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搜尋
保護力
共找到
1481
筆 文章
-
-
2021-12-06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台大院長挽袖帶頭接種第三劑 籲醫護盡快打好打滿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月2日宣布即起開放二劑接種滿5個月者接種第三劑,台大醫院今中午在官方臉書院公布長吳明賢今接種第三劑的照片,呼籲第一線醫護同仁「快來打好打滿」。台大醫院院方表示,只要二劑接種滿五個月,醫院系統就會自動掛號並通知同仁,若時間不方便可再自行改掛別天。今天是台大醫院同仁開打第三劑的第一天,上午掛號295人,已完成228人。台大醫院院方中午於醫院臉書表示,台大醫院身為「醫界重中之重」,12月6日起在院方安排下開始施打第三劑COVID-19疫苗,院長吳明賢已在今天上午九時前順利施打完畢。呼籲處於第一線的醫護同仁快點來打好打滿,為家人和病人再添完整保護力。指揮中心12月2日指出,已完整接種新冠疫苗且間隔滿5個月者約4.8萬人,多為第一類至第三類對象,包括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第一線高感染風險工作人員等。目前提供接種之追加劑為莫德納疫苗,依各國核准及接種建議,接種劑量為基礎劑之一半劑量,依目前劑型,注射量為0.25ml。
-
2021-12-0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長庚AZ+高端混打試驗出爐 抗體效價是AZ+AZ的2.8倍
長庚醫院AZ+高端混打試驗結果出爐。長庚AZ+高端混打試驗計畫主持人、林口長庚分子感染症研究中心主任陳志榮表示,今年9月開始進行混打研究, 初步研究結果於施打第二劑高端疫苗後第10天,即可發現「AZ+高端組」的中和抗體效價顯著升高,大約是「AZ+AZ」的2.8倍,至第28天,「AZ+高端組」抗體仍顯著優於「AZ+AZ」組,約為2.1倍。林口長庚醫院今天舉辦「紀念王創辦人永慶先生長庚學術論壇」,陳志榮在會上表示,此研究共招募100名已施打一劑AZ疫苗受試者,男女各半,隨機分派接受高端或AZ為第二劑疫苗。「AZ+高端組」與「AZ+AZ組」每組各50人,年紀於22歲至62歲間,平均40歲。陳志榮說,此研究也偵測周邊血液,會分泌特異性抗體的B細胞數目,發現在第二劑後第10天,「AZ+高端」所生成的「棘蛋白特異性抗體分泌B細胞」反應顯著上升,約為「AZ+AZ組」的2至3倍。在第二劑後10天與28天,「AZ+高端組」所生成的「棘蛋白特異性T細胞」反應,也顯著較「AZ+AZ組」強。最後,研究發現兩劑疫苗間隔時間,也會顯著影響「AZ+高端組」的中和抗體效價,間隔4至6周者抗體效價顯著高於8至10周者,有2倍之多。陳志榮指出,混打AZ與高端疫苗研究結論是,不論血清抗體生成性或細胞免疫反應,都優於兩劑AZ疫苗。混打AZ與高端是可行的疫苗應用策略,實際施打時應盡量間隔4至6周內混打,可取得較佳的抗體反應。陳志榮說,長庚醫院自3月31日起追蹤院內683名員工接種疫苗後的抗體變化,其中以接種2劑AZ疫苗最低,其次為AZ混打莫德納疫苗,最高的是接種2劑莫德納疫苗者,但值得注意的是,接種2劑AZ疫苗者的抗體效價,僅為2劑莫德納疫苗者的7%。陳志榮說,進一步分析AZ混打莫德納疫苗的保護力,發現2劑間隔超過12周,抗體生成效果較不好,建議想混打的民眾應於8到10周混打較好。因應Omicron變異株出現,各界擔心影響疫苗保護力。陳志榮說,依研究數據,相較於Alpha變異株,新冠疫苗對Delta變異株的抗體恐降4到5倍,面對Beta變異株則恐降10倍。陳志榮指出,臨床數據顯示,疫苗對預防重症、死亡仍相當有效,呼籲民眾盡快打疫苗,第3劑也不用挑廠牌,將疫苗留給需要的人。
-
2021-12-03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翁啟惠廣效疫苗研發新突破 推去醣化mRNA新冠疫苗
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在廣效疫苗研發上,今(3)日傳出重大進展,他與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徹團隊成功研發廣效新冠肺炎mRNA疫苗,為過去研發廣效流感疫苗、廣效單醣化棘蛋白疫苗之後,再度將他的醣分子技術應用在mRNA疫苗開發上。翁啟惠發現廣效mRNA疫苗的中和抗體效價,雖較廣效單醣化蛋白疫苗略低,但CD8+ T細胞免疫反應特別高,對英國Alpha變異株、南非Beta變異株、巴西Gamma變異株及印度的Delta變異株都產生保護力。翁啟惠、馬徹團隊研發的廣效mRNA疫苗,已申請美國專利,除有潛力可達廣效、對抗變異株外,也容易快速、大規模生產,保存條件也如同莫德納疫苗,保存在零下20℃,且價格將可望更低廉。翁啟惠日前在經濟日報生技論壇演講中指出,新冠病毒至今已出現超過500萬個變異株,數量之多過去少見。他指出,自人類發現病毒傳播以來,除了天花,沒有任何一種病毒徹底被消滅過。而目前現有的新冠疫苗,無法完全抵擋病毒傳播,僅可以預防重症,如何研發廣效疫苗以因應病毒持續的突變,是大家都在思考的問題。翁啟惠在演講中指出,人類病毒有突變及醣化兩個特性,RNA病毒容易變異,發展廣效疫苗要知道突變的趨勢,不會突變的地方大部份是包在醣分子裡,因此廣泛保護性疫苗設計,醣化將是關鍵。翁啟惠近日自美國返台,結束了14+7隔離期後,在公開場合幾次談到他和馬徹團隊在廣效疫苗的新進展。針對之前已發展的單醣棘蛋白廣效疫苗,翁啟惠認為,這已成了因應變種病毒最佳工具,現在全世界流行最多的就是Delta病毒,超過90%都是Delta變異株,現在單醣棘蛋白廣效疫苗的設計,引發的免疫反應都會加強,實驗上也證明是這樣,可以抑制各種病毒變異。翁啟惠指出,目前單醣棘蛋白廣效疫苗已取得美國臨時專利,面對剛爆發的變異株Omicron,翁啟惠研究其構造後,對廣效疫苗的效果有信心,這個病毒醣化跟Delta都一樣,24醣化位子都一樣,這代表疫苗設計,考慮醣分子的話,可以控制得住。
-
2021-12-03 新冠肺炎.防疫懶人包
QA/新冠疫苗第3劑開打了! 13個你不可不知的問題
因應Omicron變異株在國際間蔓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宣布,整體防疫上還要加強,昨天中午起開放接種第二劑滿五個月者,即日起可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聯合新聞網整理第三劑相關QA,總共13個問題,幫助讀者快速了解第三劑的相關資訊,以便自我評估、規畫。問:誰可以打第三劑?答:已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不論廠牌)且間隔滿5個月者。按照指揮中心疫苗接種歷程,現在已經可以接種者,多為「COVID-19公費疫苗優先接種順序」第一類至第三類對象,包括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第一線高感染風險工作人員等。為確保高感染風險對象儘速接種第三劑,建議符合間隔的醫護人員、第一線高感染風險工作人員(包括航空機組員、港埠工作人員、防疫旅宿工作人員等)及因公出國人員;其餘符合間隔的民眾,亦可視感染風險及接種意願,經醫師評估後接種。問:之前指揮中心說第三劑要間隔滿6個月,為什麼變5個月?答:「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11月28日專家會議建議,高風險對象追加接種第三劑COVID-19疫苗,其他18歲以上民眾可評估自身感染風險以及接種意願,經醫師評估後接種;而會中專家亦表示,如遇特殊情況,第二劑與第三劑間隔可縮短至5個月。為因應農曆年節返台人潮,指揮中心評估國際疫情風險及國內疫苗供應現況,調整第二劑及第三劑間隔為5個月,並自即日起開始提供接種,以及早建立高感染風險人員之免疫保護力。問:間隔滿5個月怎麼推算?答:第二劑接種的月份+5。例如今天是12月3日,即7月3日(含)前已完整接種者,今天可打第三劑。問:可以接種哪個廠牌疫苗?答:目前各國對於追加劑接種廠牌尚無明確建議,依據已開始接種追加劑國家的接種現況,以腺病毒載體COVID-19疫苗(包括AstraZeneca 及 Janssen COVID-19 Vaccine)為基礎劑者,可以莫德納COVID-19疫苗做為追加劑。問:第三劑的劑量?答:接種劑量為莫德納COVID-19疫苗基礎劑之一半劑量。目前提供接種的追加劑為莫德納COVID-19疫苗,依各國核准及接種建議,接種劑量為50微毫克(基礎劑之一半劑量,依目前劑型,注射量為0.25ml)。問:第三劑的副作用強不強?答:從過去接種研究和實際情形,第三劑副作用低於第二劑,包括發燒、頭痛、注射部位腫痛等都算常見,但發生副作用機率低於第二劑。問:我要怎麼預約第三劑?答:民眾除可透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預約接種,可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合約醫療院所預約接種。