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4 13:28:46 施昇輝
施昇輝/不要妄自菲薄、也別倚老賣老 如何不讓自己被時代淘汰?
從電影看第三人生10:《高年級實習生》不要讓自己被時代淘汰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0-11-04 13:28:46 施昇輝
從電影看第三人生10:《高年級實習生》不要讓自己被時代淘汰
2020-11-04 13:03:06 慢性腎臟病
合陀中醫診所院長施昀廷醫師,以自家柴犬-柴胡為視角深入淺出介紹中醫知識。 吃中藥不會洗腎!柴胡告訴你為什麼!本柴常常聽到民眾說,吃中藥會讓肝腎功能變差,那絕對是錯誤觀念! 現在證實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會
2020-11-04 13:02:58 慢性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CKD)是指腎臟組織因疾病或其他原因遭受無法恢復的損壞,腎功能逐漸衰退,造成長期受損達3個月以上無法恢復原有功能。 慢性腎臟病分為五個階段,當進入到第五階段,也就是末期腎衰竭時,就要
2020-11-04 12:07:29 百病漫談
【文、圖/摘自商周出版《專業醫師教你 怎麼正確看醫生》,作者山本健人】 腹痛是每個人都常有的症狀。 「雖然肚子非常痛,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就自然不痛了。那是什麼造成的疼痛呢?」 我想應該所有人都
2020-11-04 11:52:41 杏林.診間
【編者按】這星期延續上週的主題「護理師的心聲」,一位「個案管理師」介紹這種長期關注照顧癌症病人的護理工作與成就感;一位護理師深談護理工作者的內心世界,呼籲社會大眾體恤護理工作的辛苦,了解「高品質的照護
2020-11-04 10:53:09 其他癌症
一名69歲男性身體硬朗鮮少生病,去年11月卻突然講話語無倫次且全身無力,並出現急性末期腎衰竭和血肌酸酐指數過高症狀,雖接...
2020-11-04 09:41:49 風溼過敏免疫
50歲的陳媽媽(化名),手部腫痛了好幾個月,無法自己穿衣服,甚至連洗澡都要靠兒子幫忙才能完成。看了國術館、吃了醫師開的止痛藥都沒有用,最後是女兒帶她到免疫風濕科看診,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雖馬上接受
2020-11-04 09:38:25 大腦健康
人過50歲後,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逐漸萎縮;60歲開始,更是以每年0.5%速率萎縮,持續萎縮可能會增加未來罹患認知功能障礙、憂鬱症,甚至惡化成為失智症的風險。 但
2020-11-04 09:37:10 兒科
在出生率年年降低的台灣,10%的早產兒如何照顧是一大課題,而許多家庭也正面臨需要長期安胎,擔心早產兒出生後是否有能力照顧...
2020-11-04 09:15:00 失智專題
「『失智症』簡單明瞭,只是頭腦生病了,沒有什麼可恥,不用改名。」今年72歲的蘇惠美拿著麥克風篤定地說話,根本看不出她八年...
2020-11-04 09:12:02 杏林.診間
民國67年1月28日,高雄醫學院外科學教授林永哲成功完成中南部首例肺動脈狹窄手術,開啟南台灣開心手術首例。投身醫界逾半世...
2020-11-04 08:00:00 風溼過敏免疫
【文、圖/摘自麥田《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作者伊丹.班—巴拉克】 平衡的蠕蟲 蠕蟲,這類寄生蟲成員眾多,個個都是入侵或躲避免疫系統的行家,牠們有許多花招可以幫助牠們在人體內存活下來、繁榮昌
2020-11-03 19:23:00 失智專題
「失智症三個字簡單明瞭,這只是頭腦生病了,沒有什麼可恥,不用改名。」今年72歲的蘇惠美拿著麥克風篤定地說話,根本看不出她...
2020-11-03 19:12:00 生死議題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末期照護成為大家重要課題。當積極治療對於末期病患已經無效時,安寧照護就成為大家考慮的選項。 安寧病房、安寧共照、安寧居家,區別在哪裡? 由一群受過專業訓練的安寧團隊,提供病患
2020-11-03 18:20:00 大腸直腸癌
苗栗縣有三兄弟在1年內相繼診斷出大腸癌,醫師追溯病史發現他們的母親也是大腸癌病患,且在4年前發病,母子4人都罹患大腸癌,...
