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內臟脂肪
的結果:共找到 203 筆 約 0.188秒你知道脂肪肝, 但認識脂肪胰嗎?脂肪胰可能是這些病的警訊
阿偉去醫院做健康檢查,兩週後收到報告,上面註明他有中度的脂肪肝,同時還有「胰臟脂肪浸潤」,醫師建議他必須控制體重來改善脂肪肝,他好奇那麼胰臟脂肪該怎麼處理?這代表胰臟壞了嗎?會不會變成胰臟癌? 許多...
研究顯示身體這2處肥胖 增加罹患惡性前列腺癌風險
過往的研究早已顯示,肥胖男性有很高的風險罹患前列腺癌,一項發表在《Cancer》期刊的新研究發現,內臟脂肪和大腿皮下脂肪含量高的男性,罹患前列腺癌的風險會增加。根據網媒Medscape報導,哈佛大學...
睡前必吃泡麵,3年爆肥20公斤...營養師教她換2種「抗發炎」宵夜,半年體脂降9%
◎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法,才能吃一輩子保健康 我一直相信:「既然肥胖跟三高的大部分起因都是因為吃錯食物,那我們就更應該用吃對營養把健康吃回來!」抱持著這個信念,我研讀了這幾十年各國的營養飲食研究文...
人過中年出現這「三個大」 當心大病將臨
人過中年,不良的生活及飲食習慣長期累積下來,身體狀況漸漸走下坡,開始出現一些健康警訊,透過健檢,如果你發現自己有以下這「三個大」,要特別注意,大病可能就要找上你了。一、心臟變大人的心臟大小約略是自己...
女大生喝珍奶取代正餐 營養師搖頭:一周最多一杯
近日有2位熱愛台灣珍奶的女大生,應邀在日本電視節目暢談席捲日本的珍奶熱潮,她們表示平均每天喝3杯,一天最多試過2人一起喝27杯,甚至說珍奶「可以取代飯」。專家聽了直搖頭,認為這樣喝法對健康影響很大,...
在家自測體脂的方法:捏捏肚子就知道!
健康狀態不光是關注體重,體脂肪也是很重要的指標,很多人都會用家用體脂計測量,但若家裡沒有體脂計怎麼辦?營養師教你一招簡單的自測方法。營養師史睿表示,你可捏起肚子上肚臍旁邊一公分的肉肉,如果捏起的肉有...
腸癌、乳癌、肝癌...囤積脂肪就是增加罹癌率!醫師:這樣運動有效剷內臟脂肪
內臟脂肪是癌症溫床 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等生活慢性病,都跟內臟脂肪囤積有密切關係。但不是只會影響這些疾病而已。日本肥胖學會的《肥胖症診療指南2016》提到,大腸癌、部分食道癌、子宮內膜癌、胰臟...
陳文茜肺腺癌開刀 如果有這些症狀你也要小心
名主持人陳文茜女士因罹患肺腺癌腫瘤,日前動手術割除肺腺癌腫瘤後順利出院。台南安南醫院胸腔外科醫師鄭喬駿表示癌症是目前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其中肺癌的致死率更長年居冠。肺癌之所以預後不佳,最大的原因是因...
胡德夫突昏迷 醫師籲:心血管疾病患者熱身不可少
有「台灣民歌之父」的音樂家胡德夫,昨晚傳出在聚餐時發生昏倒並無呼吸心跳,後經緊急送醫後,目前已恢復意識,並返家休養中。急診醫師也呼籲,發現民眾突然昏迷,應立即打119並對其心肺按摩外;有心血管疾病者...
走失問題/失智長輩獨自至醫院就醫 一轉身卻忘記回家的路
桃園市一名72歲的謝姓奶奶,50多歲時被診斷出早發性失智症,雖平時和兒子同住,兒子白天上班、奶奶則獨自一人在社區活動,某日奶奶獨自出門用餐,突然身體不適,由店家協助報119送醫,奶奶始終記不得住家地...
她罹患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竟和這壞習慣有關
桃園市一名66歲林姓女士,40多年來每天抽1包香菸,9年前她罹患糖尿病,本想透過運動、控制飲食來維持血糖指數,但仍然成效不彰,甚至最近出現初期腎臟病變,讓林女士不知如何是好,在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協助...
腎臟病與肥胖有關?你不知道的肥胖併發症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代謝症候群、膽囊疾病、心肌梗塞、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都與肥胖相關;肥胖甚至是大腸癌、子宮內膜癌、乳癌等的危險因子之一,而成為大眾必須重視的健康議題。林口長...
沒時間運動沒關係!歐美新觀念「日常微運動」一樣能消耗熱量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運動風潮興盛,許多上班族為了瘦身減脂等健康因素開始積極健身。但你可能不知道,想增加熱量的消耗,做家事效果可能等同上健身房?!運動風潮興盛,許多上班族為了瘦身減脂等健康因素開始積極健...
體重沒變、臉卻「變圓了」是好事還是壞事?
最近,一群女生問了幾個與臉的胖瘦有關的問題。女生A問:老師您好,我最近體重沒變,甚至還少了0.5公斤,但臉看起來很明顯的變胖了,這是為什麼呢?我回答說:這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壞事。秤上重量差0....
女性「腰瘦」才健康 逾80公分易中風
「腰瘦」對女性而言,不只是美麗象徵,更是健康指標。女性腰圍超過80公分,就是腰圍過粗,據統計,國內40到64歲女性超過半數腰圍不及格,暗藏內臟脂肪超標風險,研究發現代謝症候群罹患心臟病及腦中風的風險...
喝冰水降低新陳代謝?喝溫水增加新陳代謝?研究告訴你真相
喝冰水會降低新陳代謝、合成內臟脂肪?喝熱水會增加新陳代謝?根據網友回報的問題,還有網路上看到的一些說法,這一派的主張是認為:喝了冰水之後,腹部就必須要加熱這些水,因此會需要更多脂肪,所以腹部就會跟腦...
迎戰糖胖症 減重手術有機會一併「減」掉糖尿病
糖尿病合併肥胖的「糖胖症」,人數年年增長,患者因需一輩子施打胰島素或服藥,生活毫無品質,但醫界發現,糖胖症患者經由減重手術,可降低體脂肪比例來調控胰島素抗性,進而緩解糖尿病,臨床統計,術後1年糖尿病...
身形苗條、BMI正常不等於健康!這個數值才是關鍵
一般人對於BMI指數(body mass index),也就是身體質量指數一詞並不陌生,BMI指數的計算公式是以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這項指數也是評估是否擁有健康體重的一項簡單方式。根...
吃飯時間決定內臟脂肪!一圖看咀嚼次數vs.健康狀態
內臟脂肪症候群這個「容易罹患生活型態疾病的危險因子」,近來受到大家的關注。內臟脂肪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代謝症候群)中的Metabolic(Metabolism)是代謝的意思...
中廣身材腰粗慢性腎病風險高 三大原則控制體脂肪
台灣要洗刷「洗腎王國」汙名,可能要先控制肥胖。林口長庚醫院家醫科團隊研究發現,肥胖和腎臟病高度相關,當內臟脂肪愈高,血壓、血脂、空腹血糖就愈高,腎功能也愈差,罹患慢性腎臟病風險高出1.5倍。醫師呼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