天。反思身體自我修復能力那段重病到依賴支持性療法康復的故事,使我開始反思身體自我修復能力與藥物的關聯。其實如今仍有非常多的疾病無法解釋、原因不明,需要靠自己修復,藥物只是在輔助,但優異的修復能力關鍵在於素質良好的身體,冥冥之中,預防醫學的觀念將我推向家醫科領域。得來不易的第二次生命,讓我格外重視健康。醫師生活雖然忙碌,但我一定會空出時間運動健身、好好休息。這樣的生活態度,更成為我說服患者更正惡習,落實健康生活習慣的最好教材,醫師身體力行「站在你面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讓患者知道這些好生活習慣都是能辦到的。陳柏臣小檔案現職:•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醫師專長:老人醫學、安寧、長照、職業醫學、戒菸、醫學美容興趣:出國旅行、投資理財、健身、游泳、網球、享受美食經歷:•衛福部台中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衛福部台北醫院社區醫療部主任•萬芳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中英醫院醫務執行長
-
2020-08-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趕快預約!疫情效應…流感疫苗10月開打恐搶翻
衛福部疾管署昨天公布,今年六〇五萬劑四價公費流感疫苗於十月五日起全面開打,無需分批接種,符合公費資格對象都能接種。臨床醫師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絕對盛況空前,自費疫苗可能也一針難求,已有診所八月初開放預約,迄今五百多人搶先預定。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今年十月一日逢中秋連假,將延至十月五日施打。去年疫苗量不足,分批到貨,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會在開打日前備齊,足以應付需求,呼籲公費對象如期接種。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指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多熱門,就看「勤洗手、戴口罩」能控制疫情多久,但可預期的是流感、新冠肺炎疫情雙雙升溫,以往不願意打流感疫苗的公費對象會搶著接種,預估公費流感疫苗會提前用罄。今年各醫療院所預購自費流感疫苗數量明顯增加,預估總量破百萬劑。林應然指出,往年九月才接受預約流感疫苗,但現已有一多百組民眾訂下自費疫苗,許多人一訂就是四、五劑;王杰凱小兒科診所也提早一個月預約,已有五百多人預約。
-
2020-08-21 科別.兒科
家長擔心疫情延遲幼兒施打疫苗 醫師憂影響保護力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家長不敢帶孩子到醫療院所施打疫苗,兒童常規疫苗的施打率竟也下降至7成多,花蓮2歲半的施打率只剩下一半。門諾醫院小兒科醫師楊子毅表示,疫苗延後施打或不打,會影響保護力,尤其半歲以後的小朋友,生病的風險會相對提高,建議父母應讓孩子按時接種疫苗。楊子毅指出,新生兒因有母親懷孕時給的抗體,出生後對於許多疾病能有免疫力,但抗體會在寶寶6個月大後逐漸消失。因此,嬰幼兒每一兩個月就得按照疫苗手冊時程,注射疫苗建立疾病的長久免疫力。若寶寶在滿6個月大時仍無法打完應注射的疫苗,可能提高感染各種疾病風險,如B型肝炎、破傷風、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小兒痲痹等。疫苗延期施打保護力會打折,甚至有的疫苗有年齡限制。楊子毅說,以輪狀口服疫苗為例,須在6個月大以前服用完畢,由於輪狀口服疫苗易有腸套疊併發症,因此超過6個月以上幼兒,不建議服用,以免增加腸套疊風險。但輪狀病毒是兒童急性腸胃炎最重要的原因,對抗輪狀病毒最有效的預防方式是施打疫苗,勿讓孩童因未準時給予疫苗將暴露於感染風險環境中。醫師表示,嬰幼兒至小學前,常規疫苗的注射最少19針,以花蓮縣來看,出生2個月嬰幼兒疫苗施打率約為95%,幼童至2歲半時的施打率降至56%左右。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環境適應力提升,家長未按時讓孩子注射疫苗的比率反而增加,儘管小學就學前仍須將該注射疫苗施打完成,但延後施打或是補打的效果不一定如預期,建議準時施打各類疫苗,才能加強保護力。楊子毅強調,如果家長擔心疫情對進出醫院有顧慮,可事先預約,減少在院等待時間;進出醫院全程戴上口罩;勤洗手且避免用手觸摸耳鼻;回到家後立即更換身上衣物,避免接觸殘留的病菌。