2020-11-03 17:40:00 中醫
當十二節氣的霜降過後,氣溫下降是一天比一天明顯,因此在生活起居上都要好好的注意保暖。 適當的運動 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同時改善胃腸的血液供應,平時注意保暖時,也要特別注重腹部的保暖,腸胃蠕動容易
2020-11-03 16:59:00 中醫
我們身邊總有些人特別怕冷,哪怕是秋老虎的季節,別人熱得大汗淋漓,恨不得24小時空調不停,但這些人吹風扇就覺得很冷,更是不敢開空調,稍不小心遇冷就會感冒。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治未病科主治醫師關靜嫻
2020-11-03 16:11:00 慢病防治
衛福部擬修法全面禁止電子菸等「類菸品」,但民團擔心,加熱菸結合電子菸恐無法可管。衛福部次長石崇良強調,未來任何類似電子菸...
2020-11-03 16:00:00 一般外科
南投60歲林姓婦人最近為雙腿無力四處求醫治不好,到南投醫院治療,醫師發現她的胸椎脊髓內竟長出4公分腫瘤,經手術清除腫瘤後...
2020-11-03 11:40:06 心理學解密
對男人而言,性愛不只是發洩欲望的管道,更可以「感覺自己像個男人」,同時還能「減輕焦慮不安的情緒」,並且「調適生活壓力」。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其新書《從習慣洞察人心》(時報出版)提到,也因此,一旦男人在性
2020-11-03 11:02:21 胃癌
【文、圖/摘自木馬文化《傳染病的世界史》,作者石 弘之】 幽門螺旋桿菌的巧妙生存法 幽門螺旋桿菌的長度,大概是一公厘的兩百五十分之一,當胃中酸性較弱的時候,它住在胃黏膜細胞表層,以胺基酸與縮胺
2020-11-03 10:29:08 胃癌
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王雯靜領導的研究團隊應用大數據找到兩個造成胃癌惡化及轉移的關鍵生物標記,並採用目...
2020-11-03 10:18:29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從民國95年逐年攀升,大腸癌的發生人數統計至今已連續12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一名。衛福部更指出50歲以上的人,如果終生都不做大腸癌篩檢罹患機率為7%,簡單來說,每15個人有一個人可能會罹患大
2020-11-03 09:41:58 活動快訊
今年3月中旬聯合報系為質感青年創立的跨平台媒體「500輯」,將於11月7(六)在台北101旁邊的水舞廣場,舉辦戶外大型實體活動「500趴」,500趴將是史上最有質感的戶外派對,結合音樂、策展、獨家攤位
2020-11-03 09:24:48 杏林.診間
很多被其他牙醫「懼收」的特殊需求族群,例如唐氏症、自閉症、身心障礙、罕見疾病、失智症、在家或機構而很難出門的長者,都是牙...
2020-11-03 07:40:11 周邊故事
台灣已經超過200天沒有新冠肺炎社區感染的病例,但國外疫情仍相當嚴峻,不少從國外返國民眾因此確診,一名20多歲的女子在網...
2020-11-03 00:45:00 抗老養生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52期 有高知名度與高曝光率的中醫師吳明珠,於螢光幕前總是樂於分享女性養身之道,她自己也始終力行生活中醫,維持著好體態及好膚色,絲毫看不出已逾耳順之年。在如此忙碌的生活
2020-11-03 00:33:00 消化系統
你知道一天放幾個屁,還算正常?答案是十次!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任蕭奕宗指出,「常放屁,不用緊張」,這是人體的正常生理反應,但如果常放連環屁,加上排便習慣改變、大便形狀變細小,就應該提高警
2020-11-02 18:36:26 長期照護
日本兵庫縣神戶市有一名年僅22歲的幼兒園女老師因從小雙親離異、母親早逝,自小就是由阿嬤照顧,但2019年10月卻因不堪長期的看護壓力及言語羞辱,用濕毛巾塞入90歲祖母口中致死,該孫女於今年9月終於在法庭上承認犯行並講述緣由。經警方調查,發現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死者被住在附近、親生的3名子女丟包給孫女照顧,再加上照護重擔使孫女每天只能睡2小時,身心不堪負荷,最終只能親手了結祖母的性命。
2020-11-02 15:40:45 腦部.神經
【文、圖/摘自麥田《大腦修復術》,作者姚乃琳】 幻覺和妄想並非精神病人獨有 健康人產生幻覺的現象並不少見。雖然思覺失調症在一般人群中的發病率只有 0.4%,但幻覺和妄想在普通人中的發生率其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