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7 科別.耳鼻喉
搜尋
小兒科
共找到
430
筆 文章
-
-
2020-07-10 科別.兒科
家長注意!兒童不明腹痛有共通點 原來是少做這件事
2歲半陳姓男童上個月突然半夜斷斷續續腹痛、下背痛,到早上肚子竟然變大,連忙帶到醫院就診,經腹部X光檢查發現,下腹部竟然有多處大便堆積及腸氣。另一名13歲郭小妹早上突然腹痛,嚴重到無法上學,就醫後才發現,升結腸及直腸處堆積大便。衛福部台中醫院小兒科醫師陳敏恭說明,陳姓男童與郭姓女童共同點就是不喜歡吃蔬菜,加上近日天氣炎熱,喝水量相對不足,易排便困難而引起嚴重腹痛。他發現,越來越多的孩童,包括小學生及中學生,常反覆性腹痛及排便困難。尤其以常反覆發作或嚴重的患者在接受腹部X光片檢查後,呈現大量宿便,特別集中在升結腸及直腸部位。根據英國健保2019健康系統(National Health System)指出,人類因為受到基因的影響,某些人會特別討厭某類的蔬菜,是很正常的。市面上的蔬菜種類多,多采多姿顏色如彩虹般,培養小孩多吃各式各樣的蔬菜,就有機會脫離腹痛、便秘肥胖及慢性疾病。陳敏恭說,蔬菜是人體纖維重要的來源,纖維不足,不只會造成便秘、腹痛,也容易導致肥胖、高血壓、高膽固醇、大腸癌及第二型糖尿病,但速食、精緻與多樣化的飲食環境逐漸年輕化,如何讓孩子喜歡吃蔬菜,更是家長的挑戰。陳敏恭分享三個小撇步,第一是從副食品入手,嬰兒開始吃副食品的4到6個月大,盡可能每天提供小孩一份蔬菜,把握兩歲前「培養小孩喜歡蔬菜習慣的黃金期」。或運用卡通人物如佩佩豬、巧虎等鼓勵小孩吃蔬菜的影片,來引導孩子樂於吃蔬菜。第二,利用「餓肚子什麼都好吃」時機,孩子傍晚放學回家時段,已經有點餓,事先準備蔬菜沙拉或蔬菜棒。在晚餐時間,家長不妨多煮一兩道青菜並帶頭示範多吃青菜,以身作則不偏食,有時搭配烤蔬菜,讓孩子有不同樣態的選擇。第三,角色扮演引興趣,家長試著多帶中、低年級小學生逛菜市場,挑選3到5份自己喜歡的蔬菜,認識更多樣的蔬菜及選擇種類;在廚房鼓勵小孩參與清洗蔬菜,與孩子共同參與菜單討論;利用空盆或小空地,引導孩子種些小蔬菜,甚至鼓勵大小孩協助大人煮菜、炒菜。營養師盧靜詩建議,讓寶寶對食物有興趣,可漸進式給予天然食材,少量多樣化的副食品刺激。在食物造型及擺盤上多加變化,可達到良好的親子互動及參與感,增加孩子進食意願。除了攝取富含膳食纖維的全穀雜糧類、蔬菜及水果外,也要補充足夠的水份、適量的油脂及增加活動量,才能改善便秘。
-
2020-07-06 科別.兒科
孩子發展遲緩? 醫師籲:及早發現早期療育
孩子在出生後,各階段的身心發展皆有一定的成長里程,當孩子的行為動作、語言、身心等方面有遲緩或不正常表現時該怎麼辦?台中市大里仁愛醫院復健科醫師陳巧萍指出,藉由專業職能、物理或語言治療師團隊的引導,並針對孩子成長發展遲緩部份提供評估及治療,以進行「早期療育」可以讓遲緩的現象改善,跟上正常發展、增加孩童自理的能力,並減輕家庭照顧的壓力。她表示,門診中常由細心的家長、幼兒園老師及疫苗接種定期健康檢查時,發現孩子有遲緩及異常之現象轉介而來。一般而言,小兒在成長階段中7個月大不能坐、8個月大不會爬、1歲6個月不會走、2歲無法語言發音,都可能代表孩子的發展遲緩,需要進一步評估及檢查。門診中會透過動作評估及語言發展評估孩子目前的狀況,針對孩童需要矯正的部份,提供協助及指導,而黃金治療期在6歲學齡前為最佳。小兒科主任劉芳青也提醒,國民健康署補助7歲前學齡兒童有7次的兒童健康檢查,可以自出生後嬰幼兒的生長發育、發展評估及副食品的營養攝取,透過每個階段的檢查,身高、體重、頭圍是否符合生長指標的曲線等進行評估。如果有異常或成長遲緩,透過即早的發現,轉介至復健或相關科別,進一步檢查或治療,進而矯正。臨床中曾遇一名2個月多的幼兒,由媽媽帶至健兒門診時,檢查時發現幼兒有固定看同一側的習慣,並且在頸部摸到有腫大的肌肉塊,疑似斜頸的症狀,經轉介至復健科再評估及復健,目前斜頸的現象已改善不少。
-
2020-07-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病人說了些什麼,醫師聽到些什麼?」讀後心得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者的自省」,由三位資深醫師誠懇道出行醫過程對某些特別個案的反思。婦產科醫師對癌症病人的延遲診斷、麻醉科醫師在生死關頭需作瞬間的抉擇、放射科醫師在醫院定期討論會主動提出自己認為需要檢討的錯誤。透過他們坦然追述專業的困難抉擇,希望社會大眾能更了解醫者的內心世界。身為一位男性的婦產科醫師,與病人溝通的細膩度和複雜性要較其他科別大。溝通技巧的學習更是不能到進入臨床時才開始。曾自認在診間總能耐心傾聽病人的主訴,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建立互信的病醫關係。而在醫學系畢業的第27年,因由這個案例讓我深刻反省,也悟出「 病醫溝通」真是一門永無止盡的學問。這是一位40歲個性開朗未婚女性,在美國完成大學至博士學位,未曾有性行為。回台灣後,和家人都是本院門診固定諮詢及健檢的病人。她在2018年8月因為不規則的月經週期及健檢婦癌腫瘤指數CA125偏高而求診,當時經期間隔為2至4個月,且通常超過10天才結束,但經血總量不多。CA125值升高到500多,正常值要低於35。安排骨盆腔超音波檢查,發現子宮內膜厚度稍微増加至12毫米,而建議病人在麻醉下經陰道行子宮內膜搔刮切片手術。執行此手術的目的是要確立子宮內膜是否病變,必須經過處女膜才能取得內膜組織。她也了解處女膜只存在於少數人舊觀念的象徵意義,而同意接受此一手術。不過隔天由母親陪同再回診間討論,希望先嘗試中藥調經,然後密集超音波及腫瘤指數追蹤。神奇的服用中藥後,一個月後超音波檢查及CA125指數是正常值28。於是她持續服用中藥且規律的間隔3至6個月回診,討論月經週期及症狀,也以超音波和CA125檢查追蹤。一直到2019年11月健檢,另外有二項腫瘤指數(CEA及CA199)也升高,進而安排胃鏡、大腸鏡及全身電腦斷層,懷疑子宮內膜及右側卵巢囊腫。此時再與病人和母親討論內膜切片的必要性,她們仍堅持先將中藥停止服用後再追蹤。當然疾病的徵兆並未再次改善,在2020年5月終於行診斷性子宮內膜切片手術,確診為子宮內膜癌。接著執行完整分期手術摘除子宮及兩側卵巢輸卵管,骨盆腔及主動脈淋巴腺清除術。目前術後化學治療中。假如在一開始看診能說服病人及母親接受切片診斷,就能及早開始治療得到最佳的結果。回顧這近兩年診治病人過程中,病醫溝通和互信究竟出了什麼問題?讀起最近黃達夫醫學教育促進基金會與天下文化合作出版,由丹妮爾·歐芙莉醫師著作的「病人說了些什麼,醫師聽到些什麼?」(What Patients Say, What Doctors Hear)一書,重新思考如何讓診間出現有意義又清楚易懂的病醫對話。歐芙莉醫師為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級臨床教師,行醫已二十多年。當她著手寫書時,曾徵求到許多病醫之間的故事,但她很快發覺這樣只是敍事,應從文獻研究尋找。紐西蘭學者莫根的研究是先錄下門診影像,之後立即對醫師及病人做個別訪談,並分別錄下訪談過程。審視三份影片後,最令人吃驚的結果是:醫師和病人不就是面對面坐著講話,怎麼一直以來,兩個人都不在同一空間?也就是說每個人的知識和經驗各是一片背幕,彼此交談時,都是織進自己那一片背幕,透過這片背幕過濾訊息。在整本書的十六個章節中,作者用活潑動人的筆觸,清楚說明乍看之下平凡又微不足道的「溝通」,才是行醫之道應有的核心。她在第五章「出於滿腔善意」,描述醫師常使出渾身解數,一心一意要讓病人配合醫囑。有些醫師會説之以理,動之以情,「推銷」配合服藥的好處;有些醫師對病人念念叨叨,曉以大義;有些會恐嚇,搬出一表串可怕的病症,要他們等著瞧;更極端的是,醫生告訴病人如果不聽話,就去找別的醫師算了。但正如大家所知(當過父母的人也都知道!),重複碎念一樣的事情,很少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不過眾醫師似乎還是講了一次又一次,無視沒什麼好結果的事實。在第十二章「醫學術語何其多」,提到醫療場域中有太多行話,醫師必須彈性使用語言,並思索自己話語的效果,太多焦慮可能會令人難以招架。但適度的焦慮,得以協助病人更有效面對嚴重的疾病。英國心理學家奧頓説道:大家用詞習慣並不一致,童年、文化、家庭背景、所處情境各不相同。醫師了解的專業知識與用語,病人可能如鴨子聽雷;至於病人的症狀,醫師未曾經歷且每個人對於病痛的反應不一。另一方面,目前愈來愈多醫護人員傾向使病人感到滿意,部分原因是注重病醫關係中的人性層面,這是好事,但部分原因也是醫療業愈來愈關注商業層面,致力讓病人滿意,在候診區設置高檔咖啡店成了一線要務,這樣是否會帶來負面後果?醫師必須找到最佳撃球點,協助病人釐清事態的嚴重性,但不把他們硬逼到絕路。書中對於醫學生教育的部分,我也很有感觸。在醫學院裡,通常不會學到溝通、同理心、建立關係這類技巧。它通常被視為附加課程,被病理學、生物化學、外科、心臟科、產科及小兒科等主角,擠壓到邊邊角角,精確直接的科學才是醫師必須熟習鞏固的領域,而這些比較軟性的技巧嘛,就很理所當然被忽略。但是在醫學領域裡,傾耳聆聽是個永無止盡的過程。陪伴病人經歷這些艱苦萬分的時期,正是醫學最真實的原貌。作者歐芙莉醫師最後要強調的是儘管現代醫學著迷於尖端科技,唯一有力的診斷利器,仍是病醫之間的對話,透過對話,醫師才能知曉疾病大概的面貌。然而病人説的話與醫師聽到的話,通常是迥異的兩回事。病人總是很焦急的描述症狀,亟欲告訴醫師自己到底怎麼了;另一方面,醫師在時間壓力下,必須展現效率,在病人說話時,得同時處理不少事,通常就因此錯失關鍵。有統計提到醫師通常會在12秒內打斷病人說話,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她在這本「病人說了什麼,醫師聽到什麼?」書中,深入探討這個高風險的領域,並佐以最新的研究,訪問了學者、醫師、病人,藉此闡明重新把注意力放在對話上,將有助於提升健康照護品質。不論你是醫護的菜鳥或是資深如我,這本書內容都值得細細咀嚼,推薦給所有的醫師、未來的醫師、以及想了解行醫之道的人。
