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4 18:22:41 杏林.診間
媽媽左眼白內障惡化!吳國治醫師細心手術,重啟媽媽的靈魂之窗
母親生前喜愛看閩南語電視節目,遇到精彩的情節便拍手叫好。有次她老人家抱怨:眼睛乾澀、視力模糊不清,本以為是老花眼鏡出問題...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11-24 18:22:41 杏林.診間
母親生前喜愛看閩南語電視節目,遇到精彩的情節便拍手叫好。有次她老人家抱怨:眼睛乾澀、視力模糊不清,本以為是老花眼鏡出問題...
2023-11-24 16:32:07 眼部
你知道眼睛也要常運動嗎?現代人常常會長時間盯著螢幕,眼睛過度使用導致眼睛不適。除了定期檢查視力、配戴適合的眼鏡或隱形眼鏡之外,適當的眼部運動也能幫助改善視力、緩解眼睛疲勞。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整理了
2023-11-24 14:33:00 元氣新聞
「失智也能重回職場!」雲林縣52歲陳姓男子曾是意氣風發的科技主管,手下多名員工由他指揮,工作拚得有聲有色,是大家眼中前途...
2023-11-24 14:11:00 中醫
最近天氣變得濕冷,有民眾發現,家中的科學中藥粉結塊變硬,不知中藥是否已經變質?這樣還能吃嗎?為什麼中藥粉會結塊?到底要如何保存才不易讓中藥粉受潮?針對上述這些問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中醫科醫師吳
2023-11-24 12:46:32 精彩回顧
結合跨界醫療與智慧科技的G CLINIC平台,為光麗生技控股集團旗下醫療品牌,源自日本的細胞治療技術,以「G CLINIC宸曜」打造健康管理事業體。身為台大神經外科醫師的創辦人陳湧仁從神經外科跨足到預
2023-11-24 11:46:19 聰明飲食
隨著季節的轉換,天氣也逐漸轉冷,讓人凍得皮皮挫,在這樣的寒天裡,就免不了要吃上一頓火鍋大餐暖和身體。不過,火鍋食材的選擇百百種,甚至讓人產生「選擇困難」,因此我們就針對「火鍋食材」相關話題進行觀測,一
2023-11-24 11:30:32 Podcast
「開刀前跟開刀後真的不一樣,換了新的瓣膜後,可以感覺就像水龍頭全開的感覺,身體又活力旺盛...」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柯宏彥,日前幫一名90歲有主動脈瓣膜狹窄的爺爺開刀,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由於是採取微創手術,開刀時間短、傷口小,術後恢復快,患者一週後出院就能開心的接送曾孫上下課。
2023-11-24 10:56:21 名人專家
在25年前,台灣出現第一個以「失智症」為名的非營利組織,也就是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從無到有,開始推動失智防治宣導及服務,幫助過的人難以計數。基金會今天發表「解鎖失智密碼」新書,集結國內權威專家建議及
2023-11-24 09:57:45 新手照顧
當失智症病患逐漸退化,出現難以應付的精神行為問題,如「錯認」、「誤認」時該怎麼辦?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主任王寶英建議,...
2023-11-24 09:25:53 運動健身
今天運動量足夠了嗎?國健署調查發現,疫情過後國人肥胖更加嚴重,每2人中就有1人有肥胖問題。國健署因此推動全民健走,5個月...
2023-11-24 09:21:14 心臟血管
台中56歲陳姓男子因有心肌梗塞家族史,每年定期健檢,十分自豪沒有紅字,但3個月前爬山後,差點喘不過氣,近期甚至胸悶、快吸...
2023-11-24 09:05:00 運動健身
每天出門前還在為了造型而煩惱嗎?今天小編就要和大家分享,從拳擊辮、雙馬尾到可愛的燈籠辮,可甜可辣多變的造型,讓你1分鐘成為行走的範本,趕快點開影片一起編髮吧!