問:為什麼現在第三劑只有莫德納可打?答:目前包含英國、美國,都選擇莫德納半劑做為加強劑的選項之一,台灣也比照施打。問:第三劑可以自由選擇疫苗嗎?答:目前莫德納數量足夠,但BNT疫苗要等,若再有進來的量,會開放給第三劑使用。無論前兩劑是同廠牌還是混打疫苗,第三劑為加強劑,可任選疫苗接種,目前未將加強劑視為混打。考量現有疫苗數及規畫,未來也將開放AZ、BNT等疫苗做為施打選擇。問:第三劑可以對抗Omicron嗎?答:陳時中12月2日的指揮中心記者會上表示,未來各種變化很多,打第三劑是否能對抗變異株,現在也未知,相關廠商都在努力研發次世代疫苗,但也可能再有其他變異株出現,不用特別等次世代疫苗,時間到了就盡快施打。問:我在國外打過兩劑新冠疫苗,可以在台灣打第三劑嗎?答:至於在國外接種過兩劑疫苗,返國後需至衛生局登錄,且確定接種超過五個月,再接種第三劑疫苗。問:我要上班,可以選擇下班時間打疫苗嗎?答:為提升COVID-19疫苗接種可近性,指揮中心已協調國軍醫院、衛福部所屬醫院、及退輔會所屬醫療機構即日起加開夜間門診,提供COVID-19疫苗接種服務。問:只能在醫療院所接種嗎?答:未來隨期滿人數增加,將擴大實施第三劑施打點。為增加接種率,指揮中心擬與量販店、百貨合作設立接種站,推出接種優惠。資料來源/疾管署網站、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月2日記者會、衛福部臉書
-
2021-12-02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港研究:益生菌可提升COVID-19疫苗成效
香港一項研究發現,人體內的益生菌「青春雙歧桿菌」可以影響COVID-19疫苗的成效,相信增加這種桿菌可以提升疫苗的保護力。這項研究由中文大學和香港大學的醫學院進行,是全球首個人體研究。據公布,研究團隊於4至8月招募了138人進行相關研究,這些人都接種了兩劑疫苗;結果發現腸道內缺乏「青春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的人,無論接種科興或「復必泰」(BNT)疫苗,抗體水平都較低。研究認為,腸道微生態主宰人體免疫力對抗COVID-19,影響疫苗的成效及安全,腸道內的「青春雙歧桿菌」數量與接種疫苗後的抗體水平相關。研究團隊認為,這種益生菌的某些成分可作為天然佐劑,促進抗體產生或促進免疫細胞新陳代謝。據指出,「青春雙歧桿菌」數量會隨著年齡及使用抗生素等下降,這意味著透過補充「青春雙歧桿菌」,可提高疫苗成效,增強保護力。
-
2021-12-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今天中午開放!一至三類施打第3劑疫苗間隔縮短 陳時中:首批約6萬人
為防堵Omicron疫情,國人施打第三劑疫苗間隔將縮短。衛福部部長陳時中今天至立法院備詢說,經專家委員會討論建議,必要時第三劑疫苗施打可縮短為5個月,因此,今天中午將正式宣布直接開放一至三類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中央防疫官員除外,若接種莫德納第二劑疫苗已間隔5個月,截至12月7日共計約6萬人,可以直接到醫療院所預約施打,增加第一線人員的保護力。陳時中今天到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針對「面對COVID-19變異病毒Omicron疫情威脅,我國疫苗、邊境管理政策因應作為、COVID-19口服藥研發採購及審查進度」進行專題報告。陳時中說,此波第三劑疫苗接種,原則上是排除政府官員,像他是都在辦公室辦公,就不需要打,「暫時沒有那麼急」,但若是官員常到防疫第一線可向指揮中心報准也可以打。
-
2021-12-0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三劑怎麼打?AZ族建議打mRNA
國內將於明年一月起開打第三劑疫苗,主要對象為六大高風險族群,但該如何挑選呢?指揮中心疫苗諮詢小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建議,前兩劑均打AZ,第三劑可改打mRNA疫苗,以提高保護力,如果擔心副作用,可自行選擇打哪一廠牌。指揮中心統計,至十一月底為止,全台AZ疫苗接種數量最多,到一千四百七十多萬劑,其次依序為BNT、莫德納以及高端疫苗。第一劑人口覆蓋率為百分之七十七點九三、第二劑為百分之五十六點八。第三劑疫苗即將開打,指揮中心讓民眾自行選擇,也可混打,李秉穎表示,施打二劑AZ的保護力低於二劑mRNA疫苗,因此建議AZ族群,第三劑不要再打AZ,可以改打其他品牌,如擔心副作用,還是由民眾自行選擇。在疫苗不良反應事件上,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前天新增四例疫苗接種後死亡的通報,其中包括,十八歲的男大生,他於接種第二劑BNT疫苗十八天後過世。據悉,該名就讀南華大學的男大生於十一月廿九日晚間至中正大學撞球部打球時,不明原因癱軟昏迷,當天深夜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莊人祥表示,該名男大生兩劑接種後均無症狀,目前正在釐清死亡與疫苗相關性。
-
2021-12-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原本明年三月可解封?蘇益仁:Omicron增加變數 大家不要太樂觀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2年,服務業等經濟活動出現重大改變,而網路、遠距、外送等產業則有新的契機。疫情爆發後,國人關注疫苗、藥物研發。專家表示,這次「百年大疫」在疫苗、藥物研發已突破傳統概念,但依過往傳染病流行經驗,新疫情須持續3年以上,預估台灣明年3月解封最合適。可是最近Omicron變異株出現,疫情仍不知如何發展,大家不要太樂觀,應戴好口罩、嚴守邊境。中研院經濟研究所今天舉辦總體經濟計量模型研討會,國衛院名譽研究員蘇益仁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藥物)政策—由疫情的演變及國家治理談生醫產業發展」進行演講。蘇益仁說,依1918年流感大流行觀察,新疫情須持續3年以上,當自然感染或疫苗施打涵蓋率達到兩劑8成,或接種第3劑疫苗後,且輕症患者有治療藥物,疫情才能獲得控制。Omicron變異株出現後,傳染力雖快,可是重症患者沒有增加,疫苗效果會減弱一些,但即使疫苗保護力從9成降至5至6成 ,還是有保護力,如流感疫苗保護力須降低至5成以下才要更換病毒株。 蘇益仁說,疫情變化須持續觀察明年1至2月,如新冠疫情是否與流感重疊而不容易防範,以及春節邊境管制及人流、檢疫隔離及醫療能量,為避免防疫功虧一匱,如經濟及民眾可以忍受的話,明年3月解封最合適,但解封前民眾應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並嚴守邊境,對於疫情發展不要太樂觀。就藥物及疫苗研發分析,蘇益仁表示,他過去40年從事公衛領域,從來沒有想到會遇到「百年大疫」。疫情初期,歐美國家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如2003年SARS,應僅侷限在亞洲地區,因此當病毒入侵歐洲時,各國防疫反應太慢,造成醫療崩潰、死傷慘重,並進行鎖國讓經濟重創。蘇益仁說,美國總統川普因應疫情,去年2月投入180億美金研發疫苗及藥物,莫德納、輝瑞等藥廠去年4、5月間,完成疫苗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許多國家開始搶購,但去年國內疫情平緩,政府採購疫苗較不積極,直到去年8月才開始採購,與其他國家差了4個月,幾乎等於在各國開打初期,台灣是買不到疫苗的。蘇益仁說,台灣採購疫苗是先向世界衛生組織(WHO)COVAX平台採購,但這平台主要是提供弱勢國家,因此台灣遲遲拿不到疫苗,直到今年2月政府才發現,疫苗採購不是有錢就好,才於3至7月靠國際捐贈疫苗,但8至11月採購的疫苗又全部進來,因有期限壓力須大規模施打。蘇益仁指出,當許多國家的群體疫苗施打率達6至8成,經濟就已經解封,台灣卻因疫苗施打率不高,仍無法開放邊境。不過,政府學到慘痛經驗,今年11月已著手購買明年的疫苗及藥物,但他認為,從明年開始往後兩年,藥物研發更為重要,讓輕症患者不要演變為重症,政府還可以再大量購買疫苗或藥物。蘇益仁說,美國採神速行動研發疫苗及藥物,由學術、法規、產業鏈、資金及人才一條龍的主導及獎勵機制,台灣在疫苗、小分子藥物等研發上,一定針對不足的地方加以補強,因產業鏈不完整難一條龍開發,未來應涵蓋疫苗新技術及製劑的開發;雖然台灣無疫情,無法執行疫苗三期臨床試驗,因此政府、WHO或民間應共同參與,而台灣人口只夠扶植1至2家廠國安疫苗,這些都是往後於研發疫苗或藥物,政府應要思考的方向。
-
2021-12-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第三劑最快明年開打 李秉穎:高端得先等食藥署核准EUA