-
2020-06-26 科別.兒科
親子共食好嗎?當心感染常見5疾病
1歲的萱萱正坐在餐桌上等著大人餵食給她,原本媽媽一口一口餵著粥好好的,但後來中間空檔,阿嬤也想餵食,就隨意夾起桌上的雞肉,自己咬過之後再餵給萱萱。過了4、5天,萱萱開始發高燒,口內也起水泡,嘴唇周圍更起紅疹,媽媽趕緊帶她去看醫生,一檢查才知道是感染了「疱疹性齒齦炎」,原來是因為前幾天晚上阿嬤將口中食物嚼碎餵給萱萱,才使她得了此病。親子共食容易傳染的疾病這次阿包醫生就要來提醒大家,別再親子共食,以免感染以下常見傳染病:1. 疱疹性齒齦炎經共食易引起的疾病以疱疹性齒齦炎為大宗,傳染途徑以直接接觸到有傳染力的唾液或口腔黏液,該病毒潛伏期約7天,症狀包括發高燒、口腔周圍起紅疹、口內起水泡、流口水,嚴重者甚至舌頭和嘴唇周圍會潰爛。2. EB病毒EB病毒主要經由唾液和飛沫傳染,感染該病毒時大多沒有明顯症狀,但少數幼童會出現發燒、喉嚨痛、疲倦、食慾不振的情形,嚴重時扁桃腺會出現化膿性腫脹。3. 流行性感冒流感主要經由飛沫傳染,也會侵入呼吸道系統,包括口腔、鼻腔等,且症狀來得又急又快,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流鼻水、咳嗽等,嚴重者可能併發肺炎、腦炎、心肌炎等疾病。4. 一般感冒引起一般感冒的病毒高達上百種,主要經由飛沫傳染,從口腔、鼻腔等呼吸系統侵入,症狀包括咳嗽、流鼻水、發燒等,嚴重者可能併發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5. 腸病毒腸病毒是小兒常見疾病,它是一群病毒的統稱,包括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等,主要經由腸胃道(例如:糞口、水、食物汙染)、呼吸道(例如:飛沫、咳嗽、噴嚏)傳染,症狀包括口腔內潰瘍、發燒、手掌、腳掌起疹子等。 避免感染疾病5撇步想要避免感染上述傳染病仍需從個人衛生清潔做起,包括以下撇步,才能降低感染機率喔!1. 勤洗手2. 定期清潔與消毒3. 使用獨立餐具4. 不嚼碎食物餵孩子5. 不過度親吻孩子※本文由阿包醫生陪你養寶包-小兒科巫漢盟醫師授權轉載,原文請點此
-
2020-06-18 科別.兒科
打卡介苗好處多 但罹罕病者不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發現施打卡介苗的詢問度變高,但兒科護理師劉珮芬提醒,注射卡介苗的好處雖多,但有些罕見疾病、特殊狀況的民眾不宜施打。桃園醫院指出,台灣屬結核病較盛行地區,經統計,未接種卡介苗的幼童罹患結核性腦膜炎的風險比接種者多47倍,接種卡介苗對高死亡率、易造成終身殘疾的結核性腦膜炎等,有85%以上的保護力,目前規定嬰兒滿5至8個月,體重達2500公克以上就應接種,目前65歲以下約有9成接種。劉珮芬提醒,不是每個新生兒都適合接種,有些罕見疾病需多加留意,如先天遺傳疾病-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此類新生兒若接種卡介苗,會感染結核菌產生後遺症或死亡,家長若先替寶寶進行篩檢,確定都正常後再接種會更安全。劉珮芬補充,對疫苗嚴重過敏、嚴重濕疹、免疫功能不全、愛滋病毒感染、孕婦等都不適合接種,發燒或疑似結核病患者、麻疹及水痘感染或母親為愛滋病毒感染者,則須暫緩施打。桃園醫院每個月第1周的周一下午2點至4點有卡介苗門診,經小兒科醫師評估寶寶健康狀況後,再由受過專業卡介苗接種訓練、持有接種合格證書的護理師施打,院方提醒,受疫情影響家長讓寶寶接種卡介苗的意願提高,建議家長可先預約,避免久候。
-
2020-06-12 科別.兒科
暑假延後腸病毒6、7月恐升溫 醫師:要戴口罩、勤洗手
新冠肺炎疫情才趨緩,腸病毒正蠢蠢欲動!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李宜准表示,雖然今年腸病毒就診人數比往年減少,但已出現腸病毒71型的重症零星個案,最近幾周因腸病毒症狀就診個案有持續增加,臨床有升溫趨勢。他提醒家長,暑假延後,可能增加學童感染腸病毒機會,建議持續戴口罩、勤洗手。李宜准指出,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資料,今年腸病毒就診人數跟去年同一時期比較處於低點,推測原因是新冠病毒防疫採取戴口罩、勤洗手等高規格措施,同時阻斷腸病毒傳染途徑,大幅降低感染發生機會。但值得家長注意的是,今年初迄今,全台仍有5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病例,且都是感染最容易導致嚴重併發症的腸病毒71型,腸病毒的威力仍不可小覷。李宜准也發現,時序進入夏季高溫後,臨床腸病毒個案愈來愈多。李宜准說,腸病毒一年四季都有,4至9月是台灣的腸病毒流行期,疫情最嚴重。往年,感染高峰期波段第一波在4、5月,暑假趨緩,到開學又再有一波高峰。今年不一樣,因為延後開學,連帶延後放暑假,家長仍要注意今年6、7月腸病毒可能發生傳染的機會。「要特別防範幼兒罹患71型腸病毒後併發重症!」李宜准提醒家長注意觀察,孩子一旦出現口腔潰瘍、手腳起小水泡,及持續發燒、肌躍型抽搐、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甚至嗜睡等病情時,就應該帶孩子就醫。李宜准指出,腸病毒傳染來源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以及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避免感染腸病毒,應好好保持戴口罩、用肥皂勤洗手習慣,注意以500ppm漂白水消毒環境,讓病毒沒有可乘之機。
-
2020-06-08 科別.眼部
轉動、按摩眼球護眼?眼科醫揭5個你以為護眼的真相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 3C看久了,眼睛好酸澀!很多人都會想說,來做個眼球操舒緩眼睛疲勞,還能矯正視力、散光、老花等好處。事實上,這些「護眼偏方」,都無助於改善各種視力問題,還可能導致視網膜剝離的風險!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護眼達人陳瑩山指出,近年來受到歡迎的「眼球操」,宣稱只要轉動眼球、轉換焦點、按壓眼睛,就能夠活化眼睛、改善視力,甚至讓視力恢復1.0。但早在2005年眼科期刊《小兒科及斜視雜誌》研究中早已證實,眼球操並沒有改善視力的功能,僅能透過眼球遠近交替方式來幫助眼睛睫狀肌放鬆,短暫消除眼睛的疲勞而已。但無法使已經拉長的眼軸長度變短,也不能改變水晶體的狀況,更不能逆轉老化,所以,並不能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等問題,當然更不可能改善白內障、青光眼與飛蚊症,大眾不應期待過高。眼球操原理1 轉動眼球陳瑩山說明,眼球操建議每天讓眼球快速轉動幾分鐘,就能矯正視力,並增加眼部血液供應,改善白內障和青光眼。事實上,卻容易造成眼睛痠、麻、脹、痛,進而增加疲累感;對於高度近視者(大於600度),則會明顯引起不適感,或出現看不清楚的狀況,還有視網膜剝離的風險,請務必小心。眼球操原理2 針孔眼罩此外,眼球操訴求配戴針孔眼罩或墨鏡看物品,就能改善對焦,甚至直接刺激視網膜和大腦,有助於視力恢復。事實上,利用針孔眼罩看東西,確實可以幫助短暫看清物體,但無法幫助改善視力。他提醒,隨便拿張紙戳個洞試看看,拿下來還是看不清楚的,別被騙了。眼球操原理3 遠近調節而遠近調節練習,則是讓眼睛盯著來回伸縮的手指或手拿字卡,讓睫狀藉由遠近調節,改善近視或老花眼。陳瑩山說,老花是自然老化現象無法逆轉,該練習最多是幫助睫狀肌稍微放鬆,但無法讓已彈性疲乏的睫狀肌、水晶體恢復原本的調節力。而現代人普遍用眼過度,睫狀肌已過勞,不如讓眼睛多休息。眼球操原理4 光線明暗此外,面對太陽練習,閉上眼30秒、用手摀住30秒,或改換手電筒照射眼部,可提高夜間視力品質。他則斥責,夜間視力和視網膜桿狀細胞多寡有關,此舉無助夜間視力提升,反而可能導致光線灼傷眼睛,誘發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嚴重時甚至可能失明。眼球操原理5 按摩眼球而利用眼睛按摩替眼睛「紓壓」,陳瑩山提醒,這方法不僅效果有限,還可能存有極大風險。臨床上也常發現,為了想要透過按摩來舒緩眼睛疲勞,未注意按摩位置與力道,結果造成視網膜剝離、水晶體受損等狀況不勝枚舉。他呼籲,給予眼睛最好的呵護,就是讓閉上眼休息不讓光源進入,讓眼外肌、瞳孔肌、睫狀肌等肌肉放鬆;再忙的工作,都得多起身走動,讓眼睛看看遠方,都比做眼球操來的有效果。陳瑩山提醒,眼睛十分脆弱,在嘗試或使用任何眼睛相關產品、方法之前,建議詢問專業眼科醫師,以免造成不可逆的眼睛傷害。(圖文授權提供/國家網路醫藥)延伸閱讀: 4種人最易長針眼! 要冰敷、熱敷醫師告訴你關鍵 3C過度使用傷眼! 抵抗藍光這樣做才有有幫助 
