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1 焦點.元氣新聞
搜尋
單身
共找到
286
筆 文章
-
-
2023-10-27 退休力.理財準備
她離婚無子,想賣房環遊世界引論戰!熟齡部落客授親身經驗:存夠4帳戶不買房「想住哪就住哪」
台灣單身人口逐年提高,有些人即使進入婚姻,也難保會走到最後,如何規劃好一個人的生活更重要。有位網友在網路論壇發文表示自己43歲、離婚沒小孩,由於母親已經離世,因此想把名下房子賣掉改租房,價金一部份給爸爸養老,一部份拿來投資,其餘將用來環遊世界,卻意外引發兩派論戰。許多網友都勸別賣房,以免老後租不到房子住,真的是這樣嗎? 有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發文表示,自己今年43歲,離婚沒有小孩,離婚後淨身出戶,靠擺地攤存到開店資本,後來也加入電商,打拼11年後有車有房,過著經濟獨立的生活。 由於不願再婚,女網友前後交往2位男友都因婚姻問題而告分手,如今原PO表示不想再談感情,於是思考是不是該好好享受生活?「把房子賣掉,租房子住,反正我賺的錢死後也帶不走!」 原PO說,父母的婚姻也是離異收場,如今媽媽過世、父親也未盡過扶養責任,還有一個成天惹禍的姐姐,加上自己工作壓力很大,又需要體力,因此思考是否把房子賣掉,租一個還不錯的房子住。 她規劃,賣房款項除了用來償還剩餘貸款,剩下的錢一部份留給父親養老,一部份環遊世界,其他的作為投資,詢問網友:「我這個想法會不會太天真?」 單身更需要理財規劃,好好善待自己 對此,網友看法兩極,一派建議原PO千萬別賣掉房子,因為台灣仍有許多房東不願租屋給銀髮族,「房貸就當是在繳房租,至少每個月付出去的貸款是繳在自己的房子,而不是幫別人繳房貸」、「長久之計還是把房留在身邊」。 也有人示警:「妳確定等妳老了年紀大的時候租得到房子?不要等到時人老了還沒死卻租不到房子,到處流浪求房東租給妳時就不好笑了!房東最怕老人和收入不穩定的人來租,才沒跟妳在那講感情!」 另一派人則認為原PO的想法很棒,「自己的錢自己規劃,照顧好自己開心快樂最重要」、「不天真,反倒是規劃可以,往後的生活好好善待自己。」 但不少網友仍勸原PO才40多歲不必太早侷限自己的未來,「有個伴可以互相照應」、「真要結婚也不是不行,婚前協議寫滿寫好就行,真的不行再離婚也沒什麼差別」、「隨著年齡增長陪伴彼此老去,不是很好嗎?」 粉圓妹:「有錢不怕沒地方住」,選擇更靈活 許多人對於女網友「賣房去環遊世界」的想法有疑慮,多半都是考量台灣銀髮族不易租屋這問題,擔心年輕時不買房,老了就沒房住流離失所。熟齡部落客「粉圓妹」曾對此分享觀點,單身的粉圓妹同樣沒有買房,理由是:「擁有現金流遠比房子重要」,空有老宅卻沒有錢進帳,一樣無法生存、無法安老、更無法樂活,甚至無法申請低收補助。 粉圓妹認為,「有錢不怕沒地方住」,反而因為沒有房貸牽絆,人生擁有更靈活的選擇權。對於許多專家、網友們說「老了租不到房,就知道有多慘」,即使年過70歲,只要有錢、有體力、夠健康,「揹著行囊、俐落的裝扮、用輕盈的腳步踏入飯店/旅店,會被拒絕入住的機率有多高呢?」 樂活退休 4大帳戶要存夠不過粉圓妹強調,要不買房又能擁有樂活退休人生,4大帳戶一定要存夠: 1、存財富:只要擁有足夠的現金流,無論想住飯店、旅店、養老村或安養中心都可以。 2、存體力: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行動力,所以平常就要存好體力,上山下海通通行。 3、存健康: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均衡飲食、規律運動,也要培養興趣、持續學習,讓身心靈三方面都維持健康。 4、存能力:儲存獨立自處的技能、開放的思維、國際觀的眼界、適應環境的身體。如此一來,即使年紀增長也能接軌時代、不必倚靠他人,健康優雅的老去。●原文刊載網址●延伸閱讀:.陪伴癌末先生的體會: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好珍貴,一定要好好珍惜,活在當下.優雅「無關年紀」!不管幾歲都別放棄打扮自己…丁菱娟:「活出美麗」是一種生活態度 .日夜溫差大,提防「心血管疾病」上門!營養師圖解6大類「護心飲食」:這種每週至少吃2次
-
2023-10-10 性愛.性福教戰
自慰會降低精子數量?單身的人才需要?老高醫師解答常見3大自慰疑問
許多人都會選擇自慰來解決性慾,老高要說,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自慰,或是你要說打手槍,都可以解決壓力、滿足性慾,對自己的身體會有好奇,會想探索也都是很正常的。但老高卻也聽說過許多關於自慰的迷思,今天老高就帶你一起破解這些謠言!自慰迷思1.自慰會導致健康問題這幾乎是老高最常聽到的說法,也就是自慰會對男性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例如降低精子數量、性功能障礙或精神健康問題。但,適度的自慰不會對男性的生育能力造成負面影響,也不會導致性功能障礙或心理健康問題。相反,自慰有助於緩解壓力,提高睡眠品質,並有助於性器官的健康。當然,我知道有人就要問,「適度」是怎麼樣才算「適度」,其實沒有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次數,只是如果你真的打手槍打到覺得累了,甚至出現像之前老高談過的 #頭痛 之類的狀況,就代表你真的應該休息了。2.自慰會影響床上雄風這種迷思還有很多版本,像是「自慰會讓小弟弟變小」,或是「自慰會導致陽痿或早洩」。但你小弟弟的大小,多半是由遺傳因素決定,並不會因為你多打幾次或少打幾次,就因此變大或是變小。另外,適度的自慰其實對於勃起有幫助,因為可以讓海綿體充血,定期射精也能避免攝護腺結石。當然就如前面所述,過猶不及,如果你真的每天都要打很多次,真的有可能反而造成性行為時的壓力,導致陽痿或早洩喔!3.只有單身的人才需要自慰一些人認為自慰是一種孤獨的行為,會對人際關係產生負面影響。雖說自慰是一種私人的行為,但它並不一定跟性伴侶關係互斥。事實上,夫妻或伴侶之間的開放溝通和理解,可以使自慰成為一種增進性生活的方式。研究也指出,夫妻中的開放對話和理解對於性滿意度和關係穩定性非常重要。只要它不損害伴侶關係,自慰也是一種正常的性行為。老高還是要提醒,這前提是你要跟你的伴侶好好溝通喔!(本文轉載自臉書粉絲專頁《泌尿科 高銘鴻醫師》)(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9-21 養生.人生智慧
夫妻無子女,遺產要分兄弟姊妹?呂秋遠:血緣無法斷,「提前做5件事」財產免讓他繼承
現代物價飆漲生活壓力大,許多夫妻決定當「頂客族」不生小孩。近期,有一對50多歲夫妻沒有生小孩、公婆也不在人世,而房子登記在丈夫名下。因丈夫罹癌恐時日不多,打算提早遺產分配,卻發現夫妻因沒有小孩,須和配偶的兄弟姐妹共分遺產,也就是丈夫的遺產必須要和小叔分,引發外界討論。對此,呂秋遠表示,根據民法規定「夫妻無子女,遺產要分給兄弟姊妹」,若想避免請提前做好5個規劃,他建議,好好活著、好好花錢,不要讓財產變成遺產。夫妻無子女,遺產要分給兄弟姊妹?近期有個與法律有關的社會新聞「夫妻無子女,遺產要分給兄弟姊妹」,讓許多台灣人都驚呆了!對此,律師呂秋遠很遺憾的表示,根據民法規定,如果被繼承人沒有子女,父母過世,那就是由兄弟姊妹繼承。如果有配偶,那就是配偶一半、兄弟姊妹一半。但對於某些人而言,這是一件可怕的事,因為配偶可以離婚,但是兄弟姊妹如果不合就是魔咒。有些人在成年離開原生家庭以後,可能就未曾問候兄弟姊妹,甚至彼此有嫌隙,但是在死後他們卻可以依法分配財產。對於無法斷絕的血緣關係,呂秋遠給5點建議,讓遺產免於被迫分給兄弟姊妹。1.生孩子,或是收養孩子:為了這件事去生孩子,是一件非常冒險的事情,因為財產的總價值,可能不一定還能養得起一個孩子。重點是,遺產給小孩,也不一定會比較甘願。2.活得比自己的兄弟姊妹還要久:這是最好的方法。因為他們的子女,不能代位繼承我們的遺產,繼承順位只到兄弟姊妹,並不能移轉到他們的孩子身上。但是,這個方法有個缺點,就是我們不能掌握我們自己生命的長度,所以,我們得想下一個方法。3.寫遺囑:遺囑,可以很簡單。自書遺囑就好,寫明遺產不給兄弟姊妹,由配偶繼承全部遺產。但是,這個方法還是有缺點,因為兄弟姊妹會有特留分,還是可以取得遺產的三分之一。4.把財產移轉到配偶身上:繼承,得要有財產,如果在生前就可以做好財產規劃,把財產移轉到配偶,因為配偶間贈與,免課徵贈與稅,這也是一個方法。然而,這方法的缺點就是,一旦離婚,因為是贈與,這些財產就不能分配,由配偶獨得。但是要留到最後一口氣才移轉,沒人知道,那一口氣是什麼時候。5.剝奪繼承權:最後,大概只有這個方法才能完全免除後顧之憂。如果,跟兄弟姊妹的關係不好,應該是有原因的。想辦法把這個原因找出來,如果構成重大侮辱或虐待可在遺囑裡,把這些事情寫出來,直接依法剝奪繼承權,這時候配偶就可以單獨繼承,不會有兄弟姊妹來繼承了。最後,呂秋遠提醒,「財產」要活著的時候對自己才有意義,死了以後財產就變「遺產」,自己花不到也看不著。如果財產沒有事先規劃,只會引起在世的人不斷的訴訟紛爭。所以真心建議,請好好活著、好好花錢,不要讓財產變成遺產,或許這是我們能為在世的人,做的最好事情了。延伸閱讀:.房貸和房租差不多,為何多數人只租不買房?買房VS租房優缺點一次看.避免子女爭產想寫遺囑!律師:立遺囑≠觸霉頭,注意特留分繼承.單身妹罹癌財產不想給哥哥!律師授4招法律妙招,提前做好分配
-
2023-09-11 退休力.理財準備
少做兩樣規劃,一個人的「晚美」人生恐變「晚沒」人生!
楊小姐是一家貿易公司的中階主管,工作忙碌一天後,總是迫不及待地回到自己溫馨小窩,獨自享受著寧靜和自由。她從不浪費金錢,不叫外送或買外帶,而是親手準備食物。不僅能保證食物新鮮和身體健康,還能節省不必要開支。她也很少與朋友或同事聚餐,對於國內旅遊或出國度假,楊小姐也沒有太大的興致,她更喜歡在家裡閒暇時,讀書或聽音樂。抱持單身主義的她因為不想拖累家人,也知道老年必須靠自己,所以很早就買了自己的房子,也透過定期定額投資基金及ETF,希望藉由長期投資的複利效應為自己儲備足夠退休金;同時隨著年齡及收入增長,逐步補齊自己的保險,不論是第二份實支實付險或是長期照護保險,也都已經納入保險規畫藍圖內,一步一步往她理想中的「完美人生」前進!最近一次年度檢視時,退休金流及保險準備都已經超越計畫進度,但畢竟父母年事已高、且是家中的老么,她擔心若老年失能或失智時,兄弟姊妹可能已經比她早走;即使還在,也因為平時關係不好、不常聯絡,對彼此的生活要求及退休期待一無所知,所以不希望他們成為監護人。這時候,楊小姐應該要怎麼做才好?案例解析:忽略2件事情,一個人晚年生活恐變調!之前華視新聞報導『台灣正在進入單身社會時代,根據主計總處調查,全台灣一人單獨生活的戶數,已經突破三百萬大關,占所有家庭型態的34%。如果成長趨勢不變,2030年,單人家戶的比例,將會超過父母與未婚子女同住的家庭型態…』,我發現原來我的客戶群分布也如同統計數據,單身客戶佔比同樣也超過了30%。簡單來說,未來是「一個人」的時代,每個單身族群都必須思考及面對失能或失智後的問題。這時候,我建議楊小姐可以透過兩種方法做好規劃:(1)意定監護:過去成年人的監護宣告原則,是採用傳統的法定監護制度,當有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不能與他人溝通或不瞭解他人表達的意思時,比方說,長期昏迷、植物人、嚴重的智能障礙或精神疾病等等,聲請人可聲請法院對其為監護之宣告,由法院根據受監護宣告人的最佳利益,依職權選定適合的監護人,若以楊小姐的例子來說,未來法院可能就會選定她的兄弟姊妹來當法定監護人。但,這樣真的是楊小姐的『最佳利益』嗎?因此,意定監護是民國108年開始施行,允許成年人透過委任契約,預先選定自己信任的監護人,以防自己未來因失能或失智而受監護宣告時,無法對監護人的人選表達意願的一種新監護制度,也就是楊小姐可以自己決定未來誰可以成為監護人,而不是等法院決定。於是楊小姐就約了相識二十幾年,未來打算退休後要同住的閨蜜,一起簽署了意定監護契約,成為彼此意定監護的受任人,因為這才是她心中的最佳利益!(2)安養信託:信託是一種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具有保全及有效管理運用財產的功能。以上這段文字是信託法第一條的說明,但相信很多人看了會滿頭問號,所以我們以三國時代的故事來當例子。劉備(委託人)即將離世的時候,委託諸葛亮(受託人)輔佐他的兒子劉禪(受益人)至長大成人,這就是一種典型信託關係。為因應高齡及少子化趨勢,109年9月1日金管會發布信託2.0「全方位信託」推動計畫,之後各家銀行配合政府的政策也陸續推出了各種信託,而安養信託是其中一種可以照顧自己老年生活的信託制度。換句話說,安養信託就是現在的自己(委託人),委託自己信任的機構(受託人),能夠依照自己的意願,照顧未來的自己(受益人)的制度。所以為了解決楊小姐擔心被有心人士不當占用或詐騙的問題,我建議她到銀行成立安養信託,除了透過定期定額將資金放到信託中,未來也會在適當的時候將過去累積的退休資產轉到信託內。同時也協助她申請所有受益人是自己的保單,將受益人變更為信託專戶,例如重大疾病、失能及長期照護保險金等,這樣就能在未來保險事故發生時,讓理賠的保險金直接進到信託內,由受託銀行依信託契約內容,分散運用於存款、國內外共同基金及績優上市公司股票等收益相對穩定且風險低的理財工具,然後依照信託契約的約定做適當的規劃運用,包括日常生活所需、醫療照顧、失智失能照護等,避免老年生活無人照顧。透過這樣的退休安養信託安排,可以確保老年失能失智的時候,財產可以真正運用在我們自己身上,預防被有心人士不當占用及詐騙,或是可以指定未來給付給特定機構,事先安排老年生活,以確保老年生活品質。做好「意定監護」以及「安養信託」來保全財產,以及確保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兩項安排後,楊小姐如釋重負,不用再擔心晚年萬一失能失智時財產可能不見的風險,理想中的一個人的晚美人生似乎已經近在咫尺。作者:吳士賢經歷:軟體業業務經理、壽險公司業務主任、台灣理財規畫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專業:CFP®(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RFA(退休理財規劃顧問)、人身及財產保險經紀人國家考試通過
-
2023-09-09 退休力.理財準備
68歲江大哥歌聲仍如少年郎!青銀社會住宅中開設歌唱課堂與年輕人互動竟成不老祕方/老後安居2
悠揚音樂在寬廣的大廳響起,尋聲發現有個身姿挺拔,穿著藍色T恤、淺色襯衫、黑色長褲、腳踩帆布鞋的人正邊彈吉他邊唱歌,但定睛一看,他的三分頭早已花白。他是今年68歲、住在新店央北社會住宅(以下簡稱央北社宅)的住戶江希陸,偶爾會像這樣快閃大廳自彈自唱,每月更固定開設社宅歌唱教室。其實江希陸開設歌唱教室,是因參與新北市跨世代共居種子計畫,在符合基本資格的前提下,以每月固定付出時數服務居民為條件,便宜入住央北社宅。特別的是,央北社宅標榜的跨世代共居,旨在藉由青年、銀髮族居住一塊,促進世代交流,拉近彼此距離。社大、社宅族群大不同 曲目、場地都是眉角「年輕時在西餐廳駐唱,也上過廣播節目,甚至是華視張小燕的節目。」江希陸神采飛揚地細數過往輝煌戰績,50歲提早退休後,他轉往社會大學教唱,或教吉他、電鋼琴。另一方面,計劃在疫情後改為一個申請人一戶,既已單身、小孩均有各自生活的江希陸,心想社宅租金便宜,又能貢獻專業,便在去年決定加入。從不同地方開課的經驗中,他觀察到,社會大學、社宅的學生多為長者,所教曲目也多為台語歌、懷舊西洋歌;然而,「社宅居民以青年為大宗,還是比較被動、冷酷,所以要適時調整。」因此曲目常見流行華語歌或西洋樂,如周杰倫、蘇打綠,且演奏地點不適合在封閉空間,避免讓人有被拘束的感覺。江希陸表示,他會改編歌曲,或在大廳快閃表演,吸引路過的居民駐足聆聽;每半年也配合節慶舉辦「Piano Bar」,在大廳盡情演唱,並開放居民點歌,現場亦備有點心、投影幕,「課程學生差不多15人,但參加大廳活動的聽眾將近70人,其中一半是青年,事後甚至有人向我報名課程。」此外,由於課程是免費參加,學生多抱持聯誼的態度,為增加其向心力、信心,江大哥會挑選部分人在活動中上台演唱,他人看到成果後,也能激起學習的慾望。透過「課程生活化」讓學生們和央北社宅居民更緊密連結「我覺得課程生活化很重要。」江希陸說,課程除了教導唱歌、樂器演奏,也用有獎徵答的方式,鼓勵學生互相分享近況或生活小技巧,例如現在正值夏季,蟑螂開始出沒,有人獻策用拖鞋擊殺,或提議飼養壁虎捕食,增加學生共同話題,無形中關係更緊密。江希陸也會在課堂上分享社會大學學生送的點心,甚至拿給清潔人員、警衛;偶爾在大廳快閃表演時,也叫得出經過的居民名字,並主動關心近況,讓生活化不僅限於課堂內,而是充斥整個央北社宅,「自己能做一點,就很開心。」來測退休力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8-30 養生.家庭婚姻
婚姻是墳墓,離婚是重生,小三愛來盜墓?踏入婚姻前必「思考6問題」