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替高風險族群加打第三劑,第三劑品牌任選。不過高端疫苗尚未完成臨床試驗,即開放高端族出國混打或加打第三劑,專家直指,等於是由民眾自負風險。指揮中心疫苗諮詢小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接受新聞放鞭炮主持人周玉蔻專訪,他表示,初步瞭解,高端應該要等到食藥署審核它的第三劑緊急授權(EUA)才能使用在第三劑。李秉穎表示,美國目前有三種疫苗,可以使用於第三劑注射,都有經過美國食藥局的審查,他認為,有經過審查的程序相對比較完備。台灣目前使用的四款疫苗,有三款為AZ、BNT以及莫德納,是否採取國際通過第三劑的EUA即可使用,還是我國食藥署需要再審核一次,他並不確定。但高端疫苗屬於國產疫苗,應該是要通過食藥署審核第三劑的EUA才能使用。李秉穎表示,全世界對於第三劑疫苗的規定不一,大部分是與第二劑間隔六個月,若是要出國或有特殊原因需要加速體內的免疫反應,國內專家認為第三劑與第二劑間隔的時間為五個月也可以。李秉穎表示,間隔六個月的建議,主要是從免疫學的角度看,此方式效果最佳。研究顯示,第三劑與第二劑僅間隔三個月,免疫反應的效果低於間隔六個月。像是AZ疫苗第三劑的間隔達十一個月,抗體加強反應會更高。他指出,六個月是多數國家的建議,並不是說「六個月」是一個一定要遵循的絕對值。李秉穎表示,第三劑的選擇,並沒有太多「混打」的實證,國內也希望臨床試驗結果快一點出來,後續給予民眾更完整的建議。現階段可以建議的是,施打二劑AZ疫苗的保護力低於二劑mRNA疫苗,會建議施打AZ的族群,第三劑不要再打AZ,可以打其他品牌。其餘的選擇方式,則是可以考量「副作用」,若前二劑施打副作用強,第三劑建議換品牌。30歲以下男性,擔心施打mRNA疫苗會有心肌炎等副作用,就選AZ或高端;擔心血栓,就選mRNA疫苗或高端。許多民眾擔心,第三劑的副作用會「加成」。李秉穎表示,從研究數據看來沒有這一種現象,反而第三劑的副作用與第一劑施打時類似,民眾無須過度擔心。
-
2021-12-01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莫德納CEO指舊疫苗對變種效果差 李秉毅:他應該是商人
新冠肺炎病毒不斷突變,新的變異株Omicron更是讓全球聞之色變,台灣也決定要加速追加第三劑疫苗的腳步,但莫德納藥廠的CEO出面表示,原有的疫苗對變異株的保護力不佳,到底第三劑該打什麼樣的疫苗?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表示,「CEO可能不是學者是商人」,應該打原來的疫苗就行。至於變異株一直出現,什麼時候才有脫下口罩的那一天?他答覆「很難說,一到三年都可能」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昨晚上「年代向錢看」節目時,做了上述表示,針對兩個主要的變異株都來自南非,有一說法可能與南非愛滋病患者比率較高有關連,他表示,愛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不全,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無法有效殺死,會在體內存在一段較長的時間,病毒會不斷突變以適應人體的免疫系統,因此會有比較多的機會產生突變株,也是南非比較可能產生變異株的原因。他表示,之前Delta變異病毒出來時,大家都很恐慌,也確實造成大流行,但主要是人為因素影響,包括英、美及以色列等國家,因認為疫苗覆蓋率已達到七、八成,因此放鬆管制、大家不必戴口罩,才會造成病例大增,但這次Omicron出來之後,英國終於決定恢復戴口罩,絕對有助於疫情的控制。節目主持人詢問李秉穎,口罩到底要戴多久?病毒不斷的變化,「難道未來3、50年都要戴口罩嗎?」,李秉穎則答覆「不必這麼久,你的後半生還是有希望的」,雖然很難預測何時會完全輕症化,但全球很多專家都持這種論點,人類遭遇一種新的病毒,一開始是很猛烈的,但免疫系統經過不斷地攻擊,會產生一些交叉保護的效果,因為人類的免疫系統是經過長時間的進化,未來病毒感染後的症狀會像是感冒,但到底需要多久的時間,「也許是1年、2年、3年」。針對莫德納CEO表示,現有疫苗對變種病毒的保護效果並不好,李秉毅則表示,「莫德納CEO應該不是學者是商人」,從Delta病毒的經驗可以了解,疫苗遇到變種病毒,中和抗體可能下降5、6倍,但是保護效果卻只下降10%到30%,Omicron可能也差不多。李秉穎表示,變種病毒不斷出現,在疫苗界就有兩派不同的做法,莫德納就是利用變種的南非病毒來做出新的次世代疫苗,輝瑞用的仍是原始病毒做出的疫苗,結果證明,兩者的效果是差不多的,打第三劑之後都能增強對變異株的保護效果。
-
2021-11-30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Omicron防疫加嚴? 陳時中:觀察2至3周會有初步結果
新冠病毒Omicron變異株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有無進一步防疫措施。指揮官陳時中說,現在還是不明的情況,依它的結構變異位置多,外界認為,它的傳播力、重複感染性及疫苗逃脫率可能比較高,會不會使重症或死亡率比較高,現在都還不知道。南非宣稱,目前確診患者輕症比較多,但感染者多為40歲以下,對重症影響還不清楚,應觀察2至3周就會有初步結果。陳時中今天參與「藥物科技研究發展獎」頒獎典禮,典禮後受訪表示,國內相關防疫措施要不要加嚴,必須看2至3周後的結果為何。至於,香港、日本已出現感染Omicron確診個案,指揮中心會不會停飛香港、日本航班?陳時中說,從邊境入境的確診個案,對於社區有何影響還需觀察,且台灣目前沒有直飛南非的航班,「也不會」停飛香港、日本航班。指揮中心會不會再增加「高風險地區或國家」。陳時中說,還需觀察疫情變化,目前看來歐洲國家,如葡萄牙、荷蘭、英國,分別增加13例、12例、11例,但這些均為境外移入個案,往後對社區是否造成影響,才是我們關心的。專家建議,若要追加第三劑疫苗,應施打次單位蛋白疫苗,以追求低的不良反應,高端疫苗表示,已著手進行相關研究,這與一般認為追加第三劑疫苗應採mRNA疫苗有所不同。陳時中說,現有疫苗均為緊急使用授權(EUA),每款疫苗也都會宣稱它的好處及相關不良反應,我們的作法就是讓大家自由選擇,並提供專業的意見,讓大家參考。另有專家認為,不可以施打兩劑不同品牌的mRNA疫苗,但如此施打會不會有問題。陳時中表示,依目前科學證據來看「不會怎麼樣」,這是相同技術平台,但既然已打了mRNA疫苗,應還是選擇同一品牌的疫苗,因為疫苗混打越多,可能的不良反應也會稍多一點。如台大進行的研究就是一樣的,混打的結果是對病毒的保護力比較好,抗體比較多,但不良反應也會多一點,好處、壞處都有,民眾就依身體或觀念上的需要,去選擇合適的廠牌,我們都會把各類的疫苗都準備好。至於,12至17歲青少年是否要追加第三劑BNT疫苗。陳時中說,這必須等待青少年都打完第二劑後,再經由專家小組討論,目前是針對18歲以上族群「建議要打」,而特別族群則是「應該要打」。目前國人接種新冠疫苗預約意願不高,指揮中心會不會祭出催打措施?陳時中說,打疫苗可以保護自己,大家應不斷彼此互相提醒,民眾都應該打疫苗。
-
2021-11-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國內莫德納第3劑擬打半劑 mRNA疫苗不互混打
國內最快明年元旦後開始施打第3劑,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傾向比照國際莫德納第3劑僅需打半劑,第3劑可混打各廠牌疫苗,但mRNA疫苗不互混打,應施打1、2劑同一疫苗。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28日開會討論已達共識,點名6類高風險感染者及重症高風險對象,於2劑接種6個月後,應施打第3劑,追加接種第3劑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18歲以上皆公費對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追加第3劑COVID-19疫苗規劃,最快將於明年1月1日後開打,且不限制疫苗廠牌。陳時中今天上午出席全國失智症行動成果發表會,會後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及是否考慮比照國際莫德納疫苗第3劑僅施打半劑即可。他表示,國際建議莫德納減半劑量施打,仿單內容也將修改。陳時中表示,第3劑不限制疫苗廠牌,國際數據顯示,阿斯特捷利康(AZ)疫苗混打mRNA疫苗,不良反應比例較多,但大多都是輕微症狀,如果混打保護效果佳確實建議混打,但不會強迫所有施打AZ民眾第3劑只能混打mRNA疫苗。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指揮中心不限制第3劑疫苗廠牌,但陳時中提醒,不贊成mRNA疫苗互混打。他舉例說明,若第1、2劑打莫德納者,不建議第3劑打BNT疫苗,反之亦然,同時不建議打過莫德納或BNT等mRNA疫苗者,第3劑混打AZ疫苗。現場也有媒體提問,據悉原規劃明年1月底施打第3劑,如今提前至1月1日後施打,是否與新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有關。陳時中坦言,粗估12月底符合第3劑條件人數達4.2萬人,考量COVID-19疫苗接種後免疫保護力可能隨時間下降,積極因應Omicron,爭取快點開始3劑施打。陳時中強調,雖然特別點出6類民眾應接種第3劑加強劑,但指揮中心鼓勵18歲以上民眾都要打,所以第3劑疫苗數量都會提前準備起來,如莫德納次世代疫苗都有在簽約,這次有把握能在國際第3劑COVID-19疫苗市場中爭取成功。