-
2020-05-28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嬰幼不宜戴口罩 兒科:恐致休克
嬰幼兒戴口罩恐阻礙呼吸,甚至會有休克風險。因疫情大家都戴起口罩,然而日本小兒科醫會警告,2歲以下嬰幼兒因呼吸道較窄,戴口罩恐怕會阻礙呼吸,導致中暑甚至休克等風險,台灣疫情指揮中心也曾回應,1歲以下嬰幼不強制戴口罩,改為宣導民眾讓給嬰兒1.5尺安全空間。恐有休克風險根據《朝日新聞》報導,日本小兒科醫會指出,嬰幼兒呼吸道較窄,戴口罩會使得呼吸困難,近一步損害心臟和呼吸系統,導致中暑和休克等危險。另外,嬰幼兒不像大人能用言語表達身體不適,若是戴上口罩,會讓家長難以第一時間察覺嬰幼兒的身體變化,例如嘴唇發紫、臉部面色有異等,戴口罩會讓家長錯失察覺並處理的黃金期。盼給嬰幼兒留空間根據統計,在新冠肺炎確診人中,嬰幼兒仍佔非常少數,幼兒園、托嬰中心也極少發生群聚感染問題。根據CNN報導,美國疾病管制署(CDC)也同意,戴口罩對2歲以下的嬰幼兒而言,傷害恐怕比保護的作用來得多。針對嬰幼兒戴口罩的問題,指揮中心也曾於上個月在記者會上表示,由於嬰幼兒口罩戴不住,又會有窒息風險,因此1歲以下嬰幼兒可以不用戴口罩,但希望民眾能為嬰幼兒讓出1公尺到1.5公尺的空間,保護嬰幼兒也保護自己。【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
2020-05-2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日小兒科學會:2歲以下戴口罩恐增窒息風險
日本小兒科學會(JPS)警告,2歲以下嬰幼兒戴口罩,恐造成呼吸困難與增加窒息風險。路透社報導,日本小兒科學會警告,嬰幼兒配戴口罩的風險太高。日本小兒科學會表示:「由於嬰幼兒呼吸道比較狹窄,戴口罩會讓嬰幼兒呼吸費力」,這會增加他們心臟的負擔;另外,口罩也增加嬰幼兒熱中暑的風險。學會在官網一份文件中建議:「別讓兩歲以下孩子使用口罩。」根據日本小兒科學會,截至目前,兒童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嚴重病例非常罕見,且多數兒童是被家人傳染,學校或托嬰中心幾乎未傳出疫情。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與美國小兒科學會(AAP)也表示,兩歲以下嬰幼兒不應使用布口罩。
-
2020-05-21 科別.骨科.復健
新生兒頭總側一邊? 原來是先天性斜頸症
嘉義縣大林慈濟醫院產後護理之家日前發現一位入住新生兒有異狀,經小兒科醫師診斷為先天肌肉性斜頸症,轉由復健科醫師協助,醫師王聖凱表示,先天性斜頸成因至今仍不清楚,但通常1歲前以復健治療,8至9成皆能預後良好,新手爸媽不用太過擔心。王聖凱表示,先天性斜頸原因可能是胎位不正,或在生產過程中受外力產生拉扯,使脖子兩邊負責頭部左右轉動及側傾的胸鎖乳突肌肉拉傷,受傷的肌肉部位纖維化會形成疤痕,並造成肌肉變短變緊,寶寶的臉因此轉向對側,側傾至緊縮肌肉同側,有些個案可在胸鎖乳突肌上摸到腫塊或纖維化組織。先天性斜頸症通常發生在嬰兒剛出生或出生後幾天,王聖凱說,此案例的新生兒精神活力都不錯,四肢動作也很靈活,可順利把傾斜的臉往前扳正,但放開手後,臉部還是會慢慢轉向左邊,經檢查確認沒有其它特別的神經學異常,但右邊脖子可摸到一個條狀的腫塊,研判為「先天肌肉性斜頸症」。肌肉性斜頸治療可利用熱敷或超音波熱療,使肌肉放鬆,再進行肌肉按摩、頸部被動伸展運動,以延長胸鎖乳突肌,王聖凱表示,家長也可在醫師指導下,在家幫寶寶進行頸部被動伸展運動,早期發現並治療的療效好,且可避免併發症,若1歲以上仍未改善,恐需開刀治療。
-
2020-05-18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醫生怎麼想?「女醫師」在職場鮮為人知的感觸
【編者按】這星期的主題是「醫生怎麼想」。一位畢業將近二十年的醫師道出「女醫師」在職場鮮為人知的諸多感觸;一位稍長幾年的男醫師對三個「懷舊醫療行為」提出與眾不同的獨到見解;一位畢業將近四十年定居美國,中間曾經回國服務一段時間,而又回美服務的女醫師仍然心繫台灣的醫療問題,提出發人深省的對台灣護理工作環境的建議。希望這三篇文章可以讓大家更了解醫生對事情的看法,也增加社會對醫師的了解。 今年初有幸收到「醫病平台」一書,細細閱讀,感動於這群有心人長年致力於提升台灣醫學教育品質與改善醫病關係,書中由病患、家屬及其他醫療人員從不同觀點陳述故事,使我得到新的啟發與省思,但整本書最令我驚喜的部分,是它的封面——圖畫裡的女病人托著腮,似有滿腹苦惱不知從何啟齒,而手持筆、頸項上掛聽診器、著白袍而神情專注的醫生,也是位女性。 當我進入醫學系就讀時,班上女生佔了三分之一,因此並不覺得有太大的性別困擾。畢業後選擇家庭醫學科,面試當天三位考官都是女醫師,而在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期間,科主任也一直是女性;科內醫師約男女各半,各司其職,氣氛融洽。獨當一面看門診時,或許來看診的病患都習慣家醫科有不少女醫師,我除了遇過一次,病患進來後愣了一下說:「看名字我還以為是男醫生呢!」其餘反倒有不少女病人告訴我說,她們喜歡給女醫師看診,因為女醫師通常溫柔有耐心,並且許多女性難以啟齒的隱私問題,或是女性在社會與家庭角色裡與男性的不平等導致的身心症狀,往往令女病人在面對男醫師時隱忍避談。 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下,我以為「女醫師」的形象已普遍植入人心,就像學校裡有男老師、女老師一樣自然,然而在我前幾年投稿報紙副刊的經驗裡,發現無論我的文章有多麼明顯的線索告訴讀者說我是女性,副刊的插畫家幾乎無例外地替我配上男醫師的插圖。 至少可喜的是,我身處的時代,「女醫師」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高中時曾在報上讀過女醫師投書,她在急診室急救病患數十分鐘、忙得滿頭大汗,忽然聽見暴走的家屬怒吼:「醫生怎麼到現在還沒來!」我在小兒科跟診時,聽資深的女醫師說起她們當住院醫師值班時跟男醫師共用值班室,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家醫科在住院醫師的訓練期間,必須安排數個月的內科病房與急診輪班,科內已婚的女醫師們安排年度計劃時都儘量避開與孕產期重疊的可能,主任曾與我們分享她自己挺著大肚子值內科班時,接到病房呼叫卻因子宮收縮疼痛而完全無法起身處理的經驗,因而她能同理且支持晚輩,但內科的女性住院醫師如果想在受訓期間成為母親,便得咬著牙熬過,有些還會受到男同事的言語奚落,我聽過男醫師抱怨他同梯的女同事:「這麼厲害,來三年生兩個,專挑農曆年請產假,真是用盡心機!」去年從一位剛畢業的學妹口中聽說,現在女醫師懷孕期間受到更進一步的保障,值班到晚間十點後便可下班休息,看學妹撫著微凸的腹部,真替這一代的女醫師及他們的孩子感到高興。 欣喜於法規對女醫師愈來愈完善的保障,但事實上,一旦女醫師成為母親,無論是心中所牽掛的,或是實質上對家庭的付出,多半還是更甚於男醫師。這幾個月來在新冠肺炎的威脅之下,世界的運轉劇變,我們有幸身在台灣,學生們還能正常到校上課,但家有應屆考生的父母,莫不戒慎恐懼。兩位在診所服務的女醫師朋友,不約而同的停診一個月,請其他醫生代診,為的是確保孩子在大考前不會被母親職場上的風險波及。 母親節剛過,在社會營造的氛圍下,許多人在這天都記得謝謝自己的媽媽——或言語感恩,或實質贈禮,或愛在心底。願大家也能推己及人,以更大的包容心尊重女醫師在職場與家庭間尋求平衡所作的努力。
-
2020-05-16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美國警告:罕見小兒致命疾病據信與冠狀病毒有關