現今許多長輩仍認為婚姻是女人的歸宿,只有結婚生子才能幸福。但真的是如此嗎?婚姻到底是愛情的堡壘、天堂,還是墳墓?有些人的厄運正是從婚後才開始,若不幸嫁錯郎,婆媳問題、生子壓力、家庭暴力...,婚後的生活宛如人間煉獄;此時,有些人就會斷捨離,果斷離婚逃離「愛情的墳墓」,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對此,元氣網在臉書粉絲團詢問大家對婚姻的看法,「結婚是墳墓,那離婚是什麼?」,引起網友廣大網友留言回覆對婚姻的看法,多數人認回離婚是解脫、自由、天堂。對於結婚與離婚,你的想法為何?對婚姻的看法,你偏好哪一種?有網友表示,離婚是通往重獲新生之路。「離婚是走向天堂!自由的香氣」、「人生新的里程碑」、「生命的後花園」、「重生的機會」、「人生無限美好時光!」、「結婚是愛情的墳墓,離婚是幸福的開始」、「浴火重生」、「爬山,從谷底開始爬向高峰」、「二次投胎,好好再來過美好的人生」、「解脫~重獲自由」、「結婚是墳墓,離婚是真面目」。更網友表示,離婚後再婚是再踏入墳墓。「再婚就是執迷不悟!」、「離婚是開始下一個墳墓」、「外面的人想跳進去;裡面的人更想逃出來」、「死裡復活,然後準備再踏入墳墓」、「離婚是撿骨,再婚是重新下葬」、「找更好的風水寶地」。也有網友表示,結婚是圓滿家庭的開始,不鼓勵離婚。「結婚是圓滿家庭的開始,也是人生課題的學習。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夫妻應知足常樂,互相忍讓」、「今時今日年輕人離婚好平常,但會影響小朋友心靈創傷」、「結了婚有情有義者有血有淚,若遇到婚後不如意,第一定會為孩子的前途咬牙忍住,盼望著孩子平安順利長大成人」、「對婚姻幸福的來說離婚是地獄」。除了以上留言,也有一些有趣的網友回覆。「離婚是屍變,從墳墓爬出來」、「離婚是在棺材裡醒過來!復活」、「很多人爬出墳墓一段時間後~還會再度入墳墓!重溫墳墓夢」、「到過陰間一回,又起死回生」、「被小三盗墓」、「穢土轉生」、「脫離苦海,得道升天」、「開棺發財」、「離婚是移除墓園」、「自己爬出來掃墓」。網友分享「愛情繆理論」其中一個網友更分享「愛情繆理論」,來看看網友對婚姻感情的觀點如果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那...渴望愛情 → 不知死活物色對象 → 活得不耐煩了相親 → 為自己的墓地看風水愛慕 → 大限之期不遠矣表白 → 自掘墳墓拒絕 → 死裡逃生談戀愛 → 這不是玩命是什麼寫情書 → 為自己的墓地分期付款冷戰 → 苟延殘喘分手 → 千鈞一髮破鏡重圓 → 該來的還是要來求婚 → 教唆自殺儲蓄結婚基金 → 投保壽險訂婚 → 一隻腳已經踏進了棺材結婚 →雙雙殉情第三者 → 盜墓移情別戀 → 遷墓離婚 → 置之死地而後生訂婚宴客 → 追悼會結婚宴客 → 超渡法會親朋好友 → 奔喪大隊包紅包 → 慰問金公證結婚 → 由法院出具死亡證明集體結婚 → 集體自殺結婚熱潮 → 爭先恐後趕著去死理想的結婚對象 → 人間淨土結婚多次的人 → 示範公墓婚友社 → 葬儀社婚姻專家 → 公墓管理員結婚紀念日 → 清明掃墓節一般狀況結婚 → 壽終正寢閃電結婚 → 猝死先上車後補票 → 爽死奉子之命結婚 → 怎麼死的都不知道對婚姻猶豫不決 → 生死一瞬間假結婚 → 裝死異國之戀 → 客死他鄉女人總是引誘男人走向愛情的墳墓 → 最毒婦人心男人總是帶著女人奔向愛情的墳墓 → 無毒不丈夫進入婚姻前 該思考6個問題結婚是一個人生的重大決定,需要好好思考和衡量,切莫一時興起衝動踏入婚姻。在進入婚姻之前,你該問自己的以下6個問題:1.慎選交往的對象:找到適合自己、能夠相互尊重、信任和支持的伴侶,能夠共同經營一段幸福的婚姻。不要因為壓力而草率地選擇對象。2.了解雙方家庭背景:婚姻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還涉及到雙方家庭的背景和價值觀。了解對方的家庭背景,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瞭解對方,避免未來出現矛盾。3.婚前應談好條件:婚姻需要共識,包括婚後的生活規劃、財務管理、子女教養等等,應該在結婚前討論清楚,確保雙方在未來的日子中能夠相互支持。4.婚姻需努力經營:婚姻不是一個靜態的狀態,需要雙方不斷地努力經營。學會溝通包容、理解和妥協,經常表達對對方的關心和愛意。5.婚姻非人生必需:結婚是一個人生的選擇,並不是所有人都必須結婚。如果你覺得單身也能過得很好,那就不要被壓力或別人的期望左右自己的選擇。6.不要急於做決定:結婚是一個重要的決定,不要急於做出決定。要好好地了解自己和對方,思考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再做出決定。要遇到好的對象不容易,結婚也不一定就有依靠,還是要有能力養活自己,自主決定過想要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已經結婚的若不幸福勇敢斷捨離,還沒結婚的先仔細思考是否適合自己,祝大家都能往想要的幸福邁進!延伸閱讀:.女人結婚才有依靠?媽曝血淚史反駁爸「嫁你倒楣下半輩子」.富養VS窮養,親眼見證階級複製!網友嘆:沒錢不要生小孩.無法忍受夫不願吃虧,妻訴請離婚!專家點出「讓婚姻走到絕路的10大地雷」
-
2023-08-18 癌症.癌友故事
媽卵巢癌末期,4歲男孩收到一隻有媽媽心跳的泰迪熊!媽:我想讓兒知道我努力想活著,和他在一起
美國一位媽媽罹患卵巢癌,病情嚴重,已經無法治療了,進入安寧治療。臨終關懷護理師送給4歲兒子,一隻有媽媽心跳的泰迪熊。記錄的影片讓人揪心又感動。美國一位爸爸泰勒,喜歡在他的社群帳號記錄自己生活點滴,他與妻子海莉育有一個4歲兒子溫斯頓。但30歲的妻子海莉多年前發現罹患卵巢癌,到了現在,病情嚴重,已經無法治療了,泰勒開始分享一家人的故事。泰勒和海莉從高中就開始交往,他們在婚禮前幾週發現了她罹患卵巢癌。四年後,他們將通過代理孕母生下兒子溫斯頓。但在去年10月,海莉的病況開始不樂觀了,進入癌末安寧治療階段。海莉抗癌的故事,受到網友鼓勵泰勒在發佈這樣的訊息以後,一家人受到越來越多網友關注,影片也越來越多,每段影片都以當天的日期和「海莉仍在戰鬥」(Haley is still fighting)開始。最近最受到矚目的影片,是海莉的臨終關懷護理師為一家人送上特別禮物。一隻有媽媽心跳的泰迪熊影片中,溫斯頓收到了一隻泰迪熊,而這隻熊有著海莉的心跳錄音,還有一句傷感的話,而泰勒則收到了一張印有海莉心跳的裱框圖片。這讓夫妻倆人都哭了出來。為什麼護理師會送這樣的禮物?一天,溫斯頓問媽媽為什麼要去天堂,母子進行了一次非常動人的談話。夫妻總是想辦法要讓兒子了解,接下來等待著媽媽的死亡,並讓溫斯頓可以有心理準備。在溫斯頓收到禮物時,海莉告訴他:「想媽媽的時候,你就聽聽媽媽的心跳,媽媽就在你心裡。」自從收到泰迪熊之後,溫斯頓就抱著他入睡。希望兒子知道媽媽多努力想留在他身邊海莉希望她的故事讓人們更了解卵巢癌對的對女性的危害。她提到,如果她了解這個疾病,或許就可以早點被診斷出來,「而我展示我罹病後的生活,可以警示許多人注意身體狀況,或說服不舒服的人去看醫生,這對我們一家人來說都是值得的。」多數卵巢癌初期的患者,常會把症狀歸因於經前症候群,便祕、腰背痛,或只是膀胱怪怪的而已。最重要的是,這些影片將會是溫斯頓往後的回憶,是媽媽在他心中的樣子,一個勇敢的奮鬥者!海莉說她最在乎的是,她永遠不希望溫斯頓認為她是自願離開的,「我想讓他知道我是多麼努力想活著,和他們在一起。我想讓他知道我有多努力,有多愛他和他的爸爸。」還有一點,就是「不要把你的生命視為理所當然」。泰勒表示,他將繼續發布影片,直到海莉離開。在海莉離開之後,他將努力幫助那些悲傷的人,並以單身父親的身份帶著溫斯頓度過悲傷。大家都祝福這一家人。延伸閱讀:.癌逝妻子留下紙條!其中「一句話」讓人動容 每年做1件事不留遺憾.「終有一天我會在你的人生場景中缺席」 一位罹癌母親教會我們的事.李安:「我從不教孩子孝順」,孝順是一種情緒勒索?※本文由【媽媽寶寶】授權:
-
2023-08-04 養生.抗老養生
退休後才開始運動!91歲阿嬤的長壽秘訣:以燕麥片開始、以冰淇淋結束每一天
91歲的美國阿嬤蘿倫斯希爾登布蘭德(Leurene Hildenbrand),每週打4次匹克球,其中3次是與成人一起打,1次是為11~18歲的兒童授課。許多隊友都對她超強的運動能力感到敬畏,很多人看到希爾登布蘭德的時候,都不敢相信她是50多歲時才開始練這項運動。「很多人來找我說,你一定一生都在這樣做,」我說,「不,我是直到退休才開始接觸匹克球。」但這位阿嬤熱愛學習,全身心投入其中。年輕時,希爾登布蘭德大部分時間都是在Goodyear公司擔任研究科學家,後來在55歲時提前退休。 因為多出許多空閒時間,她首先與丈夫和一些工作朋友一起打乒乓球,就在那時,她聽說了全國老年運動會(National Senior Games),這是一項針對老年人的非營利性比賽,比賽項目包括網球、游泳、5000公尺跑步等,任何50歲以上的人都可以參加。 希爾登布蘭德說,在她成長的時代,女性不被鼓勵參加體育運動,後來是找不到時間這樣做。現在,終於可以不受約束,盡可能地嘗試各種運動:匹克球、硬地滾球、自行車、直排輪、跑步、乒乓球等等。她鼓勵其他年長者——尤其是那些不常活動、運動的人,至少固定從事一項運動。 長壽秘訣:即使91歲了,每天也停不下來!大多數時候,她會抽出時間從事匹克球和自行車等運動,並努力維護她在俄亥俄州已有57年的財產。她打理房子、修剪草坪、除雪,甚至用她88歲時兒子送給她的木鋸砍樹。「鍛煉」可能是希爾登布蘭德長壽的秘訣。科學表明,定期鍛煉可以防止慢性疾病導致的過早死亡,防止大腦退化,並且有助延長壽命。到了夏天,她會在佛羅里達州的度假屋裡度過一段時間,從日常瑣事中休息一下,但她仍然會進行一些日常鍛煉,透過每週教3節有氧運動課程來保持運動習慣。「即便是夏天我也一樣非常忙碌,我在佛羅里達州也經常在室內外打匹克球。」希爾登布蘭德說。以燕麥片開始、以冰淇淋結束每一天希爾登布蘭德是一個早起的人,無論什麼時間上床睡覺,她都會在早上6:30起床。她將自己起床即走的耐力歸功於在農場長大,小時候去上學前,她都要先在農場照顧動物。 而現在的她,則是一邊看新聞,一邊吃亞麻籽燕麥片,再配上一杯咖啡,開始新的一天。 她也強調「喝水」的重要,希爾登布蘭德說,去年她在烈日下參加匹克球錦標賽時差點暈倒,她的伴侶用水和濕毛巾來救她,但希爾登布蘭德很快就站了起來。休息幾分鐘後,她繼續比賽。但從那時起,水就成了她日常生活中的首要任務。 到了晚上,她通常在11:30或12點上床睡覺,而且是在吃完一碗薄荷巧克力或咖啡口味的冰淇淋後。「我的冰箱裡總是放滿各種口味的冰淇淋!」,「有些人覺得不可置信!但這是事實。」希爾登布蘭德笑著說。運動讓長者有歸屬感,維持社交更健康!希爾登布蘭德自從2012年以來一直是單身,但她說她的社交生活仍一樣活躍。 「我在全國各地有很多朋友,我們玩遊戲、打匹克球。我參加的每一項運動、所做的每一件事中都有朋友!」除了鍛煉之外,「維持社交」實際上也是一種有科學依據的使老年生活更健康的方式,有研究表明,保持頭腦敏銳的老年人往往與家人和朋友有著密切的聯繫。 希爾登布蘭德說,她想激勵其他老年人參加體育運動。她也說自己的基因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兄弟姐妹無論比自己年輕還年長,都已經離開很多年了,但鍛煉讓她過上長壽而充實的生活,而比賽讓她的生活變得更加愉快。「你在玩遊戲中得到了鍛煉和樂趣,你會想在遊戲中表現得更加出色,然後你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健康狀況正在好轉。」被譽為「老人的網球」,「匹克球」運動是什麼?「匹克球(Pickleball)」是一種結合網球、羽球、桌球3種運動特性的新興運動,由於不講求速度,場地限制低,在室內有20坪空間就可以進行,而且是採「淺蹲」的姿勢對打,對膝蓋骨日益退化的年長者而言,是一種絕佳的舒緩運動。匹克球引用網球的競賽規則、用類似羽球的場地規模,以及加大版桌球的硬板子對打,不僅不容易有運動傷害,其蹲姿與低球速,對運動者的心肺功能有很大助益。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高齡醫學科主任陳宣恩表示,匹克球運動對年長者來說,有以下4個優點:1.相較羽球、網球,匹克球更適合沒有運動經驗的人,短暫學習後即能上手2.空間採羽球場的大小,可減少參與者跑動範圍,運動強度較低3.球拍多以木板或碳纖維等材質製造,耐用且不易耗損,器材花費成本少,從事該運動的經濟門檻低。4.匹克球基本動作包含深蹲,擊球時也需要由核心帶動身體,可有效訓練心肺耐力以及肌耐力,達到維持銀髮族的功能性體適能,延緩失能之目的。資料來源A 91-year-old pickleball instructor didn't start exercising until age 55. Here's how she stays fit, while eating ice cream daily.延伸閱讀: 調節「自律神經」,睡前花10分鐘就夠!專家示範「2大動作」還能緩解肩頸痠痛
-
2023-07-29 退休力.理財準備
一個人的安全網 ─保險篇/長壽風險高 國人保障明顯不足
許多年輕時視為理所當然的事,老後都可能面臨挑戰,新單身時代,一個人變老無可避免,如何建構一個人生活的安全網,需要提前思考並且提前準備。「保險」被視為可遮蔽人生風雨的大傘,除了社會保險,及早並適切的規畫商業保險,也是退休力重要的一部分。保險保額偏低 卻只重視儲蓄 國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一個人面對老後,必須對抗「長壽風險」並兼顧醫療、長照需求,保險規畫有助避免落入貧窮,或無人照顧的窘境。但調查顯示,國人雖愛買保險,二○二一年平均每人有二點六張保單,但每人壽險死亡給付保險金卻僅有五十七點三萬元,保險額度偏低,且國人重視儲蓄、回本,「保障」明顯不足。「保險規畫是以備不時之需的一本隱形存摺。」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退休理財規畫顧問(RFA)徐采蘩分析,一個人生活的單身族群最擔心老後照護及資產管理,透過事前規畫,例如接受安養信託、利用保險及早安排醫療保障並考慮長期照顧,有助建立一個人生活的安全網。金管會統計,國人買保險偏愛儲蓄還本型及投資型保險,顯示國人買保險重視「儲蓄」更甚於「保障」。癌症希望協會調查癌友保險保障也發現,住院日額兩千元以下占百分之五十五,實支實付保額低於十萬元以下有百分之四十六,治療時一旦需要使用自費藥物,保險就可能不足以因應。淡江大學會計系教授、台灣健康經濟學會副秘書長韓幸紋指出,儲蓄險和投資型保單可以想成委由保險公司處理的儲蓄跟投資,但儲蓄、投資與保險還是不同,保險是風險分擔,若儲蓄、投資是自助,保險則是互助。國人總擔心繳了保費卻沒有好處,買保險注重回本,相較之下,保障就較少。足夠保額應達798萬保額不足,也是國人購買保險常見的問題。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吳士賢指出,保險是為了解決未來看不見的擔憂,保險額度不足,也就是需要理賠時,金額不夠。依國際標準,足夠保額應為國民年平均所得十倍,以二○二一年平均所得七十九點八萬元,保額應有七九八萬元,但國人保額僅一三六萬元。吳士賢說明,壽險理賠金是一旦意外身故時,留給家人的錢,希望確保家人生活無虞,若倒下的是家中經濟支柱,目前壽險死亡給付的保險金不足六十萬元,難以支撐一個家庭;就算一個人生活,也不代表完全沒有家累,許多人還是必須承擔照顧父母或手足的責任。單身的人也許會想,「可以領到死亡理賠時,我也用不上了。」徐采蘩指出,有些保險條約可先提撥部分金額,例如「老年住院醫療提前給付」,提前用於醫療費用等。吳士賢也建議,退休後可考慮部分解約或貸款,轉變為可靈活運用的退休金之一。注意理賠年齡上限另外,醫療險雖提供保障,但也要注意理賠年齡上限。徐采蘩提醒,實支實付的醫療險被認為較有保障,但理賠年齡上限視保險合約,從七十五到八十五歲不等,一般醫療險最高理賠則是六十五到七十歲。很多人年輕時購買保險對「長壽風險」並不清楚,年紀漸長後才發現需要更長時間的醫療保障。因此,保險必須定期檢視,適時調整。徐采蘩說明,醫療險可續保至七十五到八十五歲,也有終身醫療險,少數保單提供七十五歲以上實支實付保險,但大部分是日額給付醫療費。 熟齡才發現保險不足,還能買保險嗎?吳士賢表示,如果有需要,「永遠沒有太晚的保單。」徐采蘩指出,視保單不同,直到七十歲都還能購買保險,雖然保費高,但透過保險解決最擔心的問題,分擔風險,只是年近中年,通常處於責任重大期,一定要和信任的業務員討論優先順序。數位版看這裡最懂保險急診醫 教你怎麼買保險林逸婷是衛福部台中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她是醫師、保險的二刀流,一手看急診病人,一手經營「Eating醫師的保險箱」,被網友稱為「最懂保險的急診醫師」,來看看她提供哪些保險規畫建議。來測退休力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延伸閱讀:.一個人的安全網 ─保險篇/買保險把握2原則:從大到小、從近到遠.一個人的安全網 ─保險篇/失能開銷大 長照須超前部署.一個人的安全網 ─保險篇/保險存摺 買的保險都能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9 退休力.理財準備
一個人的安全網 ─保險篇/失能開銷大 長照須超前部署
統計顯示,二○二一年國人平均餘命八十點八六歲,但國人需仰賴他人照顧的「不健康餘命」,卻高達八年。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總會估算,每位失能者每月的長照支出從三萬元到七萬元。長照是體力、心神與金錢的長期消耗戰,而如何減少臥床時間與風險,是一個人老後的重要功課。淡江大學會計系教授、台灣健康經濟學會副秘書長韓幸紋日前在家總舉辦的論壇,引用數據說明為老後長照準備的重要,她甚至表示,民眾單純僅依賴商業保險,無法全盤保障長照,風險太高者還可能被拒保,建議政府應暫考慮以社會保險機制來因應長照。至於一般民眾,韓幸紋指出,更應該為了自己未來可能面臨的長照需求,及早準備,長照險即是選擇之一。尤其是單身族群,雖然現在已不講究養兒防老,但如果真的是「一個人」,老來的照顧事宜必須完全靠自己,一定要事先準備與規畫。中華民國退休基金協會退休理財規畫顧問(RFA)徐采蘩指出,長照風險最可怕的是「不知道照顧時間有多久」,一旦必須接受長照,不論是請移工照顧還是住進機構,都要有足夠的預算。一般建議應規畫長照,如果因為身體狀況被拒保,也要自己準備提撥一筆錢做為長照準備。 近年愈來愈多保險公司推出「外溢保單」,鼓勵客戶自主管理健康,例如每天固定跑步可折抵保費或增加保額,也降低保險公司賠率。徐采蘩指出,這類保單很受年輕人歡迎,覺得可以督促自己運動。數位版看這裡最懂保險急診醫 教你怎麼買保險林逸婷是衛福部台中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她是醫師、保險的二刀流,一手看急診病人,一手經營「Eating醫師的保險箱」,被網友稱為「最懂保險的急診醫師」,來看看她提供哪些保險規畫建議。來測退休力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延伸閱讀:.一個人的安全網 ─保險篇/買保險把握2原則:從大到小、從近到遠.一個人的安全網 ─保險篇/保險存摺 買的保險都能查.一個人的安全網 ─保險篇/長壽風險高 國人保障明顯不足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9 退休力.理財準備
一個人的安全網 ─保險篇/買保險把握2原則:從大到小、從近到遠
如何評估買的保險夠不夠?台灣理財規劃產業發展促進會副理事長吳士賢建議,應假設自己明天就無法工作,生活保障是否足夠?單身族群更應了解父母、手足的保險規畫,避免潛在風險。規畫保險,吳士賢建議,可以先問自己:一是若家裡沒有我,還能運作嗎?萬一不幸身故,是否有留下足夠的錢,支撐起一個家。二是當我失去行為能力時,誰可以照顧我?若有人可以照顧我,可以照顧我多久?三是如果我生重病,一段時間無法工作,醫藥費、生活費保障是否足夠。從上面三個問題,歸納出購買保險的兩個原則,「從大到小」和「從近到遠」。吳士賢說,「從大到小」是從風險大的情形開始準備,例如死亡、失去行為能力,應有哪些保險;或家有未成年的孩子,父母應考量自己發生風險時,保險是否可以提供孩子及家庭足夠保障。另外,如不幸發生車禍,甚至與高價車發生事故或有人傷亡時,可能需支出一筆龐大費用,除規畫第三責任險,更應附加超額責任保險;房屋的火險、地震險也應準備,雖然發生機率低,一旦發生,造成的財產損失和衝擊卻非常大。第二是「從近到遠」,必須先從近的風險,再規畫到遠的風險。例如,七十五或八十歲之後的終身醫療規畫很重要,但別忽略了明天可能就有的高額自費醫療支出保障。最後三點提醒,吳士賢指出,一、規畫保險時,最好和家人、伴侶、孩子一起討論、規畫;二、單身族群愈來愈多,應了解手足保險規畫;三、尋求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畫顧問(CFP)等專業人士協助。數位版看這裡最懂保險急診醫 教你怎麼買保險林逸婷是衛福部台中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她是醫師、保險的二刀流,一手看急診病人,一手經營「Eating醫師的保險箱」,被網友稱為「最懂保險的急診醫師」,來看看她提供哪些保險規畫建議。來測退休力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延伸閱讀:.一個人的安全網 ─保險篇/長壽風險高 國人保障明顯不足.一個人的安全網 ─保險篇/失能開銷大 長照須超前部署.一個人的安全網 ─保險篇/保險存摺 買的保險都能查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24 寵物.照顧指南
「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毛小孩驟逝 她憂鬱暴瘦15公斤!寵物過世假有可能嗎?