-
2021-11-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懶人包/我該不該打第三劑、副作用大?5大QA必看
為防堵陸續出現的新冠肺炎變異株,許多國家加快第三劑接種腳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規畫最快一月施打。台大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何忠祐提醒,目前各國皆重第三劑疫苗多選擇mRNA疫苗,接種第三劑與第二劑症狀雷同,接種前仍考慮是否有疫苗過敏及高感染風險者。Q:打完二劑疫苗足以應付病毒嗎?為什麼要施打第三劑疫苗?何忠祐指出,即便已接種完整兩劑疫苗,疫苗的保護力仍會隨著時間逐漸下降,因此國據國際趨勢仍規畫施打第三劑加強針。他列舉,美國研究,在接種BNT疫苗過了六個月,保護力從86.9%下降到43.3%,莫德納疫苗則從89.2%下降到58.0%,嬌生疫苗從86.4%下降幅度最大到13.1%。另一篇英國研究也指出,AZ的疫苗保護力過了四個月也會有顯著下降。同時,疫苗對Delta變異株的保護力同樣會逐漸下降,研究指出,經過四個月,BNT疫苗對Delta的保護力從93%下降到53%,可能會產生突破性感染以及病毒傳播增加。Q:怎麼樣的人需要施打第三劑疫苗?何忠祐說,施打第三劑疫苗能夠提供較好保護力,包含以色列、英國、美國對第三劑BNT的研究中,皆顯示可有效預防重症(92%)、減少住院(95%)以及死亡率(81%),且認為年長者、高風險以及高接觸族群,建議追加第三劑疫苗,讓免疫反應更持久,達到更好的保護效果。Q:第三劑應該間隔多久?有無年齡或族群限制?打什麼品牌的疫苗好?以加拿大來說,凡18歲以上,完整接種疫苗滿六個月,即可接種第三劑選擇莫德納或BNT疫苗,且針對前兩劑施打AZ疫苗者,只要沒有禁忌症,建議第三劑施打Moderna或是BNT。除非有禁忌症,第三劑可考慮再次施打AZ。而美國現行政策中,同樣可於完整接種六個月後,接種任兩款mRNA疫苗,作為第三劑,但對象分為「應接種對象」為50歲以上或是18歲以上居住在長照機構,而18歲以上一般族群則「可考慮施打」。最後英國政策指出,第三劑品牌及間隔時間與加拿大、美國相同,其建議接種對象:40歲以上、16歲以上重症高風險族群、16歲以上長照機構居住者、同住人是染疫高風險者等。Q:打第三劑會不會有副作用?何忠祐表示,施打三劑Moderna副作用的發生率,與第二劑雷同。但局部副作用(84.7% )較第二劑略高(83.5%),但全身性副作用(79.0%)較第二劑略低(81.3%),至於施打三劑BNT疫苗,同樣局部副作用(74.1%)較第二劑略高(71.7%),但全身性副作用(69.2%)較第二劑略低(71.7%)他指出,施打兩劑AZ後追加mRNA疫苗副作用,常見副作用有注射處疼痛持續1-2天、疲倦、全身痠痛、發熱等症狀。Q:台灣現行第三劑政策是什麼?中央疫情指揮中心自11月29日公布第三劑施打政策,要與第二劑間隔至少六個月,最快明年一月一日實施。將比照美國設立應接種對象,為65歲以上、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第一線高感染風險工作人員及容易感染與疾病嚴重風險者(第九類對象)。至於一般18歲以上民眾,經醫師評估後可考慮接種,何忠佑表示,第三劑除非有mRNA疫苗禁忌症,目前多數國家都是建議打mRNA,至於施打何種mRNA差異不大,需要考慮疫苗供貨情形為主。國內已經有七成七人口完成第一劑接種,五成四完成第二劑,他也提醒,根據國際現行政策可發現施打第三劑疫苗將成為未來對抗病毒的趨勢,建議尚未接種第二劑疫苗的民眾盡早完成疫苗施打。民眾在評估自己是否適合施打第三劑時,可以考量自身染疫風險、是否屬於重症高風險族群、對副作用耐受度、是否有不適合接種疫苗的情形、是否有疫苗禁忌症等因素,必要時可以諮詢信賴的醫師。
-
2021-11-30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Omicron可1傳50人?李秉穎:台灣的防疫應該能清零
最新的變種病毒Omicron來勢洶洶,全球各國都相當擔憂,甚至傳出其R0值可能達到驚人的50,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表示,對於這個數字感到懷疑,但不論多少,台灣過去遇到Delta都能清零,相信台灣的防疫成果會持續下去,至於第三針對加強劑要打傳統還是次世代疫苗?李認為,傳統的效果應該就很好。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李秉穎昨晚上「年代向錢看」節目時,談到最新的Omicron病毒,表示目前傳出R0值達到50,不知道資訊是哪裡來的,歷來的傳染病R0值10幾就算很高,其實平常心看待就好,因為對新的病毒還不是很清楚時,往往會有一些比較悚動的描述,像是之前Delta病毒出來時大家嚇得要死,後來其實也還好,R0值是指人體沒有任何免疫力的情況下,一個人可以傳染給幾個人的數字,但會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像是台灣防疫很成功,可以做到「清零」,讓R0值小於1,他表示,根據世衛組織發布的最新消息,Omicron傳染力是否比較強、逃避疫苗的保護力、症狀是否比較嚴重、R0值如何,都還不清楚,但是從其他的變種病毒的經驗來看,疫苗的效果大概就是下降10%到30%,不會沒有效果,而且最重要的是針對重症的保護力,幾乎沒有明顯變化,即使感染變種病毒也會像是感冒一樣。同時,以英、美及以色列等國家來看,都有一波新的Delta的流行,但是因為多數人都有打疫苗,即使病例數竄升、死亡率並沒有很高,「打疫苗是很重要的」針對專家認為Omicron病毒棘狀蛋白突變數量超多,李秉穎表示,RNA病毒本來就是很容易突變的,所以當初看到世衛以希臘字母來命名病毒,早就說過「一定不夠用」,世衛沒有長遠考量,因為病毒就是會不斷變化,「世衛現在不想用Xi(與習近平的姓同音),以後不夠用時還是得用」他開玩笑說。他認為,病毒雖然不斷突變,但未來應該是慢慢輕症化,仍然有打了疫苗之後的突破性感染,但輕症會居多。至於變種病毒不斷出現,疫苗是否真的要一直打下去?李秉穎表示,可能會像流感疫苗一樣,一年打一次,根據以色列的研究,打第三劑相較於打兩劑,保護力可以增加50%、60%、甚至90%,「有打有保佑啦」。至於第三劑打的是傳統的疫苗還是針對突變病毒的改良版本,李表示,目前尚未有確切的結論,但是從之前的相關研究顯示,以原始的武漢株病毒做的疫苗,效果比起用變異過的南非株病毒來做的疫苗,並沒有比較差,所以用變異病毒做出的次世代疫苗好像就不那麼重要了,目前很多國家的第三劑疫苗仍是用傳統的疫苗,而且新的疫苗可能又再要做試驗與核准,大家還是傾向先用武漢株的傳統疫苗。
-
2021-11-30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因應變異株Omicron 高端:針對Beta株建立疫苗抗原
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南非等國發現的B.1.1.529新冠變異株命名為「Omicron」,並列為「高度關注變異株(Variants of Concern, VOC)」,高端疫苗表示,針對現有的高關注度變異株,已經針對高傳染力且免疫脫逃程度較高的Beta株建立疫苗抗原,並進入生產測試。高端表示,對於新種突變Omicron變異株,目前雖尚無強烈證據顯示Omicron的免疫脫逃程度,但高端疫苗已同步開始進行基因序列評估,並開始進行抗原建立之測試工作,以利在最短的時間內啟動Omicron株抗原的量產準備。Omicron相較於其他新冠病毒變異株有著更多的變異點位,但目前仍無法了解Omicron是否比其他變異株更具傳染性或有更高的致重症風險,而藉由目前全球資料庫所釋出的Omicron基因序列資訊,高端也說,已著手展開因應方案,以協助全球防疫。高端表示,除了根據先前針對Alpha、Beta及Delta變異株的中和效果數據外,同時已針對Omicron變異株的基因序列,建立Omicron偽病毒(Pseudovirus)系統,以評估現有高端新冠肺炎疫苗對Omicron的中和抗體效價。此外,目前全球已上市的新冠疫苗,皆已展開第三劑追加免疫的評估,以藉由高劑量或第三劑疫苗誘導更高的免疫反應,提升中和抗體濃度以對抗Omicron這種高突變變異株。高端表示,先前對抗變異株的動物試驗數據已在國際知名期刊《臨床感染疾病》公開,對不同的變異株皆具有良好的抗體中和效果,且疫苗高劑量組臨床試驗,及追加施打第三劑的延伸試驗皆進行中,此外,包含兩劑AZ疫苗與第三針混打高端疫苗的試驗結果也已在進行數據分析;期望能以優異的免疫生成性對抗變種病毒。高端表示,參加WHO團結試驗,受試者族群橫跨美、亞、非三大洲,目前Omicron變異株的流行地區也在收案範疇中,倘若該病毒於團結試驗位於非洲之臨床試驗點流行,將可以評估現有疫苗對抗Omicron變異株之保護力等實證資料。