美國衛生當局今天發出警告,表示有一種好發在兒童身上、罕見卻可能致命的自體免疫症狀,據信與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有關。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將這種疾病稱為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syndrome in children,MIS-C),英國4月底首度通報這種病例。CDC指出:「曾照顧過,或正在照顧年齡低於21歲,且符合MIS-C指標患者的醫療提供單位,應向所在當地、該州或該自治領土之衛生部門通報疑似病例。」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指標包括發燒、會引發重症導致需要住院治療的多重器官發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確診或最近曾罹病,且無其他合理因素的患者。紐約州迄今已通報超過100起這樣的病例,其中3人病故。治療過這種疾病的醫師表示,患者有時會出現類似罕見疾病川崎症的病徵。川崎症會導致全身血管腫脹,引發劇痛。CDC表示,醫師對於「每個證實感染SARS-CoV-2(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原體)的兒童死亡病例,都應思考是否與小兒多系統發炎症候群有關」。不過CDC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症狀是否僅好發在兒童身上。紐約柯恩兒童醫療中心(Cohen Children'sMedical Center)小兒科醫師樹德(Sunil Sood)告訴法新社,部分兒童有非常輕度的疾病,但他和同事發現,約莫半數患者因為心臟發炎,必須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治療方式包括注射抗體、施打類固醇與阿斯匹林,避免患者血壓突然驟降導致休克。樹德補充表示,這種病例主要會在兒童染病且已產生抗體後的4到6週出現。他說:「他們曾得到這種病毒,身體之前戰勝了病毒,但現在出現這種遲來的過度免疫反應。」更令人不解的是,歐洲地區先傳出這種病例,接著是北美洲,但中國、台灣和韓國等率先出現病毒的亞洲國家卻沒有傳出這樣的病例。樹德說,外界推測某種特定人口的基因較其他人口容易受影響,不過這個理論目前尚未獲得證實。醫學雜誌「刺胳針」(The Lancet)近日來自英國的研究中指出,每8名患者中就有6名具有非裔加勒比海人血統。
-
2020-05-14 科別.感染科
比新冠肺炎傳染力更強!這兩病毒初期也會發燒、咳嗽
「與全球流行的新冠肺炎相比,麻疹散播力排行居冠,水痘則是第二名!」麻疹及水痘具高度傳染力,小兒科診所院長過敏免疫科專家林應然醫師表示,麻疹可一傳十、十傳百,傳染力極強;而水痘平均一人可感染六、七人,初期症狀都是發燒、咳嗽,與感冒相當類似,也會出現非典型症狀,提醒家長務必留意家中小朋友的身體變化。麻疹、水痘透過空氣傳播 出疹形態不同林應然醫師說明,不管是罹患水痘或麻疹,是否會引起發燒因人而異,麻疹的症狀為咳嗽、流鼻水、結膜炎等,但出疹子的形態有所不同,麻疹一開始會從頭部、軀幹至四肢延伸,會紅斑或稍微鼓起的丘疹;至於水痘的紅疹,則是形成突起的小水泡、水珠,然後變乾、結痂。麻疹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或接觸被污染的表面及物體傳播,潛伏期為一至二周;水痘是通過吸入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產生的呼吸道飛沫傳播,潛伏期約二至三周,無論是麻疹或水痘,只要待在同一個空間裡,全家人都可能被傳染,且一年四季皆會,不過大多好發於春天及冬季,這是由於病毒在冷空氣當中,可以存活得比較久。施打疫苗產生抗體 保護力維持五至十年目前施打疫苗能預防感染麻疹及水痘,對病毒產生抗體,保護力約達到九成。不過,林應然醫師指出,靠疫苗獲取免疫力,不像自然感染所得到的免疫力幾乎是終生,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疫苗要施打好幾次的原因,因為抗病毒的保護力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逝。在台灣水痘目前僅施打一次,但美國則是一歲時施打一次,入學前還須再打第二次,臨床上常見許多案例,一歲時曾施打疫苗,到了小學卻又長水痘,因此,推估疫苗的保護力最多維持五至十年之間。麻疹、水痘不僅好發於兒童 成人也會感染 林應然醫師說明,麻疹症狀大約一個星期會消失;水痘則是約十天左右就不具傳染力,雖然這兩種病毒大多好發於兒童,但也會有成人受到感染,日前就曾有空姐罹患麻疹的案例。醫師建議,若是家裡有一人感染了水痘,其他成員如果沒有得過,最好在3~5天之內,趕快施打水痘疫苗,還來得及產生免疫力,避免被傳染。
-
2020-05-13 科別.消化系統
1歲幼童嚴重咳嗽5天 原來是吞下釘書針險穿腸
苗栗縣頭份市一名1歲男童因為嚴重咳嗽5天,4月28日照胸部X光,意外發現胃卡了1根釘書針,訂書針尖鋭處有可能造成腸道受傷穿孔的危險性,外科醫師評估沒有立即開刀必要,給予病童腸胃藥使腸道蠕動順暢,5天排出訂書針。男童因咳嗽先到診所吃藥治療,5天仍無法改善,家長4月28日帶著到頭份市為恭紀念醫院急診室求診,照胸部X光,意外發現胃部釘書針的影像,抽血檢查黴漿菌抗體陽性,診斷黴漿菌感染合併誤食異物,黴漿菌感染的部分使用紅黴素類抗生素後獲得改善。誤食訂書針的部分,因為訂書針二端尖鋭,可能造成腸道受傷穿孔的危險性,外科醫師評估沒有立即開刀的必要後,給予病童腸胃藥使腸道蠕動順暢,並注意有肚子痛哭閙丶肚子變硬或是壓痛等是腸道受傷穿孔症狀,5月3日再檢查時,釘書針已經不見蹤影。為恭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浩遠表示,3歲以下的嬰幼兒常透過將物體放入口中來探索學習周遭,因此大多吞入異物的病童小於3歲,而嬰幼兒誤吞危險物品的機率,取決身邊是否有可以吞入的東西,及有無家屬監看而定,因此包括釘書針丶銅板、小電池、鈕扣、指甲丶螺絲釘、別針等,家屬要特別注意清空活嬰幼兒活動範圍。李浩遠指出,誤食尖銳或是腐蝕傷害物異物,須盡快安排內視鏡取出,鈍狀異物在消化道,一般嬰幼兒食入的物品長度不大於3公分,寬度不大於2公分, 只要經過食道後大致可以順利排出,此外,圓形鈍狀或無腐蝕性異物若在食道中無法順利往下,宜在24小時內取出,否則也有可能造成食道傷害。異物進入胃中則可以觀察一段時間(最長4周),每周追蹤X光,1周後仍留在胃中機會很低,大多需以胃鏡取出,異物如果在小腸或大腸定點超過1周仍然沒有移動,要強烈懷疑是否是腸胃道先天畸形阻礙異物的排出,需要手術處理,如果已經出現厲害嘔吐、發燒或腹痛等腹膜炎徵象,也必須緊急開刀取出。
-
2020-05-13 科別.眼部
「眼球操」真的能護眼? 眼科醫師來解答
3C看久了,眼睛好酸澀!很多人都會想說,來做個眼球操舒緩眼睛疲勞,還能矯正視力、散光、老花等好處。事實上,這些「護眼偏方」,都無助於改善各種視力問題,還可能導致視網膜剝離的風險!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護眼達人陳瑩山指出,近年來受到歡迎的「眼球操」,宣稱只要轉動眼球、轉換焦點、按壓眼睛,就能夠活化眼睛、改善視力,甚至讓視力恢復1.0。但早在2005年眼科期刊《小兒科及斜視雜誌》研究中早已證實,眼球操並沒有改善視力的功能,僅能透過眼球遠近交替方式來幫助眼睛睫狀肌放鬆,短暫消除眼睛的疲勞而已。但無法使已經拉長的眼軸長度變短,也不能改變水晶體的狀況,更不能逆轉老化,所以,並不能矯正近視、散光、老花等問題,當然更不可能改善白內障、青光眼與飛蚊症,大眾不應期待過高。眼球操原理1 轉動眼球陳瑩山說明,眼球操建議每天讓眼球快速轉動幾分鐘,就能矯正視力,並增加眼部血液供應,改善白內障和青光眼。事實上,卻容易造成眼睛痠、麻、脹、痛,進而增加疲累感;對於高度近視者(大於600度),則會明顯引起不適感,或出現看不清楚的狀況,還有視網膜剝離的風險,請務必小心。眼球操原理2 針孔眼罩此外,眼球操訴求配戴針孔眼罩或墨鏡看物品,就能改善對焦,甚至直接刺激視網膜和大腦,有助於視力恢復。事實上,利用針孔眼罩看東西,確實可以幫助短暫看清物體,但無法幫助改善視力。他提醒,隨便拿張紙戳個洞試看看,拿下來還是看不清楚的,別被騙了。眼球操原理3 遠近調節而遠近調節練習,則是讓眼睛盯著來回伸縮的手指或手拿字卡,讓睫狀藉由遠近調節,改善近視或老花眼。陳瑩山說,老花是自然老化現象無法逆轉,該練習最多是幫助睫狀肌稍微放鬆,但無法讓已彈性疲乏的睫狀肌、水晶體恢復原本的調節力。而現代人普遍用眼過度,睫狀肌已過勞,不如讓眼睛多休息。眼球操原理4 光線明暗此外,面對太陽練習,閉上眼30秒、用手摀住30秒,或改換手電筒照射眼部,可提高夜間視力品質。他則斥責,夜間視力和視網膜桿狀細胞多寡有關,此舉無助夜間視力提升,反而可能導致光線灼傷眼睛,誘發隅角閉鎖性青光眼,嚴重時甚至可能失明。眼球操原理5 按摩眼球而利用眼睛按摩替眼睛「紓壓」,陳瑩山提醒,這方法不僅效果有限,還可能存有極大風險。臨床上也常發現,為了想要透過按摩來舒緩眼睛疲勞,未注意按摩位置與力道,結果造成視網膜剝離、水晶體受損等狀況不勝枚舉。他呼籲,給予眼睛最好的呵護,就是讓閉上眼休息不讓光源進入,讓眼外肌、瞳孔肌、睫狀肌等肌肉放鬆;再忙的工作,都得多起身走動,讓眼睛看看遠方,都比做眼球操來的有效果。陳瑩山提醒,眼睛十分脆弱,在嘗試或使用任何眼睛相關產品、方法之前,建議詢問專業眼科醫師,以免造成不可逆的眼睛傷害。
-
2020-05-06 新聞.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 癌症病人也要作復健嗎 ?