許多人視寵物狗貓為家人,寵物過世時,許多飼主痛不欲生,更陷入憂鬱。精神科醫師表示,人與人疏離,寵物狗貓成為最親近的對象,當寵物過世,痛苦程度有時已超過疏遠的家人,精神科門診曾有飼主爲寵物狗安樂死或承受狗被毒殺、年邁死亡等,感到內心痛苦、難過哭泣、吃不下、睡不好,甚至尋求自殺。快樂心靈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陳豐偉說,很多人平時透過網路與人溝通,但下班後很少社交,每天與寵物狗貓相處、吐露心聲,有些飼主養寵物十幾年,就像拉拔小孩長大,當寵物過世,常感到痛苦。這類患者在診間分為兩種,一原本病情穩定的憂鬱症、焦慮症病人,寵物過世使病情加重,幾乎每個月都會遇到。另沒有精神病病史的人,寵物過世後仍會覺得悲傷,但就醫較少,一個月平均不到一人。「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 寵物意外死亡對飼主衝擊大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曾收治一名四十多歲獨居的單身女性,養了一隻吉娃娃,但吉娃娃不幸車禍全身癱瘓,不得已決定安樂死,為陪伴愛犬走完最後一程,女子隨側見證愛犬接受安樂死。但愛犬過世後,女子總是不自主哭泣、不願意出門,只待在家看著愛犬的照片,後續出現失眠、食慾不振、情緒低落,甚至試圖自殺。楊聰財說,問診發現,女子自認是害死愛犬的劊子手,導致強大情緒壓力,症狀持續長達三個月,暴瘦十五公斤,確診為重度憂鬱症。經藥物、認知行為治療,並透過親友陪伴,經一年治療病情才好轉。飼主要走過悲傷,除尋求家人、朋友支持及專業心理輔導外,也可製作繪畫、墓碑等寵物紀念品,或是舉辦一個儀式釋放悲傷,並允許自己在這段時間經歷情緒的起伏。「老公會背叛我,但我的狗不會,十分忠誠。」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說,診間一名女子如此形容她的狗,談到狗時總是深深的想念。門診還有民眾的狗在戶外誤食含毒食物,被人「毒殺」,但始終無法找到犯人,飼主充滿憤怒,久久不能平復。若寵物離世是生病、年老等已預見情況,飼主心理衝擊較小,但是,意外死亡對飼主心理很大的衝擊,恐引起病態性哀傷。在不銹鋼診台上躺著不動的毛小孩,是家人、親人另一名男飼主抱著一隻哈士奇衝進動物醫院,大喊著「趕快救救我的狗兒子」,獸醫師檢查後為中暑引發急性腎衰竭,經緊急搶救,打了強心針,還是回天乏術。聽聞寵物死訊時,飼主抱著狗狗癱軟身體,嚎啕大哭。新北市獸醫臨床醫學會理事長蔡志鴻表示,動物醫院經常上演著類似場景,安慰開導飼主,也成為獸醫師的日常工作之一。蔡志鴻表示,如何讓毛小孩的爸媽釋懷、接受死亡,的確是一門學問,獸醫系養成課程中應開設這類生死學課程,讓獸醫師在關鍵時刻扮演心靈導師。因為對許多飼主來說,在不銹鋼診台上躺著不動的毛小孩,那是家人、親人,那種朝夕相處、陪伴互動,一旦離世,那種撕心裂肺的痛楚,絕非外人所能感受。寵物喪假/狗貓離世飼主如何請假? 勞動部說話了【記者沈能元、鄒尚謙、葉冠妤、編譯羅方妤/台北即時報導】許多人視寵物為家人,毛小孩離世,許多飼主痛不欲生,陷入憂鬱、失去生存意識等情緒,處理毛小孩後事也是心力交瘁,但目前各國針對「寵物過世假」沒有相關法規,就有精神科醫師表示,企業、雇主於准予寵物過世的休假上,應更有彈性,政府也應多關注「寵物友善」議題,讓飼主可以送毛小孩最後一程,紓解心理的悲傷。快樂心靈診所院長、精神科醫師陳豐偉指出,當寵物過世,有三分之一飼主會難過半年,約二成的飼主會經歷如同親近家人過世的痛苦。目前在歐美國家,寵物過世假已是熱門議題。「寵物過世,主管不准假,引發員工請願、網路串連,在美國已經發生好幾次。」陳豐偉說,但目前還沒有國家把寵物過世假寫入法規,主因是醫療業、服務業恐怕受不了這樣的衝擊。即使法規沒有,但企業主管要能理解,社會快速變遷,許多人放棄傳統的結婚與生育小孩的人生,這時寵物貓狗就取代了伴侶或小孩心靈陪伴、互相依附的角色。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美國加州舊金山金普頓酒店和餐廳提供員工3天寵物過世假。酒店創辦人金普頓自1981年起就一直帶著自己飼養的邊境牧羊犬工作,也鼓勵員工和客戶帶寵物來酒店,還提供員工寵物保險和過世假。美國亞歷桑納州鳳凰城就業律師西弗斯曾研究過寵物過世假議題,指出家事假法律沒有提供員工關於寵物生病或過世的休假。一些雇主則想知道如何劃定寵物過世假界線,如果給寵物狗過世的員工休假,那另一位員工的寵物魚過世,要不要讓他休假。有生理假也該有心理假 「寵物過世假」應更有彈性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張家銘說,社會進步,目前依「性別工作平等法」已有「生理假」,近期部分大學也設立「心理假」,對於寵物過世假應更有彈性。以往依不同假別,如病假需要醫師診斷書,事假需要理由,但現在許多假別已經不需要任何理由,企業、雇主應該尊重員工請假的權益。張家銘說,寵物離世在許多人感情上等同家人離世,雖然寵物過世假在假別上很難由政府制定,但企業主應重視員工的心理,請假應該給予更多的彈性,不應一概而論。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說,許多人與寵物親密如同家人,平時陪伴著飼主日常生活,提供情感支持和快樂,當寵物過世後,對飼主的影響可以是非常深遠的,飼主面臨的壓力指數,相當於親密家人或配偶死亡的程度,可能經歷強烈的悲傷和失落感,這種憂鬱情緒因人而異,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陳豐偉說,當員工為寵物過世哀傷時,主管應盡可能以事、病假通融,或協助調班,讓員工走過悲痛期。勉強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的員工來工作,反而更容易出錯,對公司也沒好處。也有少數員工會在寵物過世後陷入憂鬱、全身乏力、失去生存的意志,連來工作都有困難。這時會需要主管與同事支持,協助難過的飼主走出來,不要一直陷落在寵物過世的陰霾裡。美國公司「寵物友善」政策吸引年輕人應徵陳豐偉說,美國因年輕人不想返回工作造成缺工潮,所以愈來愈多公司推出「寵物友善」政策吸引年輕人應徵,讓員工可以在工作時有寵物陪伴,在寵物過世時可以請假,寵物要就醫可以調班。少數美國公司也明文規定,當寵物過世可以請1至3天假,或短暫改彈性工作、在家工作,以便員工處理寵物過世的事情。寵物過世假是值得台灣注意的議題。陳豐偉表示,寵物過世假應由各公司自己訂定,至少當員工提出這樣的要求時,社會大眾要能夠同理,不要覺得這種想法很奇怪。勞動部:目前社會沒共識,仍建議請事假或特休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司長黃維琛表示,對寵物有深厚感情的人來說,寵物不只是寵物,可能已經是家中的一份子,一旦寵物離世,確實會感到哀傷。不過,到目前為止,關於寵物喪假這個議題,各國目前沒有這樣的規定,社會上各界也沒有共識。勞動部建議,若是有請假的需求,可以先運用目前有的事假或特別休假來處理。★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7-08 焦點.元氣新聞
2023下半年變動加劇?風水專家解析12生肖的事業、健康、財運、感情整體運勢走向
2023年上半年如風暴般瞬息萬變。新創科技圈的國師,也是專業命理看相風水師簡少年出版《簡少年現代生活改運書》(時報出版)書中提到,接下來的2023癸卯年下半年,變動的狀況將不僅沒有減緩,反而將更加激烈如狂潮般洶湧。因此,我們必須提前體認到這股改變的強度,並作出最全面的準備,才能讓自己的運勢在這樣的變動中達到趨吉避凶的理想狀態。在接下來的內容裡,將深入解析12生肖在2023癸卯年下半年夫妻宮(感情)、財帛宮(財運)、疾厄宮(健康)、官祿宮(事業)的整體運勢。衷心希望,在這充滿挑戰的下半年中,所有人都能過得安穩、順利,並能迴避桃花煞帶來的影響。12生肖在2023癸卯年下半年整體運勢屬鼠的同學:動腦帶財,桃花旺盛,關節疾病,需小心異性在2023年,屬鼠的朋友將會遇見充滿變動的一年。命宮裡的天機星與祿存星,代表只要巧妙運用頭腦,就能帶來財富,同時擁有紅鸞星和咸池星的加持,今年的感情生活也相當活躍。夫妻宮裡充滿了強烈的情感能量,易引起三角或四角戀的情況,而且可能涉及海外或遠方的對象。但要注意,鈴星煞可能會帶來潛在的溝通困境。財帛宮裡,你的財源有兩條:一來自年長者,二來自年輕者。你的財富將隨著名氣和才華的提升而增加。但別忘了,貪狼星化忌可能會導致你因為感情事而有財富的暗耗。關於健康,特別注意關節問題以及可能的傳染病。在遷移或出遊時,要留意可能的傷害。如果你感到不適,並且旁邊有異性,就更需要謹慎處理。至於事業,今年將是你工作運強勁的一年。你的專業技術可能會獲得認可,你的名聲也可能在女性中有所提升。火星和鈴星的組合預示了你可能會在這年大放光彩,尤其是需要在前臺工作的你,這將是一個收穫豐富的年份。屬牛的同學:意外出頭,留意衝動,注意隱疾,養肝保健2023年,屬牛的你將面臨一波「意外出頭」的運勢。紫微、破軍和擎羊星組合,讓你在驚豔人群的同時,也可能走向破壞與改變。切記,你的衝動行為可能讓原有的計劃變得亂七八糟,你需要警惕突如其來的野桃花以及因此而產生的貴氣消減。在感情方面,貪狼星的介入帶來的桃花煞將直接攻擊你,因此你需要特別謹慎,避免與異性過度接近,否則將會陷入長時間的痛苦。財運方面,武曲、七殺和火星的組合讓你在花錢上如火如荼,同時因異性關係可能會破財,所以理財上需要保守為上。健康上,你可能會有些輕微的疾病,包括可能的糖尿病和隱藏的小病,需要注意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對於事業,你將處理許多與法律、美學、桃花相關的事情,可能需要處理一些你並不想做的工作。不過,你擁有豐富的資源和貴人的援助,即使面對困難和變動,你也能夠順利度過。在這一年中,你需要抓住每一個改變帶來的機會,並穩定地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避免衝動和不計劃的行為導致失敗。屬虎的同學:奇怪鳥事,化險為夷,注意骨頭發炎、肺炎2023年,屬虎的你面對的是一個充滿挑戰與福氣的一年。由於命宮是空的,透過對宮的天梁天同星,你將享有福蔭,但意味著面臨許多挑戰。這些挑戰的存在讓你有機會展現化險為夷的智慧。有助於你的女性貴人會比較多,讓你在困境中得到協助。感情方面,你將會捲入三角戀,而且這會是你遇到真正伴侶的途徑。多彩多姿的愛情生活將會讓你有機會遇見聰明且有財富的對象,但他們可能並不會特別大方。財運上,雖然你的財源有限,但你應對錢財的能力將會不錯,也會有許多貴人指點你理財之道。但由於缺乏代表財富的祿星,你的收入可能不會有太大增加,總的來說,你的財運會比平均水準稍好。在健康方面,你需要注意的是可能出現的骨頭發炎或肺部問題,特別是骨頭和牙齒方面,你需要特別注意及保養。事業上,你將會有兩份主要的工作提供你收入,而且你的工作表現將獲得他人的喜愛。寫作或女性貴人將為你提供多元的資源,預期你的工作運將會相當不錯。屬兔的同學:運勢平穩,間接權力桃花煞,注意心腎健康、視力問題2023年,屬兔人的運勢將呈現穩定但充滿挑戰的特色。由於命宮正坐天府星,加上天魁星的影響,你會感受到來自年長男性的支持和提拔。然而,在事物分配的過程中,你可能會受到一些無法控制的因素牽連,成為他人決定的承受者。你將獲得間接的權力,但要警惕其中的陷阱,如不明真相的桃花煞。感情方面,你與伴侶的關係將經歷一場重大變革,可能會有新的相處模式出現。盡管可能會出現衝突,但總體來看,這些變化將有利於關係的進一步發展。只是需要提防「野桃花」的介入,這可能會引發爭端或分裂。財運方面,2023年將面臨重大的挑戰。你可能會遭遇一些不可預期的財務困難,所以在任何財務決策上都需要保守和謹慎。健康上,需要特別注意腎臟和心臟的狀況。視力也可能出現問題,所以應該更加關注與視力有關的健康問題。在事業上,你可能會成為一個連接者或平臺,並有可能被政府或大機構選中提拔。然而,隨著權力的增加,需要警惕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如被爛桃花牽連,或者因為得意忘形而引來麻煩。你應時刻保持謙虛,遠離可能的桃花糾纏。屬龍的同學:才華曝光,貴人相助,慢性病,皮膚、生殖系統相關,療程需耐心在2023年,屬龍的你將坐在充滿人緣與才華曝光機會的命宮之上。桃花運旺,但並非戀愛能量,而是你的人緣特別好。左輔星、文曲星和化科星的組合,將讓你的才華得以被世人認識。此年將是你人氣旺盛的一年,為你的努力找到表現的機會。在感情方面,你的夫妻宮是空宮,表示你將經歷一個平穩和諧的年份。你會遇到年輕和年長的對象,並和他們愉快地相處。但由於右弼星、文昌星以及化權星的存在,可能會有女性闖入你的感情生活。即使如此,你的感情生活大致還是和諧的。若你未在戀愛中,將會遇到很多合得來的人,但是否需要立即發展感情,則需再考慮。在財運上,你的財帛宮擁有天機和祿存星,代表你的賺錢途徑會增加。你將有貴人相助,並從聰明才智和與桃花、藝術有關的事業中獲得收益。你也會從小買賣中獲得一些利潤。整體來說,你的財運在2023年會非常好。在健康方面,你的疾厄宮坐著一顆陀羅星,代表可能會有些慢性疾病。這些疾病可能與皮膚、生殖系統等有關。雖然困擾,但只需穩定治療,健康狀態應可控制。在事業方面,你的官祿宮有天同天梁星,代表會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因有左輔文曲星和祿存星,你的才華和名聲將被大眾所認識。雖然收入不多,但你的工作發展穩定,並受到人們的好評。即使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但你應能順利解決。屬蛇的同學:防衰運,謹慎應對年長的女性,注意腸胃、肝臟、血管瘤,多檢查安心在2023年,屬蛇的朋友面臨著各種挑戰,命宮正處於廉貞貪狼化忌,意味著你會經歷一些困難。特別是如果你是男性,與年長女性的關係可能會讓你感到困擾。同樣地,如果你是女性,則需要特別注意你的另一半的母親,因為可能存在一些衝突。儘管如此,化權星和化科星會驅使你不斷前進,即使可能會遇到一些挫折,但你仍然能在這一年中有所成長。在感情方面,可能會有年長男性插入你的感情生活中,這可能會導致一些問題。在財運方面,雖然你可能會從一些意想不到的地方獲得金錢,但也可能會因此引來一些是非,但最終還是會有收入。在健康方面,要注意壓力過大可能會引起胃出血或胃潰瘍等問題,也要注意肝臟的狀況。而在事業方面,2023年將是你努力奮鬥的一年,你的努力將會被長輩們看見,帶來提拔的機會,但要注意不要因為感情問題而耽誤你的事業進展。屬馬的同學:溝通有力,慎防壓力炸鍋,注意身體虛耗,預防舊疾復發2023年,屬馬的你將面臨多方面的挑戰與機會。巨門化權坐在你的命宮,使你在溝通表達上更具力量與說服力,這年尤其適合進行重要的溝通與談判。命宮內的祿存星、右弼與文昌星意味著你會有許多女性夥伴協助你的溝通工作,幫助實現你的理想。天喜星的出現代表著增添人口的好消息,對於計劃添丁的你來說,非常適合。感情方面,夫妻宮的太陰星化科象徵著可能出現多角戀或隱藏的感情被曝光。然而,對於單身的你,可能會吸引到具有特殊特質的異性。財運上,由於財帛宮為空宮且暗合貪狼化忌,代表財運會有些不穩定,而且可能因為感情問題而破財。健康狀況可能受到紫微破軍和擎羊星的影響,可能會有一些虛耗的疾病,需要特別注意身體狀況。此外,由於不斷的溝通可能會消耗你的體力,需要適時休息。事業方面,你的官祿宮裡有太陽、右弼、文昌及鈴星,代表你在事業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且工作發展良好,但同時也可能帶來一些潛在問題。總的來說,2023年將是一年充滿挑戰與機會的一年。屬羊的同學:順勢連結,卓越夥伴共創高峰,疾厄宮空宮,身體健康在2023年,屬羊的你坐落在天相星的命宮,象徵著這將是連結的一年。你的角色如同平臺或仲介,將眾多力量串聯在一起。卓越的權力夥伴和和諧的上司將支持你,年長的女性夥伴將和你相處愉快。你將在這年中順利完成許多連結任務。不幸的是,你的夫妻宮強烈顯示著不佳的感情運。雖有許多潛在對象,但他們都不是你的首選。他們的表面條件可能一切都好,但就是無法讓你產生強烈的情感。此外,遠距離的關係也可能成為問題。今年你的財帛宮是天府星,代表著你將有許多貴人幫助你創造財富。你的財運將在穩定中有所進展,並且你將會與許多有利的貴人相遇。不過,由於受到貪狼星的影響,你需要小心異性對你的財運造成影響。你的疾厄宮是空宮,代表這將是個沒有疾病困擾的一年。即使有些小病痛,也都能順利解決,身體狀態相當健康。陀羅星在你的官祿宮,讓你感覺到在每件事上都需要他人協助才能順利完成,並可能產生與工作無關的感覺。但你不需要太擔心,今年你的角色就是把大家連結在一起,即使自覺無法有所貢獻,你周遭的人會幫你完成所有事情。屬猴的同學:逢凶化吉,直覺精準,疾厄宮穩定,注意腸胃和撞擊2023年,屬猴的你會面對許多突如其來的難題,好像「鳥事」不斷,而這種狀況特別容易發生在年長的女性身上。儘管大耗星表示你將會有所消耗,但是有天同星、天梁星以及解神星的加持,使你擁有良好的直覺,能迅速解決問題並化凶為吉。