-
2020-08-10 新聞.健康知識+
揭秘!酒量是天生還是後天練出來的?醫師曝驚人真相:其實全由身體「這件事」來決定
有人喝酒千杯不醉,啤酒喝通海,葡萄酒也能整瓶牛飲。相反地,有人沾一口啤酒就面如關公,頭暈心悸樣樣來。酒量好或壞,愛貪杯或是滴酒不沾,能喝或不能喝,這些圍繞著飲酒的話題,正是遺傳基因決定體質的典型範例。人喝酒會出現爛醉、宿醉的現象,是因為酒精分解後的代謝產物乙醛會引發噁心、嘔吐的生理反應,而「乙醛脫氫酶」這種酵素是可以用來降低乙醛的毒性。人體內「乙醛脫氫酶」作用能力的強弱,能可以決定一個人酒量的多寡,這正好是由雙親的一對遺傳基因所決定。如同大家所知,孩子的血型來自父母的遺傳基因組合,所以從雙親的血型就可以預測孩子的血型。血型是由遺傳基因決定,並不會受到環境影響而改變,一個人的酒量也是如此。然而,酒量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飲酒習慣的影響。或許就是因為如此,所以一般人很難想像「遺傳基因會決定酒量」的事實。滴酒不沾、沾酒即醉的人,是由於體內一對掌管乙醛脫氫酶的遺傳基因都很弱,從左頁圖示便可得知,這是繼承了aa的遺傳基因組合之故,所以體內幾乎沒有分解乙醛的能力。在歡慶的場合,或是被人勸酒的特殊情況下,也能和大家喝上一杯的你,遺傳到的是一強一弱的基因組合,也就是Aa或aA的基因組合,乙醛脫氫酶的作用能力算是普通。至於遺傳到父母都很強的AA組合者,就是屬於「酒桶級」的人物了。用酒量來解釋遺傳基因如何塑造個體的差異性,是很好的示範模型。從父母親的酒量如何,即可推測孩子的酒量。AA的母親與aa的父親,只會生出A與a的組合。也就是說,千杯不醉的媽媽與不會喝酒的爸爸,只會生出酒量中等的孩子;雙親如果都是AA,孩子必定也很能喝;倘若雙親都是aa,那麼孩子注定天生就是不能喝,無論他努力訓練酒量也是白費苦心,甚至還可能因為喝多了而有生命危險,千萬不能開玩笑。由基因決定的遺傳模式,最常見於酒量中等的Aa。2個Aa的人結婚,遺傳基因可以配對出「AA」、「Aa」、「aA」、「aa」4種組合。如果這2人生下4個孩子,那麼這4個孩子大概就會有1個酒豪、2個酒量中等和1個完全不能喝。從機率來說,生下酒豪的機率是25%,酒量中等的是50%,完全不能喝的也是25%。請容我再次強調,體內倘若沒有能喝酒的基因,無論如何鍛練也練不成好酒量的。喝不了酒、體質不能喝酒,這是遺傳基因老早決定的事實,一點也不用覺得丟臉,當然更沒有隱瞞或顧慮的必要。假使因為羞愧,而不讓周圍的人知道自己不能喝,若是哪天被人勸酒、灌酒,就有可能引發急性酒精中毒而殞命。此外,這裡要鄭重強調,完全不能喝這件事,「既不是異常,也不是疾病」。其中的原因,相信各位從上述解說中已經充分理解。酒量的好壞是由「體質」決定,而「體質」是從遺傳基因的多樣性(彈性)衍生而來。遺傳基因為「設計藍圖」預留的空白,促成個體展露「強勢表現」的例子,可說是不勝枚舉,例如,有的孩子躁動不停;有的則是沉默好靜、只愛一個人玩。儘管孩提時代個性表現有點異於其他人,但事後證明大家都很正常,幾乎沒有人是病態。相信各位也都注意到了,孩子的個人行為特質,比成人的差異性還要大。身高、膚色、瞳孔顏色等,這些都是得自遺傳基因的特性表現,它們是遺傳基因書寫的「劇本」裡特意預留的空白,也是設想人類進化所需要的彈性空間。書籍介紹兒科權威傳授的最高教養法:放下焦慮,耐心陪伴,相信孩子的能力,就是最好的教養作者:高橋孝雄/譯者: 胡慧文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2/25作者簡介高橋孝雄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小兒科主任教授、醫學博士。專長為一般兒科與小兒神經科。日本小兒科學會會長。1957年8月生。1982年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畢業。1988年服務於美國麻省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MGH)小兒神經科,並身兼哈佛大學醫學部神經學講師。1994年回國,擔任慶應義塾大學小兒科醫師、教授。業餘興趣是跑步,在2016年的東京馬拉松寫下三小時又七分的紀錄,被譽為「日本第一快腳小兒科教授」。延伸閱讀: 媽媽決定「斷食」結束生命...她用21日「自然死」實錄,教我的一堂善終課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
2020-08-0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採訪李明亮教授 求學經歷分享,在從醫的路上從未停止學習