【編者按】這星期我們邀請醫療團隊介紹他們的專業與對工作的自我期許。非常高興有三位資深的醫療團隊成員,一位放射科醫師回顧自己在其工作崗位上如何用心精進,希望能對病人做更高品質的服務,並對同行後進給予更好的指導;一位物理治療師細述自己如何在三十年前投入當時鮮為人知的癌症病人復健治療的心路歷程,並在目前的「新冠肺炎」人心惶惶之際,寫出病人應該重視自主健康管理、個人衛生習慣與防護作為,以強化身體功能;一位照護癌症病人的臨床心理師則娓娓道來她如何鼓勵癌症病人走出疾病的陰影,發現自己的潛力,而學習培養身心健康的新習慣。「醫病平台」希望能透過這園地增加醫病之間的互相了解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我們衷心希望不久也能有三篇由病人或家屬執筆的文章,讓我們醫病之間可以有更多的了解,而共同改善台灣的醫病關係。1998春暖花開後迎接臺灣梅雨季節,象徵台北盆地的悶熱到來;承受師長的推薦來位於關渡平原上全國唯一的癌症專科醫院開辦復健治療業務。乍聞此訊息許多同學與學長姐都訝異問「癌症病人也要作復健」? 不都是末期安寧病人?這是二、三十年前的二十世紀普遍誤解! 其實隨著診斷與治療技術日新月異不斷精進,癌症病人已似慢性病者一般,像乳癌及各種癌症腫瘤術後造成病人部分身體功能或短暫缺失如「關節活動度、肌耐力、神經異常、平衡協調、淋巴水腫、尿失禁」等各種後遺症;還有從治療期間到完成治療的身體虛弱、癌因性疲憊、疼痛控制與各樣的機能再教育等都是癌症復健物理治療介入範疇。猶記得剛開辦沒幾個月小兒科醫師轉來一位腦瘤病童,雖有神經異常、平衡協調等問題卻是位未滿四歲的小帥哥,初來乍到總以哭喊開場後以啜泣結尾;歷經三次的治療默契後,再來的場景是從門口櫃台就高喊「廖阿伯、廖阿伯」蹦躂蹦躂衝進來,從此院內同事總以「廖阿伯」稱呼;大半年的治療相處不只其父母、阿嬤的信賴,這惹人心疼的幼童症狀也近乎解決了,病童媽媽打算先離開空姐職位專心陪伴小帥哥到郊外休養長大;但事與願違一年多就復發轉移,即使大的醫學中心積極診治,依然藥石罔效七歲的小帥哥就到天堂去當小天使!短暫兩年多的因緣際會不只治療解決病童症狀,也陪伴撫慰其父母;憶舊思來歷歷在目彷彿昨日,有位醫學長者曾說:「醫者治病,不能治病就止痛,若止痛也不可能就撫慰人心。」我一直奉為圭臬,謹記在心! COVID-19 後的復健物理治療 2019歲末年終台灣正進行總統與立法委員選舉活動,一則關於中國武漢不明肺炎的醫藥衛生訊息悄悄漫延著;歷經SARS洗禮的醫療實務工作者有點警覺、有點擔心,雖說平時秋、冬之際就會訂購些許口罩供家人佩戴使用,此時再加訂後來已無法交貨了!因為政府防疫超前部署措施以保護國人健康事後證明正確且贏得世界各國的讚許。復健醫學俗稱第三醫學(第一公共衛生、第二臨床醫療),但是物理治療業務範疇卻可從健康促進、運動防護、傷病預防、特殊教育、延緩衰退與失能、身心障礙者復健、安寧照護等方面介入;對於健康、亞健康(一個人的身心狀況並非完全健康愉悅,但是到醫療機構求診檢查,卻又查不出具體的病症,就歸類為「亞健康」的狀態,基本上這是介於「健康」與「生病」之間的一種灰色地帶。)或是傷病的族群都能提供協助。所以在這彷彿世界大戰級的疫情大爆發之際,除了配合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指導規範措施外,每個人都可以加強自我防護能力,適度的運動不只增強抵抗免疫力更可緩解緊繃情緒與壓力;而這類資訊充斥於各式各樣網路影音平台,常讓人眼花撩亂甚至歎為觀止,最重要的是循序漸進、量力而為、小量多餐避免運動傷害,以免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如為確診正接受隔離治療者,除了配合醫療團隊診治,物理治療處置原則以日常活動、運動及心肺復健(胸腔物理治療)介入為主;搭配擺位技巧(如俯臥姿擺位等)的運用,都有助於強化病人的骨骼肌肉能力、誘發神經協調平衡與心肺臟器功能復健。完成治療出院者應持續自主健康管理並加強個人衛生習慣與防護作為,若有身體功能損傷的後遺症應配合醫療團隊治療及建議,物理治療師的建議會以上述住院期間物理治療處置原則為基礎,針對需補強的機能再設計適當的運動與治療手法技巧,達到改善並強化身體功能儘可能回復到以前日常生活、運動及工作娛樂。
-
2020-05-0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腹瀉、腸病毒患者較去年低 醫:強化衛生習慣少出門 防疫也避免染病
據統計,今年度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腸病毒等疾病的就診人次,幾乎均較去年同期為低。也有臨床醫師表示,近來民眾可能因減少外出餐敘或交際應酬,控糖情形似乎較佳。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上周,腹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類流感、流感及其所致肺炎的門診就診人次,自今年2月下旬起,持續低於去年同期。以類流感為例,上周就診人次為2萬1459人次,去年同期為5萬6849人次。以腹瀉為例,上周就診人次為8萬5405人次,去年同期則為11萬2173人次。腸病毒是每年春季回暖後開始盛行的疾病,今年截至上周的門診就診人次,均比去年同期為低。以上周為例,門診就診人次共計1113例,去年同期則為6070例。法定傳染病中的急性病毒性A型肝炎,今年至今的病例總數,共計28例,去年同期為34例。阿米巴性痢疾的病例總數共計83例,去年同期為102例。李斯特菌症病例總數共計37例,去年同期為59例。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侯家瑋表示,這個現象與防疫可能有關,一方面國人外出習慣配戴口罩、與人保持社交距離,降低飛沫傳染疾病的罹病風險。加強洗手降低接觸傳染、糞口傳染等疾病罹病風險。
-
2020-04-29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川崎氏症或與新冠肺炎病毒相關 歐洲醫師紛示警
包括英國、義大利、西班牙在內,歐洲多國近來傳出兒童罕見疾病「川崎氏症」案例增多,醫師示警之餘,也開始研究這和引發新冠肺炎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否有關。美聯社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本週稍早英國兒科加護學會(Paediatric Intensive Care Society)示警指出,過去3週英國罹患「多重系統發炎症候群而需接受加護照顧」的兒童增多,「讓人益發憂心」是否有種新冠肺炎相關症候群正在兒童族群出現,還是另一種不明疾病造成這種症候群增多。英國皇家兒科和兒童健康學院(Royal College of Paediatrics and Child Health, RCPCH)院長維納(Russell Viner)表示:「我們已經知道非常少兒童會成為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重症,非常罕見。」他說,上述症候群可能是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造成,一些感染新冠肺炎的成年人也有類似症狀。上述多重系統發炎症候群病例也通報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 TSS)或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特徵,由於確診新冠肺炎的兒童不多,科學家不確定這些罕見症狀是與新冠肺炎有關,或為其他因素造成。衛生官員估計英國有10至20例這類病例,英格蘭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 England)正在緊急調查。維納表示,醫師有在研究是否為其他病毒或新藥造成,「但初步假設是與冠狀病毒疾病相關」。西班牙小兒科協會(Association of Pediatrics)最近也對醫師提出類似示警,指出近幾週有些學齡孩童出現「不尋常的腹痛伴隨腸胃症狀」,可能導致數小時內出現休克、低血壓、心臟問題,「最重要的就是發現(症狀)後儘速送醫」。義大利加斯里尼醫院(Gaslini Hospital)醫師、義大利兒科醫師學會(Italian Paediatricians' Society)成員拉維里(Angelo Ravelli)則對1萬名同僚發出通知說,義大利新冠肺炎重災區的川崎氏症患者不尋常地增加,其中部分兒童病患本身感染新冠肺炎,或與確診者有過接觸。拉維里表示,這些兒童對傳統療法沒有反應,一些人接受高劑量類固醇治療,出現中毒性休克症候群的患者需要呼吸協助且進入加護病房治療。根據英國國家醫療保健服務(NHS),川崎氏症症狀包括高燒持續5天以上、紅疹、頸部淋巴結腫大。英國華威醫學院(Warwick Medical School)榮譽臨床講師吉爾(James Gill)表示,這些通報讓人憂心,但目前缺乏有力證據證實為新冠肺炎造成。法國和比利時也已出現疑似病例。美國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兒科教授拉斯穆森(Dr. Sonja Rasmussen)表示,美國有一宗類似案例,是一名6個月大加州女嬰診斷出川崎氏症,接著又查出罹患新冠肺炎。拉斯穆森表示,上述來自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通報未詳細說明兩種疾病是碰巧同時發生,或新冠肺炎以某種方式導致川崎氏症。目前為止,兒童感染新冠肺炎比率是所有族群中最低的,來自中國7萬5000多例的數據顯示,兒童病例只占2.4%,且多為輕症。
