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2 20:00:00 骨科.復健
骨質疏鬆後「這4處」容易骨折!做好5件事避免跌倒
生活中骨折危機四伏,其中骨質疏鬆更容易發生骨折危機。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65歲以上民眾的骨質密度,約每7人就有1人出現骨質疏鬆,且隨年紀增加。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表示,年輕就要存骨本,超過6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05-02 20:00:00 骨科.復健
生活中骨折危機四伏,其中骨質疏鬆更容易發生骨折危機。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65歲以上民眾的骨質密度,約每7人就有1人出現骨質疏鬆,且隨年紀增加。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表示,年輕就要存骨本,超過6
2023-05-02 18:13:17 聰明飲食
水蜜桃產期從四月至八月,並包括平地水蜜桃、鶯歌桃和高山水蜜桃三種品種。高山水蜜桃較大、重且多汁,平地水蜜桃則有纖維,鶯歌桃口感硬脆、不太甜。成熟的標誌為高山和平地水蜜桃的蒂頭泛白、果實變軟且香氣濃郁,而鶯歌桃則蒂頭泛白且帶清香。挑選水蜜桃可以從果實大小、對稱和香氣濃郁等三個原則入手,而果皮顏色不是判斷甜度的主要依據。
2023-05-02 17:10:01 聰明飲食
最近鳳梨盛產,價格便宜又好吃。不過鳳梨一次吃太多,也可能會有一些問題。因此如果可以將便宜買回來的鳳梨加工處理,例如做成果醬或冰棒,就可以慢慢吃,又可以吃到不同風味的鳳梨製品,一舉兩得。 鳳梨營養豐富
2023-05-02 17:08:56 聰明飲食
剛放完連假,過了一個假期,是否覺得自己已經吃到營養過剩?臉上的嘴邊肉看起來肉嘟嘟,臉整個圓一圈。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粉絲團「高敏敏 營養師」提醒,如果不想囤積過多熱量,「擇食」很重要,建議現代人從飯量+
2023-05-02 15:41:39 新陳代謝
「醫師,公司體檢發現我的血壓、血糖都偏高。」28歲的陳小姐拿著報告進到診間。 由於患者有高血壓與糖尿病家族史,於是醫師便開始使用藥物治療。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林怡瑄醫師回憶起病患回診時
2023-05-02 14:10:00 聰明飲食
40多歲的張先生讀了最近的「咖啡」研究報導後,發現咖啡喝多恐引發心臟衰竭,這讓他很是擔心,一直煩惱是不是該把他人生中重要的嗜好給戒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穎灝表示,針對這項研
2023-05-02 13:29:03 肝病清除
世界衛生組織立下2030年消除C肝計畫,台灣目標提前於2025年完成。原設於衛福部的「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簡稱C肝辦)」...
2023-05-02 11:21:21 肝病清除
國家喊出「2025年超前世界衛生組織(WHO)清除C肝」,但原屬衛福部的「國家消除C肝辦公室(簡稱C肝辦)」卻於今年2月...
2023-05-02 11:11:41 失智100問
高齡八十四歲的國民黨前副祕書長、救國團名譽召集人李鍾桂,已故丈夫為前司法院長施啟揚,夫婦權傾一時,兩人膝下無子女,四年前施逝世後,李的健康每況愈下,且罹患失智症,近日爆發親信搬空數千萬老本,包括轉移房
2023-05-02 10:38:51 保健食品瘋
隨著年齡增長,體能也會跟著降低,高中齡長者常感嘆:中年後體力愈來愈差,最明顯的就是爬坡、爬樓梯困難,影響外出活動意願,如...
2023-05-02 09:29:14 聰明飲食
下雨天窩在家裡吃碗泡麵好幸福!可是多數的泡麵不僅澱粉與飽和脂肪含量高,口味又鹹,若經常作為主餐,容易導致三高問題。不過,...