-
2021-11-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引新加坡資料催打疫苗 陳時中:完整接種重症死亡大減
目前我國75歲以上長者及第五類長照機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二劑覆蓋率都只有六成多,為接種率最低的兩大族群,同時也是新冠肺炎重症高風險群。面對新變異株恐引起疫情再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特別引用新加坡接種資料指出,年長者完整接種後,致死率和重症率都能大降九成,呼籲「還沒打疫苗的,該打第二劑的,都趕快去打疫苗」。陳時中表示,這個月以來觀察到登記意願和預約接種的人數都有相當降低,與本土無疫情有很大關係,但他特別強調「打疫苗不是治療、是預防」,所以一定要事先打,如果等疫情再起才打,都已經來不及生成保護力。陳時中分析,接種疫苗可讓自己變成重症或死亡的可能性大幅降低,但過去期待能達成社區群體免疫,目前已知不太可能,因為「這隻病毒比較奇特」,接種疫苗仍無法防止受感染的無症狀者繼續傳播病毒,如果社區中無症狀感染者眾多,對於尚未接種者就是另一種威脅。陳時中根據新加坡今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的接種資料指出,80歲以上未接種疫苗的重症率高達46%、致死率高達22%,但若接種一劑重症率可減少至39%、致死率減少至12%,要是能完整接種更好,重症率僅12%、致死率僅2.5%。在70到79歲、60到69歲都可以看到部分接種、完整接種的致死率和重症率顯著低於未接種的現象。截至今天中午為止,符合第16期BNT疫苗接種資格的178.3萬人,已有68.9萬人完成預約。陳時中說,現在疫苗充足、可近性也很好,很多地方都可接種,不再需要搶打,再次呼籲未曾接種的民眾儘速接種,時間到該打第二劑的也要趕快打,才能夠保護自己,讓社區更加安全。
-
2021-11-29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六類人將優先打第3劑 青少年12月中後打第2劑
為防堵陸續出現的新冠肺炎變異株,許多國家加快第三劑接種腳步。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昨天召開專家會議並已達成共識,建議已完成兩劑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65歲以上長者、長照機構住民與工作者、醫護人員、防疫工作人員、第一線高感染風險工作人員及第九類民眾,應於第二劑接種6個月後,追加接種第三劑。另外,針對已接種第一劑BNT疫苗的12至17歲青少年,指揮中心也建議無發生嚴重不良反應者接種第二劑BNT,兩劑間隔12周以上,將由指揮中心與地方政府衛生局規劃安排於校園接種。陳時中表示,仍尊重個人意願,所以也需要家長同意書,但因意願書要重新印製發送,預期施打時間應是12月中旬後。陳時中表示,考量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後免疫保護力可能隨時間下降,為積極因應變異株對於國內防疫造成的威脅,除建議已完成兩劑接種的六類高風險對象在接種第二劑疫苗6個月後,追加接種第三劑新冠肺炎疫苗;其他滿18歲以上民眾可以評估自身感染風險以及接種意願,經醫師評估後接種第三劑。但對於追加劑接種廠牌尚無明確建議,指揮中心將持續收集國內外相關臨床實驗與研究數據以及各國接種建議,並視國內疫苗接種與供應情形,再提供民眾進行接種。另外,陳時中表示,會中經專家審慎檢視各國青少年族群新冠肺炎感染、傳播與重症風險、mRNA疫苗等接種策略、疫苗接種後心肌炎發生率與相關文獻。雖然mRNA疫苗接種後發生之心肌炎、心包膜炎,可能與疫苗接種有關,但考量新冠肺炎病毒變異株持續於國際間流行,且農曆春節即將到來,為降低境外移入個案造成國內社區流行風險,應積極提升各類對象第二劑接種率,提升群體免疫力,故建議歲青少年完成兩劑BNT疫苗接種。另評估現行雖尚無研究證實兩劑接種間隔與接種疫苗後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率之關聯性,然依據目前疫苗間隔與保護力實證研究結果,及英國、歐盟、加拿大等國之監測與建議,專家建議12至17歲青少年兩劑BNT疫苗間隔為12週以上。指揮中心說,依據各國上市後監測數據,接種BNT疫苗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病例,這些病例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亦有極少數個案發生於接種後2週至4週間;接種第二劑後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之比率高於第一劑,且年輕男性發生比例較女性以及其他男性年齡層高。指揮中心特別提醒,民眾於接種BNT疫苗後28天內,如出現下列任一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包括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應立即就醫。並於就醫時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
-
2021-11-28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獨/嚴防Omicron 蘇益仁:毒性是觀察重點 長者要第2劑
新冠肺炎病毒又出現新變異株「Omicron」,且具高傳播力,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高關注病毒株。我國才剛鬆綁的邊境和國內防疫措施是否需要再收緊?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表示,最重要的是看這隻變異株的毒性,依據致重症、住院和死亡率,調整相關防疫措施;也應該將老年人的第二劑疫苗接種盡快補齊,並朝第三劑方向接種。面對「Omicron」變異株,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表示,「只要病毒沒有進入社區就是正常生活」。之前宣布的跨年鬆綁、春節邊境防疫「7+7+7」等都未改變。針對防疫措施應該如何「備戰」,蘇益仁表示,以病毒變異的一般通則來看,變異株會往傳染力增強、毒性下降的趨勢演變,目前並不知道「Omicron」變異株的傳染力和毒性相較「Delta」來說高多少。以傳染力來說,若比「Delta」高,放寬的「7+7+7」邊境檢疫措施勢必會造成「零確診」的破口,但可以用加強篩檢的方式彌補,並讓輕症者居家或在防疫旅館隔離,等待復原即可;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毒性增加多少,避免因致重症、住院和死亡率升高造成醫療崩潰。蘇益仁提醒,若屆時出現本土個案,指揮中心應確保若和台商回國時間重疊,防疫旅館和集中檢疫所是否足夠。另外,75歲以上的老年人等高風險族群應盡快接種完第二劑,也要趕快接種第三劑,就算「Omicron」具有免疫逃脫能力,但仍有足夠保護力,避免確診者變成重症。疫情指揮中心也曾於11月初透露,已和默沙東簽訂口服抗病毒藥物採購合約,衛福部食藥署也將拚在12月中旬完成緊急使用授權(EUA)。針對抗病毒藥物的分配、使用,蘇益仁也提出「分級分流」的看法。他表示,由於抗病毒藥物主要是用於防止輕症變成重症,因此使用上有三大方向,包括越早使用越好、突破性感染者多輕症毋需用藥、已重症者不須投藥。再依據重症者收治於醫學中心、輕症者收治於專責醫院的醫療分流概念,應將抗病毒藥物主要儲備於專責醫院而非醫學中心,以防5、6月時國內疫情流行時,許多確診者因血氧突然下降、病逝於防疫旅館等狀況重演。
-
2021-11-28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輝瑞BNT拚百日研發新款疫苗 陳時中:若有會爭取