【編者按】這星期醫病平台的主題是「醫界典範」,介紹三位傑出的台大醫學院早年畢業的校友:兩位年輕醫學生採訪前衛生署署長李明亮教授;資深神經科醫師追思剛過世的「關島史懷哲」陳光明醫師;「永遠的陳拱北」這本書的兩位教授作者介紹這位台灣公共衛生的先驅。讓我們透過這幾篇文章,體會學醫之路可以是如此的多采多姿,希望台灣有更多的有理想、有熱情、有愛心的年輕人能夠投入醫學的領域。醫界能人強者不勝其數,入寶山習醫三年以來,若說是從川河見識到江海,這次有幸拜訪李明亮教授,才領略到真正的大洋。當年,甫入台大醫科,懵懵懂懂地在台下聽著前院長謝博生教授說道:台大醫學系以「培育良醫、服務社會、領導醫界、貢獻人類」為教育目標,難以想像渺小如我何德何能?然而,前輩中有偉大如李明亮教授,確為有德有能者,其學問、研究、行政、臨床等皆出群拔萃,曾任慈濟大學創校校長、行政院衛生署署長、國光生技董事長,為台灣尤其醫學、教育領域貢獻良多。李明亮教授生於台南歸仁,與我同為南部囝仔,慣說台語,那熟悉的語腔讓我彷彿還能看到當年逃學去旁聽、逃課去做實驗的好小子,靈魂未老、堅勁未減,求知的熱情在八十四歲的教授身上只有越燒越烈,追逐知識對教授只不過是現在式與未來式的差別,他就是個從未停止學習的人。談起在台大醫學系的求學經歷,教授認為,他們那一代是「Pachinko」時代。台灣的醫學生就像一顆顆小鋼珠,每個人的起點都差不多,有些人落到最容易掉進的洞裡,平平凡凡地過一生,有些人運氣不錯,掉進比較好的洞,有了些成就,李教授便是其中一個。大學時期,教授就已發表四篇論文,並因其中關於DNA的研究,申請到Duke University小兒科實習,隨後因緣際會進入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實驗室,後來更申請成為Johns Hopkins研究員。李教授謙遜地表示,他的人生是由一連串「偶然」造成——大學時偶然猜想DNA是細胞受外力死亡的關鍵,就猜個正著;接待外賓時,和Brian Hartley相談甚歡,意外獲得進入實驗室的機會;二十年前短暫回台擔任客座教授,竟成為二十年後受學生引薦,擔任慈濟大學創校校長的契機。李教授的求學過程看似一連串幸運,但絕不是僅憑幸運,而是他能察覺到「偶然中的必然」,緊緊抓住每一個關鍵機會。若非持續學習遺傳學知識,他無從獲得DNA是細胞生存關鍵的靈感;若非立即著手相關實驗,他無從發表影響一生的論文;若非長期對DNA的興趣與研究,他無從和Brian Hartly相談甚歡;若非主動拜見臨床遺傳醫學祖師爺Victor McKusick,他無從進入Johns Hopkins,並遇見這位最重要的mentor。當『必然』出現,你必須要緊緊抓住,想好如何開拓,否則機會就流過了,你根本不會意識到!」李教授堅定地說。那麼我們究竟該抱著什麼樣的態度學習呢?李教授不斷強調:多讀書、多思考,了解得透徹,方能更快速地學習新知。就如同「錢滾錢」,學問也會賺學問,這就是為什麼同一場演講,博學多聞的人會學得比他人更多。教授也建議我們能夠找到一門自己有興趣的基礎科學並精熟之,未來不論遇到什麼樣的問題,都可以用這一套思維去剖析。教授認為學習的另一大關鍵是mentor——一位能引領你去思考和學習、願意幫助你、指引你並永遠關心著你的人,中文可譯為良師益友。李教授曾說,年輕時最大的遺憾莫過於沒有找到一位好的mentor,導致很多事情都只能靠自己摸索、犯錯、繞遠路。「如果當初有一位好的mentor,現在我的發展會很不一樣。」到美國後,李教授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mentor——Victor McKusick教授,不但在Johns Hopkins時期,給他許多指引,更幫助他爭取到New Jersey的職位,甚至在他離開Johns Hopkins後仍一直關心著他。鑑於mentor之重要性,李教授建議年輕學子,若對某領域感興趣,可以主動多向該領域的老師請教,就可能遇見影響自己一生的貴人。當然,向老師請教不只是拋出問題,對於要和老師討論的內容先有充分認識和準備,才有深入交流的可能。李教授學習生涯夜以繼日鑽研學問,相對近年,大學生活越趨多元,學生們有豐富的課內外事務可參與,教授樂見學生廣泛參與社團、營隊、活動籌辦等,「這些經驗將來都是你的資產,別人搶不走。」課內、課外、感情等時間分配沒有一定準則,端看這些選項對你而言有多重要。課外興趣的發展可以用於調劑忙碌的生活,李教授就有兩個研究頗深的興趣--古典音樂和郵學。李教授自小學習小提琴及大提琴,大學曾加入台大交響以及杏林弦樂團,出社會後雖沒有繼續學習,從教授提及古典音樂時的自信神情,就可以知道他對古典音樂的鍾愛!另一個興趣則是年輕一輩比較少接觸的郵學,李教授曾分析郵票上的化學物質,撰有《台灣民主國郵票及郵史》一書,在國際郵學界獲獎無數。這一路走來,看似一帆風順、從容飽滿,實則是李教授披荊斬棘、開疆拓土而來。