2023-11-24 09:00:56 杏林.診間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寬闊的胸襟」。一位關心醫學教育的資深醫師回憶自己如何由閉塞的門戶之見,經歷長期在國外醫院與醫學院工作,見證許多畢業於台灣不同醫學院的醫師所呈現的各種優越表現,而呼籲台灣社會與醫界都要以寬闊的胸襟,了解好醫師不只在於畢業自哪一所醫學院,而是個人的經歷以及人品更為重要。
2023-11-24 07:00:00 眼部
雙眼通紅的「結膜下出血」讓人怵目驚心,其成因與相關的眼睛保健為何? 結膜下出血 血管破裂所致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任張延瑞說明,結膜下出血就是結膜下的血管破裂,造成眼白紅腫,類似皮膚上的
2023-11-23 20:10:00 聰明飲食
在許多人的家中,糖與鹽都是廚房調味基本款,不過如果挑錯糖、選錯鹽,恐危害身體健康。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指出,她比較少用糖,「糖是癌細胞的糖果,癌細胞喜歡吃糖」,因此要預防癌症發生,還是
2023-11-23 17:57:20 眼部
現在大多數人的眼睛都普遍過度使用,因此,許多人開始吃起葉黃素來護眼,但葉黃素對眼睛相關疾病都有幫助嗎? 一、老年性黃斑部病變(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2023-11-23 17:04:40 理財準備
許多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會投入大量心血栽培自己的子女。有一對中產階級夫妻,為了送小孩出國留學花光退休金,並表示栽培孩子的錢,等長大會好好回報;對於此行為他的友人感到相當不解,認為了小孩犧牲相
2023-11-23 16:45:50 生活智慧王
天涼溫熱水用量較夏天大,台電提醒,如果你家用的是老舊的電熱水瓶,整天維持保溫狀態,一天的耗電量恐比冰箱多。建議快煮壺+保溫瓶二者搭配使用,不但加熱快,而且較省電。 多數人家裡可能都有一台有電熱水瓶,
2023-11-23 14:35:00 運動健身
現代人為了追求健康或保持體態,多數人通常會實行節食法或到健身房進行燃脂運動。相信大家都很常聽到,健身教練和營養師提醒減脂的人要小心肌肉量的流失。究竟減脂和肌肉量下降之間有何關聯?該如何做才能減脂又不會掉肌肉呢?
2023-11-23 14:11:00 消化系統
右下腹痛除了腸道問題以外,也還有很多其他器官問題的可能性,也包括男性及女性的特有器官。大灣健全診所家醫科王威傑醫師提醒留意,若有腹痛以外不尋常的症狀早點檢查,避免延誤。 右下腹痛常見原因?醫
2023-11-23 13:34:06 慢病好日子
台中市的高齡政策在媒體評比中常位居六都第一,市府衛生局近年積極提升長照服務的質與量,不但整合資源成立單一窗口更加便民,還導入數位科技,首創全國第一個長照APP,同時開辦全台第一個年輕型失智社區服務據點
2023-11-23 12:37:34 新陳代謝
我們一吃完飯,通常很快就會去洗碗、回頭去工作或繼續做想做的事。然而,當我們吃飽以後,身體器官才剛剛要開始工作—在我們吃完最後一口食物以後,它們平均會繼續工作四個小時。這段忙碌的時間就是我們說的「進食後
2023-11-23 11:44:05 骨科.復健
門診來了一位40多歲的大哥,走路的姿勢就像老公公一樣,我問他說:「大哥你那邊不舒服?」 大哥:「我每個禮拜都會去打球,這禮拜應該是墊步切入的時候扭到右邊膝蓋,剛回去只是痠痠的。但今天早上起來就整
2023-11-23 09:20:14 大腸直腸癌
國人飲食西化,吃下肚的紅肉愈來愈多,蔬果長期攝取不足,讓大腸癌容易上身。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大腸癌是國人發生人數第2名癌症...
2023-11-23 09:05:00 健康知識+
【2023/11/23編註】臭蟲(床蝨)已在台灣現蹤!根據《聯合報》報導,日前有民眾入住北市萬華某家商旅,在床上與枕頭發現疑似臭蟲,並在臉書社團發文提醒。台北市立動物園推廣組助理研究員戴為愚表示,從該
2023-11-23 07:36:00 杏林.診間
2018年3月,發現無法正常與人交談,行動愈來愈遲緩,生活中很多事情需要家人協助,親友介紹看台大醫院神經外科王國川醫師,...
2023-11-23 00:27:00 聰明飲食
綠花椰菜對健康的好處,讓人印象深刻並獲得肯定,不但可以預防癌症,還具有對心臟與大腦健康有益的營養成分。這種十字花科蔬菜還富含維生素A、C、K、膳食葉酸、纖維和鉀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這些營養成分都是維
2023-11-22 20:18:00 健康知識+
有些人睡前會想喝杯酒放鬆,幫助睡眠。酒後微醺,的確可以幫助入睡,可是研究發現,酒後的睡眠品質不僅差,半夜也容易醒來。最常見的問題是,剛開始只是睡不好那一晚喝酒,但不知不覺轉為每晚都在喝酒,最後甚至依賴
2023-11-22 19:38:12 活動最前線
長期久坐工作缺乏運動,導致身體多處痠痛,體重也直線上升,都是忙碌的現代上班族常面臨的健康問題。本月底即將舉行的第七屆台灣醫療科技展中,來自全台的百位醫師專家,將於四天展期中每日現場開講,帶來精彩衛教講
2023-11-22 17:32:36 聰明飲食
高血脂及膽固醇,大概是現代人普遍面臨的健康問題。但有些人透過飲食及運動,二項數據卻仍降不下來。對此,中醫師建議重新檢視飲食,應著重減糖、高纖跟高蛋白,推薦吃酪梨、喝無糖豆漿跟攝取高纖蔬菜。 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