2023-05-01 20:00:00 運動健身
春暖花開,走、走、走!跟著老師一起健走去!資深物理治療師簡文仁強調,「健走」是有益身心健康最好的運動,「邊走邊做操」健身效果更好。 簡文仁特別為聯合報與元氣網讀者設計「健康十走法」,親自示範教大
2023-05-01 11:00:00 健康知識+
來自腸子的直覺? 許多人可能多多少少瞭解飢怒的狀況,但是和食物相關的感覺訊息對心理造成的影響,並非只有這樣。在日常對話中,經常會出現「直覺」(gut feeling)這個字眼。你無法確定要買這棟房子
2023-05-01 10:46:50 精神.身心
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退休後若無妥善安排生活,或慢病纏身、伴侶離世、家庭疏離、失去社會連結,常會感到自身無存在價值。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的憂鬱情緒,容易與老化、初期失智搞混,加上患者病識感低,認為只是身體不舒服而抗拒看身心科,易錯過黃金治療時間,從輕度惡化成中重度,甚至有輕生念頭。
2023-05-01 08:00:00 心臟血管
「打麻將久坐,一覺醒來竟覺得下肢腫脹不適。」你也有這樣的煩惱嗎?可能是髂靜脈壓迫症候群找上身喔!人體的靜脈與動脈相比,管壁彈性較差、管腔壓力較小,易受到外力壓迫而影響血液回流,造成水腫、酸脹等症狀,而
2023-05-01 08:00:00 家庭婚姻
現代社會強調男女平等,老公會下廚、分擔家務的比比皆是,但若是女主外男主內,能接受嗎?每段婚姻都有自己的幸福方程式,如何相處最舒服也只有兩人懂,不必在意他人眼光。身邊大齡單身的友人不少,已婚的除了男主外
2023-05-01 07:00:00 聰明飲食
肝臟是沒有神經的器官,因為當肝功能異常時,多半是透過健康檢查發現的,因此,護肝要從平日的飲食做起。營養師程涵宇特別在臉書粉絲團貼文,”真護肝科學飲食排毒法!護肝保肝降低GOT GPT”。 程涵宇
2023-05-01 00:46:00 杏林.診間
病人是長相清秀、談吐輕柔的中年女性,來診主訴「腹脹想要放腹水」,在女兒攙扶下,她緩慢地步入看診室,儘管穿著寬鬆的衣服,但偌大的腹部仍舊非常明顯,下肢也因為靜脈回流受阻顯得異常腫脹,被迫只能穿著寬鬆的涼
2023-04-30 15:20:15 食安拉警報
知名美式賣場好市多進口的「Kirkland Signature科克蘭冷凍三種綜合莓」驗出A肝病毒,已售出約1.7萬公斤,食藥署提醒曾食用者需自我健康監測。專家推估,汙染可能來自加工出口前的清洗環節。對人類致病性病毒殘留在作物中的機率較小,最可能的是高濃度、大量的灌溉。A肝屬法定傳染病,疾病管制署已啟動相關措施。若出現症狀,就醫並告知飲食史,一般治療情況相當良好。
2023-04-30 15:04:29 營養食譜
最近下水餃吃的次數變多了,不是因為懶得切切洗洗自己煮食,而是迷上了手擀水餃皮的口感,加上有當季新鮮的白蘿蔔、胡蘿蔔、芹菜...
2023-04-30 14:56:28 營養食譜
泰國菜很合台灣人的口味,天氣漸熱,今天介紹兩道很受歡迎的泰國湯品,簡單一鍋有菜有肉有湯,色香味營養俱全。
2023-04-30 12:43:34 用藥停看聽
台灣重複用藥藥費逐年上升,健保署引進監管機制後,重複用藥藥費在108年來到史上最低,但近3年又有上升趨勢。分析顯示,疫情後就醫恢復正常及高齡化導致慢性病人數增加,是主要原因。降血糖及抗病毒藥物是最常重複用藥的類別。重複用藥監管不僅是減少藥物浪費,更能減少民眾用藥風險,需要醫師衛教病人。
2023-04-30 11:27:02 用藥停看聽
據健保署公布,今年健保總額已達8,364億元,其中醫療費用仍占最大宗支出,但癌症、罕藥、新藥類的支出近年不斷攀升,造成健保負擔。近五年給付金額前20名藥品裡面有三年由癌症標靶藥奪下第一寶座,另外有兩年則被C肝藥物拿下。由於癌症病人逐年增加,每人平均藥費逐年提升,且以癌藥種類分析,標靶藥金額最高,且占比最多。此外,高齡化社會造成慢性病用藥量增加,該類藥物為單顆或單劑用量破千萬的多年累積,也是顯示台灣社會的問題。
2023-04-30 10:31:02 林靜芸
疫情解封之後,醫院手術量增加,病人預約日期常被迫延後,這段時間應該注意什麼呢?
2023-04-30 10:00:41 好食課
愛喝手搖飲的捧友!一定有注意到今天是什麼節日吧!4.30 #國際珍奶日,不少飲料店或超商紛紛打出優惠來慶祝這一天,但喝手搖飲要如何喝的快樂又健康,就讓好食課Anna李宜樺營養師解析手搖飲熱量給你聽!
2023-04-30 09:31:49 洪惠風
在美國2015年拿掉膽固醇300毫克限制的版本中,有一段容易被忽略的話,它說「並不代表飲食中的膽固醇不再重要,」也說「在健康的飲食中,還是應該盡量減少膽固醇的攝取量。」在五年後的2020改版建議中,更說「需要更多研究才能下定論,」但建議「降低飲食中膽固醇的攝取,是謹慎而明智的。」
2023-04-29 15:57:30 一般外科
疝氣日常並不少見,男女都可能發生,嚴重程度視情況可大可小,有得會需急診、有危及生命疑慮,不過也有得可以將它「推回去」,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李君豪說明,哪些情況可行,並呼籲盡早檢查以確保健康。
2023-04-29 14:16:46 新陳代謝
一、介紹糖尿病共病—高血壓 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的疾病,定義是收縮壓大於130mmHg、舒張壓大於80mmHg,收縮壓、舒張壓分別代表的是心臟收縮和舒張時血管的壓力。而高血壓最主要的成因就是心輸出量或周
2023-04-29 11:55:51 牙科
國人患有口腔疾病的盛行率高達九成,已成為除了感冒以外最常見的疾病。今年健保總額預算新增10.1億元用於口腔照護,65歲以上長者每3個月可洗牙、塗氟一次,估計約50萬到66萬人受益。口腔疾病也會影響血糖控制及健康,建議民眾定期檢查口腔,早期發現就診,可避免進行較昂貴的醫療處置。
2023-04-29 11:12:14 用藥停看聽
讀者Mr. Zhang在2023-4-11利用本網站的「與我聯絡」詢問:「教授您好,最近在觀察雄性禿生髮藥物,有以下訊息:1.柔沛Finasteride 1mg生髮效果大致受肯定,但價格昂貴。2.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