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2 10:29:43 好食課
為何颱風前後易過敏?一圖看懂預防過敏飲食及如何減少過敏原
相信不少人常遭受換季過敏之苦,但你知道颱風前後幾天也會容易過敏嗎?剛走了「杜蘇芮」颱風,又來了「卡努」颱風,到底為什麽這幾天會這麼容易過敏?就讓好食課Lexie張宜臻營養師告訴你!也説說怎麼吃+做預防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3-08-02 10:29:43 好食課
相信不少人常遭受換季過敏之苦,但你知道颱風前後幾天也會容易過敏嗎?剛走了「杜蘇芮」颱風,又來了「卡努」颱風,到底為什麽這幾天會這麼容易過敏?就讓好食課Lexie張宜臻營養師告訴你!也説說怎麼吃+做預防
2023-08-02 09:02:17 杏林.診間
【編者按】:本週主題是「兒童安寧緩和療護」,分別由這團隊的專科護理師分享這專科中的專科所提供的種種療護。了解兒童面臨生命末期,病人本身以及父母、家屬所需要的療護有些並不是只有科技面的進步,而是更人性化的同理與了解,可以為每個病人或家庭找到適合他們的最佳治療與照顧方式。
2023-08-02 00:52:26 深度報導
人人談癌色變,但慢性疾病對健康危害更嚴重,八成中老年人至少罹患一種慢性病;年逾六十五歲,罹患兩種以上比率高達七成。
2023-08-02 00:52:25 深度報導
相較於癌症的詭譎多變,慢性病相對單純,可預期性高,近幾年來,AI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技術發展迅速,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
2023-08-02 00:52:25 深度報導
世界各國面臨慢性病年輕化威脅,國健署擬推「國家慢性病防治計畫」,希望減少慢性病死亡率,相關學會代表齊聚會議,發表共同建言...
2023-08-01 22:54:41 醫聲要聞
衛福部社工司訂定「社會工作師懲戒辦法草案」,將於近期預告、預計年底實施。社工師若違反「社會工作師法」第十七條中業務過失、...
2023-08-01 22:20:30 醫聲要聞
新冠疫情衝擊下,母乳哺育率也受影響。國健署每2年調查1次母乳哺育率,去年調查1萬2087名產婦發現,1個月以下純母乳率5...
2023-08-01 20:03:00 骨科.復健
腰痠背痛是現代人普遍的毛病,尤其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的上班族,姿勢不良恐造成「膏肓痛」,會異常疼痛。中醫師表示,膏肓痛主要發生在背部、前胸位置,若沒有找出源頭,一昧貼藥布僅是治標不治本,有時更涉及骨頭結
2023-08-01 19:38:43 醫聲要聞
我國護理人力吃緊,護理團體持續反應護病比不合理、薪資過低等問題,衛福部7月27日邀集33個護理、醫院及醫護相關工會團體等代表舉行...
2023-08-01 18:39:12 癌症防治
台灣每年約8千人罹患口腔癌,3千多人死亡,又以30至64歲男性為最大宗。口腔癌形成原因是口腔黏膜受到菸、檳、酒的機械、化...
2023-08-01 17:47:04 運動健身
專家指出,跑步機上的跑步和室外跑步在效果上相似,尤其是在高速跑步時。然而,跑步機的速度限制和準確度可能影響跑步方式和訓練效果。建議花時間熟悉跑步機的特性,特別是對於硬度和彈性的適應。跑步機上的跑步可能感覺比室外跑步困難,可能是因為它缺乏戶外環境的可變性和自然元素。要提升使用跑步機的樂趣,可以專注於其他事情,例如看電影、聽音樂或者探索不同的飲食選擇。
2023-08-01 17:37:29 元氣新聞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光是人際問題就很複雜,牽扯到財產就更理不清!一名網友表示,親戚家的長輩想把遺產平均分給哥哥跟妹妹,但又認為奉養父母是獨子的責任,要求兒子應盡扶養義務;沒想到兒子得知消息後大怒,說財產
2023-08-01 16:57:16 精彩回顧
心跳忽快忽慢,你以為只有看到心儀的人才會小鹿亂撞嗎️ 注意!心跳蹦蹦跳很有可能就是心房顫動的症狀,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更是正常人的五到十倍! 甚麼是心房顫動呢?會有甚麼症狀、該怎麼診斷?有
2023-08-01 15:15:40 慢病防治
依健保署2022年國人因慢性病就診的人數高達1286萬人,其中有兩種以上的慢性病者718萬人,佔56%,那到底可以怎麼預防慢性病呢?那就要注意自己是否有罹患生活習慣病之稱的新陳代謝症候群,三高兩害,飯
2023-08-01 15:13:04 長期照護
《新孝道》是一個應對現代高齡者照顧問題的新觀念,強調亞健康或衰弱狀態的長輩,不需要七天24小時專人照顧,可利用短期照護服務或科技、協助高齡者恢復健康和運用外部專業照顧知識等方式,減少家庭成員照顧壓力,
2023-08-01 14:19:11 骨科.復健
發生肋骨骨折原因,以車禍為大宗,約占5成;其次是跌倒,尤其老人家在濕滑的浴廁最容易發生,其他像工作意外、從高處墜落或被外力打到等,也都可能發生。當胸部受到劇烈撞擊時,不同部位胸廓接受的力道不同,受到的傷害也會有差異。許多病人到急診時主訴為胸部撞傷、感覺急性胸痛,但X光檢查並未看出明顯肋骨骨折,等病人回家後,疼痛可能逐漸加劇,特別是起身、打噴嚏、咳嗽、提取重物時感到特別疼痛,吃止痛藥也無效,只好再回醫院檢查。
2023-08-01 14:10:00 骨科.復健
許多人都有過小腿抽筋的經驗。據統計,臺灣50歲以上的長者,有一半以上都曾發生過小腿抽筋。 很多人可能都有過小腿抽筋的經驗,尤其在半夜睡覺突然間感覺小腿肌肉緊縮、痙攣且疼痛,雖然抽筋只持續幾分鐘但是抽
2023-08-01 13:43:13 健保改革
今年健保總額突破8000億元,但是新藥昂貴且發展快速,並且仍要依靠政府撥補才能勉強維持安全準備金水位,因此難以廣大新藥給...
