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4 19:59:13 健保改革
共體時艱 健保九月已撥付367億元給184家醫院
疫情二級警戒延長至九月廿日,為讓醫院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抗疫,健保署今年第二季先比照前年同期的八成預撥,6月已撥付225...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1-09-14 19:59:13 健保改革
疫情二級警戒延長至九月廿日,為讓醫院無後顧之憂,可以全力抗疫,健保署今年第二季先比照前年同期的八成預撥,6月已撥付225...
2021-09-14 18:10:00 呼吸胸腔
隨台灣人口邁入高齡化的社會,老年人口比例逐漸攀升,慢性病與功能障礙的盛行率急遽上升,根據果國健署最新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有超過86%的老人至少罹患一項慢性病,69%老人罹患二項慢性病,47%老人同時
2021-09-14 17:53:12 食安拉警報
為阻絕非洲豬瘟於境外,台北關今天公告,自今年11月1日起,自越南等疫區進口的空運快遞貨物,除文件類外,均不得併袋託運。不...
2021-09-14 14:09:33 疫情數字
0914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
2021-09-14 12:05:10 精神.身心
1.肥胖 根據研究指出,經常熬夜、睡眠不足,將不利代謝正常及飲食控制,很容易導致體重增加。 2.阿茲海默症 根據醫學博士麥可.內爾斯在《失智可以預防,更可以治癒》書中指出,有長期睡眠障礙的人與有健康睡眠的人相比,他們的海馬迴明顯小了許多,也因此提高了阿茲海默毒素形成和智力減損風險。所以長期睡眠不足會明顯提高阿茲海默症的罹患機率。
2021-09-14 11:59:12 食安拉警報
我國已於2018年6月將蘇丹色素公告為「毒性化學物質」,但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的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中,驚見自中國大陸進口...
2021-09-14 11:35:16 專家觀點
Delta入侵台灣,陸續發生桃園機師、新北幼兒園、板橋大樓等群聚事件,甚至延燒台北裝修工夫妻、桃園大溪夫妻等案例。復健科...
2021-09-14 10:50:17 長期照護
疫情逐漸趨緩,不少長輩習慣宅在家,幾乎足不出戶,肌力、體能大減,衛福部豐原醫院推出「延緩失能線上運動課程」,由家醫科、復...
2021-09-14 10:36:08 COVID-19疫苗
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今天宣布,再提供台灣50萬劑AZ疫苗,援台疫苗總數將達到390萬劑。這也是日本第5波提供台灣AZ疫苗...
2021-09-14 10:26:37 乳癌
乳癌為台灣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過去的治療方式為外科切除手術,輔以放療或化療。近年「海扶刀」治療方式可讓病患免開刀,但...
2021-09-14 10:10:23 心臟血管
陳小姐38歲,是一位百貨公司的櫃姐,走進診間跟醫師表示,兩隻小腿的血管越來越明顯,以前只是細細的血絲,現在不只變多,有些還凸出來了,上完班一整天小腿還常常會痛,有時候回家會抽筋。 靜脈曲張盛行率
2021-09-14 09:26:33 心臟血管
●疫情期間,腦中風回診率降三成●恐增復發風險,甚至引發失智●三高患者應該控制好三高,避免發生腦中風
2021-09-14 08:42:08 專家觀點
一組來自全球的傑出科學家周一(13日)在知名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目前尚無足夠證據...
2021-09-14 01:01:12 健保改革
藥品、檢驗檢查部分負擔從「定額制」改「定率制」,以增加部分負擔,是否可行?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指出,部分負擔是為了健...
2021-09-14 00:59:12 健保改革
病患煎熬等著新藥救命,面臨總額成長幅度新低,衛福部社保司長商東福表示,明年新藥新科技預算達卅到四十億元,新藥可近性不會受...
2021-09-14 00:59:11 健保改革
明年健保總額最高將突破八千億元,但行政院核定醫療給付總額最高成長率為十一年來新低,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司長商東福指出,健保總...
2021-09-14 00:13:07 專家觀點
麻疹疫苗接種後一勞永逸,水痘疫苗的免疫保護期限可達十到20年,破傷風疫苗的保護力可持續十年以上。然而,為何美國官員正在評...
2021-09-13 20:51:13 一般外科
1名88歲阿嬤在處理魚類時,左手不小心被魚鰭刺傷,即開始局部紅腫熱痛,且在幾個小時後就演變成壞死性筋膜炎,經送彰化基督教...
2021-09-13 16:53:06 照顧指南
貓狗腳底的「肉球」相當可愛,常常成為動物象徵性的符號。肉球作為保護足底的部位,護理工作也是不可少的。
2021-09-13 16:01:06 COVID-19疫苗
針對疫苗接種政策,國內專家建議,高風險族群需拉高第二劑接種,而指揮中心則傾向提高一劑疫苗覆蓋率。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認...
2021-09-13 14:37:34 COVID-19疫苗
BNT 疫苗校園接種23日開打,家長擔心罕見副作用「心肌炎」。ACIP召集人李秉穎今天在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提醒,若學生出...
2021-09-13 14:09:59 疫情數字
0913確診個案數、分布縣市
2021-09-13 13:01:13 婦產科
楊小姐做試管嬰近五年好不容易懷孕,懷孕後期卻多次癲癇發作,她擔任消防員的先生為此買個監視器放置床頭,記錄太太發作情形,供...
2021-09-13 11:35:48 專家觀點
我在2021-9-7發表無症狀患者也會有新冠後遺症?名醫又發謬論,駁斥一位醫生對於新冠肺炎後遺症的錯誤論調。兩三個小時後臉書朋友羅先生就回應「為何幼兒染疫後,至今未發現任何『重症』者需住院??」。隔天
2021-09-13 11:32:11 食安拉警報
為了維護民眾食用生鮮蔬果安全,台北農產公司採用質譜化學快檢檢驗進場蔬果,20分鐘即可精確檢出農藥種類及濃度,今年8月共抽...
2021-09-13 11:07:12 乳癌
乳癌為我國婦女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但過去常見治療方式為外科切除手術,輔以放療或化療。雖然近年有「海扶刀」的治療方式可讓病...
2021-09-13 09:21:35 精華區
青少年心理健康議題近年受到世界各國廣泛重視。自殺是12至17歲青少年第三大死因,也是18至24歲青年第二大死因。台灣與其...
2021-09-13 09:14:55 骨科.復健
● 五十肩又稱「冰凍肩」,好發於40、50歲
2021-09-13 06:03:00 中醫
日常生活中時常會出現眼皮跳動的情況,許多人會直接聯想有事情要發生了,如「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等各種不同的說法,不過也要留意是否為身體問題。 一般而言,眼皮跳動的問題相當小,大多不必理會,不過澄明中醫診
2021-09-13 04:32:04 專家觀點
有「冠狀病毒之父」美譽、中研院院士賴明詔最近從美國返台,目前與妻子在防疫旅館一起居家檢疫中,首度被隔離讓他感觸很多,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