高三那年夏天,保送台大的他也曾因被家人說服而妥協,將最有興趣的哲學系排至醫學系之後;在台大醫學系這幾年,他也曾茫然,翹掉幾門系定必修,溜到外系課程旁聽;實驗室時期,他也曾冒險,在無防護措施、無師長指引下,獨自操作鈷六十;甚至出國研究後,他也曾退縮,看似簡單的幾個實驗步驟屢試屢敗,最終在師長建議下知難而退。妥協、茫然、冒險、退縮,這不也是在我們青春裡錯落的踉蹌嗎?我們不也都曾在不同社會角色間妥協、在模糊不清的未來前茫然、在無知衝動下魯莽、在困難與挑戰前退縮?李教授妥協,但他並不割捨,在挖掘醫學研究樂趣的同時仍持續接觸哲學,驕傲地說自己「眼睛從沒離開過哲學」;李教授茫然,但他並不頹喪,積極尋找符合自身興趣的外系課程,追求心之所向;李教授冒險,但他並不魯莽,他清楚自己為甚麼而冒險、又想冒險到甚麼地方,很幸運地得到了成果且毫髮無傷;李教授退縮,但他並不放棄,當年沒做成的題目他至今仍念念不忘,經常思考著可能的解答。是啊,我們都曾妥協、曾茫然、曾冒險、曾退縮,但你割捨了嗎?頹喪了嗎?魯莽了嗎?放棄了嗎?李教授沒有,他仍樂觀、積極、謹慎、堅定地走在這條路上。如果能回到六十多年前,想對剛進台大醫學系的自己說些什麼?李教授說他會給自己兩個忠告:第一,找到自己的mentor;第二,好好看書,不要亂看,要看出發展趨勢的苗頭所在。他始終相信,如果年輕時能有一位mentor引導他前進,整個人生的路途都會很不一樣。他又提醒,學問必須既廣且深,至今他仍覺得自己書讀得不夠,或者說不夠有效率,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應該選擇效益最高的書好好研讀。訪談間,李教授不斷強調自己走的是一條「異常」的路--花太多時間在研究上,並非典型、未必會成功,不建議我們完全效仿。然而,在這非典型卻傳奇的一生中,很多道理都通用各處、值得學習。年輕醫學生的好奇和青澀似乎正是教授話匣子命定的鑰匙,裡頭裝滿各樣珍品,每一件都值得賞玩,教授要我們找到人生導師、要我們多問多學、要我們把握機會、要我們花時間了解病人……,重點之多,畫起螢光筆恐怕五光十色,我只知道,在教授一生無盡的偶然與必然間,他已經從一顆小鋼珠,淬煉成璀璨的鑽石,此夜如獲至寶,無價能及。李明亮教授幾年前曾出過一本書《輕舟已過萬重山》,此時雲深不知處的我,好比汪洋中的一條船,雖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正在邁向偉大的航道,但我誠摯地感謝大我六十二屆的資深學長李明亮教授,樂意用寶貴的四個小時領我一程,願未來的我能在山重水複疑無路時,思量教授當晚諄諄教誨,方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
2020-07-3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研究:幼兒攜新型冠狀病毒量 比成人多10至百倍
「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今天刊登的研究指出,5歲以下幼童鼻腔中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遺傳物質量,是成人和較大兒童的10至100倍,意味幼童可能是重要的傳染驅動力。法新社報導,根據這篇發表在「美國醫學會小兒科學期刊」(JAMA Pediatrics)的研究,作者表示,這意味幼童可能是社區中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重要傳染驅動力。這項說法和目前普遍觀點有所扞格。這篇研究刊登之際,正值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政府力促各級學校和托兒所重新開放。位於芝加哥的「安與勞瑞兒童醫院」(Ann andRobert H. Lurie Children's Hospital)小兒傳染病專家希爾德-薩金特(Taylor Heald-Sargent)領導這項研究,對象是芝加哥145名5歲至65歲不等、一週內出現輕微到中度症狀的患者。研究人員對這些人進行鼻腔採檢,觀察到「幼童上呼吸道的新型冠狀病毒量是10至100倍」。研究作者還提到,最近的實驗室研究顯現,出現愈多病毒基因遺傳物質,就會有愈多的傳染性病毒生長。過去研究已顯示,幼童體內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量若很高,就更容易傳染該疾病。研究作者寫道:「因此,幼童可能會是普遍人口中的新型冠狀病毒重要傳染驅動力。」研究結論指出:「隨著公共衛生限制鬆綁,幼兒的行為習慣及學校或托兒所的密閉空間,令人擔心新型冠狀病毒在這個群體中間蔓延。」這項新研究和公衛當局的觀點相扞格,目前普遍認為幼童的重症機率較低,也較不會傳播病毒。
-
2020-07-24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後疫苗時代的疫苗策略:我們準備好了嗎?