-
2020-04-25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登革熱季又到 醫師提醒症狀異同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登革熱流行季同時到來了。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今年登革熱疑似通報病例為近五年最低,但鑑於登革熱部分症狀與新冠肺炎相似、有可能被誤判而未及時診治,因此疾管署發函請醫界問診時多加留心。醫師表示,民眾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就醫時,要同時告知是否曾到戶外活動或被蚊子叮咬,助醫師綜合判斷。衛福部疾管署統計,2015年至2019年全國登革熱本土病例及境外移入病例累積通報病例數在642例到2174例不等,今年同期共計501例,為近五年新低。如看確定病例數,2015年至2019年同期的確定病例述在42例到466例不等,今年同期則為50例,是近五年次低。衛福部疾管署23日發布致醫界通函第432號,指登革熱部分症狀與新冠肺炎相似、有可能發生疑似病例未及時診治的情形。因此提醒醫界,對於具登革熱流行地區旅遊史的疑似病例,同時考量新冠肺炎與登革熱,並適時進行登革熱疑似病例的通報以及運用NS1快速診斷試劑進行快篩。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侯家瑋表示,登革熱與新冠肺炎均為病毒感染,因此都有病毒感染後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像是發燒、頭痛、痠痛等。比較不同的是,登革熱可能造成後眼窩痛、皮膚起疹、肌肉與關節痠痛明顯、比較不咳且比較不會影響嗅覺與味覺等;就好發地域而言,由於氣溫較高的地方較易孳生蚊子,因此登革熱好發於中南部地區。侯家瑋表示,登革熱與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可能在一周內,新冠肺炎也可能長達十四天以上。由於登革熱流行季到來,民眾如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就醫時,除了要提醒醫師近期是否到人潮擁擠公共場所等資訊,也要記得告知是否曾到戶外活動或被蚊子叮咬,助醫師綜合判斷。
-
2020-04-24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防疫「乾洗手」易發炎 醫師:「濕洗手」清潔效果更優
疫情嚴峻,勤洗手、戴口罩成為全民運動,許多醫護人員的雙手因反覆清潔,造成手部皮膚紅腫疼痛、乾裂脫皮,甚至皮膚發炎。台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余孟恭指出,除非是醫護人員,一般大眾應儘量採用「濕洗手」,清潔效果上更優於「乾洗手」。台中慈濟醫院急診室護理人員表示,「工作一整天,洗手近百次」,不少同仁從一開始的雙手乾裂、脫皮到紅腫,更嚴重就演變成皮膚炎,一旦手部皮膚發炎,失去完整的保護屏蔽,碰到清潔液時疼痛難耐,讓原本已受傷的皮膚更嚴重。醫護人員查房、看診,每接觸一位病人前後都得洗手,難怪長久下來雙手乾裂,還不時因乾燥而出現傷口。余孟恭指出,選擇「清潔方式」,例如使用低敏肥皂、低濃度或不含消毒藥劑的洗手液,可以降低皮膚發炎狀況。余孟恭說,「乾式洗手液」是即時清潔的洗手方式,因為含酒精與清潔消毒劑的成份,快速達到消毒、清潔效果,但過程也溶解皮膚上的皮脂,就是雙手乾裂、脫皮的主因,敏感性膚質的人還會產生皮膚紅腫或發炎。余孟恭建議,一般民眾盡量採用「濕洗手」,清潔效果更優於乾洗手。無論是濕或乾式洗手後,都必須以手巾、手帕或擦手紙擦乾,才能再接觸物品或繼續工作。如果能再適當的擦拭乳液滋潤皮膚,保持皮膚的水分與油脂,可減少手部皮膚受傷,但若已出現紅、腫、癢或發炎等症狀,就得趕快就醫,避免繼續惡化。
-
2020-04-23 科別.兒科
嬰兒咳不停還有吸入性哮聲 醫師:有百日咳風險
1名未滿2個月大的嬰兒連續兩周有咳嗽、鼻水且食慾降低,送醫住院治療後支氣管後有局部改善出院,沒想到2天後又有明顯的陣發性咳嗽及偶爾也有吸入性哮聲,因此再度入院檢查,經醫師詢問嬰兒接觸史才發現,嬰兒母親有慢性咳嗽病史,懷孕28到36周也沒自費打百日咳疫苗,懷疑嬰兒得到百日咳,經通報疾病管制署採檢並給予抗生素治療後,嬰兒才逐漸康復出院返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施養真表示,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呼吸道細菌性疾病,會經由飛沫傳染,傳染力強,因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包含除咳嗽,也可能會打噴嚏、流鼻水等,因此較難區別,但持續咳嗽超過2周,每次咳嗽又幾乎連續不斷、咳到臉紅,還有如倒抽氣的吸入性哮聲時,就要注意,戴口罩就醫檢查,否則在家中可能引發群聚感染。施養真說,她每年約會接到1、2件嬰幼兒百日咳個案,都是有慢性咳嗽症狀的家長或家中長輩傳染給嬰幼兒為主;嬰幼兒感染百日咳症狀較嚴重,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更是重症高危險群,可能引起肺炎、呼吸中止、缺氧、癲癇、缺氧性腦症變或因持續性嘔吐引起營養失調等重症,而其他年齡層感染後,症狀較輕微。施養真表示,預防百日咳最好的方式是按時接種疫苗,國內百日咳疫苗施打政策為嬰幼兒於出生後每2、4、6、18個月以及5歲時各接種一劑相關疫苗,而剛出生的嬰兒尚未接種疫苗也是感染高風險族群,因此建議孕婦每胎於產前28至36周施打百日咳疫苗,會接觸嬰幼兒的家人也應施打;雖然百日咳發生率已逐年下降,但疫苗保護力僅6至10年,每3到5年會出現一個流行高峰,因此成人需遵守預防接種建議按時施打。
-
2020-04-23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一場新冠肺炎 急診醫樂見醫院回歸該有的樣子
新冠肺炎延燒,北部更有醫院爆發院內群聚事件,讓民眾對醫院敬而遠之,過去總是人滿為患的急診也空盪不少,令急診醫師感嘆「這才是醫院該有的樣子」。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最新統計,今年1到3月全台門診、急診就醫約2698萬人次,比去年同期3143萬人次減少445萬人次、降幅約14%。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石富元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以往台大醫院急診總是人滿為患,除了急重症患者外,也有不少患者平時沒空拿藥,就把急診當藥房的,或是一點小擦傷就要來急診擦藥、拆線,但新冠肺炎爆發後,愈來愈多輕症患者擔心到急診被感染,全都消失了。不論有沒有新冠肺炎(COVID-19),進入醫院的每一刻都應戒慎恐懼,石富元說,在醫院裡隨時可能面臨肺結核、感冒等傳染性疾病威脅,只是台灣民眾太過於習慣「逛醫院」,不僅對這些風險視而不見,甚至把醫院當購物中心,不時到醫院買個東西,探完病順便在美食街吃飯聊天,都令他感到相當不解,如今因疫情影響,民眾逛醫院景象不復存在,令他感嘆「這才是醫院該有的樣子」。新冠肺炎疫情雖讓輕症、小病患者不再往大醫院跑,但醫界同樣擔心有就醫需求的民眾,恐因害怕就醫,拖出健康大隱憂。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患有腫瘤、心血管疾病或慢性病控制不佳的患者,需要長期追蹤治療,若因害怕疫情而不敢回診或就醫,後果恐不堪設想。小兒科診所醫師林應然也指出,最近有診所醫師一天就收治3名中風患者,明知自己有慢性疾病,卻任由血壓亂飆,一問之下才發現,原來這些患者因為害怕染疫,不敢到醫院拿藥或看診。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洪惠風表示,他的門診平時並未對外開放,看的幾乎都是回診的老病人,以往未到診率相當低,老病人看完診還會聊聊天、東問問西問問。不過,根據洪惠風觀察,疫情爆發後,不僅未到診率攀升至10%至20%,以往聊不停的老病人坐下來只講兩句就急著走,3月未到診狀況更明顯,也有很多人委託家人幫忙拿藥,老人家則到藥局排口罩,直到最近陸續出現零確診後,病人才陸續回到門診報導。他比喻,病人到診狀況就像是疫情的「雷達站」,當疫情嚴峻,患者數就會明顯銳減,一旦趨緩又會紛紛回流。
