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14:36:09 認識癌症
3月未解便 癌末男孩 借助橄欖油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 一名癌末的國一男孩,三個月都無法解便,病房護士將橄欖油經導尿管慢慢灌注肛門,讓腸道裡累積的糞石排出,結果整個馬桶塞滿了癌童大便,卻也解除他的「心腹大患」,讓他安然離世。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14:36:09 認識癌症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 一名癌末的國一男孩,三個月都無法解便,病房護士將橄欖油經導尿管慢慢灌注肛門,讓腸道裡累積的糞石排出,結果整個馬桶塞滿了癌童大便,卻也解除他的「心腹大患」,讓他安然離世。
2014-09-23 14:36:08 認識癌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戴聖峰/新竹報導】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放射腫瘤科張富迪醫師表示,日前一位50歲男性在洗澡時突然觸摸到頸部有一顆小腫瘤,令他很緊張,以為自己得到了癌症而趕緊就醫。事實上,在門診
2014-09-23 14:36:08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張祐齊/中和報導】 中和市76歲林老先生因食道癌而無法進食,經醫院替他進行「胃造口」手術,僅短短15分鐘的小傷口手術後,就可透過胃造廔管,進行腸胃道的營養灌食,重拾體力繼續抗
2014-09-23 14:36:08 認識癌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部分醫師認為化療的同時服用中藥,易削弱毒殺癌細胞的效果。北市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醫師羅珮琳指出,此說「尚無定論」,若正在化療的民眾有疑慮,又希望服用中
2014-09-23 14:36:07 認識癌症
【元氣周報/記者孟祥傑/報導】 吳茲端指出,由於只要是生長快速的細胞,化療都會予以消滅,即無法分辨是否為癌細胞或正常健康的細胞。所以除了癌細胞外,人體正常生長較快的細胞如造血、胃腸、口腔黏膜、髮
2014-09-23 14:36:07 認識癌症
【元氣周報/記者曾增勳/報導】 面對人生意外而來的「癌症」,病人或家屬乍聽之下,有如晴天霹靂,衛生署桃園醫院新生命腫瘤中心主治醫師高忠恕說,罹癌終究會衝擊到病人心理反應,從否認、拒絕、憤怒、討
2014-09-23 14:36:07 認識癌症
【元氣周報/記者曾增勳/報導】 ■案例故事1:胰臟癌末期 化療後重生兩年 桃園一名64歲的男性,住院發現胰臟腫瘤,並轉移至肝臟、腹腔,腹部黏膜積在腹腔,腹部如同一塊大餅,無法吃東西,診斷是
2014-09-23 14:36:07 卵巢.子宮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報導;諮詢對象/中華民國婦癌醫學會秘書長、台北榮民總醫院婦產部婦科主治醫師屠乃方】 數字:40~49歲 高危險群 1.衛生署統計,子宮頸癌在2008年為台灣女性癌
2014-09-23 14:36:06 認識癌症
【元氣周報/記者孟祥傑/報導】 一提到癌症,一般人會立刻聯想到化學治療,但什麼是化學治療?台北縣立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吳茲端說,所謂化學治療是使用藥物來治療疾病,這個專有名詞是由「化學」和「治療」
2014-09-23 14:36:04 認識癌症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今天公布97年勞工十大死因,結果與國人首要死亡原因相同,都是以「惡性腫瘤」居首,但是勞工排名第二為「事故傷害死亡率」,則與國人死因第二
2014-09-23 14:36:03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賈寶楠/桃園報導】 「正統西醫帶我觀落陰!」署立桃園醫院腫瘤科主任陳斯榮為讓癌症病患恢復治療信心,透過催眠讓病患看前世、觀落陰,從宗教角度覺悟生死,幫助病患勇敢面對病情。 5
2014-09-23 14:36:03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整理;諮詢/和信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鄭鴻鈞】 正解:罹患癌症後,體內的癌細胞就可能隨著血液及淋巴循環而四處走,不是因切片才導致癌症擴散,若擔心切片檢查會擴散,而拒絕進一
2014-09-23 14:36:03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台中報導】 健康檢查不能只做一半!台中市20歲青年是B型肝炎帶原者,年年驗血正常,等到身體不適時再做超音波檢查才發現肝癌末期,他父親血癌指數也正常,也經大腸鏡發現罹患
2014-09-23 14:36:03 認識癌症
【聯合報/吳成文(中央研究院院士、國家衛生研究院創院院長、現為陽明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一般民眾談癌色變,主因在於目前似乎沒有絕對有效的治癒方式,因此,當人們發現罹患這類惡性腫瘤時,多數
2014-09-23 14:36:03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詹建富、劉惠敏/台北報導】 今天是「世界癌症日」,國際抗癌聯盟(UICC)提出預防致癌感染病報告,認為2成癌症與病毒或細菌感染有關,4成癌症可以透過健康行為預防。 台灣