【編者按】這星期以「醫療的不平等」為主題,由三位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由不同角度闡述台灣目前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呼籲政府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這次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導致無數生命財產的損失。國人與各國民眾都生活在這個傳染病的恐懼之中。現在疫情進入中場時段,各國無不全力開發有效的治療以及更重要的「 疫苗 」。各國專家以及我們的疾管署也明白疫苗對於解除邊境管制的重要性。其實在過去數十年中,疫苗的推廣幫助了無數的台灣人。大家都知道B型肝炎是我們的國病。但是自從民國73年全面幫新生兒施打B型肝炎疫苗後,台灣的肝炎就逐漸減少。再過幾年,肝癌、肝硬化等也會進一步地減少。這對於國人的健康促進,非常重要。十多年前,我剛開始當兒科醫師的時候,有不少孩子都是因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而住院。甚至有好幾位孩子因為肺炎鏈球菌的感染而失去性命。然而自從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問世之後,孩子的感染就大幅下降。甚至是年長者的肺炎也跟著減少了。一支疫苗,保護的是整個家庭。依我國全民健康保險法第51條規定,預防接種不列入保險給付範圍。但是以往公務預算也不支持預防接種所需之各種費用(專業人員的接種技術、針筒棉花消毒酒精等耗材費用、專業又昂貴的疫苗冰箱等等)。所以過去二十多年來,負責預防接種的各單位如:醫院、診所等等,全部都是自行吸收這些高昂的成本。直到三年前(民國106年),衛福部才開始由菸捐等非常規歲入成立的疫苗基金,補助微薄的「接種處置費」。根據108年6月疾病管制署「充實國家疫苗基金及促進國民免疫力」報告書所揭露的資料:「疫苗接種是國際公認最具成本效益的公共衛生投資作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評估,花費1美元於疫苗,平均可節省7至20美元後續醫療支出;而疫苗對國民免疫力的長期維護與促進成效,端賴接種政策的持續與擴增。」然而,公務預算對於疫苗的支持,是嚴重不足的。根據同一份報告書所言:「疫苗基金於99年成立,然而公務預算,均未能依第一期核定原則,補助疫苗經費需求之60%,造成疫苗政策推動延遲。」 「如以107年疫苗接種所需經費三十一億為基準估算,公務預算補助60%經費應核予十八億元。而107年公務預算實際補助疫苗基金之額度七億三千萬元,僅佔疫苗需求經費之23.3%。」我檢視了疫苗基金108年度與109年度的預算書。這兩年都入不敷出。108年預算短絀九億一千萬元,109 年預算短絀五億五千萬元。到了109年末,預算書估計,期末基金餘額將只會剩下九千三百多萬元!肺炎疫情提醒了全球政府疫苗在防疫上的重要性。為了不要讓防疫優等生的台灣輸在下半場,希望我們引以為傲的「防疫國家隊」,可以注意到現行疫苗政策的缺漏之處,進而改進我國疫苗的研發、接種等制度。這的確是「會做事」的政府不容拖延的當務之急。兒童的預防接種,其實不只是打針,是全人健康照顧。孩子的表達能力多半都還不成熟,因此孩子的生長、發育、發展都仰賴周邊成人的仔細觀察與評估。然而在少子化與核心家庭化下的影響下,孩子身邊往往缺乏豐富育兒經驗的成人,可以發現孩子的「 小問題」。有時候都要等到孩子已經出現明顯狀況、或發展落後了,才被帶至兒科醫師處就醫。台灣已經嚴重少子化了,我們更要珍惜每一個孩子成長的機會,儘早發現問題,做好「超前部署」。零至六歲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黃金期。這段時間孩子共有十八隻公費常規疫苗需要注射。另外每年的冬天也需要注射流感疫苗保護孩子的健康,重視孩子的家長都會準時帶孩子來接種疫苗。其實這是一個幫助孩子與家長的好機會。以我為例,家長經常在門診詢問我孩子的發展、身高、體重、偏挑食問題、情緒問題、溝通問題等等。同時家長也很關心疫苗注射的必要性與可能的副作用、應注意事項。對孩子好好的評估,對家長仔細的解釋,絕對是可以幫助孩子與家長,同時做好防疫與健康促進。然而,過去數十年,政府對於疫苗的接種,似乎抱著一個得過且過的態度。不僅要求接種單位自備專業人力、自備專用昂貴的疫苗冰箱、不斷電系統、自備各種耗材。數十年如一日。好像給了疫苗,這支針就會自己打到孩子身上一樣,非常的不合理。三四年前,才開始有了一筆「疫苗注射處置費」,是接種人員的技術費與耗材成本,並無疫苗諮詢、兒童評估與健康促進的預算。如果國家認為打疫苗,就只是打疫苗,不需要去評估孩子、協助家長,那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依前述疫苗基金短絀的情況,現行的公務預算顯然無法支應疫苗接種時的全人照顧需求。也許有人認為,零到七歲之間有七次「預防保健」可以協助孩子,但這並不符合臨床的現況。特別是二到三歲間這一年,只有預防保健一次,三到七歲的四年之間的孩子,也只有評估一次的額度,這真的是嚴重的不足。如果政府真的認為少子化是國安問題,那麼請幫每一個孩子都有足夠的機會讓專業的人員評估。早期發現問題,早期處置。因此,建議善用疫苗接種的時機,用足夠的公務預算來支持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在每一次疫苗接種時,孩子都能獲得專業評估與諮詢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能長得更好,厚植未來的國力。這才是物超所值的超前部署!