表面上,你似乎一切都在掌控中,但真正的困難只有你自己知道。感情方面,可能會出現三角戀,或者有新成員加入家庭。你可能會遇見比你地位更高、具有權威的對象,可能會讓你感到壓迫。你的另一半可能會有一些強硬的要求,這會讓你感到困擾。建議你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接受對方的高位和權威,這樣對你們的感情關係才會有利。在財運方面,2023年會是相對順利的一年。無論是財務問題、工作問題或者其他問題,都會有人出手相助。然而,由於太過安逸,你可能會顯得有些懶散,這可能會影響到你的財運表現。在健康方面,有穩定的天府星加持,使你在2023年基本上不會有太大的健康問題。只需要小心可能因為年紀增長引起的胃病,以及可能的撞擊造成的瘀青問題即可。在事業方面,你可能會在工作場合遇到心儀的對象,或者工作本身就跟桃花有關。此外,你可能需要兼顧兩份工作。雖然會有許多鳥事,但是你依然能在工作中順利解決問題,得到肯定,化凶為吉。可以說,2023年你的工作運相當不錯!屬雞的同學:努力賺錢,避免衝突,注意慢性疾病和腎臟健康2023年對於屬雞的你,會是一個充滿挑戰與變動的年份。在整體運勢方面,武曲、七殺、火星等星體的影響將使你的生活節奏加快,進行大量的活動,並需面對較大的壓力。然而,有天魁、天鉞的加持,年長的人將提拔你,協助你順利達成目標,只需注意控制情緒以避免衝突。在感情上,天相星的作用使你的感情易受他人影響,可能會有野桃花的發生。在特殊的星體組合下,你的愛情關係可能會有些不同尋常的狀況。在財運方面,由於貪狼化忌與天馬的影響,財運狀況可能變動大,應謹慎選擇交往的對象以防損財。健康方面,可能會出現一些從未有過的慢性疾病,特別是與腎臟或泌尿道有關的疾病,應加強關注自身健康。在事業上,紫微、破軍、擎羊和天姚等星的作用下,你的事業會有重大轉變。你會有很多展現自己的機會,但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得罪一些人,應注意這些人可能成為你的隱患,須善待他們以維持人際關係。屬狗的同學:運勢吉利,輕鬆賺錢,突發性爆裂疾病,旅行需謹慎在2023年,屬狗的你將處於太陽右弼文昌鈴星的擁護下,創造出「日月反背」的特殊格局,象徵著你能在不需直曬太陽下就能賺錢的一年。儘管有眾多貴人助力,但由於缺乏祿星,因此收入可能不多。整體而言,2023年屬狗的你將會運勢吉利。你的感情宮位有可能引發三角關係,其中涉及的多是男性。暗合的貪狼化忌星位也意味著你可能受到桃花煞的困擾。雖然表面上看似無波,但實際上你可能會因此感到煩悶。但幸好,天同天梁星位將助你轉危為安,總能解決感情困擾。財帛宮的巨門化權星位指出,你的財運將透過兩條途徑產生,且須透過不斷的溝通來實現。另外,由於有女性貴人的加持,你的財運將與持續的言談交流息息相關。但要留意巨門星強烈時可能帶來小人,因此應以清晰的溝通方式避免產生誤會。你的疾厄宮位暗藏風險,可能出現突發性疾病,尤其與肝臟或皮膚相關。出遠門時,要特別注意這些可能的健康問題。你的官祿宮為空宮,象徵著工作穩定度不高,且可能會因桃花問題引發困擾。雖有許多貴人相助,但低調處事將是你在2023年的最佳策略。高調行事可能導致工作爆出問題,低調穩健反而能帶來順利的進展。屬豬的同學:遠離桃花運氣旺,愛情發展要等待,注意口腔、耳鼻喉,趕緊就醫治療2023年,屬豬人的運勢,命宮坐於陀羅星與空宮,預示所有事情將變得緩慢。你可能會面臨些許困難,包括感情問題與法律糾紛。你是桃花重災區,與異性互動需謹慎,特別是在訂立合約時。我建議你解決問題的方式要迅速,不要讓問題拖得太久。在感情方面,由於武曲七殺加火星的影響,你在2023年可能會與桃花無緣。有時感情似乎湧現,卻又忽然消逝,如燃燒後瞬間熄滅。財運上,天相星的影響將使你的收入與媒合有關。儘管你可因媒合而創收,但由於擎羊星的破壞,你的財運並不樂觀。特別是當媒合涉及異性時,更需小心避免破財。健康方面,你的疾厄宮在2023年受巨門化權影響,需特別留意耳鼻喉和牙齒狀況。如有不適,應儘快就醫。事業上,天府星的影響將使你的工作狀態穩定,可能有長輩提拔。天相星的能量將助你提升地位。然而,桃花星的影響可能使你的工作穩定性因異性的介入而受到影響。即使升遷,你也需持守原則,避免讓事業因此受損。 延伸閱讀:.你的行為決定你的命運!專家提供「改寫命運」的實用建議.眼瞼厚度透露財富潛能? 專家:想致富,也從腎臟和脾胃改變命運.哪種面相天生有理財天分?專家:「這面相」者財運亨通,是因為這原因本文節錄:《簡少年現代生活改運書》一書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07 寵物.照顧指南
毛孩是家人 從這2點建立寵物友善環境
許多人把毛孩當家人,但社會制度卻不是!你知道在法律上,毛孩只是一個「物件」,死後會被當成「廢棄物」嗎?寵物友善不應只是一個口號,但應該要怎麼落實呢?要建立寵物友善城市,應該從相互尊重彼此的權益並遵守規則開始以台灣為例,儘管少子化、老齡、單身帶動了寵物的數量與市場規模,但目前仍存在極端的差異對待。從法律制度面上,活體寵物被定義為我們的「物權」財產,寵物過世仍屬於「廢棄物」;公寓大廈管委會可規定住戶不得飼養寵物;公園自治條例可禁止寵物進入公園。近年零安樂政策實施,各縣市雖陸續推出寵物友善公園等設施,但仍不時傳出有民眾遛狗被驅趕,或惡意追打的傷害事件發生。除了飼主應該出門使用牽繩、隨手做清理的觀念,需要社會共同來宣導教育之外,民眾對於動物愛護、尊重彼此生活權益的認同,也應該透過長期的計畫與活動持續推廣和建立。反觀全球十大寵物友善國家,第一名的荷蘭在動保法律核心價值中,明定寵物是擁有自己價值的個體,而非被主人擁有的物件。強調牠們與人相對地位平等,各地有緊急動物救護中心、有動物救護車、公園裡安排狗兒散步專用通道,以及其他可以攜帶狗隻進出的大眾運輸工具和商店等。第五名的德國,立法養寵物須得到多次審核,除了對個人資格條件的確認外,還需要對你和你的寵物同時進行飼養教育。在德國有很多寵物學校,不是教寵物如何玩雜耍,將寵物培養成「玩物」,而是要將寵物培養成「家人」,如何更好地成為家庭的一份子。社會結構與消費趨勢的改變,讓寵物產業正潛移默化成為顧客導向的買方市場2021年內政部統計,人口連2年負成長,結婚率也是歷史新低。而犬貓則以每2.4分鐘的速度成為台灣家庭新成員,超過新生兒每3.4分鐘一位。根據財政部統計,2018、2019年寵物飼料與用品零售,明顯開始出現衰退與停滯,寵物照顧等個人化服務,則大幅成長17.8%。過去飼主習慣的寵物消費方式,多以在店家零售採購與美容服務為主,隨著毛孩在家庭中的地位提昇和擬人化,漸漸帶動不少到府服務及電商消費,加上疫情影響,更重視保健養生與在家自煮、休閒旅遊,選購行為也從過去品牌導向改為更重視CP值,希望店家能提供更多照顧建議。因此無論對於飼主而言還是賣家,唯有透過正確的教育學習,才能幫助毛孩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教養,朝幸福快樂健康的方向邁進。每個孩子都需要教養,毛孩也不例外飼主是寵物生命的主宰者,決定著毛孩一生的吃穿用度與生活方式。而錯誤的觀念與照顧方式,只會造就毛孩的身體健康與行為上偏差。寵物教養涵蓋寵物照護十大面向,包括從犬貓天性的中西醫基礎照護;常見疾病與緊急照護;老齡失智與失能長照;犬貓體質需求基礎食療調養;問題皮毛美容保養;基本行為問題教養訓練;自然療法與按摩;特殊行為觀察與溝通;最後一哩路的陪伴與心理調適;飼主責任與開業法規等。幫助所有毛家長能更瞭解毛孩個別差異與需求,可以給予更妥善合適的照顧。
-
2023-07-05 焦點.健康知識+
70%的老化速度可由自己掌握!專家曝「延緩老化」秘訣,加速變老7地雷別做
老化雖是自然現象,但日積月累的「生活模式」與「飲食態度」都可以直接影響老化速度的急緩。70%的老化速度可由自己掌握大約30%的老化速度是由基因所決定,這代表還有70%可以掌控在自己手中。長期的不良飲食會損害健康,過度攝取精製糖、白麵粉以及乳製品,都容易在人體內造成炎症,從而加速老化。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缺乏運動、抽菸、酗酒等更是導致慢性疾病的主因,所以慢性疾病不完全是年齡增長的自然現象。生活中加速老化的因素環境中有許多因素會加速老化,例如壓力、攝取過多的糖、毒素和炎症過程中釋放被稱為自由基的化學物質……都會加速老化過程。內在的老化不外乎是由炎症引發的各種慢性疾病,例如關節炎、某些癌症、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外表的老化現象則會直接反映在皮膚上,是身體最明顯的老化徵兆。▶加速外表(皮膚)老化的7個因素1.睡眠不足良好的睡眠品質是延緩老化和維持健康極為重要的一環。尤其深度睡眠階段,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會參與各種身體組織包括皮膚組織的修復,並更新在白天受損的細胞。因此,沒有良好的深度睡眠,皮膚無法獲得所需的修復,顯而易見地就表現在皮膚的光澤和顏色。2.過度曝露在陽光下適度照射陽光,皮膚會自行合成維生素D,這對健康極為重要;但長期反覆曝露於陽光的紫外線(UV輻射線)下,是造成皮膚過早老化的主因之一。不當且持續的紫外線照射,會使皮膚失去自我修復能力,不斷累積損傷,甚至出現皮膚癌的問題。膠原蛋白1的數量和質量主導皮膚外觀的呈現。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流失會相對增加,40歲時身體產生膠原蛋白的能力下降25%,60歲時減少50%以上。若再加上反覆曝露在紫外線下,破壞膠原蛋白,損害新膠原蛋白的合成,會加速皮膚鬆弛、產生皺紋和皮革狀。高海拔地區的太陽紫外線較高,在高山環境下皮膚更容易被陽光灼傷,經常搭飛機旅行也會使皮膚曝露在較多的紫外線中。在飛行途中除了使用含有SPF的保溼霜之外,應避免食用含酒精和含鹽量高的食物,並在飛行過程中飲用足量的水。如果是坐在靠窗的位置,儘可能拉下窗戶遮蔽。3.氧化作用自由基或稱氧化劑是高反應產生的小分子,會破壞體內細胞,例如人體最大器官—皮膚的重要細胞結構,在皮下組織、真皮和表皮的每一層中造成破壞。身體雖具有製造抗氧化劑(能減緩細胞氧化的化學物質)的能力,但不足以保護皮膚免於不可逆轉的破壞,因此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是保健重點之一。4.炎症皮膚是抵禦細菌和病毒侵入的第一道防線,當皮膚受損,白血球聚集,會引發炎症反應,這是免疫系統幫助身體癒合的保護措施。炎症也能夠減低日常化學物質和汙染物對細胞的損害。儘管炎症是身體的保護措施,短期內不完全有害,但長期、反覆發生的慢性發炎是皮膚早期老化最常見的現象之一,其微小的跡象包括皮膚敏感、紅腫和紅疹。5.過量糖與精製碳水化合物攝取大量高度加工或含糖的食物會導致血糖和胰島素急劇震盪,這類簡單的碳水化合物會迅速轉化為血糖,從而引發慢性低度炎症,這種隱藏的炎症反過來可以透過糖化(糖與蛋白質或脂質結合)的過程加速身體老化。葡萄糖(來自碳水化合物和糖)進入血液,並與膠原蛋白(為皮膚提供結構)的蛋白質分子結合,會形成名為高級糖化終產物(AGEs)的新分子。這種蛋白質會降解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一種賦予皮膚彈性的蛋白質)。糖化發生時,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會變得僵硬,缺乏彈性並降低再生能力,導致皮膚下垂、鬆弛、產生皺紋和變薄。6.憂鬱憂鬱症與血液中皮質醇(cortisol)濃度上升有關,皮質醇濃度升高會削弱膠原蛋白,並導致生長激素合成減少,從而抑制皮膚在夜間自我修復的能力。當處於憂鬱狀態時,通常無法規律的進食、睡眠、運動或進行各種自我照顧,使得自律神經、內分泌失調,皮膚新陳代謝變差。因此憂鬱的狀態不僅顯現於性格,也會顯現在臉部皮膚、肌肉中。7.某些藥物哮喘、關節炎或其他疾病的口服皮質類固醇激素,以及含非類固醇的局部外用藥物(例如痠痛藥膏或貼布),會減少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使皮膚變薄、血管容易破裂,從而導致毛細血管破裂。此外某些抗生素,用於控制高血壓的血管張力素轉換酶抑制劑(ACE抑制劑),和利尿劑以及抗癲癇藥,也會使皮膚對陽光照射更為敏感,更容易因照射陽光而產生皺紋和色素沉澱。高血壓患者不能停止服用藥物,所以外出時需注意避免中午太陽直射。▶讓你老化的地雷食物1.精製碳水化合物延緩老化,務必要盡量減少簡單或精製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飯、麵條、麵包和烘焙食品等各種白麵粉製品的攝取量。碳水化合物依構造分為單醣、雙醣、多醣。精製碳水化合物很容易轉化成單醣(葡萄糖、果糖等),醣的構造越簡單身體越容易吸收,使得血糖快速上升,這已被證明這是導致細胞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相反,複雜碳水化合物食物,例如來自蔬菜、水果的膳食纖維、穀類麩皮、全穀、各種豆類等,消化系統需要費一番工夫才能將其轉換成人體可吸收的葡萄糖,因此對血糖的影響較緩和。2.高果糖玉米糖漿市售甜點與含糖飲料、可樂等,普遍添加高果糖玉米糖漿。高果糖玉米糖漿是用酸或酵素將玉米澱粉分解所製成的人工糖,在構造上是由55%的果糖和45%的葡萄糖所構成。果糖和葡萄糖都是單醣,可以很快被人體吸收,造成血糖波動,此外攝取過多的糖也是導致肥胖與心臟血管疾病的原因之一。可樂的主要成分除了高果糖玉米糖漿之外,另一個成分是磷酸,也會引起各種健康問題,例如心臟和腎臟功能障礙、肌肉流失和骨質疏鬆等問題都與磷酸有關。3.反式脂肪為了增加口感,許多糕餅、烘焙甜點、油炸食物等加工食品會添加反式脂肪。反式脂肪來源有兩種,一種來自天然食物,另一種是液態植物油經由食品加工技術加上氫,使其呈現固態,這個加工技術被稱為氫化。經由氫化而成的「不完全氫化反式脂肪」,包括人造奶油,被認為是對健康傷害最大的油脂,它會造成體內發炎,加速老化,必須避免。本文節錄:時報出版 《打造健康的老後:少吃藥、少坐臥、少加工,65歲後一定要知道的飲食生活觀念》延伸閱讀:.「抗老」怎麼吃?專家點出7個好習慣+10大種抗老化食物越吃越年輕.失智後的金錢焦慮:「我這麼老了,身上還沒錢,不是很悲哀嗎?」.失智長者晚上失眠、白天嗜睡怎麼辦?醫:做好「這件事」,勝過加強用藥量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7-05 醫聲.醫聲要聞
新生兒死亡率與早產有關 健保給付新生兒緊急處置費/來不及長大的孩子2
我國醫療水準不輸先進國家,但新生兒死亡率卻高於日本、南韓,且逐年增加,趨勢向上,醫界昨舉辦「降低台灣新生兒死亡率研討會」,專家提醒,晚婚、高齡生育、人工生殖、早產均會增加新生兒死亡風險,應建立嬰幼兒死亡資料庫,並進行死因回溯分析。新生兒醫學會理事長林鴻志表示,在大部分國家,新生兒死亡原因跟周產期呼吸道疾病相關,但在台灣則與早產息息相關,連醫學中心也是如此,日韓早產寶寶占比約6%,歐美等國為9%,但台灣早產兒占比卻高達一成多。林鴻志指出,台灣社會晚婚已成趨勢,高齡產婦比率逐年攀升,不少人接受不孕症治療,經由試管嬰兒療程,而成功受孕,如為雙胞胎,約有五成機率早產;至於高齡生育,也較容易導致早產,預估兩三年內還是無法降低早產占比。兒科醫護不足影響存活率 健保給付新生兒緊急處置費「新生兒科醫師、護理人員人力不足。」林鴻志說,大部分1500克以下的早產兒,在醫學中心團隊的照料下,存活率達八成五至九成,但人力缺乏,就可能影響存活率;希望健保提供更優渥的給付,鼓勵更多醫界新血投入新生兒醫療體系中。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為加強新生兒照護及緊急處置,於6月29日通過新增「高風險妊娠生產新生兒緊急處置費」,依新生兒出生時可能的風險分為初、中、高階,分別支付2354點、5000點、1萬點,約增加健保財務1.05億,預計9月1日實施。石崇良說,依出生風險評估,初階對象為出生時孕齡33至36周,或出生時體重1501至2500公克,或任何經產科醫師評估為高危險妊娠生產;中階為Apgar score(阿普伽新生兒評分)1分鐘≦5或5分鐘≦7,或出生時孕齡29至32周,或出生時體重1001至1500公克者;高階為Apgar score1分鐘≦3或5分鐘≦5,以及出生時孕齡小於29周,或出生時體重小於1000公克者。石崇良指出,申報資格限具合格且效期內新生兒高級急救救命術(NRP)證書的新生兒科醫師、兒科醫師執行。此項措施是否能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小兒部主任周弘傑說,各醫療院所醫療團隊對於嬰兒待命處置納入健保給付,新生兒醫學會已爭取20多年,如今通過給付是給醫師的一種尊重,在過去沒有健保給付下,醫師仍是一樣把關,可是不會有了這項給付,新生兒死亡率就會大幅下降,這還需進行更詳盡的分析新生兒死因,作為政策修正的參考依據。周弘傑指出,國內高齡產婦占比持續上升,而人工生殖輔助,提高受孕人數,去年就因此增加一萬多名寶寶,但其中包括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進而導致新生兒、嬰兒死亡率高。周弘傑建議,應該加強關懷孕婦,注意早產徵兆,提供更多社會支持,另深入分析新生兒、嬰兒死因,及早釐清真正原因,便於修正照護環細節。至於少子化問題上,台大兒童醫院前院長黃立民表示,建議政府積極打造職場、育嬰、公托等友善生育環境,並讓單身者、同志族群也能生養小孩,才能改善生育率低迷困境。「台灣育兒環境不友善,這影響著已婚夫婦的生育意願。」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現行相關鼓勵政策都屬於一次性,但孩子生下來後的教養、買房等經濟壓力沉重,並非煙火式獎勵所能解決,政府應該提高生育後的國家津貼,並建立照顧、支持等系統,讓大家敢生、願意生。(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6-28 醫聲.醫聲要聞