新變異株Omicron使大家對疫情緊張,輝瑞與BNT指出,可在一百天內研發針對此變異株的疫苗。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表示,新款疫苗研發出來,不同於上市,因為緊急使用授權(EUA)規定很嚴格,一百天研發出對抗的新變異病毒的疫苗株,可能在實驗室階段,但若研發出有效疫苗,會積極爭取。另外,陳時中日前證實,已與研發口服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的默沙東完成簽約。衛福部食藥署昨天指出,默沙東已送交「莫納皮拉韋」相關資料,最快十二月中旬有機會通過緊急授權使用(EUA)。輝瑞大藥廠也提交抗病毒口服新藥部分資料,食藥署目前一併評估中。因應Omicron,施打高端疫苗有效嗎?陳時中表示,這是現在大家都想探討的問題,Omicron變異株的變異點高達卅二個,相對疫苗保護力可能降低,但目前尚未有實證。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無論施打國產疫苗或國際疫苗,其產生的抗體效果是一樣的,但若變異株後續研究結果出爐,顯示對疫苗效果差,代表研發次世代疫苗有其必要,現已知聯亞握有南非株疫苗的次世代疫苗,最好盡快釐清Omicron是否為南非株疫苗的後代,若兩者接近,應加速疫苗臨床試驗。食藥署藥品組副組長吳明美表示,默沙東已於十一月中旬將資料送交食藥署,只是資料尚未齊全,因此採取滾動式審查,默沙東隨時補件,隨時審查。依默沙東提出的中期試驗結果,新冠患者出現症狀五天之內投藥,降低重症及死亡率的防護力約達百分之五十。但外電報導,默沙東最新公布的臨床試驗報告顯示,一千四百名測試對象,總住院及死亡率降低了百分之卅,低於過去宣稱的百分之五十。染疫五天內服藥者,百分之七須住院,一人死亡。
-
2021-11-27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跨年活動、防疫加嚴? 陳時中:完全取決Omicron有無入侵
新冠病毒南非新變異株(Omicron)來勢洶洶,已有多國檢出確診病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全球面對新的病毒都是非常嚴正以對,台灣也不例外,任何關於跨年活動、國內防疫措施加嚴等相關管制,完全取決於Omicron有無入侵國內社區。指揮中心昨天已宣布6國列為「高風險區域」,希望將新的變異病毒阻絕於境外,當然也不排除任何主動性檢討的可能。跨年活動的管制措施,有無已經定案的部分?陳時中重申,就如同之前向大家報告的,管制措施與去年類似,而相關措施只會鬆、不會緊,但這還是要看看有沒有新的病毒株入侵社區。指揮中心昨天已宣布6國列為「高風險區域」,香港目前也傳出兩例確診病例,會不會也列入「高風險區域」?陳時中指出,香港的邊境算是守的非常嚴格,目前兩例確診病例,其中一例是從南非入境入住防疫旅館,另一例為第一例個案在防疫旅館的對門房客,但是從其他國家入境香港,因此不排除是在旅館內被感染到的,但這都需要進一步觀察。至於有沒有其他國家也將列入「高風險區域」。陳時中說,首先對南非等6國主因是南非已出現77例確診病例,而周邊國家與南非陸路交通流動高,因此將地理區域進行區隔,因此還要密切聯繫,不能完全一下子決定。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也要求,各國應積極透過IHR通報,有關新病毒株的變異、基因定序等,我們也會密切觀察,仍希望新的病毒不要入侵台灣,避免這樣的情形出現。而入境防疫措施是否還會加嚴,比如說改變7+7的防疫措施?陳時中說,不會直接緊縮7+7的防疫措施,但會針對從Omicron發生率、確診率高的國家等風險區域入境者進行相關緊縮。BNT藥廠宣布將於100天內研發出對抗Omicron的疫苗。陳時中指出,新款疫苗研發出來與上市使用不同,因整體的緊急使用授權(EUA)很嚴格,100天研發出對抗的新變異病毒的疫苗株可能是在實驗室中,但如果真正研發出有效疫苗的話會積極爭取。至於,因應Omicron施打高端疫苗有效嗎?陳時中表示,其實這是現在大家想要探討的問題,因新病毒株的變異點多,相對疫苗保護力可能會降低,但目前尚未有實證的科學。因應Omicron可能入侵台灣,是否有可能取消開放戶外飲食的可能性,或是室外、室內的人數管制會不會更加嚴格?陳時中說,要不要開放飲食、場域人數等,完全視Omicron有無入侵社區,有侵入社區時,所有相關管制措施就會趨嚴,如果沒有入侵的話,還是正常生活,不會因要預防而過度嚴格。
-
2021-11-27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新變異株Omicron更勝Delta? 醫師不安警告:山雨欲來、恐再次封城
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將最近在非洲南部出現的新變異株「B.1.1.529」,正式命名為(variant of concern)。對此,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指出「Omicron 變異株有兩個重點值得觀察」,他也透露,過去Alpha 變異株或 Delta 變異株出現時,他沒有這麼感到不安,這次 Omicron 變異株突變位點之多,讓他有種山雨欲來的顫慄感。謝宗學在臉書「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臉書指出,南非出現新 COVID-19 變異株:Omicron 變異株。因為突變的位點多和增加傳播力相關,所以「目前推測傳播力比 Delta 變異株高」。他表示,雖然實際增加傳播率的數字尚未研究出來,但從南非豪登省等地病毒株分析報告發現,Omicron變異株快速取代 Delta 變異株成為當地主流病毒株,「幾乎可以確定傳播力比 Delta 變異株大幅增加」。謝宗學提出兩個Omicron 變異株觀察重點,分別為「重症率有無增加」和「疫苗保護力有無下降」。他解釋,若重症率明顯增加和疫苗保護力明顯下降兩者同時出現,各國恐將重回封鎖邊境和封城生活,宛如去年三月爆發疫情時的慘況。謝宗學透露「Alpha 變異株或 Delta 變異株出現時,我沒有這麼不安,這次 Omicron 變異株突變位點之多,讓我有種山雨欲來的顫慄感。」謝宗學警告,世界各國過去幾個月以來,因為疫苗施打率攀升相繼解除防疫政策,「Omicron 變異株很有可能早已在社區潛伏,若不當機立斷採取嚴格的邊境管控和限制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很快的2 到 4 週內,新一波的疫情很有可能大規模爆發癱瘓醫療體系,死亡率將可能快速飆升。」他預測,絕大多數的國家在現階段不會採取嚴格的邊境管控和封城手段,因為疫苗施打好不容易逐漸恢復的經濟活動,當權者很難斷然下決定貿然中斷,但就是這樣的遲疑,新疫情很有可能再次襲捲全球,更嚴重癱瘓經濟活動。最後,謝宗學提醒,台灣目前社區很乾淨沒有病毒,仍然必須持續堅守個人衛生防護,若 Omicron 變異株襲捲全球,台灣很難置身事外,經濟股市很難和世界脫鉤,但我們自己的健康卻可以自己掌握,勤洗手、戴口罩是不變的原則,只要能持續堅持,即使未來出現再多變異株,我們依然可以安然度過。
-
2021-11-26 新冠肺炎.預防自保
因應南非新變異株逐漸蔓延 指揮中心公布最新邊境管制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新冠病毒新變異株「B.1.1.529」,目前從南非開始蔓延,香港已有二案例。全球醫師、專家示警,因為Nu病毒突變數多,傳播速度快,有可能連疫苗都防不住。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世界關切的新變異株,希臘字母還沒正式命名,正式科學名稱為「B.1.1.529」病毒,簡稱是南非新變異株,之前有南非株為Belta,後來用希臘字母取代,今晚世界衛生組織將就此病毒的角色定位開會評估。羅一鈞表示,南非11月12日才由檢體首次發現新變異株,主要是在南非東北角的豪登省快速攀升,取代當地原來的Delta變異株,短短兩周快速增加,成為當地主流病毒株,傳播力是否明顯增加是很多,這是國際病毒學家擔心的事,南非先前流行Belta變異株,後來流行Delta變異株,這接下來是否成下一波主流,目前預估是會,因此需要密切觀察。羅一鈞說,從官方資料看,目前南非已完整定序病例數至少有77例,周末還會繼續檢測,病例將會增加中。波札納有4例,香港昨天說1例,但經衛生防護中心證實,與先前南非入境個案在飯店中鄰近的1名房客,雖不是來自南非而是加拿大,也確診是這病毒株,但是否在旅館傳染也正在調查。羅一鈞指出,根據南非官方公布新變異株的基因定序,有跟病毒進入細胞增加傳播力,或免疫逃脫增加免疫力有關,先前變種跟Alpha、Lamda都有,外媒報導說前所未見,它集前變種於一身,這是專家擔心的事。羅一鈞指出,但實際上要根據更多研究,如增加幾成傳播,對疫苗保護力的影響等,是否導致重症病例增加,有待進一步分析,將看世衛組織今晚開會後再做補充。指揮官陳時中今天於疫情記者會表示,為因應南非新變異株「B.1.1.529」,自11月29日零時起,包括南非、波扎納、納米比亞、賴索托、史瓦帝尼、辛巴威共6國提升為「重點高風險國家」,旅客抵台前14天內曾至以上國家(含轉機),一律公費入住集中檢疫所14天,並配合專案探檢措施。不適用7天加7天等春節入境方案。
-
2021-11-26 名人.張金堅
張金堅/癌症病友有需要施打第三劑新冠疫苗嗎?
