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疫情一發不可收拾,全球確診患者屢創新高,想要終結疫情,各界看重抗病毒藥物,指揮中心也已默沙東完成簽約,預計購買一萬人份抗病毒藥物。專家表示,依推估台灣至少需要15萬人份藥物,目前全世界都在搶貨,台灣一定要儲備且數量愈多愈好,因抗病毒藥物是結束疫情的終極武器。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說,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經兩年觀察,有別於流感有好發季節性,新冠病毒沒有季節性,但若要終結疫情,仍須期待走流感化路線。也就是說,疫苗、抗病毒藥物缺一不可,首先國人接種第二劑疫苗覆蓋率需達8成,並盡速催打65歲以上長者第三劑疫苗,快速提升長者保護力。
其次,一定要備足抗病毒藥物,以全台65歲以上長者約300萬人計算,其中150萬人未接種第三劑疫苗,當中一成、約15人感染新冠病毒引發輕症,而台灣抗病毒藥物基本上就需要15萬人份,目前僅採購1萬人份,遠遠不夠。
蘇益仁表示,抗病毒藥物主要是治療病情輕中度患者,但現在藥物多儲備在醫學中心或專責醫院,往後藥物足夠時,應該要放到基層診所,讓醫師針對輕症患者直接使用,降低病毒擴散機會,大家就不會恐慌。
目前指揮中心仍重視本土疫情清零政績。蘇益仁說,要如何從清零跨越到流感化的鴻溝,這是一大挑戰,因不知道民眾能不能接受每天確診病例暴增情形。
「抗病毒藥物目前產量也有限,全世界都在搶貨。」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說,台灣一定要儲備抗病毒藥物,且數量愈多愈好,目前看來抗病毒藥是物終結疫情的最終武器,大家都很期待,如可能克流感治療流感病毒一般。
邱政洵說,抗病毒藥物調配,應由指揮中心統一調度較為適合,因指揮中心較能掌握哪些人需要治療可以適當調度,有利控制疫情。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