也想有小孩!她轟民進黨阻代孕法案 爭取27年恐落空
「我有卵子、先生,唯獨沒有健康的子宮,為什麼不能擁有自己的孩子?」倡議代理孕母27年的和信治癌中心藥劑部主任陳昭姿說,少子化已成國安問題,為何不能成全那些不能生,但願意養,且有能力養的夫妻、夫夫心願;在性平會反對下,代理孕母法案即將付諸流水,一切歸零,讓人痛心。性平會反對 法案遭綠冷凍陳昭姿在臉書貼文,「我的代孕法案再度被我長期支持的政黨糟蹋了,我沒有義務愛它,沒有義務忠於它,但我有權力監督它!」「感謝吳秉叡委員2020年5月協助完成代孕法一讀,但此案後來被多數黨民進黨冷凍,因性平會一堆老女人反對,二讀想必也難過關,所以根本未優先排入會期討論。」「性平會成員中有著一群永遠杯葛我的女性。」陳昭姿說,這些人打著女性主義的旗幟,卻是異常保守,聽不到先天子宮異常、無法懷孕生育女性的卑微請求。令人難過的是,這一屆立委任職即將結束,這代表所有努力一場空,必須重新再來過。陳昭姿指出,國民黨執政時,當時國健署署長邱淑媞積極推動代理孕母法案,沒想到自己人執政8年,反而遭打壓,明明這麼多人有這方面需求,政府卻永遠不正視。「解鈴還須繫鈴人,民進黨要讓法案通過是舉手之勞的事。」邱淑媞說,代理孕母法案要在今年通過,「應該是沒辦法了」,當一名女性無法生育的原因,來自於沒有子宮,內心除長期受到「疾病的烙印」外,又擔心公婆沒有面子,讓需要代理孕母合法化的女性是「弱勢中的弱勢」。現行「人工生殖法」第2條第3款規定「受術夫妻:指接受人工生殖之夫及妻,且妻能以其子宮孕育生產胎兒者。」因此,排除代孕的情況。邱淑媞說,若要開放代孕,刪除「且妻能以其子宮孕育生產胎兒者」等文字即可。邱淑媞說,代理孕母就是人工生殖技術的一種方式,如今已開放捐卵,對於不孕女性來說,可以使用別人的卵子受孕,代理孕母則是藉由別人的子宮孕育自己的孩子,「這為何不行?」代理孕母在人工生殖技術上沒有問題,但當初受到少數支持民進黨的民間團體反對,因此,如果民進黨政府要讓法規通過,「它就會過了」,若是國民黨執政想要通過法案,還會受到民進黨反對。逾八成支持 盼有相關配套邱淑媞表示,國健署多次針對代理孕母一案舉辦全國性民調,超過八成受訪者支持有條件開放代理孕母制度。例如,2010年民調指出,53.5%民眾贊成妻子子宮無法懷孕的不孕夫妻,可以找人代孕,這些贊成者中,高達95.6%贊成給予代理孕母因懷孕所需的費用或損失。2013年民調更顯示,86%民眾贊成針對某些特殊情況,在有相關配套和管理的條件下,將代理孕母技術納入規範,提供給經過評估、有特殊需要的民眾;88.26%贊成委託者提供代孕者營養和健康風險補償。醫界:代孕有條件開放 解少子困境不過,目前人工生殖法的代理孕母部分,討論相當多元。王瑞生表示,醫界整體對於人工生殖法的修法其實樂見其成,反彈不大,不過婦女團體會擔心女性子宮被商品化。試管嬰兒之父、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創辦人暨執行長曾啟瑞指出,代理孕母不是常態,是「不得已的選項」,例如先天沒有子宮、只有卵巢的女性,可以做試管,但一定要代理孕母,或是洗腎、高血壓、腎臟疾病等患者都不適合懷孕,可能會影響健康,並非不想要承受疼痛就找代理孕母。因此他表示,只要擬定好配套措施,就可以避免讓代理孕母成為「有錢人專屬的服務」,人工生殖法應該跟得上時代腳步,制訂規範,就能保障捐精、捐卵者、代理孕母、求子者等權益。「有生育意願的人,不應該剝奪他們成為人父、人母的權利。」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副院長王瑞生指出,有些人是因為先天無子宮,或因為疾病手術切除,或子宮內膜腔太薄,導致無法一直受孕,甚至同志伴侶,都需要代理孕母,我國想提升生育率,應適時放寬法規。透過人工生殖順利產子兒子的媽媽A也表示,為了生小孩與丈夫做了十多次的試管都失敗,連醫師都找不到原因,除了年紀大不可改變的因素;也曾想過到國外找代理孕母,雖然後續有成功受孕,但當時陷在求子不得的愁雲慘霧中,壓力非常龐大,「不應該一開始就拒絕我們。」希望台灣可以在法規上做好配套措施,讓想要孩子的族群都能夠有所選擇。專長生殖內分泌及不孕症治療的台大醫院婦產部主任陳思原表示,要做代孕,台灣專科醫師技術應無問題,但現行法規嚴格,醫師只能建議當事人至代孕合法的國家;部分醫師參與國際會議學術交流,如果認識國外專精代孕醫師,也會將相關資訊提供給求診民眾。不孕治療權威教授李茂盛表示,代理孕母在台灣仍屬違法,但需求人數逐年增加,政府應重視,不要再讓相關草案延宕立法,如果這些想生且有能力生育的民眾一償夙願,相信也有助於改善少子化困境。單身、同志邊緣化 赴美求子代價近6百萬元 陳昭姿爭取半輩子的代理孕母草案極可能胎死腹中,日前一名兩性權威專家建議她,如果想讓代理孕母法案上路,不再拖延下去,可能必須跟同志綁在一起,對象從生殖系統異常女性擴大至同志伴侶,或許執政黨基於選票考量,可能將其排入本會期優先法案。王瑞生也說,現行人工生殖法將同性婚姻伴侶排除在外,如果夫夫們想養育下一代,就必須到國外找捐卵者、孕母,付出雙重費用;也有女同志伴侶來到診所希望凍卵,但台灣的人工生殖法規定一定要「夫妻」關係才能放入胚胎,導致他們只能將卵子送往國外,從國外找捐精者,才能放到自己的子宮內。對於人工生殖法修法,醫界樂見其成,希望政府能夠有條件開放代理孕母。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理事鄒宗翰表示,台灣生育率已然低靡,應讓想要小孩、有經濟能力的族群,能夠合法擁有生育權,且台灣生殖技術不輸歐美,不少國外夫妻來台求子,但因人工生殖法不合時宜,島內單身及同志族群卻被排拒在外。例如,女性凍卵後,若要解凍使用,當事人須處於婚姻關係,建議單身女性也能使用自身凍卵,懷孕生子;同時,女同志族群也應該能夠使用人工生殖的醫療資源。【延伸閱讀:凍卵要花多少錢?有年齡限制嗎?有政府補助嗎?凍卵流程、費用及副作用一次看】鄒宗翰與伴侶經歷了三年半赴美國的求子歷程,他說,要找到代孕者前就得先花一年多的時間「互相面試」,要植入胚胎前,孕母得吃避孕藥避免排出自己的卵,同時補充賀爾蒙、雌激素讓子宮內膜增厚,讓胚胎順利著床,但經過四次嘗試,都沒能成功。「每次的失敗都在提醒我們,真的要生這個小孩嗎?」鄒宗翰表示,目前與伴侶成功育出四個胚胎,第一次植入是最健康的胚胎,有成功率七成,但找不到原因的失敗,全部心力都抵押在上面,卻一直活在不確定當中,自己與伴侶內心都相當煎熬。鄒宗翰說明,代孕在美國是「互相選擇」,部分代孕者可能不幫同志、單身者代孕,因此配對過程相當繁雜;從計畫生養小孩開始,與生殖中心簽約就花了三、四個月,配對到代孕者花費一年多,植入過程中又花了一年;目前規劃更換代孕者,即使最順利狀況下,恐怕也要花上四、五年才求得一子。已透過代理孕母求得一位女兒的伊森,他從2019年就開始規劃,中間經歷疫情一度延宕,透過仲介公司媒合,但第一位代孕者因心理疾患,懷孕後嚴重失眠、嘔吐、情緒不穩,短短七天就流產。後續在親友介紹下,找到另一位孕母。伊森表示,帶著代理孕母到泰國進行胚胎植入時,礙於當地法規,得要先與代理孕母具有婚姻關係,植入胚胎後回到台灣生產。伊森的女兒順利出生後,還得先對代孕者「提起訴訟」,進行親子鑑定,證明女兒與代孕者之間99.9%「無親子關係」,後續跑法院流程,取得公文,再拿著公文到戶政事務所將名義上的媽媽除名,才能進行後續伴侶領養女兒的手續。「我們不可能把花上百萬生小孩當作兒戲。」伊森表示,願意又有經濟能力希望生小孩的人都非常喜愛小朋友,為了生下孩子,與伴侶花了三、四年生,不像是異性戀會有不小心懷孕的狀況,都是歷經很多千辛萬苦才生下來的。男同志求子的費用相當高昂,鄒宗翰表示,為了取得胚胎已經花費100萬,植入胚胎前給代孕者的醫藥費、營養費每次就要20萬,已進行四次;若下次順利成功懷孕,加上後續代孕者的保險、生活費、營養品費用、醫療費用,總計400至500萬跑不掉;有另一對男同志伴侶,找代孕者懷孕後又流產,前前後後花費高達700萬,都得把房子拿出來抵押貸款。「同志族群在求子的過程中得面對很多汙名。」鄒宗翰表示,自己快要40歲,伴侶則40多歲了,大多數人都已經在規劃退休,但我們仍關注在小孩上,真的很想陪伴一個生命成長;同志也是社會的一部份,也相當願意為國家奉獻,由衷希望國家能夠讓想要小孩的同志,擁有基本人權,在這塊深愛的土地上,平等的生養小孩。事實上,民進黨一名高層人士的美國金孫,就是花錢請代理孕母幫忙,才順利出世;該名高層的大兒子畢業於名校,考上會計師,表現優異,在與另一名東方男性結婚後,計畫代孕事宜;現已撫養一名兩三歲的小男生,規畫再做一次,希望再生一個男寶寶,因為兩個大男人自認無法妥善照顧女嬰。目前除了到美國、加拿大等代理孕母合法化的國家,也有許多到泰國、烏克蘭等地求子的同志伴侶。鄒宗翰指出,目前有很多仲介公司在協助媒合,但沒有法律保障,當出現糾紛時根本無法提告;但需求一直存在,只要台灣代孕者沒有合法化前,就會持續走向地下化,也定會叢生非常多亂象與問題。礙於台灣人工生殖法的延宕,遲遲無法進入會期討論,下個會期中可能也無法排入議程。王瑞生說,國外已有國家開放「單親人工生殖」、「未婚懷孕」等選項,全球生育率低,頂客族不想生小孩,要提升生育率「法規要開放一點」,讓不想結婚但想要生小孩的單親者自己生小孩,不用認領。社會已有代孕共識 僅差法案臨門一腳目前社會對於代理孕母的共識成熟,人工生殖技術、相關配套也沒有問題,但缺乏當事人願意站出來爭取權益。邱淑媞說,多年來也只有陳昭姿、藝人小嫻願意站出來,使得這群弱勢族群長時間被欺負、霸凌。曾啟瑞指出,代理孕母的需求不大,但是無法生育者的「基本人權」,應該納入尋求人工生殖法的保障範圍內,「給他們一條生路」,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都已有相關規範,台灣其實只差臨門一腳。邱淑媞指出,代理孕母制度在其他國家均已成熟,美國或正在發生戰爭的烏克蘭都有制度,連保守的英國也上路多年,並在經驗、科學數據、代理孕母孩子的權益及福祉都有相關配套措施,「台灣憑什麼不能做,沒有道理。」(責任編輯:周佩怡)
-
2023-06-24 退休力.自在獨立
一個人的旅行/誰說熟齡不能獨旅!「大人的冒險」是挑戰也是享受
「旅行,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已成為走出既定生活、跳出舒適圈的精神標語,不只年輕人一個人出發,「50+」以上的熟齡單獨旅行逐漸成為趨勢。專家觀察,無論跟團或自由行,愈來愈多熟齡旅客獨自旅行,有人視一個人旅行為自我挑戰,有人享受一個人的自由,紛紛投入這場大人的冒險。旅遊是許多人慶祝疫情解封最直接的行動,旅行業品質保障協會發言人李奇嶽表示,旅遊需求永遠都在,整體經濟結構下,熟齡屬於較富裕的族群,各國開放邊境後,仍擔綱旅遊的主力;而一個人旅行的族群輪廓相當多元,有人隻身到印度禪修,也有人喜歡找度假村住上一周放鬆。熟齡出去玩 女多於男雄獅旅遊副總經理單葑觀察,熟齡單人旅客通常是在五十歲以上、退休或半退休人士,「他們可能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和經濟能力,去完成未能實現的旅行夢想。」熟齡旅客對旅行的追求,不僅是為了休閒和放鬆,更重要的是為了增加知識、體驗文化和探索世界的多樣性,另外,女性通常多於男性。在熟齡單人旅客的旅遊型態,大致分為兩類。一是高規格、高單價的出國「圓夢團」,旅遊目的地以歐洲最受歡迎。二是成長速度相當明顯的國內旅遊。單葑表示,根據雄獅旅遊統計,對照疫情之前的二○一九年,今年五十五歲以上且單人參團的旅客人數,成長了百分之五十五。早在二○一八年,雄獅旅遊就推出「大人囝仔聚樂部」系列遊程,四年來吸引近十六萬熟齡族參加。五十四歲的雅婷是醫護人員,她這幾年開始參加登山攝影,雖然在南部工作,每次「跟團」得要特地北上,但她總是早早安排好假期,一定準時出現在集合地點。單身的她喜愛戶外活動,尤其喜歡親近山林,山壯闊又靜謐,在山上看雲朵變幻,吹著山上的風,讓她心情平靜。一個人登山不易,所以雅婷把握和大家一起上山的機會,但她也不覺得需要呼朋引伴,因為即使是朋友,喜好未必相同,加上醫護人員須輪班,假期也不一定能在一起。她說,一起上山的山友本來不認識,但同行也成了朋友,「喜歡山的人都很友善」。怕異樣眼光 「誰看你呀」六十歲的大明想在盛夏時來一趟台東單人小旅行,本來擔心家人反對,沒有想到受到女兒極大的鼓勵。一開始覺得自己一個大叔單獨出門可能會遭異樣眼光,但實際走下來發現,「誰看你呀!」這次出門讓他很有收穫,發現日後自己可以和家人一同旅行,也可以自己一個人,人生大進步。單葑表示:「對熟齡單人旅客來說,旅行已經成為一種持續性的陪伴,讓生活充實、豐富;雖然是一個人的旅行,但卻不孤單。」靜宜大學退休教授、好好園館創辦人紀金山認為,即使自己一個人報名旅行團,破冰活動過後,就開始有了社會連結,不再是一個人了。對於這場大人的冒險,紀金山說,旅行有兩種意義,一是「拓邊」,理性地循序漸進,把本來的框架變大,跟團或自由行、國內外都行,只要離開熟悉的地方,框架自然會變大;二為「打破框架」,跟不熟悉的人一起走,即使是自己一人去歐洲,還是有別人一同搭機,是追求更多流動、尋找自由,做不一樣的轉換。●來測退休力:https://pse.is/3uraub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 延伸閱讀:.一個人的旅行/出遊遇混亂!紀金山重新探索自己 「原來我還會這個」.一個人的旅行/52歲遭遇工作瓶頸+健康警訊!小娟透過打工換宿在旅途中重生.一個人的旅行/熟齡族自由行怎麼準備?專家建議做好「這幾件事」減少糾紛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20 退休力.自在獨立
室友花數萬買狗不顧,何宗勳接手養出感情甘做狗爸:送上學、陪出遊「花費跟養小孩沒兩樣」
對於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秘書長、五十七歲何宗勳來說,飼養哈士奇犬「吉心」,是個美麗的錯誤。室友花錢買狗卻不顧 何宗勳接手養出感情起初還以為養到一隻瘋狗,從沒看見識過如此瘋狂,喜歡拆家、拆沙發的毛小孩,只要牠到過的地方,幾乎可用「滿目瘡痍」、「戰爭過後」來形容。但一晃眼六年過去了,沒有結婚的他早將「吉心」當成女兒,成為無怨無悔的狗爸爸。六年前,當時室友花了數萬元,買下一隻出生不到一個月的小狗,聽聞此事時,著實讓長期致力動物權益、推廣以「認養取代購買」的何宗勳氣憤難平,因為這與他動保理念背道而馳。但沒多久,室友撒手不管狗事,丟給何宗勳照顧,沒想到,養著養著,就養出感情。俗稱二呆的哈士奇犬破壞力驚人,有如拆除大隊,「吉心」才幾個月大,何宗勳就見識過其恐怖威力,每次回家時,客廳臥室慘況有如颶風過後。每次回家,打開大門之前,總要先深呼吸,忍住性子,迎來一場場震撼教育。盡管嘴中常罵著「消渣某」、「瘋女兒」,但「吉心」早已成何的心頭肉,難以割捨。送上學、陪散步 花費跟照顧小孩沒兩樣「吉心」是何宗勳生命中的第一隻狗,生性自由的他,從沒想過自己人生會被小孩給綁住,且甘之如飴。每天下午四點至五點是「吉心」固定外出解放的時段,何總會想辦法趕回家,牽著散步。如果下午剛好開會,他常緊盯手錶,隨著時間逼近,而焦慮不安,擔心「吉心」忍尿忍出問題來。為了讓「吉心」個性更穩定,不要亂咬東西,何宗勳花錢送牠參加狗狗安親班,由於狗學校在淡水八里,除了學費,還得加上交通車費用。此外,還得騰出時間,帶著狗女兒旅遊、美容、游泳,每月花費至少兩萬多元,他說,「這費用跟照顧小孩沒兩樣」。不婚不生 與狗的感情宛如親子關係何宗勳說,五歲之前「吉心」為麻煩製造者,但現在人狗之間培養出特殊默契,只要狗女兒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他就能知道狗女兒想些什麼?準備做什麼?例如,牠前腳多撥幾次,就代表想請老父親按摩、馬殺雞。何宗勳表示,之前談過幾段感情,但終究還是分手,不了了之,現在每天下班後,抱著毛茸茸的大毛球「吉心」是佳紓壓妙招,他也可感受與毛小孩之間的生命連結,宛如親子關係,內心充滿了愛及寧靜。現代社會離婚比率愈來愈高,即使在一起,也可能同床異夢,很難擁有幸福、長久的婚姻生活,何宗勳說,這正是他選擇與「吉心」過日子的原因,與人類相較,狗狗想法單純,也不記恨,對於飼主的愛「單純質樸」,且不求回報。積極推動寵物相關議題 希望能看著牠安老一般來說,大型犬壽命頂多為十三、四歲,算算「吉心」應該還可活上六七年,為了讓自己活得比狗女兒還久,何宗勳在飲食及生活型態上更為養生,也常強迫自己多運動,一定要看著牠安老。一想到「吉心」可能早他一步先走,何宗勳就開始焦慮,他說,「屆時一定會哭得很慘。」。為留下珍貴回憶,他常幫狗女兒拍照片,還在臉書開了「吉心」粉專社團,不時貼出可愛照片,訂閱人數達一兩千人,點擊數遠勝於主人。但因「吉心」屬於品種狗,這也讓他常遭網友攻擊批評,「為何不領養浪浪,而是花錢購買毛小孩?」對此,何宗勳說,「吉心」走了之後,他會繼續養毛小孩,但那時就不會選擇品種狗,而會領養土狗、米克斯。何宗勳表示,從事動保運動已十二年之久,在養了「吉心」後,將「愛屋及烏」四字發揮淋漓盡致,最近六年來積極推動寵物公園、寵物交通、寵物旅宿評鑑,及動物緊急用藥、老狗照護、攻擊犬不當處理等相關議題。貓狗成為許多人的生活重心、感情寄託何宗勳觀察最近幾年社會現象,貓狗已成為許多人的生活重心、感情寄託,可以沒有另一半,但一定家裡一定要有毛小孩,因此,愈多愈多的老人家養狗遛狗,而不婚、獨居的中年男女,或單身同志朋友們臉書貼文、貼照片,主角並非自己,而是家裡的胖菊貓、賓士貓,或笑到眼睛、耳朵瞇成一直線的柴犬,或是走路扭著屁股的短腿柯基。●來測退休力:https://pse.is/3uraub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延伸閱讀:.不婚不生獨居養毛小孩變多!寵物取代新生兒陪伴主人紓壓填補寂寞.失婚背債千萬,游筑棊打拚20年活出自我!愛貓相伴療癒獨居的她.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美好回憶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20 退休力.自在獨立