-
2020-07-23 新聞.生命智慧
親自照顧癌父一年仍留遺憾!急診室醫師田知學:經歷過才知放手有多難
田知學身為急診室醫師,看盡不知多少生死離別,可是唯有自己親自經歷,才知道放手有多難,把握當下又有多重要,所謂的「珍惜所愛」,沒有痛過,很難體會愛的可貴。去年藝人高以翔猝死的新聞令人惋惜,同時有部急救教學影片(註)在網路上瘋傳,一位五官深邃的急診室醫師示範如何在黃金急救4分鐘內,利用CPR(心肺復甦術)和AED(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急救的4步驟。 她是田知學,來自南投縣信義鄉布農族,搶救生命是她的工作,愛護生命則是她的使命。 「我的專長就是『拆炸彈』!在急診室裡,有時候一個危機解除了,另一個危機馬上就響起警報。我能判斷的時間不多,快速地為患者做緊急處置,我就像是在生死線上工作的人。」 急診室彷彿地雷區,專長就是拆炸彈 「我記得有位年輕人說胸痛,沒多久就倒地昏倒。我們馬上撕開衣服,立刻用電擊、上點滴就救回來了。猝死都是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發生,只有黃金4分鐘的急救時間,拖延太久會造成腦部缺氧。」 「而且年紀愈大,猝死的機會愈高,因為過了45歲的三高、肥胖多,但現在三高與肥胖問題的年紀又不斷提早,如果人人都知道怎麼判斷與急救,而且身邊就有AED設備,你可能救人一命,或是被人救你一命。」 在振興醫院急診室裡,忙進忙出的田知學,每分每秒都與時間賽跑,她還上節目、寫專欄,進衛福部協助推行原住民健康政策,到偏鄉宣導衛教知識;這麼奔波的她,同時是一位職業婦女,再忙都要為孩子準備便當。 她不只是位醫師,她相信這幾年陸續埋下關懷的種子,總有一天會成為護蔭眾人健康的巍巍大樹。 小朋友把她當偶像,再辛苦也會挺下去 「我很愛小孩子,本來我的第一志願是小兒科,但去了小兒癌症病房、加護病房後,我真的太不忍心,我會把情緒帶回家。」但在她開始上節目後,有原住民小朋友寫信給她,跟她說:「謝謝你,你是我們的偶像,你做得到,我們也做得到。」 孩子能受到鼓舞,給她前行莫大的動力,也讓她不停止前進偏鄉,用各種方式宣導衛教與急救觀念,即使路途有些阻礙,她也始終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 「我認為我的抗壓性夠高,因此選擇急診醫學。每當心情低落時,我的紓壓方式就是『放空』,一個人在外面晃一晃、走一走,老公看我晚回家,就知道我在急診室遇到一些狀況。」 「有些病人進院時還有心跳,但很快地就可能病情急轉直下,離開了,家屬經常無法接受死亡的結局,我也必須去承接家屬的情緒,以及接受醫師仍可能救不回病人的事實。但即使如此,我能夠堅持下去,也是因為這裡(醫院)充滿令人感動的故事,我的人生意義,就在這裡。」 父親上的一堂生死課:眼淚因為愛而存在 「過去我在安寧病房工作時,有位長輩的家人彼此間在『演戲』,不想讓長輩知道他快往生。但有天,我跟病人聊天發現,其實他早就知道了。他說:『我知道我快離開了,我也知道他們在演戲,但因為我愛他們,我要假裝不知道。』」 「他是一位很有智慧的長輩,我很不忍心。我跟他說,我要調去其他單位,因為我不要跟你說再見。我邊說,邊哭得稀裡嘩啦。」 「他只是很慈愛地對我說:『有一天,你會是一位成熟的醫師,你就不會輕易地為病人掉淚。』他的話深深影響了我,這麼多年過去,我時常想起他。」 田知學感性地提到,面對親人過世,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她的父親也罹患癌症時,了解膽囊癌嚴重性的她,再愛、再想讓父親留下,仍在一年多後就「送走」了父親、告別最愛的父親,她的這堂生命課,深刻地印記在她的生命裡,因愛而哭泣,也因愛而重生。(推薦閱讀:「我死都不插管!」父母逼簽放棄急救書 先問5個問題) 「過去我覺得很重要的,其實不重要;再重要的,我們可能抓不住。父親罹癌一年,父親說他並不怕死,我還是很煎熬。他離開後我很遺憾、自責,我不停想,我要學習原諒我自己嗎?我做不到,但我到底在害怕什麼?」 身為急診室醫師,看盡不知多少生死離別,可是唯有自己親自經歷,才知道放手有多難,把握當下又有多重要,所謂的「珍惜所愛」,沒有痛過,很難體會愛的可貴。 急診工作操勞,養生秘訣在於「一把穀物」 工作日夜奔波的她,有一個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養生秘訣,她剛上小學的孩子就是最好的驗證。 「我在他嬰兒的時候,就只給他吃『全食物』,副食品一定是親自製作,開始吃飯後,就天天吃纖維高的全穀類(像是糙米、燕麥等)。」 「現在我為他帶便當,也會幫自己帶一個全穀便當,只要一手掌穀類,營養比一盤蔬果還多,裡面有礦物質、維生素B、抗氧化劑等等,讓身體減少發炎,不容易中風、心肌梗塞,延長我們健康的壽命。」 「現在我的孩子反而不習慣吃加工食品,喝不慣濃縮果汁或其他加工品的味道。我也靠這長久的飲食習慣,維持自己健康的身體。」 我有一個夢: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 工作繁重,如此拼命的田知學,給自己的一句名言是「你若想自己做不到,你就會做不到!」在她的努力之下,現在衛福部已經增設部落的AED設備,而她的口號「人人都會CPR,處處都有AED」,也藉著網路傳播給更多人;很愛小孩的她,還出了本童書繪本《為什麼不能去打獵》。 接下來,她仍會肩扛著使命,繼續往前行。這是她的女人40,美麗、自信,還有責任! 【註】影片請搜尋「必學CPR+AED急救4步驟」●原文刊載網址 ●延伸閱讀:.不愛運動較容易有糖尿病?白雁:每天3分鐘這樣做,活絡氣血、穩定血糖.牙痛就診,竟是口腔癌第一期!醫師:6大關鍵是警訊.子女會長大,我也會衰老!台大教授:傳承生命美好,才能讓我們的生命生生不息
-
2020-07-22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為何需要「國家兒童照護網和南部兒童醫院」?