2014-09-23 14:36:02 認識癌症
【聯合報╱國際中心/路透華盛頓一日電】 研究者指出,相較於加拿大、英國與澳洲人,美國癮君子由香菸中吸入更多致癌成分,原因可能在於菸草的摻合物。 這項獨特的研究同時證明,吸菸者抽過菸蒂中致癌物質
2014-09-23 14:36:02 認識癌症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 鈣質攝取過多可能引起攝護腺癌。美國醫學專家警告,華人攝取鈣質來源多半不是乳製品,而是黃豆、穀類食物和蔬菜等,雖然和乳製品相比,這些食物鈣質含量偏低,不過
2014-09-23 14:36:02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邱瓊玉/台北報導】 害怕到醫療院所做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內診嗎?北市衛生局自即日起至11月底止,將提供40至69歲且10年以上未做抹片檢查的婦女免費的「人類乳突病毒採檢棉棒套組」,讓婦
2014-09-23 14:36:02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許秦蓉/資深護理師】 當親人成癌患,全家人情緒難免陷入低潮,在慌亂及無知下容易聽信坊間無知傷命的偏方及常識,對於迎面而來的抗癌治療,家屬的一知半解,可能比什麼都不懂來的恐怖! 慌亂後
2014-09-23 14:36:00 認識癌症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不少癌症患者需要住院一兩天注射化療藥物,不然就得自費上萬元,購買攜帶式注射器才能居家化療。健保局今天表示,7月1日起給付攜帶式注射器,患者不必再自掏腰包,預估
2014-09-23 14:36:00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邱瑞杰/汐止報導】 國泰醫院設在汐止院區的腫瘤治療中心昨天舉行開幕儀式,因罹患黏液表皮樣癌摘除右眼的李姓男子現身說法,鼓勵病友樂觀抗癌,並與醫師合作完成療程,戰勝癌症。 國泰腫瘤
2014-09-23 14:36:00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簡慧珍/彰化報導】 彰化市秀傳醫院1名醫師騎自行車健身,原本成功減重3公斤,但同事感覺他的膚色暗沉,不像曬黑,他半信半疑接受健康檢查,竟發現腎臟腫瘤長到約10公分,因誤以為騎車減重
2014-09-23 14:36:00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公布98年台北市民十大死因,其中惡性腫瘤仍居榜首,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上升至第6名,自殺則連續2年退出10名以外,並持續下降。 台北市因癌症死亡人數總
2014-09-23 14:35:59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58歲男子突然眼尾下垂,幾乎看不見東西,原本以為是中風,醫師診查後才發現罹患鼻咽癌,腫瘤壓迫到腦內的動眼神經造成。 成大醫院放射腫瘤部主治醫師陳邦瑜表示,鼻咽
2014-09-23 14:35:59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不過是腰痛,怎麼會得癌症呢」?腎臟癌初期往往沒有症狀,大部分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不免感到震驚與無助,也因此更需要親友的扶持與鼓勵,也可諮詢各醫院的癌症資源中心
2014-09-23 14:35:59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李奕昕/台中報導】 林姓男子對友人請菸來者不拒,持續喉嚨痛診斷罹患下咽癌,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採取保留器官治療法,讓他保住說話功能;醫師表示這種療法的存活率跟傳統切除手術相當,但病
2014-09-23 14:35:59 認識癌症
【聯合報╱何定照】 原住民族委員會公布最新原住民十大死因,指出原住民死亡率較非原住民高一點八倍,「惡性腫瘤」連續五年是死因第一名。「事故傷害」首次跌落死因前三名外,為第四名。
2014-09-23 14:35:58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陳宏瑞/高雄報導】 「有這款的女兒,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在小港臨海醫院工作的梁玲慧,父親節前請爸爸梁明華去做癌症篩檢,意外檢查出大腸癌初期病變,進一步接受手術切除,如今不但身體恢
2014-09-23 14:35:57 認識癌症
【聯合報╱記者陳宏瑞/高雄報導】 35歲的王先生國中時發生車禍而行動不便,今年5月又發現罹患大腸直腸癌,在接受化療時,他採用居家化療奶瓶的方式,不但省下住院及往返醫院的交通費用及時間,就連照護他
2014-09-23 14:35:57 淋巴癌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體重直線下降,半年內減少原本體重的十%,則須特別注意,恐為淋巴癌。癌症希望協會提出分辨淋巴癌六大症狀「腫、燒、汗、瘦、咳、癢」,提醒民眾小心防範。 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