-
2020-04-22 該看哪科.兒科
防疫也防腸病毒 中部重症、群聚掛零
4月起已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台中市豐原醫院出現一對雙胞胎在托嬰中心感染住院;但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統計,中部至今重症與群聚感染掛零,研判是今年有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多數人更重視個人衛生與勤戴口罩有關。衛福部豐原醫院兒科主任馬志豪說,3月初有11個月大的雙胞胎在托嬰中心感染腸病毒,雙雙出現發燒、口腔潰瘍住院治療。雙胞胎的媽媽表示,3月7日弟弟先發燒,到晚上哥哥也跟著發燒,托嬰中心主動告知班上有腸病毒確診個案。媽媽說,雙胞胎兒子很喜歡一起做同樣的事,沒想到這次也一起感染腸病毒。馬志豪表示,4月到9月為腸病毒主要流行期,不只幼兒或學童易感染,形成校園群聚發病,大人也會得腸病毒。疾管署疫情監測資料統計,本月12日到18日台中腸病毒門急診169人次,約為去年同期867人次的1/5;不過台中市衛生局說,去年與今年4月,台中市腸病毒重症均為0,沒有校園因群聚停課。彰化衛生局長葉彥伯也指出,彰化今年腸病毒疫情曲線創下歷史低點,零重症,群聚通報也掛零。桃園市腸病毒就診人次,與去年相比更是大幅下滑5、600人次。桃園市衛生局統計,去年3月29日至4月18日,腸病毒健保門診、急診就診1959人次,每周平均約6、700人;今年同期僅有338人次,每周平均約100多人次。苗栗縣衛生局疾管科統計腸病毒數據指出,去年1至4月共通報41人,今年1至4月卻僅有15人,數量明顯銳減。衛生局表示,除了戴口罩、勤洗手外,幼托、小學停班課也是原因之一。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裴仁生表示,目前腸病毒病例數比去年同期減少許多,與防疫期間宣導勤洗手、戴口罩有一定關聯,不過腸病毒高峰期在5、6月和9、10月,是否會維持少量病例數還有待觀察。馬志豪強調,腸病毒主要透過糞口、飛沫或接觸傳染;如發現家中幼兒出現肢體無力麻痺,或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應盡速到醫院就醫。
-
2020-04-21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回家要立刻洗澡?郵件可能沾病毒?新冠肺炎日常自保5問
新冠肺炎襲擊全球導致人心惶惶,民眾除了更加注重平常的衛生習慣,也開始擔心其他可能傳染的途徑,許多人更害怕身上的衣服、鞋子,甚至是郵箱裡的報紙或信件,是否都可能有機會沾染新冠病毒。究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可避免的事物可能染上新冠病毒呢?傳染病專家、氣膠科學家及微生物學家等,列出以下幾個常見的問題,同時列出答案協助民眾解惑。Q:回家後需立刻換衣服洗澡嗎?A:研究結果顯示,病毒並不像小飛蟲會在空中亂竄,他們僅能在空氣中飄浮約30分鐘,因此沾到衣服的可能性也不高;若民眾確實保持社交距離,且外出皆為執行必要性目的如到藥局或超市等,專家們認為回到家可不用馬上換衣服或洗澡,但無論如何一定要洗手,因為雙手可能更容易透過空氣沾染到感染者的飛沫。Q1:為何通常病毒不會沾到衣服?A1:維吉尼亞理工大學(Virginia Tech)的氣膠科學家琳西‧馬爾(Linsey Marr)解釋,主要是因為我們對病毒來說體積太大,而人類移動的速度又相對比病毒緩慢,這就好比小蟲子只有在車子快速行進時,才會被黏在擋風玻璃上一樣。馬爾說:「通常人類移動的速度沒有辦法快到讓病毒黏在身上,一般來說氣流會隨著人體移動把病毒從我們身上帶走,但只有帶源的飛沫範圍較大,才可能會沾在我們的衣服上」;因此出門在外若周遭有人對著你打噴嚏,就可能需要回家立刻換衣服和洗澡。Q2:頭髮或鬍子可能沾到病毒嗎?A2:如同上述原因,只要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這點也無需擔心,華盛頓大學小兒科傳染病教授詹諾夫斯基(Andrew Janowski)說:「要將病毒傳染給對方需要更大量的病毒,然後剛好你觸摸到沾有病毒的毛髮處,接著再摸臉上其他部分才可能感染,但這機率又相對更小。」Q3:甩衣服能甩病毒?分類洗衣?A3:如果只是一般的髒衣服其實不需要太擔心或特別分類,不同於諾羅病毒,冠狀病毒對肥皂和洗衣精相對脆弱許多,所以只要徹底將衣服洗淨就能確保病毒不會殘留。然而,處理已感染患著的衣物就不能掉以輕心,必須遵守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建議,將衣服用最熱的水徹底洗淨後烘至全乾。Q4:郵件或包裹可能沾病毒嗎?A4:目前沒有任何案例是經由包裹或信件傳染的,理論上病毒透過信件傳播的可能性也非常低,但專家建議取件後仍須洗手;如果你仍然很擔心,不妨採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建議,讓包裹抵達後靜置24小時後再取件。
-
2020-04-20 該看哪科.兒科
腸病毒來亂 寶貝不吃飯
三歲的小智(化名)某日突然食慾不振,過去總讓他食指大動的番茄炒蛋與丸子湯在眼前都無法激起他的食慾,一直嚷著「就是吃不下」,令爸爸媽媽好頭疼。不久他發燒了,被媽媽帶往小兒科就診。醫師檢查看見,小智的咽喉深處、扁桃腺周邊發生潰瘍,經研判應該是感染腸病毒造成的「皰疹性咽峽炎」。台灣兒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林應然表示,腸病毒指的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其中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種類,每種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計有數十種病毒。經由糞口、飛沫傳染腸病毒主要經由糞口傳染,也可能經由飛沫傳染,因此感染往往源於沒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感染後可能引發如同小智的皰疹性咽峽炎,外顯症狀包括會發燒、咽部出現水泡或潰瘍,「臨床上看到幼童發燒與咽喉深處破,就知道大概是腸病毒了」。另外,腸病毒還可能引發「手足口病」,外顯症狀包括發燒、口腔內、手足關節、手腳、臀部或生殖器出現小水泡。症狀治療 無特效藥林應然說,腸病毒好發於五歲以下幼童,由於幼童不善口語表達,因此當患童出現皰疹性咽峽炎或口腔潰瘍難耐時,經常以食不下嚥作為表現,也難怪小智不斷嚷著「就是吃不下」。年齡更小的嬰幼兒還可能因為疼痛不想吞口水,而以流口水作為表現。由於腸病毒無特效藥,臨床上僅開立解熱鎮痛劑進行症狀治療,林應然說,他也會建議家長讓孩子吃點冰淇淋、冰涼飲料,以讓發炎位置稍稍舒緩,「這應是患者病程中的小確幸」。他說,不過,感染腸病毒有低機率可能併發腦炎、心肌炎等重症,因此患者返家後,如果持續發燒不退、倦怠無力、臉色蒼白、心跳加速、意識昏迷、頸部僵硬、手腳抽搐等,應立即警覺與就醫。不怕酒精 要勤洗手每年4月起,腸病毒漸漸活躍,於夏季最盛行。然而,林應然說,他臨床觀察,今年截至目前的病例似乎未比往年多,之後流行情形也很有可能持續低於以往,這是因為國人因應新冠肺炎紛紛戴起口罩、強化洗手等個人衛生清潔,連帶降低腸病毒在內的多種腸胃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風險。不過,他說,新冠肺炎怕酒精,腸病毒卻不怕,因此清潔手部仍要以肥皂落實濕、搓、沖、捧、擦等洗手五步驟,才有效。
-
2020-04-17 新聞.杏林.診間
甘惠忠神父逝世/台灣早療先驅 他是慢飛天使守護者