【編者按】這星期以「醫療的不平等」為主題,由三位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由不同角度闡述台灣目前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呼籲政府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衛生署(現今衛福部)從民國101年5月開始著手推動「兒童醫院」設立。在104年實施第一次評鑑,結果只有台大與馬偕醫學中心設立的兒童醫院通過評鑑。另外二家沒有通過。令人訝異的是南部並無醫院提出申請。新制的評鑑條文修改將於近日完成,屆時將會有一波新的競爭。不管評鑑結果如何,濁水溪以南沒有合格兒童醫院的現況在可預見的將來可能不會改變。這情形無疑是台灣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極端表現之一。兒童醫院的推動與設立,其實是國家已經警覺台灣兒童醫療失衡的困境,包括先進器材的缺乏、兒科用藥的不受重視,以及專科醫師的不足所推動的政策。如何採行有效的方法導正過去累積下來的弊病,值得大家一起來思考。在健保給付制度下,少子化導致的兒童人口減少使小兒科近年以來成為醫院裡面所謂的孤兒科,甚至成為經營者眼中的賠錢貨。精打細算的醫院經營者幾乎不願意投注在兒科的身上。若以醫院的成本績效公式計算,世界上先進國家醫療上使用的新儀器、兒童適用器材、以及新的技術皆進不來,我們的兒童就無法受惠。「兒童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句話大家都可以朗朗上口,但至今不免讓人懷疑只是一句口號。政府制定的前瞻政策裡也少有為這群未來國家主人翁而設定的投資。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呂鴻基曾經揭露,健保開辦之初,因為未採納兒科醫療的成本高於成人好幾倍的事實,使得兒科健保給付從一開始的基準值就偏低。近年雖然有調升住院診察費和會診費,以及六歲以下加成,但還是不如內、外科的調升。這使得兒童醫療的發展仍是處於長期資源不足的困境。兒童治療用藥受限於藥廠研發新藥後,人體試驗的不容易。同類藥品中,幾乎只有一至二種被藥品管制局核定可以用於兒科病人的治療。使用劑量是根據小孩體重或體表面積而定,因此,劑量常常是成人的二分之一、六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廠商賣給兒童或新生兒,甚至早產兒一個月的藥量,常常沒有成人吃三天來得多。如果只考慮營收,藥廠何必推廣病童族群的用藥?因為如此,常常有一些低價,或罕見疾病的藥物甚至得拜託廠商不計利益進藥。即使如此,有時還會遭醫院以沒有藥價利潤為由取消藥物品項。在南北不平衡發展的現況下,有特別醫藥需要的病患就得移地就醫,忍受長期奔波的痛苦。小兒專科醫師的養成相當不容易,尤其在健保給付偏低的情形下,更沒有年輕醫師願意投入兒童醫療行列。前輩們說過,健保開辦前,國立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招考,需要醫學系畢業成績前十名才有資格報考。顯示以往兒童醫療被醫學界重視的情況。然而訓練一位小兒專科醫師後,進一步往更專精的次專科(例如免疫科、腸胃科等等)深造,並且願意投入在醫學中心繼續服務、教學、以及研究的醫師,是少之又少。原因應該無庸置疑,就是收入少、事情多、又不被重視。不只於此,就連與小兒科相關的科系,像小兒外科、小兒神經外科、小兒耳鼻喉科、小兒眼科等,一樣找不到專科醫師。這些現象,怎叫人不為我們這些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健康照護而擔憂。上述導致兒童醫療不足,資源分布不均的原因,著實需要國家用整體社會資源來因應。現況是連台大兒童醫院都無法在財政和行政上的自給自足,必須要靠母院挹注經費才能夠存活,其他兒童醫院如何生存?一語道破了投入在兒童醫療照護人員的辛酸。兒童醫院的設立絕非是「輸人不輸陣」,也絕不是想要經營醫院賺錢。完整的兒童醫院功能除了照顧「急重難罕」病童外,還得兼具預防醫學,民眾與醫療人員的教育訓練以及醫學研究的功能。同時執行中央政策(如防疫、兒童篩檢與疫苗接種),整合地區醫療,並且與國際接軌、永續經營。如何讓兒童醫院能夠達成這些任務,沒有足夠的經費財源一定是做不到的。然而,台灣是誰能做這件事呢?也只有代表全國人民的中央政府了。如果國家級兒童醫院能由立法設立、編列預算、訂立目標和規模,用人民納稅錢照顧國家未來主人翁,活用兒科醫學界多年累積的經驗和人才,這些棘手的問題才能迎刃而解。聰明有為的政府當如是。兼顧醫療資源南北平衡,規劃成立「國家兒童照護網和南部兒童醫院」應該是國家的當務之急。