2023-08-01 13:42:12 聰明飲食
跟家人一起共進晚餐有益健康,但你知道晚餐最佳時間是什麼時候嗎?根據一項研究,晚餐早一點吃更健康。 「晚餐早吃」 讓身體有效消化食物 根據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2023-08-01 12:30:11 用藥停看聽
今年夏天特別炎熱,最近中暑案例頻傳,部分案例和用藥有關。醫師和藥師均提醒,民眾若有在服用抑制汗腺分泌藥物、促進身體產熱藥...
2023-08-01 10:30:00 聰明飲食
不少人都是聞「膽固醇」色變,希望不要和這個字扯上關係最好,但有醫師說,「膽固醇其實是我們的好朋友」,甚至是「沒有它不行」,為什麼? 「膽固醇」其實是修復身體組織的幫手! 如果將身體組織、細胞發炎或
2023-08-01 09:54:58 腦部.神經
臉書朋友Andy Wolf昨天寄來一個兩週前(2023-7-15)發表的影片別再喝咖啡了,小心記憶力變差!► 聽聽腦神經專家怎麼說 – 他是小賈斯汀和麥莉希拉的治療師 – Dr Daniel Amen
2023-07-31 20:02:00 保健食品瘋
人體的腸胃道被稱為「第二個大腦」,具有數百萬神經元,擁有自主神經系統,尤其腸胃道的微生物種群,已有多項研究顯示,對於人類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響性,因此,為了讓腸胃道擁有「好菌」,「益生菌」成了當前的熱
2023-07-31 17:19:39 心理學解密
2023年初香港發生震驚華人圈的名媛分屍案,據媒體報導,該名媛(死者)離婚後還照顧前夫全家、買豪宅登記在前公公名下、聘請前大伯擔任司機⋯等,親友對死者生前的性格描繪則是善良、為人客氣有禮、樂於付出。而
2023-07-31 17:06:18 抗癌新知
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只需數分鐘的劇烈活動,就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研究人員監測了超過22000名不運動的成年人七年,發現只需每天四分半鐘的劇烈活動就可以降低18%的癌症風險,某些癌症的風險甚至降低32%。這些劇烈活動包括家務勞動、搬運沉重的購物、爆發力步行等。
2023-07-31 16:36:13 元氣新聞
近一年來民眾應該對物價飆漲很有感。明天就是8月1日了,《元氣網》為網友整理8月上路的新制,有些可以省荷包,有些則可能讓你荷包失血,也有幾項攸關醫療權益的政策,請大家務必清楚了解。 一、青安貸款精
2023-07-31 11:54:00 健康瘦身
減肥堪稱國民運動!想要達到目標,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培養定期運動的習慣。運動是燃燒卡路里的絕佳方式,成為希望快速減肥民眾的熱門選擇,以下列出9種熱門又有效的運動,消耗卡路里前3名依序為拳擊、游泳和騎自行車。
2023-07-31 11:38:36 精華區
高度近視是不是誘發青光眼的危險因素?在台灣眼科界有很多爭論。目前許多國外流行病學研究,橫跨國家、包含各式人種,顯示近視會增加罹患青光眼的機會。雖然因研究方法不同,結果略有差異,但都顯示近視患者得到青光眼的機會高出一般人2到4倍,近視高於600度的人,風險更加明顯。
2023-07-31 10:10:14 聰明飲食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在台灣販售的冰粉,其原料多半進口自中國、東南亞、南美洲等地區,雖然台灣有名稱同為「假酸漿」的植物,還有可製作出類似口感的愛玉和薜荔,但其實三者全是不同植物,你知道如何辨別嗎?
2023-07-31 09:49:12 元氣新聞
今年3月在日本有著「大胃魔女」稱號的菅原初代因大腸癌病逝,7月21日再傳出另一位美女大胃王、曾參與《火力全開大胃王》的高橋知成(高橋ちなり)也已過世,享年30歲。 對於高橋的逝世,同樣也是知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