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已漸趨緩,本土感染幾乎掛零,每天只有零星境外感染個案,反觀國外,歐洲疫情較劇,多國進行「封城」政策,引起一些民眾抗議示威,美國一些州,亦現疫情復熾情形,拜登總統因此下達強制接種疫苗令,但受到一些州的反對,認為違憲。大陸遼寧亦有疫情爆發,仍然執行「清零」策略,在亞洲則比較傾向「與病毒共存」,南韓亦有些許不穩,日本則趨於平穩。目前國內疫苗接種對癌友有優先施打的措施,可說是對癌友一大利多政策,但癌友們在治療與追蹤過程,仍有許多疑慮,它們最關心的莫過於:(1)疫苗可以施打嗎?(2)疫苗接種第二劑後,所產生的免疫保護力與常人一樣嗎?(3)疫苗接種比起正常人,有需要施打第三劑嗎?以下根據最近兩篇權威性國際Lancet Oncology(2021年10月5日發表)及Nature Cancer(2021年10月21日發表),及相關文獻綜合整理,供讀者參考如下:(1)根據Lancet Oncology的期刊指出,在此次疫情期間,有一非官方之合作組織COVID surg collborative(全球新冠肺炎針對手術病人組成之合作機構),從2020年1至8月,統計61個國家,466間醫療機構,共收20,006位計畫癌症手術患者,進行前瞻性世代研究,結果發現非藥物介入之公共防疫措施(NPI)越強,則患者接受原計畫癌症手術的可能性降低,而且手術延遲的時間越長。(2)根據Fendler等人在Nature Cancer(2021年10月21日發表),在一項前瞻性的研究(CAPTURE研究計畫),共收集585位癌症患者,其中24%為血癌患者,76%患者為固態腫瘤,評估施打BNT或AZ兩劑疫苗後之抗體保護力(從2020年5月至2020年6月),結果發現癌症患者施打兩劑BNT或AZ疫苗2~4週後,有78%可產生棘蛋白IgG抗體,血癌患者產生的抗體比固態腫瘤低,另外發現施打一劑無法產生有效的中和抗體,施打二劑,對Delta和Beta病毒株比原始株保護力下降,血癌患者對抗Delta病毒能力較固態腫瘤低2倍。而且在所有585位癌症病患中有1%為突破感染,以Alpha及Delta病毒株為主,因其原因是無法有效產生免疫T細胞,所以建議針對癌症病患應給予補打第三劑。(3)根據多項研究臨床試驗發現施打第三劑,可使中和抗體增加,特別Moderna施打第三劑,中和抗體濃度倍增,而輝瑞BNT第三劑施打,可有效對抗Delta病毒,對年長者特別有效力。英國的研究證實,第三劑可以預防症狀個案發生,發表於今年英國醫學期刊。(4)至於混打疫苗的醫學實證:在今年Nature雜誌,Lewis等人證實,多國研究均指出,混打疫苗效益高,其包括AZ混打BNT(有德國、英國、西班牙),及AZ混打Moderna(瑞典),皆可產生較強的免疫反應,大家公認的原因,因載體疫苗(AZ)可誘導強烈而且有效的T細胞反應(如殺手T細胞,CD8),mRNA疫苗(BNT、Moderna) 可誘導更高中和抗體濃度。結語癌症患者根據多項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不幸得到新冠肺炎,其死亡率較高,如果又是60歲以上,加上合併有慢性疾病共病的話,則死亡率更高,所以一定要施打二劑疫苗,在可行範圍內可以考慮施打第三劑。
-
2021-11-25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疫苗一劑覆蓋率77%被質疑灌水 專家笑稱「沒人這樣算」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天公布疫苗接種成績,一劑覆蓋率超過七成七、二劑達四成九,但他坦言礙於十一歲以下不符接種資格,一劑覆蓋率恐難再提升;接種成績看似亮眼,卻被質疑灌水,專家笑稱「沒人這樣算」,學者則再提追加第三劑,維持保護力。陳時中昨秀出接種成績單,一劑接種率以十八至廿九歲最高,達九成二,七十五歲以上一劑接種率最低,僅七成三。他說未來一個月,二劑覆蓋率會提升,但已超過七成七的一劑覆蓋率恐難再提高,主因是十一歲以下占總人口一成。接種成績突破陳時中喊的目標,卻被質疑灌水,因為接種率分子是「本國籍加上外籍人士施打數」,分母為「內政部戶政司統計我國人口數」,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名譽理事長黃立民笑說「沒人這樣算」,分子若有外國人,分母也要加外國人,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一直都是這樣計算。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指出,各國疫情再起,經驗顯示二劑覆蓋率達六成仍不足以放鬆口罩及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一旦放鬆疫情勢必再起。另外,不論是否混打,兩劑保護力都會在六個月後明顯下降,接種第三劑兩周後可讓抗體濃度再次回到九成以上,第三劑施打勢在必行。陳時中表示,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本周日就會開會,討論十二至十七歲是否接種第二劑,第三劑接種也會排進議程。未來第三劑接種,會根據一、二劑接種廠牌購買相對應數量,是否混打待專家建議。疫苗開打已邁入第十五輪,仍出現預約不到疫苗、必須臨時加開等情況,經調度,BNT量能已增至近一五四萬劑,足以因應預約人次。
-
2021-11-24 新冠肺炎.專家觀點
疫苗幾成可脫口罩?兩劑保護力撐多久?台大公衛有答案
公費新冠疫苗接種終於開放混打,第一劑接種AZ的民眾忽然多了許多選擇,年底或許可達成兩劑覆蓋率六成的目標,距離大家殷切的境內外解封又進了一步。疫苗覆蓋率到底達到幾成可以安心解封嗎?完整接種保護力可以撐多久?混打保護力可以撐更久嗎?答案恐怕都不甚樂觀。台大公衛學者今分析多國疫情再起經驗,歸納兩大啟示。首先,二劑覆蓋率達到六成仍不足以放鬆境內非藥物公衛防疫措施(NPI),例如口罩及社交距離,一但放鬆疫情勢必再起。再者,不論是否混打,兩劑保護力都會在六個月後明顯下降,但若能接種第三劑,兩周後可讓抗體濃度再次回到九成以上。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指出,以色列去年底到今年初疫情嚴峻,今年初開打疫苗後,兩劑覆蓋率快速衝高,在四月達到六成但拉升速度趨緩,還沒超過八成,以色列就逐漸放寬相關防疫措施,結果就在疫苗開打滿六個月之後,以色列七月後疫情開始再起。新加坡、英國、德國、美國都有類似現象,因此上述各國都已進入逐步擴大全面接種第三劑的階段。陳秀熙表示,在疫苗接種率還沒打到八成就提早解開NPI極有可能是造成疫情再起的重要原因,因為Delta變異株有高傳播力和免疫逃脫等特性,過去認為覆蓋率六、七成可達成群體免疫,現在已知恐怕需要極高的施打率才有可能。雖然前兩劑混打可衝高抗體濃度,但第三劑仍是勢在必行。台大公衛學者林庭瑀根據瑞典全國大規模研究發現,AZ+莫德納保護效益最高達79%,次之是AZ+BNT67%,AZ+AZ則有50%。接種兩劑AZ兩個月後保護力降到40%,接種兩劑BNT後六個月降到29%,接種兩劑莫德納六個月後仍有59%,但若混打AZ加上BNT或莫德納,二到四個月後仍有五、六成保護力。台北醫學大學教授嚴明芳指出,美國研究發現,莫德納兩劑接種六個月後,中和抗體濃度明顯下降;以色列及美國針對BNT疫苗的研究也發現同樣結果,18到55歲接種BNT滿8個月後,遇到Delta病毒時,抗體濃度下降22%,65歲到85歲抗體濃度下降37%。但接種第三劑後,18到55歲抗體濃度僅下降15%,65到85歲以上長者效果更好,抗體濃度僅下降8%。英國9月13日起開打第三劑,結果也發現,前兩劑混打AZ加mRNA或接種兩劑mRNA疫苗,接種兩劑五個月後,保護力分別剩下44%、60%;若能接種第三劑,兩周後保護力再次上升到93%、94%。陳秀熙表示,上述資訊對於台灣未來規畫第三劑接種計畫極具參考價值。
-
2021-11-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第一劑和第二劑疫苗副作用有何不同?一張表看懂AZ、莫德納、高端及BNT症狀差異
新冠疫苗第二劑打了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截至11月18日統計,我國疫苗第一劑接種覆蓋率為76.71%、第二劑為44.60%;換言之,全國只打第一劑疫苗的民眾占32.11%。在經歷過第一劑副作用洗禮後,很多人對於第二劑副作用有不少疑問,究竟莫德納第二劑是不是傳說中的「大魔王」?就由醫師的門診經驗和通報統計資料來一一驗證。因第二劑求診增多 打BNT者常見忽冷忽熱AZ疫苗與莫德納疫苗第二劑陸續開打,第二劑副作用真的比較嚴重嗎?台北馬偕中醫師瞿瑞瑩表示,近期因接種第二劑疫苗後赴醫院求診的人數增加許多。瞿瑞瑩觀察,AZ第一劑副作用比較強,病患主訴以頭痛最多,高燒及全身疼痛也很常見,有些患者嚴重到必須臥床。莫德納第二劑的副作用比較強,多是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發燒則以「微燒」為主;最近臨床最常見的還是接種BNT疫苗後,主訴忽冷忽熱的病患前來求診,高端疫苗則幾乎沒有病患。指揮中心「V-watch」針對三萬名主動註冊民眾監測,截至10月24日的統計資料顯示,接種新冠疫苗後全身性症狀前三名分別為疲倦、肌肉痛、頭痛;局部不適則是以注射部位疼痛及注射部位腫脹最多。第一劑及第二劑副作用回報,AZ疫苗第一劑比第二劑還不舒服,莫德納疫苗則是第二劑比第一劑更容易感到不適;高端疫苗18歲到49歲與50歲到64歲回報,第一劑以注射部位疼痛、注射部位腫脹較多,第二劑副作用略高於第一劑。至於無法工作、影響日常活動與就醫情形,可能發生於前兩天。接種AZ或高端疫苗後,第一劑較第二劑顯著;接種莫德納疫苗後,第二劑較第一劑顯著。AZ第一劑副作用較強 為何莫德納相反?許多人打完第一劑AZ疫苗高燒不斷,痛苦萬分,另一群打完第一劑莫德納疫苗則笑稱「毫無感覺」,頂多注射部位腫痛、手臂「不舉」。殊不知莫德納第一劑的副作用看似只是被「小汽車撞到」,到了接種第二劑卻像「被火車輾過」,全身痠痛、頭暈、低燒、發冷,統統找上門。為什麼莫德納第一、二劑副作用狀況會和AZ疫苗相反?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主要在於腺病毒疫苗和mRNA疫苗的機制不同。他說,腺病毒疫苗如AZ、嬌生疫苗,是製造新冠病毒棘狀蛋白的DNA,放進無毒性的腺病毒中,透過人體感染腺病毒後再誘發人體免疫反應,產生保護力。人體通常遭受第一次感染反應強烈,第二次便不容易再感染,自然不會有強烈的反應,「這也是嬌生疫苗只需要打一劑的原因」。mRNA疫苗,如BNT和莫德納疫苗,是將能製造新冠病毒表面棘狀蛋白的mRNA,直接送至人體細胞,製造棘狀蛋白讓人體的免疫系統攻擊並且記憶。因此,免疫系統經由第一劑產生記憶後,第二劑就會爆發強大的免疫反應。所以接種第二劑莫德納疫苗後,才會比第一劑反應來得大。次單位蛋白疫苗,如高端,則因為只取病原體的部分結構,因此引發的免疫反應小,副作用也小。《本文未經同意請勿拷貝轉載》