不婚不生獨居養毛小孩變多!寵物取代新生兒陪伴主人紓壓填補寂寞
台灣不婚單身人數愈來愈多,一個人生活已成普遍社會現象,一個人與毛小孩的組合也是愈來愈常見的日常寫照。內政部及農委會資料顯示,二○二一年全台犬貓數已達二九五萬隻,十四歲以下人口數為二八九萬,寵物數量首度超過幼年人口。內政部寵物登記管理資訊網統計,去年全國累積貓狗寵物登記數量為廿四萬一四八八隻,遠高於出生數十三萬九千多人。財政部統計,寵物相關產業去年銷售額達三八七點三億元,近四年增加四成六。種種數據顯示,毛小孩取代新生兒,養寵物的人變多,台北市獸醫師公會前理事長楊靜宇指出,飼養寵物者中,未婚比率最高,占了近七成,這與不婚族、多元成家變多等因素有關。找伴侶困難 感情寄託貓狗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秘書長何宗勳觀察近年社會現象,貓狗已成許多人的生活重心、感情寄託,可以沒有另一半,但一定飼養毛小孩。許多不婚、獨居的中年男女,或單身同志朋友們的臉書主角並非自己,而是家裡的胖菊貓、賓士貓,或是笑到眼睛、耳朵瞇成一直線的柴犬,走路扭著屁股的短腿柯基。高齡醫學權威、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表示,早在十年前,國際知名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就預測,未來世界中,貓狗等寵物數量將高於小孩,二○一五年日本全國貓狗數量已超過新生幼兒,現階段台灣也是如此,意味不婚不生,選擇與寵物度過餘生的民眾變多了。陳亮恭分析,想要找到對的人、好的伴侶,難度愈來愈高,因此,許多人年輕時選擇「一個人生活」,邁入年老時,則「必須」一個人過日子,因害怕寂寞、孤獨,而養毛小孩作伴。行政院政務委員、知名社會學者林萬億表示,台灣單身晚年人口確實愈來愈多,如何降低生活孤獨感,成為人生的重要課題,有些人選擇接近大自然,蒔花弄草,有人延續年輕時的興趣,如攝影、畫畫等,有些則是透過宗教信仰,與人群互動,成為遊覽車進香團一員。相較之下,與寵物作伴,情感回饋更為直接,不少獨居中老年人飼養毛小孩,找到生活中的歸屬感,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結婚和育兒的壓力沉重,如有房貸,負擔更重,飼養寵物顯得輕鬆,不用承擔多的責任,就能感受到愛與陪伴,填補孤獨與寂寞。毛小孩作伴 提高生活質量研究證實,毛小孩陪伴,可提高單身中老年人的生活質量,使其快樂和滿足,減少孤單感和憂鬱傾向。陳亮恭表示,對於許多人來說,毛小孩不是寵物而是家人,除了陪伴,還能讓飼主感受到「被需要」的成就感,進而紓解生活壓力、降低孤獨感,「相信常對著貓狗說話的人,一定會愈來愈多。」不過,林萬億提醒,養寵物的成本比想像中還要高,除了飲食及洗澡美容等,還需支付昂貴的醫療支出,如想藉由與毛小孩的親密互動,排除生活上的孤單寂寞,應該做好心理準備,並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才能開心愉悅地與貓狗一起變老。●來測退休力:https://pse.is/3uraub不論是不是一個人,都要準備老後,好好生活。聯合報推出「六種動物測驗你的退休力」,歡迎填寫評估,來看你的退休準備夠不夠。延伸閱讀:.室友花數萬買狗不顧,何宗勳接手養出感情甘做狗爸.失婚背債千萬,游筑棊打拚20年活出自我!愛貓相伴療癒獨居的她.帶著愛犬去旅行/長腫瘤被宣告剩2年壽命,主人帶環島留下美好回憶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5-14 醫聲.醫聲要聞
生育政策缺一角 立委:應補助凍卵
盧小姐在媽媽的支持下決定凍卵,因為媽媽非常想抱孫,年約42歲的她至今單身,一心想趁著卵子品質還好時先凍著,以防萬一,至於何時使用,她目前沒有想法。盧小姐告訴中央社記者,印象中剛好看到國外藝人凍卵報導,想到自己生理期不是很穩定,和媽媽提到凍卵時得到了支持,因為媽媽非常希望趕快抱孫,任何手段都願意嘗試,整個凍卵過程沒有任何心理掙扎。盧小姐把凍存的卵子暱稱為「蛋蛋」,她指出,打排卵針時,使用的針數越多、收費越高,取卵又是另外一筆費用,「蛋蛋」每年的冷凍保存費則像是「保護費」,而且還漲價。盧小姐知道,如果這輩子都不結婚卻想要小孩,是不行的,因為目前法令規定,要做試管嬰兒,配偶欄必須有名字,「蛋蛋拿不回來、更不曉得要拿到哪去,這不夠友善,若都不結婚,保護費要一直付嗎?」Kelly(化名)的情況是39歲切除子宮肌瘤,當時單身的她擔心影響生育,決定先凍卵,凍卵給她把孩子生回來的機會。時間回到2021年,即使數十萬元的凍卵費用需要自己承擔,Kelly依然決定凍卵,為以後能當媽媽留下一點保障。隔年Kelly和男友步入婚姻,婚後1年解凍卵子,做了試管嬰兒,成功懷上一對雙胞胎。Kelly曾經開刀切除肌瘤,子宮受過傷,多胞胎可能增加負擔,但好不容易有了寶寶,實在捨不得減胎,她沉浸喜悅中,準備迎接王子公主與愛的結晶過著幸福快樂日子,沒想到孕期第22週早產,雙胞胎沒能留住。傷心欲絕的Kelly花了快1年調適。今年,她勇敢踏進診間要把孩子生回來。醫師這次只植入1個胚胎,年過40歲的Kelly再度懷孕,目前第10週,回診時在診間做超音波檢查聽到寶寶心跳聲,她激動地聽著,還錄音留念,特別珍惜得來不易的寶貝。目前桃園市提供30歲至40歲市民凍卵營養金新台幣1萬元、第2年與第3年保存金各6000元,金額最高為2萬2000元;新竹市提供25至40歲女性卵巢功能抽血檢驗2000名及凍卵療程1000名,合計最高3萬1000元。高虹安今年39歲未婚,日前她在凍卵補助啟動記者會中表示,女性在人生有許多重要決定,生育規劃與現實環境無法兩全下,推出符合時代趨勢的友善政策,包括卵巢功能檢測、凍卵療程及凍卵管理費,鼓勵民眾生育。同樣未婚的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呼籲,國家應補助年輕女性凍卵,現在是想生的生不出來,能生的不想生,高齡化生育在台灣已是常態,這是生育政策很大的問題,讓年輕女性提早有凍卵觀念,凍卵費用高,政府能拋磚引玉,撥經費補助,對單身女性是誘因,以後不管幾歲生小孩,總能有一個機會。凍卵,不只是單身女子、也是同婚女性的選擇,高嘉瑜告訴中央社記者,是否進一步開放到同性伴侶,必須評估社會共識,可以再溝通,初步希望開放單身女性。她認為,過去傳統觀念認為家庭一定要有爸爸、媽媽,這觀念可能越來越不符合社會常態。
-
2023-05-02 失智.失智100問
失智者財務危機 1/3遭家屬剝削!輕、中、重度失智如何保住財產 律師提建議
高齡八十四歲的國民黨前副祕書長、救國團名譽召集人李鍾桂,已故丈夫為前司法院長施啟揚,夫婦權傾一時,兩人膝下無子女,四年前施逝世後,李的健康每況愈下,且罹患失智症,近日爆發親信搬空數千萬老本,包括轉移房產、變賣股票,李鍾桂家人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已獲准,並提起刑事告訴。【延伸閱讀】政壇女強人李鍾桂失智疑被搬空千萬?3道防火牆幫失智家人守住錢失智症早期財物損失 三分之一是被家屬剝削財務超高齡社會來臨,失智發生率與年齡成正比,台灣失智症協會二〇一九年首次失智者財物損失風險案例調查,共收集七十四個案例,高達卅四人被騙時尚未被診斷為失智症,且多達六十五人尚無輔助或監護宣告,顯示財物損失可能為失智症早期徵兆。當中有廿五人被家屬剝削財務,比例高達三分之一,案件數居冠,其次才是詐騙集團,其餘則包括朋友或同事、商家、陌生人、金融人員、看護、法律、社會福利人員等。財務剝削管道排名則為金融服務、買賣、借貸和理財等,導致五十名失智者損失動產、十六人損失不動產、六人身分被盜用,但僅有廿四人採取法律訴訟救濟。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表示,根據監察院人權報告,失智者訴訟11年來增加17倍,包括監護宣告或財產、遺囑、指定扶養等訴訟,大多與近親剝削濫用、不當安排有關。金融剝削中除了財物剝削以外,「知情權剝削」也值得關注,意即子女自行濫用失智長輩的印鑑、進行投資,連銀行帳單都不讓失智者看,失智長輩對於自己的財務安排,完全不知情。「後面我會養你,你先分財產。」部分子女利用親情、話術,要長者提前進行財產分配。陳筠靜表示,也發生不少案例是,子女並未如當初承諾,提供長者該有的照顧安排,甚至部分長者財務狀況佳,原有生活水平高,但透過近親安排,反而失去原有生活水準。此外也有晚年嫁娶、形成親戚關係,也可能涉及不當目的性婚姻。一名90多歲陳奶奶罹患失智症,長期與小兒子同住,也是小兒子負擔照顧責任,大兒子則負責帶奶奶就醫。至今單身未婚的小兒子指控,大兒子私下申請為奶奶的輔助人,陸續挪移數百萬元財產,質疑是因為姪子打算出國唸書,哥哥利用親情操弄失智媽媽將財產轉移,因此主動提告,希望爭取自己擔任媽媽的輔助人,保住媽媽的財產。財產及早規畫 家屬介入常造成糾紛也有人晚年後想將不動產轉為資金活用,卻因為失智症受到阻礙。一對高齡夫妻共同持有房產,先生為失智症患者,太太則為照顧者,兩人做好規劃,希望將房產售出做財務信託,沒想到遭兒子反對,認為父母若售出房產,會影響到他未來繼承特留份,甚至威脅父母若敢賣房將提告,指控母親故意讓失智父親作出不當決定。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長庚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徐文俊提醒,根據國內外調查,常見高齡者遭家人掠奪財物,若長者已經失智,即使回朔當時狀態,也難確認當下是否遭親人詐騙,使得案件處理上更加複雜。有晚輩不認同長輩的處理財務方式,並不一定與失智症相關,但建議民眾應該及早規畫,而非等到失智後才讓家屬介入處理。財產「身心障礙安養信託」 律師:提前規畫為上策【記者許政榆/台北即時報導】國民黨前副祕書長、救國團名譽召集人李鍾桂罹患重度失智症,引發親信與家屬爭產大戰。專家表示,民眾無論有無慢性病或罹患失智症,在不同時期應及早思考,做好未來的財務規畫,也提醒民眾做輔助宣告、監護宣告「並非萬靈丹」,因我國欠缺完整監督機制,也可以考慮使用身心障礙安養信託,花小錢保障辛苦一輩子的老本。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宇皓法律事務所律師鄭嘉欣表示,以李鍾桂案例,因財產已被移轉出去,家屬僅能進行刑民事提告,刑事包括準詐欺,民事則是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返還。不過法官除了按照病歷,也會根據在場公證人、見證人或錄音、錄影跡證一併考量,但失智者容易附和、順著照顧者的話,即使有錄影存證,也難證明是失智者本意,家屬若要指控失智者當下是遭詐騙,難度非常高。意定監護、信託契約 輕度失智前要完成鄭嘉欣建議,民眾尚未失智前,甚至邁入中年都應該提前思考、規畫,包括「意定監護」決定自己未來的監護人是誰,像是同志愛人、同袍好友等,不一定要選擇自己的親屬,此外亦可有多位監護人,分別管理自己的醫療、財務。不過意定監護只有監護權,若要保障財產,須透過保險、信託契約來規畫,以及醫療委任代理、臨終照護決定、過世後遺產處理,建議在輕度失智前都要做完。中度失智 考慮他益信託、遺囑信託若已是中度失智,仍留有些許判斷能力,鄭嘉欣表示,家屬可與失智症患者討論,是否做金融註記或不動產預告註記、預立第二聯絡人等,甚至身旁的家庭照顧者,擔心自己「走得更早」,未來沒有人可以照顧失智者,亦可以考慮做他益信託、遺囑信託,或將自己的保險金以分期方式、達到「類信託」效益,即使自己不在了,保險仍會定期撥錢給失智者使用。重度失智輔助宣告、監護宣告 欠缺監督機制重度失智患者會牽涉輔助宣告、監護宣告問題,鄭嘉欣強調,輔助與監護宣告「不是萬靈丹」,一旦做了監護宣告,等於輔助人想怎麼使用監護人的現金、股票、有價證券、車子、黃金「都可以」,只有在處分財產清冊上的不動產時,才需要經過法院許可,我國法官至今未在主文上宣告,要求輔助人按月做財產清冊報告、交付信託,我國的監護宣告欠缺監督機制。鄭嘉欣說,相較韓國有公設監護監督人,按時監督民眾的財產是否遭輔助人濫用,若沒有子女的長者,韓國也有公設監護人。但我國欠缺監護監督人、輔助監護人制度,也欠缺具有公信力的信託監察人。在我國制度尚未完善前,她也推薦民眾可使用「身心障礙安養信託」,費用約僅百分之一至二,比起千萬元資產遭人騙走,不如花小錢做好下半輩子金融保障。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陳筠靜建議,高齡者可預先做不動產註記,並指定聯絡人,當未來不動產進行移轉、分割時,地政事務所也能同步向聯絡人確認。也呼籲民眾應及早進行財務規畫、醫療及照護決定,並與家人取得共識,提前做意定監護、信託契約及相關註記,信託契約中亦可載明信託關係不因委託人受監護或輔助宣告而消滅 ,保障自己未來失智或因病無法表達己意,法官仍可依照紀錄有脈絡可循。若有相關需求可撥打全國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5-01 養生.家庭婚姻
「家庭主夫」結婚7年婚姻幸福一把罩!專家曝幸福婚姻3守則