-
2020-07-20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療不平等和疾病的過去與未來
【編者按】這星期以「醫療的不平等」為主題,由三位小兒科資深主治醫師由不同角度闡述台灣目前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呼籲政府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這波武漢肺炎在美國的流行,突顯出的醫療不平等。統計結果顯示出非裔和拉丁美洲裔的病患得病後的死亡率比其他族裔顯著較高。近日警察暴力又在美國激發了新的種族緊張,醫療人權的不平等其實是背後的重要原因之一。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全球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間,台灣其實經歷三波傳染,死傷慘重。丁崑健教授根據當時(日治大正時代)的總督府統計年報人口統計,新聞報導和台灣醫學會雜誌的會議報告等資料拼湊推估,1918-1920期間,全台366萬人口約1/4感染患病,死亡人數4萬4千多人,約佔病患人數的1.22%。那次H1N1流感可能是日本軍人將病毒帶到台灣,從城市傳播到全台各行政區。雖然日本人是最早得病的一群人,但本島人和原住民死亡率卻是日本人殖民者的3倍。各行政區病患死亡率最高的則是後山的花蓮。這個百年前瘟疫的慘痛經驗也顯現出醫療不平等對區域族群健康所造成的巨大傷害。一百年前如此,現在也一樣。疾病的蔓延不分人的膚色種族信仰,因醫療不平等而受害的是整個社會。從各國防疫的經驗來看,醫療資源越不平等,疾病就越難控制。針對兒科醫療的區域分派現況,我們統計了首都圈與高雄二大都會及其他四個直轄市的數目與台灣其他地區的兒科醫師照顧兒童數比較,發現這個區域不均的現象很明顯,而且越是急重難罕的專科越嚴重。比較所有兒科醫師的照顧兒童數我們發現台北市每一位兒科醫師照顧862名兒童,而台南市則為每一個兒科醫師照顧1,216名兒童,相差約50%。在屏東縣和台東縣每一個兒科醫師須照顧約2,000名兒童,相距不可謂不大。但這個分布差距在比較以專科醫師照顧人口數為代表的重症照顧資源分布後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以照顧癌症病童的兒癌醫師為例,在台北市每17,788名兒童就有一位兒癌醫師照顧,在台南市每77,224名兒童才有一個兒癌醫師照顧。差距達4倍以上。在屏東和台東兩縣則連一位兒癌專科醫師都沒有。同樣的趨勢在兒童免疫、新生兒、兒童消化專科醫療的分布上也有相同的趨勢。這個醫療資源的巨大差異顯示出來的是:後疫情時代各國所必須誠實面對的醫療不平等問題在台灣並沒有比較容易處理。而且除了區域不平等之外台灣還有對兒童醫療輕忽所造成的世代不平。忽視這個明顯的健康著力點將替未來的台灣帶來許多本來可以預防的疾病。親身在第一線感受到這個危機壓力的兒科醫療和研究同仁,在凝聚共識後,進入提出了以下的呼籲來解決這個後疫情時代迫在眉睫的問題。1.呼籲召開以保障全國所有兒童健康權利為目標的兒童醫療前瞻會議,制定周延進步的兒童健康政策,優先改善兒童醫療整體資源流失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2.在全民健保給付改革的過程中,應重視保護兒童保健預防與醫療的優先順位。超前部署避免醫療資源重分配剝奪急重難罕急病嬰幼兒及兒童的健康生存權。3.主張政府立法行政部門注重預防醫學。速修法保障疫苗注射,改正健保法將預防接種排除在健保以外而造成疊床架屋的不合理規定。4.鑒於少子化的持續惡化是嚴重的國安問題,我們呼籲儘速規劃學齡前兒童醫療和托育的人口政策,由國家編列公務預算負擔。台灣的醫療是每個國民引以為傲的亮點。今天的嬰幼兒和青少年就是未來的主流世代,他們將判斷台灣醫界是只打了半場好球,還是善用了主場優勢將醫療資源做最有前瞻性的配置。怎樣努力化解世代不平等和區域不平衡的危機,將是台灣社會未來幾年最有意義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