-
2021-11-24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AZ疫苗混打副作用有哪些?比打2劑AZ發生率高?專家分析效果及不良反應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因新冠肺炎(COVID-19)已經有超過2億5千萬人感染及超過500萬人死亡。除了保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及對高風險族群進行檢疫隔離外,提供大規模疫苗施打以產生群體免疫力,仍然是控制COVID-19疫情最根本的方法。疫苗混合接種 臺大研究團隊試驗AZ與mRNA為了瞭解新冠疫苗混合接種的成效,臺大研究團隊於臺大醫院及衛福部桃園醫院招募健康志願受試者(醫療人員)參加本臨床研究,受試者年齡在20至65歲之間,比較混合接種AZ疫苗與mRNA(Moderna)疫苗對於產生新冠肺炎病毒抗體(SARS-CoV-2 IgG)、中和抗體之效價分析與副作用比較。AZ混打莫德納 對抗Alpha和Delta效果優2 劑AZ對於Alpha和Delta變異株中和抗體的部分,參與者對Alpha變異株之中和抗體效價皆高於對Delta變異株之效價。接受至少一劑Moderna疫苗(第2、3、4組)的參與者對Alpha和Delta 變異株的中和抗體效價均明顯較第1組(AZ/AZ)為高。第2組(相隔8週混合接種)相較於第3組(相隔4週混合接種)在第二劑疫苗接種後第28天有較好的Alpha和Delta變異株中和抗體反應。AZ混合莫德納 副作用比例高有關不良反應的部分,混合AZ/Moderna疫苗接種比AZ/AZ疫苗有較高比例出現副作用,如注射部位紅腫熱痛、發燒、畏寒、頭痛、肌肉痠痛、疲倦等,但是大多數皆為輕微至中等程度的短暫反應,於28天的追蹤期間並無嚴重不良反應出現。(推薦閱讀:莫德納第二劑副作用強! 2天持續「6種症狀」快就醫:胸痛、心悸極危險)而根據臺大醫院「COVID-19 疫苗 知識就是力量」其中針對是否可第一劑打AZ,,第二劑打ModernaQ&A顯示,依臨床試驗(RH Shaw, CombiVacS, D Hillus, Hannover, Saarland)及專家建議,加拿大NACI於2021/06/01更新疫苗mixing-matching建議,考量有疫苗不足、VITT風險、增加短期免疫反應,可於第一劑AZ/COVISHIELD疫苗後間隔8-12週施打mRNA疫苗(BNT/Moderna),但是會增加輕度到中度的不良反應;若第一劑接種mRNA疫苗則可混打他種mRNA疫苗,但是第二劑不建議改為AZ/COVISHIELD疫苗`。後續Com-COV研究針對AZ/BNT混打也有類似的結果,混打可增加抗體表現,且似乎並無相關嚴重不良反應。瑞典針對AZ/Moderna混打也有增加抗體表現、副作用較多的情形(但無統計學上差異),似乎對南非變種有較好的保護力;法國針對AZ/BNT混打方案在55歲以上的醫護人員中提供了更強大的抗體反應。(推薦閱讀:BNT第二劑副作用注射部位痛、疲倦、頭痛最常見? 解析「成年、青少年第二劑反應」)副作用多在一週內 皆為輕微至中等症狀因此,研究結果顯示,AZ/Moderna前後兩劑疫苗混合接種比AZ/AZ兩劑同種疫苗接種提供更高的免疫抗體反應,其效果與Moderna/Moderna兩劑疫苗接種相當。雖然混合疫苗接種比兩劑皆接種AZ疫苗有較高的副作用發生率,但是大多數發生在注射後一週內且皆為輕微至中等程度之短暫副作用,顯示混合AZ/Moderna疫苗接種也是具有相當的安全性。延伸閱讀: ·AZ混打BNT保護力高、副作用強? 研究解析疫苗混打效果 ·AZ第二劑副作用有哪些?莫德納、BNT副作用躲不掉? 重點解析「疫苗第二劑」
-
2021-11-23 該看哪科.感染科
四價疫苗不夠用!腦脊髓膜炎嬰幼兒死亡率達四成
新冠疫苗疫情趨緩,潛在流行性感染性仍虎視眈眈,醫師提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多好發在入冬之際,有近三成感染者為嬰幼兒,致死率高達40%,現有四價疫苗未必足以因應,但明年一月預計將有B型腦脊髓膜炎疫苗可施打,為預防兒童重症超前部署。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馬偕兒童醫院醫師邱南昌指出,全球每年250萬遭受腦膜炎危害,有23萬人因腦膜炎死亡,台灣每年約有十來位個案病發個案,感染後早期症狀跟流感、感冒相似不易察覺,在11月入冬到隔年4月期間要特別小心。根據台灣流行病學調查,國人每十位有一位無症狀帶菌者,且會透過鼻咽喉分泌物、飛沫和家庭接觸者傳染,他指出,在嚴重惡化下,在24小時內會從發燒頭痛、噁心嘔吐,轉而出現頸部僵硬、出血性紅疹等,最後導致敗血症、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馬偕紀念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指出,民眾認知新冠肺炎近五成感染者為50歲以上族群,且年紀越大,重症機率越高,但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有近三成為4歲以下嬰幼兒,因抵抗力弱,被感染機會較常人多500至800倍,重症死亡比例可達四成。他表示,嬰兒若感染後,每三位倖存者中有一位會出現長期併發症,如腦性麻痺、智力損傷、聽力喪失、抽蓄癲癇、腎衰竭、引發截肢等,現階段二個月嬰幼兒可以接種腦膜炎雙球菌疫苗,避免重症及死亡。邱南昌指出,國內現行的四價疫苗對A、C、Y和W- 135型等四型腦脊髓膜炎有效,但對於歐美、台灣最大宗的B型腦脊髓膜炎效果有限,「B型疫苗研發難度高,但經過國內實驗、食藥署查廠審核之下,國內預計明年一月可望上市使用。」同時他也呼籲,新冠疫情趨緩後,最擔心其它病毒的反撲,目前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四價疫苗,僅能在旅遊門診施打,但好比英國、澳洲都已經將各血清型的疫苗,列入幼兒常規接種項目中,盼台灣引進B型疫苗後,也能公費接種。紀鑫提醒,有五大風險族群須接種疫苗或提高警覺,如前往腦脊隨膜炎盛行率高的國家旅行、先天無脾臟或切除脾臟者、HIV感染者或免疫缺損者,還有嬰幼兒或軍營等群聚生活者。此外若嬰幼兒出現發燒、嘔吐、躁動不安、活動力差等症狀,成人出現劇烈頭痛、高燒不退、噁心嘔吐、神智不清,都須要盡快就醫觀察,平時也應該維持勤洗手、戴口罩、,避免長時間處於密閉空間或接觸呼吸症狀患者,或接種疫苗,提升自我保護力。
-
2021-11-22 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
高端混打沒本土試驗 陳時中:因應國外權宜辦法
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太太陳佩琪今天表示,混打AZ與莫德納疫苗時政府稱需本土試驗,但高端疫苗混打不用,說法明顯雙標。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今天表示,混打試驗是為探討是否提高效力,高端混打是因應國外的權宜辦法。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太太陳佩琪今天接受震傳媒專訪時表示,高端疫苗混打僅是由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認定接種高端者可打第3、4劑;對比醫療人員當時要混打莫德納卻稱沒有本土試驗,高端混打同樣沒有本土試驗,質疑政府說法雙標很嚴重,應以科學為證據而非黨意。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今天繼續審查111年度衛生福利部主管公務及基金預算,陳時中下午會議開始前接受媒體訪問。媒體詢問陳時中今天陳佩琪質疑高端混打雙標的看法。陳時中表示,他還沒有看到訪談,但當時研究混打是為了探討效力是否提高,高端則是行政上因應國外的權宜辦法。陳時中表示,在部分期刊中,高端疫苗可推斷出有相當保護力。有媒體民調指出,若國民黨派出立委蔣萬安、民進黨推出陳時中,兩人對決2022年台北市長的話,陳時中的支持度落後蔣萬安18個百分點。媒體今天也追問陳時中,是否參與2022年選舉。陳時中說,包含疫情與政務,還有很多事情在忙,他沒有看到任何民調,他現在仍須專心在政務。媒體詢問,是否有很多基層勸進參選台北市長。陳時中說,偶爾會有人開玩笑這樣說,但他一直努力於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