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6 18:43:13 婦產科
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 醫:可下修補助年齡並排富
因應少子女化趨勢,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拍板,投入新台幣91億元經費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預計7月1日正式上路。對此,不孕...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1-05-06 18:43:13 婦產科
因應少子女化趨勢,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拍板,投入新台幣91億元經費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預計7月1日正式上路。對此,不孕...
2021-05-06 18:41:00 婦產科
行政院今天拍板放寬育嬰留停及調整工時彈性等政策,除了育嬰留停津貼提高,請育嬰假也有部分規定變動,包含不用一次請到6個月,...
2021-05-06 17:43:22 健康知識+
讀者Whitney在2021-4-13 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在很久之前就聽說過「月經會傳染」的說法,我很好奇是不是真有這回事,但實際搜尋網路資料卻眾說紛紜,想麻煩教授為我解答一下,
2021-05-06 17:20:13 其他癌症
台北榮總治療骨肉瘤成績斐然,團隊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有機會挽救的肢體,目前截肢率不到百分之五,低於全球文獻報告的平均截肢率...
2021-05-06 17:19:09 其他癌症
小朋友跑跳嬉戲有時抱怨骨頭痛,就醫卻發現疑似長腫瘤,是許多家長的惡夢。惡性骨腫瘤發生率不高,但和良性腫瘤難以區別,若診斷...
2021-05-06 16:24:10 乳癌
罹患乳癌對女性是一大衝擊,為讓病友減少對未知的恐懼,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歷經一年策畫「最懂病友的衛教指南」,訪問48位乳癌病...
2021-05-06 15:08:10 罕見疾病
「我們就像有意識的植物人。」今年27歲的李怡潔是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病友,自1歲發病起,生活需倚靠他人不能自理,夜...
2021-05-06 11:44:43 黃軒
打了COVID-19疫苗,還會確診嗎? 這幾天有兩個指標人物,一個叫華航機師,一個是印度醫生,因為打完疫苗後還會被確診,很多記者問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這只有分成兩部份: 1.真的打滿疫苗後,仍有
2021-05-06 11:28:48 精彩回顧
2021「台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ATLife)」今天起至9日登場,主辦單位陽明交通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李淑貞表示,這是一場「解決生活問題的展」,展會最大特點是發行全球首創「樂齡長照12大
2021-05-06 09:14:42 健康知識+
●感冒多由流鼻水和喉嚨痛開始
2021-05-05 17:29:04 皮膚
在台灣,每年5月到9月,可說是香港腳的流行期,根據估計,全台約有11.3%以上的男性朋友深受香港腳之苦,其中最令人困擾的則是香港腳不易根治,且復發率高、傳染 力又強,再加上台灣地處低緯度的高溫濕熱氣候
2021-05-05 17:06:01 運動健身
減脂迷思 人類在這幾千年來,一直在追求著體格精壯、肌肉發達的運動員身型。這是一個至高的標準,非常有吸引力是古代英雄、希臘神祇的標配外觀,沒人挑戰它的崇高地位,而我們迄今依舊崇敬著這樣的理想。
2021-05-05 16:17:17 防疫懶人包
諾富特飯店群聚事件仍未止歇,目前確診人數接近30人,多人因此遭列居家隔離,生活、工作都因此受 到影響,然而因染疫途徑不同,勞工所能獲得的補償也有差異,未染疫卻需隔離者又有哪些權益可爭取呢?
2021-05-05 14:52:11 頭頸癌
喝酒會臉紅,恐是多發性癌症高危險群。40多歲上班族男性因工作性質,天天飲酒應酬,雖身體未感不適,但飲酒容易臉紅,一周更有...
2021-05-05 12:34:08 其他癌症
33歲陳姓男子因胃部不適四處就醫,今年3月下旬確診胃與胰臟中間長一顆20餘公分的腫瘤,但因腫瘤太大,醫師認為無法手術切除...
2021-05-05 11:50:00 杏林.診間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尊重多元性別」。一位遠在溫哥華的安寧病房志工描述一位癌末病人到臨終仍無法得到父親接受他是男同志的悲劇;一位醫學院退休教授敘述一位婦產科醫師如何展現醫師對女同志性活動的理解與知識
2021-05-05 11:22:44 張金堅
骨骼常是乳癌或前列腺癌最常見轉移的器官,如果僅發生骨轉移的患者,其預後比起其他器官轉移預後較佳。根據聯合國衛生組織的報告指出,從去年開始所有癌症的發生率,乳癌已超過肺癌,高居世界第一位,台灣自不例外,
2021-05-05 09:27:41 活動快訊
「ATLife 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5月6日至9日登場(本周四到周日),聯合報與願景工程、「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
2021-05-05 09:23:51 大腦健康
●運動復能可以樂活老化,逆轉認知障礙
2021-05-05 09:13:01 營養食譜
立夏麥苗節節高,平田整地栽稻苗,
2021-05-04 19:22:03 寵物疾病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今天表示,日前於台中地區舉行犬貓下鄉絕育活動時,有隻浪貓因術前未確實禁食、禁水,術中因嘔吐物嗆入氣管...
2021-05-04 17:01:13 精彩回顧
「ATLife 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本月6日至9日登場,聯合報與願景工程、「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粉絲頁、慢病好日子以及WaCare遠距健康平台等合作推出系列活動,於展覽期間一天一亮點,參觀民眾只要
2021-05-04 15:46:14 陳旺全
2021/5/18(二)陳旺全中醫師 【增強記憶力、專注力 預防失智中醫有解方】 傳統中醫認為:「失智與腎有關,腎藏精,精生髓,而腦為髓海,但不是西醫所說的腎臟,而是腦髓的部份。」而需減緩腦部退化
2021-05-04 11:14:29 健康知識+
臉書朋友李先生在2021-3-20用簡訊詢問:「林教授好,最近我朋友開始去刮痧,也跟我說刮痧的原理及功效,簡單說,可以排毒、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使得身體能利用自身的免疫力來排除身體中不好的物質,還進一
2021-05-04 09:47:31 腦中風
清晨時常常聽到救護車歐咿歐咿呼嘯而過,寒冷的夜裡,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心血管的健康,只要一不小心就會導致中風或心肌梗塞。 延伸閱讀:中風也能出好菜,單手廚房暖心鍋:https://reurl.cc/Dv
2021-05-04 09:44:09 預防自保
近期台灣社區疫情拉緊報,民眾該如何自保?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勤洗手!台大醫院今上午於東址一樓大廳舉辦手部衛生日記者會,包...
2021-05-04 09:24:08 新手照顧
● 長者喝水少,易泌尿道感染,常合併譫妄症狀
2021-05-04 09:17:18 心臟血管
阿茂一向飲食清淡,只是偶爾會買包鹽酥雞或炸雞排打打牙祭。某天覺得胸口不適冒冷汗,就醫檢查竟發現心臟冠狀動脈嚴重阻塞,血液...
2021-05-04 09:12:45 其他癌症
眼睛常紅癢、乾澀,千萬別輕忽,小心是甲狀腺眼睛病變,嚴重罹患甲狀腺癌。一名45歲新住民女性以為是結膜炎,點眼藥水沒好轉,...
2021-05-03 18:55:37 精彩回顧
台灣老年人口快速成長,失智、失能人口大幅增加,因此如何及早在生活中進行「運動復能」訓練極為重要。陽明交通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李淑貞表示,想要樂活老化,未來不失智、延緩失能,生活中的「運動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