現代社會強調男女平等,老公會下廚、分擔家務的比比皆是,但若是女主外男主內,能接受嗎?每段婚姻都有自己的幸福方程式,如何相處最舒服也只有兩人懂,不必在意他人眼光。身邊大齡單身的友人不少,已婚的除了男主外老婆全職帶小孩,雙薪家庭更是常態,其中也不乏「家庭主夫」的朋友。妳身邊有「家庭主夫」嗎?網路發達改變了傳統工作型態(例如YouTuber、社群經營),加上近幾年疫情影響,大家也越來越習慣在家工作模式,若在家SOHO足以支撐日常花費,why not?而「家庭主夫」也開始在身邊出現。「家庭主夫」並非無所事事、無事生產,除了接手家中一切事宜,包括照顧小孩,不少也在家工作持續有進帳。一位「家庭主夫」日前在Dcard結婚版PO文,分享自己與老婆婚姻幸福的方法,引起網友們關注。相處12年仍然如膠似漆原PO表示自己35歲,和老婆結婚七年並有兩個孩子,他和老婆感情非常好,在研究所交往五年後決定步入婚姻,「一直到現在身邊朋友都超級羨慕與疑惑,我們到底是怎麼有辦法相處12年都還是如膠似漆?」「遙想當年...熱戀期結束後的我們從學生進入社會,因為現實、心理、生活圈的層層轉變,也曾經磨合到身心俱疲,並懷疑自己、懷疑對方的愛,曾經覺得好像淡了、撐不下去了,當時支撐我們兩個的信念是:我還能找到一個可以替代她(他)的人嗎?」並非一路走來都無波瀾原PO解釋,交往了這麼久,兩人之間除了愛、合適、熟悉感,還有更多是「已經花費的時間成本」;又不是誰犯了什麼滔天大錯,現在如果喊停,簡直是超級不值得、浪費的行為。他表示,當然不是指不管怎樣都不能喊停止損,前提是要在「雙方沒有嚴重問題」之下,若只是因為淡了、膩了這種理由而喊停那真的非常不值得。「但若是有非常嚴重大問題如劈腿、不適合那當然趕快逃囉!」仔細思考會發現,我們早就無法再花更多心思時間去重新習慣、接納一個新的對象。婚後最大的變動是「孩子」有了穩定感情基礎後,原PO認為婚後基本上就不太會有大變動了,最大的變動應該是「有了孩子」吧!「因為我的工作關係,主要都是在家裡上班、時間也相對比較自由,在家基本上所有家事都是我包辦。」「因為看著老婆懷胎10個月裡,各種身體不適、夜裡一次一次的起床,還有在產房裡聲嘶力竭、拼命為了我們孩子努力的樣子,我發誓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這個願意花費所有青春、美貌跟著我走一輩子的女人。」(編按:別人老公總是不會令人失望!)模範老公為何沒尊嚴?婚後有些朋友、甚至是家人都曾問過原PO,怎麼是讓老婆出去工作?然後自己在家帶小孩,這樣很沒尊嚴、不擔心老婆在家裡地位太強勢?原PO這樣想:「老婆在我們感情裡本來就是比較強勢的一方,我習慣了也完全不在乎,因為我知道我們相愛就夠了。以前就很喜歡我可能不會愛你這部劇裡的一句台詞:『一個家一定要有一個唱歌的,其他人在旁邊幫他伴奏』。」為了家庭、感情的和諧,原PO非常心甘情願為老婆伴奏,「況且我老婆的朋友都羨慕她羨慕的要死,說我是模範老公,何來的沒尊嚴呢(笑)!」婚姻幸福三守則原PO最後分享了和老婆維持婚姻感情的三大心法,「祝福大家都能有幸福美滿的婚姻!好好愛自己的另一半吧,用心把日子經營好,不會讓你後悔的!」(編按:老公們還不快抄起來)《守則一》節日儀式感、驚喜:老婆永遠都是小女孩,生日、情人節、紀念日是絕對要過的,不一定樣多鋪張多澎湃,有時候一張卡片、一束玫瑰花、自己做的蛋糕,老婆也能開心很久。偶爾也會偷偷去等她下班、或是做一些小小的惡作劇,也是很好能增加感情的方法。《守則二》兩人時光:定期一定要拋開家人、拋開孩子(喂~)過上兩人時光,婚後生活真的多了太多繁瑣的事了,但我們一個月至少會安排一次兩個人的小約會(老婆就算忙也會努力空出時間),孩子就托給家人或是好朋友幫忙照顧,這方法真的很讚,別被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了!《守則三》聊天:別看這好像很簡單,我指的是「真正的聊天」!並不是到公司、今天加班、孩子生病了這種報備式的對話,而是真的交心的談話,老婆平常上班忙,所以睡前我們都會聊天,聊聊老婆最近工作在忙什麼、聊聊孩子最近學校發生什麼,這樣子才能讓兩個人在生活上能夠持續有交集。網友:我順產老公是不是覺得很輕鬆?看了原PO的爆炸性發文,主題還是「男人們!請好好珍惜你的老婆」,讓女網友們都炸鍋了:「果然都是別人家的老公...,我家那位不知道多久沒有送我禮物了」、「完蛋了我在產房沒有聲嘶力竭、超級優雅那種,他484以為很輕鬆?」、「所以真的有這種男生,我以為都是幻想的...」、「這篇文我要給老公看!」(小編也轉給老公看了)男網友則大多酸言酸語:「這種文請少發,我女友會看!」、「這篇女生打的吧?反串要說餒!」,但也有網友跳出來說公道話:「不是只有男人要珍惜老婆啦,女人也要好好珍惜老公呀,互相懂得珍惜感恩才走得長久。」大家覺得呢?歡迎與我們分享和隊友的感情經營方法,更歡迎吐槽老公!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9 養生.家庭婚姻
38歲單身女被媽催生,當心老了沒人養!女兒一句話讓眾人住嘴 6點打臉非結婚生子才幸福
【本文重點】相較於傳統的保守觀念,現代人觀念已不同於以往,晚婚或是不婚的比例增加。多數單身女性認為,就算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不必藉由婚姻來換取生涯保障,透過自身努力便能維持財務穩定,也因沒有婚姻跟孩子的束縛,更能享受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一位38歲單身女兒被媽媽催婚催生的情況,引發了許多網友對於婚姻與單身的看法。--by ChatGPT女人一定要結婚生子,老了才不會沒人養嗎?不管時代怎麼演變,仍有不少觀念傳統的人認為,女人要結婚生子人生才完整!你是否在生活中時常聽長輩「關心」晚輩,「年紀不小了,趕快找個合適的人嫁了吧!」、「XXX的兒子不錯,要不要幫你介紹?」、「都幾歲了,眼光不要太高,這麼挑小心沒人要」、「女人還是要結婚生子比較好」、「再不結婚生子,老了沒人幫你善終」。這些看似關心的情緒勒索話語,在無意間提醒著你『要結婚生子人生才性福美滿』;甚至有人會用「剩女」來稱呼年過30歲仍未婚的單身女性。相較於傳統的保守觀念,現代人對婚姻的觀念不同於以往,晚婚或是不婚的比例增加。多數單身女性認為,就算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不必藉由婚姻來換取生涯保障,透過自身努力便能維持財務穩定,也因沒有婚姻跟孩子的束縛,更能享受自由自在的單身生活。38歲單身女兒被媽媽催婚催生一位38歲單身女兒頻頻被媽媽催婚,要她早點結婚生子,不然老了沒人養。女兒卻回說:「自己單身可以活得很好,老了靠自己很好啊,為什麼一定要靠別人養?大不了存錢去高級養老院。」對此,她也在網路上不解的詢問,「女人一定要結婚生子嗎?」貼文一出,引起大批網友的回應,闡述對結婚生子的看法。支持?反對?靠別人不如靠自己有網友表示過的快樂就好,不一定要結婚生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自己活的快樂精彩,有沒有結婚生子,也沒那麼重要了」、「我娘也是說要結婚,但也不一定婚姻這條路適合每個人,人活著就是要幸福!結婚是幸福,離婚也是幸福,一個人也是幸福!通往幸福的道路每人皆不同,所以只有自己能決定如何讓自己幸福。」、「有兒有女,老了未必會奉養?不如自己活得開心快樂就好,何必牽絆那麼多的問題呢?」、「來到人世間太辛苦了,不管結不結婚都辛苦,我如果晚出生,現代人,我也不結婚」、「為何要结婚折磨自己?」、「能妥善安排自己的生活,單身也可以過得很精彩」、「人生是自己在過的,看個人意願!」、「不要為了結婚而結婚,婚姻生活真的不是想像中美好,如果可以重來一定不會選擇婚姻」、「想清楚了就行,知道自己往後的生活安排要如何應對,對自己負責」、「世事難料,活的自在最重要」。有觀念傳統的網友認為,女人一定要傳宗接代,老了才有人能照顧。「自己的人生如果有辦法自己負責有沒有結婚生子那無所謂,只不過有沒有傳宗接代的責任那就另當別論了,要不然人類會絕種」、「年輕想法很多到老時就不一樣,不婚,不生,到老才知嚴重」、「不孝有三。無後有大。一定要有後代才對。」、「不管男女不結婚不生不育日後將一無所有,百年之後被狗啃嗎?」、「不結婚或沒伴侶,看似輕鬆自在又愉快,最好你(妳)一生都平安無事!當有一天遭遇意外或生重病,身邊沒有半個親人,你有再多的錢,有屁用……?」、「不生小孩...萬一您老了失智了怎麼辦?病危了沒人簽名怎麼辦?」、「優生學論,如果是才貌很優的人找一個很帥的人生個孩子,自己生活品質好就生一個吧,不管男女都好」。也有網友表示,時代不同了,靠別人不如靠自己,要有錢就能養老。「女兒的觀念很好,只要經濟能力好,就不怕老」、「萬一生了小孩是敗家仔 恐怕連去養老院的錢都有問題」、「也沒有說一定要結婚但你現在開始要存足養老金了」、「一個人也很好啊,但要有錢,不然結婚後還要跟一些衍生出來不相干的產物往來,超級煩又累」、「不一定要結婚,但是一定要有錢跟保險健全。」、「過好每一天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結婚真的好嗎?生子真的會養老?人算永遠不如天算,時代已不同了!」、「年代不一樣了,小孩絕對不會養你」。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女人不一定要結婚生子才幸福女人一定要結婚生子嗎?在現代社會中,女性已經擁有更多的權利和選擇權,包括是否結婚和生育。我們應尊重每個人的選擇,而非將一種生活方式強加於他人。1.幸福並非只有一條路:每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不同,婚姻和生育不一定是每個人都必須追求的幸福之路。有些人可能會找到他們的幸福通過其他方式。2.女性應該擁有自己的選擇權:每個人都有權決定自己的人生路線,包括是否結婚生子。女性應該被允許自由地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不受到社會上的壓力。3.婚姻和生育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實現的事情:有些女性可能因為健康、財務或其他因素而無法結婚生子。這種壓力只會讓這些女性感到更加不安。4.單身不意味著孤獨:單身不一定意味著一個人總是孤獨的。人們可以建立深厚的人際關係和生活圈子,以及從事各種興趣和活動。5.生育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每個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況都不同,生育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會導致不良影響。這種壓力只會讓這些女性感到更加不安。6.關於「剩女」的詞語:使用「剩女」這樣的詞語,會讓女性感到被貶低和不尊重。我們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不論他們是否選擇結婚和生育。總之,女性應有決定自己人生的權利,不該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和刻板印象影響。讓女性可以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路徑,無論是追求事業、家庭,還是兩者兼顧。我們需要擁抱多元性和包容性,讓每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生命中找到幸福和滿足。延伸閱讀:.柯佳嬿遭爆「堅持不孕」,首露面高EQ提回應!5方法教你拒絕別人的關心.女人結婚才有依靠?媽反駁爸「嫁你倒楣下半輩子」曝血淚史!婚前思考6問題.35歲婦女不孕、流產風險高! 醫指黃金生育期「25至35歲最佳」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16 焦點.健康知識+
獨自就醫者愈來愈多!每個人都要面對就醫孤獨,自己顧自己更須超前部署
隨著社會變遷,「一個人」的比率愈來愈高,獨自一人就醫、甚至住院開刀,開完刀回家自己照顧自己,將逐漸成為愈來愈普遍的經歷。許多人可能覺得自己照顧生病的自己有些悲涼,其實不然,及早準備、調整心態,自己也能照顧自己。你知道自己的孤單等級嗎?網路上流傳著孤獨等級量表,從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火鍋,把孤獨分為十個等級,第十級便是一個人住院開刀。照顧許多老少病患,乳癌權威專家侯明鋒表示,一個人就醫情況日益普遍,原因在於單身獨居,或與家人分隔兩地的人口逐年增加,「每個人都要面對就醫孤獨,必須做好心理準備。」超高齡社會即將來臨,獨居者愈來愈多,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副執行長林博樺表示,獨自就醫、住院的患者變多,從弘道對高齡者提供的服務觀察,整體來說,六成老人都有家人陪同就醫、一成左右有對應的服務社工陪同,自己一個人就醫者約占兩成,且愈來愈多。七旬癌友 回診途中分次休息侯明鋒發現,除了高齡者,許多四、五十歲乳癌患者,最近幾年來,獨自門診就醫、癌症化療、住院動刀的「超孤獨」情形變多。在詢問病人「有沒有家人或親友陪同」時,須小心翼翼,就遇過癌症病友當場嚎啕大哭,場面尷尬,讓人不忍。七十多歲乳癌晚期患者陳太太幾乎都是一個人回診、做化療,日前病情惡化,肺臟肋膜積水,稍微走路就喘,身體相當不舒服,但還是一個人開著老爺車回院接受治療,途中因為太喘、頭暈,好幾次將車停在路旁,趴在方向盤上休息;警察向前關心時,看到她胸前的引流管,嚇了一大跳,直問,「需要幫忙嗎?」侯明鋒說,這位病人是典型的「獨自就醫」個案,一開始確診罹癌時,兒子還曾陪同就醫,但幾年後北上工作,成家立業,就醫之路就剩她一人踽踽獨行,獨自回診、手術、化療,當醫護人員問起「怎麼沒有家人陪著一起來時?」總是眼眶泛紅,回說「兒子忙、沒空。」目前家庭型態多為小家庭,老後未和子女一起住的比率愈來愈多,林博樺表示,「這就是社會趨勢」。但他也發現,過去獨居可能因為經濟考量,尤其是老人不得不留在老屋慢慢變老,成為弱勢的象徵;但觀察現況,新世代老人不乏希望老後保有自己的生活空間,選擇不和子女同住,僅維持日常聯繫,當然也就自己就醫。中年獨居 自我挑戰住院六天更年輕一些的人,本來就獨立且行動力強, 做好萬全準備,能夠挑戰自己一個人住院,完成另一種人生成就解鎖。四十六歲的徐先生單身獨居,半年來因骨刺壓迫神經導致嚴重背痛,保守治療無效,今年三月他住院六天接受頸椎微創手術,從頭到尾都是自己一個人。徐先生說,不想麻煩家人、朋友或請看護,就靠自己做好萬全準備。除了因獨居而須獨自就醫、住院,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安欣瑜觀察,親子關係也是影響因素之一。有人年輕時忙於工作或曾和孩子發生衝突,導致子女不願照顧。她曾遇過一位七十多歲奶奶,住在山區,因肝功能不佳而出現腹水,經救護車緊急送醫,兒子雖陪同,但一到醫院將老奶奶「丟下就跑了」。好在透過醫院提供資金,加上社工協助,奶奶在安寧病房的最後一周,家屬終於出現 ,彼此和解並做最後的道別。安欣瑜也表示,一個人住院,若經濟許可通常會請看護、照服員,但對經濟困難的人來說,在醫院請看護行情一天約兩、三千元左右,若住院時日較久,是筆不小的負擔。心態準備篇/自己顧自己 先沙盤推演一般刻板印象可能認為一個人生病、自己照顧自己,相當悲慘和無助,其實,如果平常就獨立生活、能積極解決問題,遇上病痛時也能發揮思考力和行動力,自己照顧自己。卅八歲的田小姐,兩年前因闌尾炎開刀,在沒有家人陪同下,她事先準備好束腹帶、透過無障礙扶手幫忙,開刀隔天就能自行下床。四十六歲的徐先生三月接受頸椎微創手術,在術前就把生活流程都想了一遍,住院六天和術後照顧,從頭到尾都是自己一個人。田小姐兩年前有天夜裡上吐下瀉,到急診觀察,原以為是急性腸胃炎,沒想到檢查是闌尾炎,緊急被送進病房,辦住院、等開刀。辦手續時,院方發現她沒家人陪同,就照流程問她是否要請看護,但她知道看護有時不見得排得上,既然只是小手術,靠自己應該沒問題。辦理住院時,沒有單人病房,她知道病房沒有可上鎖的置物櫃,就打電話將錢包等重要物品託付同事,同時也列出清單,拜託同事幫忙準備住院時物品。徐先生頸椎動手術,他先找好友當緊急聯絡人,也跟醫師問清楚手術方式,確定可以自己換藥,還事先知道術後可能會有幾天吞嚥困難,先買好流質飲品;術後無法立即恢復活動度,也先和公司商量,將原本外勤工作暫改為內勤。徐先生術後必須戴護頸圈、不能低頭,為期兩個月,他術前把生活流程想了一遍,包括準備即食品、將生活用品擺在好拿的地方。還先上網看看其他人遇到什麼問題、怎麼解決,再根據自己的狀況演練、微調。責任編輯:陳學梅
-
2023-04-04 焦點.生死議題
身後事怎麼辦?花葬、海葬還不夠省事!網友天馬行空提「這些新奇葬法」
清明連假掃墓之際,許多人也在思考自己以後的身後事想要怎麼樣的型式。現在海葬、樹葬、花葬等已經愈來愈被大家所接受,因為既環保又省事,甚至網友們還提出如植葬在家中盆栽、燒一燒直接丟掉等,比植葬更加省事的諸多方法。多元葬法 樹葬、花葬、海葬、閃葬…你有想過你走了之後,身後事想要什麼樣的處理方式?以前老一輩人的土葬現在幾乎已經很少見,目前最普遍的是火葬。而近年來因環保意識高漲,樹葬、花葬、海葬等方式也已被愈來愈人所接受,因為既環保又省事,也不至於給後代子孫添太多麻煩。還有國外較常見的「閃葬」,是指將親友的骨灰製成鑽石,常伴指尖;也有人製成項鍊。身後事處理 網友天馬行空《元氣網粉絲團》一則關於身後事如何處理的貼文,許多網友紛網留言多種更為簡便的方式。例如有網友提到「植葬,在家的盆栽花園裏,更環保更守護家人。」、「灑在我家的水溝也行」、「火化後直接倒掉」、「燒一燒隨風飛就好」、「火化後不處理最好」…。還有人天馬行空想要「馬桶葬,燒了完了骨灰倒進去按一下沖掉就好,方便以後隨時都能對著馬桶掃墓,簡單又方便。」、「車葬,可以每天環遊四海。」、「燒完直接丟垃圾車,以後要拜看到垃圾車就可以拜了,還可以天天拜。」、「去殯儀館登記聯合公祭。簡單又不用花錢。」也有人認為怎麼葬都無所謂,好好活著最重要。「忘了死,好好活,珍惜現在的每一天。」、「什麼葬都好,好走最好,人死了什麼都是空的。」、「不要為難幫忙處理後事的人,不必執著處理方式,只要活著的當下快樂舒心就好。」》加入討論,或看更多精采留言不婚不生變多 現代人不想麻煩別人這些看似天馬行空的留言,反映出現代人不喜歡麻煩後代及親人的想法。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現在單身、不婚、少子或不生育的人愈來愈多,因此很多人認為沒必要麻煩親友,不辦喪禮、不留骨灰、不要墓地祭拜,人生歸零的「零葬」,又比樹葬、花葬來得更簡單。與其想死後怎麼葬怎麼拜,不如在世時多珍惜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人與人之間,互相記得在世時的美好,逝去了就放在心底想念。葬與不葬、拜與不拜,只要有心,每天都是清明節。【參考資料】.元氣網粉絲團「海葬、樹葬都不要,他選擇最浪漫的「閃葬」做貼身的永恆紀念」.花葬 植存 太空葬… 你最想要哪種安葬?