【2020/04/17編按】創辦天主教德蘭啟智中心、伯利恆社福基金會的甘惠忠神父,是第一位取得台灣身分證的外籍人士,自1963年來到台灣後奉獻逾50年,於4/16在美國去世,享年84歲。台灣早療先驅甘惠忠 慢飛天使守護者【聯合報╱記者呂筱蟬/專訪】2014-09-23 77歲的神父甘惠忠,投入國內早期療育近半世紀,許多起步慢了些的遲緩兒,因他的奉獻而踏穩人生腳步,舞出生命的獨特。甘惠忠於民國52年來台傳教,一開始待在苗栗,看見許多遲緩兒被冠上「智障」、「白痴」等不雅稱呼,父母無法承受外界眼光,只能無奈將心頭肉整天關在家裡,不見天日。沒有治療、沒有復健、沒有教育,遲緩兒狀況只會愈來愈糟,成為父母一生難以言說的牽掛。許多爸媽在甘惠忠面前難過流淚,擔心自己死後,「我這個憨仔怎麼辦?」親身經歷 無私付出「我也有這樣的家人,我了解他們的心情。」甘惠忠的二妹出生不久後被診斷唐氏症,當時美國特殊教育也才正在發展,妹妹6歲時,想到公立小學申請就讀啟智班,前頭卻有3百多位遲緩兒等待入學,「看著妹妹的病和媽媽的心痛,我才想投入、關心遲緩兒早期治療。」為了提供更多幫助,甘惠忠在民國63年時返美進修特殊教育,隔年取得特殊教育碩士學位,立刻返台。 民國65年,他在台灣最早登記立案的心智障礙兒日間托育機構─台南市瑞復益智中心擔任主任,開啟一生奉獻早期療育的志業,並成立啟智協會,擔任第一任理事長。關懷遭拒 再接再厲「人們的態度是最大的困難。」甘惠忠回憶,早年在街上遇見心智障礙兒,他到對方家敲門關懷,告知可讓孩子接受早期療育,但總被拒於門外。一般人對心智障礙兒不友善,甚至父母都認為孩子「沒用啦」、「早點過世就算了」。「他們認為別人不該管他們的孩子,更不希望別人知道家裏有這樣的小孩。」甘惠忠了解這些父母不願承認自己的小孩「有問題」,當時他請社工到台南所有婦產科醫院,介紹瑞復能如何幫助心智障礙兒,「但卻沒有任何一個孩子因此來到這裡,一個都沒有。」 這讓甘惠忠感到挫折,一直到成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朱曉慧上門尋求協助。朱曉惠每一年診斷出至少300名遲緩兒,除醫療協助,及早教育才能真正幫助這些幼童,許多家長願意聽取醫師建議,台灣的早療就這樣慢慢發展起來。融合教育 反對隔離 甘惠忠現為伯利恆基金會執行長,底下附設台南市北區嬰幼兒發展中心及慈母幼稚園。他不贊同與外界「隔離」的教養院模式,而是白天提供復健與教育,課後讓孩子返家享受溫情,更極力推動「融合教育」,讓0至6歲的遲緩兒童與一般兒童一起上課。 來到三個機構共用的小空間,連廚房都得做為臨時教室,甘惠忠原先在二樓的辦公起居室,也讓出來給工作人員使用,他對記者笑說:「我只剩一半睡覺的地方了,不能給你看。」甘惠忠捨棄原來舒適的空間,搬到較小的地方辦公。辦公室內,牆上、窗戶上的裝飾,都是他走訪各國蒐集的各式各樣的面具,他要讓小朋友看見世界各地不同的臉孔和奇妙。神父爺爺 愛心無限走在園中,每個人看到甘惠忠,總笑容滿面大聲說:「神父爺爺好!」大家搶著與他握手打招呼,年事已高的他雖行動不便,右耳失聰,卻還是吃力地蹲下身子,關心詢問:「你今天學到了什麼?」他也陪著遲緩兒學習拼圖,指著一塊塊拼圖後面數字說,「你看,這就是他們學習的小訣竅。」在台灣待了半世紀,甘惠忠認為自己早已是台灣人,他不但會說閩南語、客家語,甚至連泰雅族語攏ㄟ通。孩子當寶 執著付出 「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甘惠忠常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教不會的老師。」曾有位3歲女孩來到伯利恆,一開始眼神呆滯,連頭都不願意抬起來,接受早療幾年後,竟能進入小學普通班。當甘惠忠去學校探望時,小女孩倒杯水,用小小的雙手捧過來,輕輕說了聲謝謝。這是甘惠忠繼續堅持付出的動力,希望給孩子更多教育資源,「讓他們能夠抬起頭來,看看這美麗的世界。」
-
2020-04-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診所收入少 醫師「提頭看診」壓力大:身心俱疲
防疫期間除了觀光服務業慘淡,每天「提頭上陣」看診的耳鼻喉科等基層診所,也提出紓困需求。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錦明耳鼻喉科診所院長周慶明表示,第一線醫師防疫物資不足,不曉得是否遇確診案,真的身心俱疲,就診人數掉至少一半「比颱風天還少」,但診所薪水照發,希望免稅、防疫基金來補,不希望關診所讓民眾跑去大醫院。國民黨今早召開「基層診所受疫情衝擊大,籲政府重視基層醫護的心聲」記者會,提紓困3建議,包括提供合宜、充裕的防疫裝備;診所醫療成本免稅額度自80%提到85%;政府成立「醫療、公衛緊急事件防疫基金」。周慶明表示,診所確實有防疫設備不足問題,像是面罩、眼罩、酒精、N95口罩等,且一個醫師只配有3件隔離衣,耳鼻喉科等和呼吸道有關的科別,需求更多,有部分物資是由醫師公會幫忙添購。他表示,醫師每天帶N95口罩8小時很不舒服,對每位患者都不得大意,每天像是「提頭看診」。周慶明指出,耳鼻喉科、小兒科等科別,普遍就診人數大減,比颱風天還少,收入少超過一半。他表示,雖然收入減少,但成本一樣,給醫護的薪水照發、不減,現在是入不敷出,但診所都還是撐過來,不希望停業影響民眾就醫。周慶明表示,診所醫療成本免稅額度自80%提到90%合理,另外也可用防疫基金來補。另新北市中醫師公會日前也初步統計,中醫診所約掉2至3成,有中醫師表示,就診人數有稍減,不過長期會來調身體的民眾,還是會就診、拿藥。
-
2020-04-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防疫沒紓困!台中開業醫:賠錢賣命提頭上戰場
全國基層診所受疫情衝擊大,台中市東勢長頸鹿聯合診所院長、小兒科醫師陳俊宏說,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診所病患人數從平均每天近400人人數少一半,就診人數少一半,防疫等營運成本增加二成,風險高、時間又拉長,政府至今沒有針對診所紓困,更令醫護擔心是「高風險」,他平均一天看診約5名發燒患者,感覺賠錢賣命、「提著頭上戰場」。陳俊宏說明,診所醫護人員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間,要新增一名護理人力,政府配發拋棄式隔離衣數量有限,診所購買可重複使用的隔離衣,其他如N95口罩、手套、面罩、護目鏡、霧化器、額溫槍、環境消毒以及新增護理人力,還有病患與陪病者洗手乳、乾洗手等,光每天供應洗手乳就用掉一到二瓶,這些都屬於額外付出,不涉健保總額。陳俊宏指出,醫護看診風險高,很擔心「中獎」,時間也拉長,新增護理人力戶外詢問旅遊史、量體溫,乾洗手等,尤其遇到發燒病患,要跑到戶外發燒篩檢區看診,看完後,手套脫掉丟棄,面罩重新消毒,環境還要再消毒一遍;下診後,醫護的隔離衣要脫下,立即清毒,還要清洗、晾曬,都很花時間。陳俊宏認為,診所為醫療體系第一線的守護者,維護在地民眾的健康,曝露在高感染風險中,診所為防疫增加營運成本,民眾配合政府防疫減少到醫療院所,也讓診所陷入營運困境,但基層診所至今沒有列入政府紓困基金的名單中,也沒有防疫實質的補貼,盼政府能針對診所紓困,支持診所所有醫療人員繼續堅守崗位,專心對抗疫情,守護在地民眾的健康。
-
2020-04-14 新冠肺炎.周邊故事
疫情影響診所一天看不到10病患 基層醫:看心酸的
國民黨針對基層診所受疫情影響,提出紓困方案,台南市診所協會理事長鄭熙騰表示,不一定是給錢,而是希望藉這個機會,讓大家了解基層醫療的付出,給予尊重,不要讓醫師每次都覺得「向健保要錢像乞丐一樣」。他表示,自己反應的是基層診所的心聲,這次疫情中,義大利的災情慘重,事實上與之前縮減醫療支出,造成一些醫療院所關門,一旦有緊急狀況,就難以應付有關,台灣的健保始終未能做到使用者付費,到醫院做一堆高價檢查、 或是拿一大堆藥,給付的健保費與沒去醫院的人都一樣,造成健保資源不被珍惜,支出不斷擴增、收入卻有限,只能刪減醫師所得。他表示,疫情之下,診所確實影響很大,業績平均都有2到3成的減少,但醫師如果真要政府發錢來紓困,實在說不過去,畢竟醫師的收入比多數人要好一點,但希望藉此檢討制度,讓台灣的醫療更健全。據了解,基層診所受影響以感染相關最多,例如小兒科、耳鼻喉科等,小兒科醫師張金石表示,這些科別平常發燒、咳嗽的病人最多,但在疫情之下,很多人就算有症狀,也不太敢就醫,擔心被其他人傳染新冠肺炎,此外,因為大家落實戴口罩、勤洗手,也使感冒的病人減少,自己的病人少了約4成。耳鼻喉科醫師鄭熙騰也表示,自己以前大約一天就會有10個以上的發燒病人,現在一周不到10個,減少非常多;還聽說有三名醫師的診所,3月申報的病患不到600人,平均每個醫師每天看不到10人,「真的是看心酸的」其他像是復健科、醫美或是專做健檢的診所,因為民眾的收入減少,縮減非必要開支,或是不願意到診所擔心被感染等,也都影響比較大。台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陳相國表示,之前也已委託立委林俊憲向中央提減稅建議,包括醫療院所的成本能從80%、提高到85%,醫院醫師的薪資得,所得稅率往下調一個級距,健保藥局的成本也從94%提高到96%等措施,幫助基層度過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