-
2023-03-26 養生.家庭婚姻
即使婚姻不幸福也比單身有利健康?研究:尤其在血糖控制上
【本文重點】婚姻關係對血糖控制具有幫助,即使處在不幸福的婚姻中,也比單身對健康有好處,其糖化血色素平均比單身、離婚或失去另一半的人低21%。夫妻會影響彼此的行為,也有較高的共同收入,能夠帶來較健康的飲食。而經歷婚姻轉變(例如離婚)的人,糖化血色素明顯發生變化,出現糖尿病前期的跡象。研究結果表明健康與人際關係密切相關,婚姻或同居關係有利血糖控制。--by ChatGPT近年來專家一直強調,「社會孤立」不利健康。現在更有研究指出,即使處在不幸福的婚姻中,也比單身對健康有幫助,尤其在血糖的控制上。早先就有研發現,與單身人士相比,婚姻可以帶來許多健康益處,包括更長壽,中風、心臟病和憂鬱的風險較低,也普遍有較健康的飲食。專家認為,夫妻會影響彼此的行為(如飲食習慣),有較高的共同收入,也可以帶來較健康的飲食。研究人員想更進一步了解婚姻關係如何影響血糖,他們分析來自「英國老化縱向研究(the English Longitudinal Study)」中,3300多名50至89歲成年人的數據。研究人員詢問他們,是否有丈夫、妻子或同住伴侶,還問及兩人關係中的壓力與支持程度。而後將每四年採集的血液樣本,與蒐集的數據一起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已婚或同居者的糖化血色素,平均比單身、離婚或失去另一半的人低五分之一(21%),這樣的結果同樣適用於男性和女性。有趣的是,兩人關係不管是和諧或緊張,對血糖平均值沒有顯著影響,證實支持性關係對健康有利。而那些經歷婚姻轉變(例如離婚)的人,糖化血色素明顯發生變化,出現糖尿病前期的跡象。領導這項研究的渥太華卡爾頓大學Katherine Ford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健康與人際關係密切相關,無論配偶、伴侶之間的關係是否和諧,婚姻或同居關係有利血糖控制。該研究刊登在《BMJ糖尿病研究與護理開放期刊(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 Care journal)》上。責任編輯:辜子桓
-
2023-03-25 退休力.自在獨立
熟齡離婚─現象篇/3個常見原因讓夫妻關係回不去!家事律師:分手前想想離婚成本
年齡邁入六字頭,人生進入後半場,卻面臨婚姻關係出現變化。兩人對老後生活期待不同,或長期疏離的關係終於到了直球對決時刻,讓「熟齡離婚」悄悄發生。聯合報關心大家的退休力,準備老後生活,關係從兩個人到一個人,心靈上的準備,你/妳做足了嗎?從數據上不僅已經可以看出熟齡離婚有增加趨勢,社會也因應熟齡離婚出現商業需求,幫助人們在人生下半場,各方面做足準備,減少驚慌。 四、五年級生走過戰後嬰兒潮的經濟起飛,現階段正面臨退休或準退休生活,不過,多項數據發現,該族群的婚姻關係正悄悄出現變化。離婚總對數中,逾五十歲者占兩成以上,婚齡超過廿年的離婚率近十年皆往上成長,特別是婚齡卅年以上的離婚率,成長速度最快。專家分析與女性經濟獨立、退休後婚姻關係變化、對第二人生想像不同等因素有關。台灣目前並沒有明確定義「熟齡離婚」,知名家事律師賴芳玉說,她所認為的熟齡離婚應該是婚齡超過十年以上,婚姻關係已經進入到老夫老妻並準備離婚,才稱為熟齡離婚;台灣現在掀起的退休後熟齡離婚,日本早在十多年前已經歷過。第一種:經濟獨立 擺脫妻與媳角色二○○七年日本為保障女性修改年金制度,夫妻離婚後,妻子可主張領取先生一半的厚生年金(類似台灣老人年金),之後日本社會就出現大規模的「定年離婚」。賴芳玉表示,台灣與日本雖有相似,如經濟議題,但她觀察,台灣熟齡離婚更多是難以適應退休後的夫妻關係變化。戰後嬰兒潮的女性,相對於已到八、九字頭年齡的女性,經濟相對獨立,進入婚姻時「男主外、女主內」是主流價值觀,女性一直照顧著男性、公婆、子女,當先生從職場退休,期待能在家中當大爺,她仍禁錮在「太太、媳婦」這個角色時,她也希望從太太、媳婦的角色退休,加上經濟相對獨立,更有機會可以尋找自我。第二種:無話可說 為了孩子在忍耐第二種熟齡離婚的典型,就是退休後,夫妻二人已無話可說,過去的關係靠解決子女問題、共同對抗婆婆等維繫,當孩子離巢、公婆離世,二人的關係也跟著「回不去了」。第三種:退休男性外尋填補空虛第三種常是男性離開職場後,頓失長期追求的競爭關係,失去自我重心,加上不敢面對自我,在家中如果找不回競爭感就會外尋填補空虛,常影響自己後半生。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則說,婚齡超過廿年以上的夫妻,二人在關係中都具有「陪伴」的功能,要捨棄婚姻帶來的陪伴功能,有部分是關係長期不好,只是為了孩子在忍耐,等孩子長大也宣告關係告終,另一種則是男性退休後,成了「有錢又有閒」的男性,不願服老想追求青春,開始期待追求年輕女性,增加自我認同感。林萃芬說,年紀超過八十歲選擇離婚的大多是女性,認為服侍這個家一輩子,不希望死後還要與不喜歡的夫家葬在一起,離婚不只是對另外一半的不滿,也是對於夫家的不認同。熟齡離婚─現象篇/分手前 想想3大離婚成本盤點離婚成本.經濟成本:開銷從兩個單位變成一個單位,經濟上是否足以負擔。.情意成本:情感的連結如何維持與斷離,在不影響雙方生活下,討論出解方。.寂寞成本:思考真的需要一個人嗎?是否有足夠的技能可以獨立生活?熟齡離婚背後藏有中年危機、人生新篇章的關係轉換,知名家事律師賴芳玉說,熟齡離婚比婚齡較短的夫妻離婚,需要思考的議題更深更廣,不僅要思索婚姻對於二人的意義,還得思考三大離婚成本,經濟成本、情意成本、寂寞成本,否則面對已進入退休的年紀,決定恢復「單身」也得具有實力才能穩健過活。據內政部統計,一一○年離婚對數中,以年齡區分,五十歲以上男性占百分之廿五、女性占百分之十五。五十歲以上男性比女性多一點六倍,而五十歲以下女性則是多於男性一點五倍。賴芳玉說,男性在五十歲以上比女性更易遇到離婚議題,而男性長期在關係中,大多扮演不會經營、表達感受,有些則是相對自我或自戀,從數據難以得知提出離婚是男性還是女性,不過數據顯示,該現象不只出現在去年,而是近五年都有相同趨勢,不少這階段的男性會透過外遇,擺脫原本關係,最後被發現而走向離婚。熟齡離婚 外遇常是「假議題」熟齡女性選擇離婚大多經過深思熟慮,男性多是不得不離婚,如外遇被抓、不想經營關係等。賴芳玉說,外遇、離婚對她而言都是「假議題」,兩者都是關係卡關導致最後的結果,面對關係經營的失敗,如果不面對而假裝蓋掉創傷,沒有趁此「轉大人」,重整自身需求,類似的問題將不斷重演,而年紀愈來愈年長,相較於年輕人,更沒有重新站起來的本錢。她建議要離婚前,先問兩個問題,現階段造成你/妳的痛苦來源是什麼?離婚有辦法解決問題嗎?賴芳玉說,有些人會認為離婚之後,問題就能解決,痛苦就能消失,但問題常不在另一半,可能是在自己或岳父母、公婆家。她強調,問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離婚前,也不建議賭氣,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單身」的本錢。賴芳玉說,離婚前,無論男女都該盤點經濟成本、情意成本、寂寞成本,也就是從錢到兩家關係,再到心靈準備都要思量。離開這段關係後,房貸、車貸等有辦法負擔嗎?與另一半分開後,多年累積的情,如何幫助自己割捨?是否需要親朋好友或專業諮商師協助?再者是,生活中的安全感、歸屬感,如何從原本二個人,回歸到一個人,也能面對孤獨。賴芳玉說,社會一直對於「孤獨」帶有負面印象,當選擇回歸到一個人,或投向另外一段關係時,都得深思自己需求到底是什麼?否則空虛感的降臨,很容易對人產生負向循環,陷入更深的深淵。熟齡離婚─現象篇/怕你衝動 陸推「30天冷靜期」【聯合報/特派記者賴錦宏/北京報導】結婚或許不一定得靠一時衝動,但離婚,有時可能真是氣頭上的一時衝動。有鑒於近幾年結婚率愈來愈低,離婚率卻節節攀升,中國大陸自二○二一年起大幅提高離婚門檻,包括設定了卅天的「離婚冷靜期」。大陸現行「民法典」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卅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限屆滿後卅日內,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亦即,今天大陸的夫妻若想登記離婚,必須過五關:「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大陸民政部社會事務司長王金華稱,這樣的規定主要是為那些草率離婚、衝動離婚的人增加一個門檻。「是不是考慮清楚感情確已破裂?是不是對子女撫養、財產、債務處理等事項協商一致?」任何一方只要說不同意離婚,等於雙方沒有達成共識,說明還要再冷靜反思。「冷靜期」的設置是否真能有效降低離婚率?至少大陸媒體的報導似乎如此。廣西南寧晚報就指出,根據南寧市民政局的數據,二○二一年一月到二○二二年十二月底,南寧共有兩萬多對夫妻申請辦理離婚手續,最終實際辦理離婚的為一萬三千多對。報導因此認為,「離婚冷靜期讓約七千對夫妻保住家庭完整」。不過,對於官方這項「美意」,不少大陸民眾卻不領情。許多網友質疑,結婚和離婚是個人意願和自由,自己行為自己負責,強行用法律干預反而會適得其反。更有女權運動者擔心,這樣的法律設計可能會侵犯女性權益,因為在家暴事件中女性受害者較多。數位版看這裡從今昔婚姻關係 看童養媳的故事中研院「研之有物」專訪中山大學社會系榮譽講座教授莊英章,分析日治時代,台灣戶口調查簿與田調訪談。童養媳面對婚姻關係的不健全,婚姻關係看似約定關係,但在婚後廿四到廿五年後,離婚率相對於招贅婚、婚嫁娶中卻是最高的。更多童養媳婚姻故事,請見聯合報數位版。(責任編輯:葉姿岑)
-
2023-03-23 養生.家庭婚姻
結婚才有依靠?媽反駁爸「嫁給你倒楣下半輩子」,曝婚姻血淚史
不管時代怎麼演變,仍有不少人認為,只有婚姻才是女人幸福的依靠。對於許多長輩而言,「女人一定要找到一個好的歸宿,結過婚才算有個完整的人生」。而有這種觀念的長輩,只要家族聚會遇到單身晚輩,喜歡逢人就催婚,讓很多年輕單身晚輩很是困擾。其實,幸福的婚姻是女人的歸宿,但不是女人唯一的歸宿。若女人不幸嫁錯郎,嫁給會家暴、外遇、愛賭博的爛男人,那還不如單身過好自己的生活。婚姻是愛情的天堂,還是墳墓?一名女網友在網路上表示,爸爸認為「女生一定要結婚才有依靠」,卻被媽媽反駁「就是嫁給你才倒楣下半輩子」,而貼文一曝光,引起廣大網友迴響,也紛紛分享自己的婚姻血淚史。踏入婚姻是踏入愛情的墳墓!許多網友對此論點表示認同,紛紛表示後悔進入婚姻,若重來一次單身最好。「當初就是要有所依靠,結果換來地獄般的生活,如果能重新選擇~不婚靠自己比較實在」、「我家也一樣,爸爸只會抽菸賭博、都是靠媽媽打理家庭,然後爸爸自己無用,還只會出一張嘴,真是『男人千萬不能只剩一張嘴啊』」、「老公好的跟壞的差很多,公婆也一樣,兄嫂更不用說了,就是有以前的人過得不勝如意,才會有現在不婚族越來越多」、「就算要嫁也要嫁對人!如果時光倒流,相信很多女性選擇不婚」、「男生就是一直自我感覺良好,對女生而言,結婚只不過是又增加一個小孩罷了,還要伺候他」、「倒楣下半輩子,快離婚還有幾十年好日子」、「結婚不一定會好,不好的一堆,單身比較好」。也有網友表示,進入婚姻是自己的選擇,也只能認命過生活。「都是愛的死去活來才結的婚,不幸福也是自己盲目,自己選的怨自己吧!」、「相欠債、人生苦短,當做還債就好了啦」、「凡事一體兩面,選擇本就代表正反兩面,選擇,沒人保證一定是正面的,交往中就好好觀察人品,會比較恰當」、「隨緣!有些事不是你想要就可以要,也不是你說不要就不會遇到」、「所謂的依靠還是必須自己懂得付出與經營,男人沒有擔當的也不少,想要找到依靠還是必須看運氣」。多數網友也勸未婚者,不管男、女經濟一定要獨立,靠自己最好。「不管是男是女,靠自己最實在,培養實力,就不怕山崩地裂,畢竟父母會老,朋友、伴侶哪天變心,誰知道」、「結婚真的是下半輩子倒楣比不倒楣的人數還多,當然也有許多幸福的例子,要如何讓自己不倒楣,就是該學自己要底氣夠,要懂的往前進,增加自己的新生活方式」、「靠山山倒,靠自己卡實在!女人一定要有經濟能力,才不會被看輕」、「我現在都勸年輕女孩,盡量靠自己,不要選擇婚姻,會後悔一輩子」、「時代在變了!很多聰明的女生,絕對不會結婚」、「不要再用傳統觀念看待了!現在女生有些已經比男生可靠多了」、「只有工作才是自己的依靠」。延伸閱讀:.二寶媽曝坐月子血淚經驗!第一胎在家簡直人間煉獄 坐月子3方式如何挑選?.柯佳嬿遭爆「堅持不孕」,首露面高EQ提回應!5方法教你拒絕別人的關心.無法忍受夫不願吃虧,妻訴請離婚!專家點出「讓婚姻走到絕路的10大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