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 11:46:23 生活智慧王
節省=不花錢落伍了!理財師揭3招家庭節約術「敢花才更能省」
談到節約,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不花錢」:少買、少用、甚至完全忍住不消費。然而,過度壓縮開銷不僅容易帶來壓力,還可能導致反彈,讓支出增加。日本擁有理財規劃師二級資格的專家丸山希分享了幾個案例,教你如何該花的錢要花,反而讓存款變得更容易。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25-08-30 11:46:23 生活智慧王
談到節約,許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不花錢」:少買、少用、甚至完全忍住不消費。然而,過度壓縮開銷不僅容易帶來壓力,還可能導致反彈,讓支出增加。日本擁有理財規劃師二級資格的專家丸山希分享了幾個案例,教你如何該花的錢要花,反而讓存款變得更容易。
2025-08-29 17:44:59 生活智慧王
冬天或雨季潮濕多雨時,最擔心衣服晾不乾,但在夏天大太陽的烈日晾衣服就沒問題嗎?其實陽光太強可能會損害衣物布料。洗滌劑製造商告訴大家洗衣服曬衣服該避免的事。 烈日曬衣服太久 容易褪色或變質 我們都知
2025-08-29 11:55:00 生活智慧王
如果你的鏡子擦拭後看來仍然霧霧的,或者仍散布著絨毛汙點,「罪魁禍首」可能不是你的清潔劑,而是你用什麼來擦;紙巾顯然看似上選,但用在玻璃上面,留下的麻煩經常比擦掉的來得多。 紙巾由紙漿製成,旨
2025-08-28 16:18:12 生活智慧王
現代生活中,我們被各種可充電設備包圍,例如家裡的插座旁可能就有手機或筆電的充電器,長年插著不拔。然而,這樣做有沒有風險?會不會默默增加電費? 充電器裡面有什麼? 專家指出,不是所有充電器都
2025-08-28 11:21:07 生活智慧王
廚房裡最惱人的小問題之一,就是調味料瓶底部常常會有液體殘留。不論是蜂蜜、醬油還是沙拉醬,用過之後瓶底容易殘留液體,久而久之就會把收納櫃或抽屜弄得黏膩難清。其實,只要一個用不到的透明資料夾,就能輕鬆解決這個困擾。
2025-08-28 09:01:27 生活智慧王
「炒好的青菜怎麼又出水了…」你是不是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好不容易炒出來的青菜水水爛爛,不僅賣相不好,連食慾都大減。然而只要掌握一些小技巧,就能讓炒青菜保持爽脆多汁、口感更好。日本部落客「營養師食堂」解析炒青菜不出水的兩個秘訣。
2025-08-27 10:24:00 生活智慧王
暑假接近尾聲,許多人會趁出門度假旅遊,然而假期結束之後,你是否會發現房間跟包包突然變得雜亂,多出不少新的物品,不知道該如何收拾呢?日本收納整理專家o_ka_sa_n就分享,在活動之後「應該丟掉的3樣東西」,幫助維持空間乾淨,讓生活回復成有條有理的樣子。
2025-08-26 16:35:18 生活智慧王
洗澡時我們都想能徹底清潔肌膚,很多人會習慣性使用沐浴球來搓洗身體,覺得這樣才有洗乾淨。但你是否想過,每天使用的沐浴工具,有可能正把細菌抹到你身上? 專家指出,無論是天然的絲瓜絡製成,還是聚酯纖維
2025-08-26 12:55:00 生活智慧王
洗水果,可能沒你想得那麼簡單。過去我們總以為,只要沖一沖水、泡泡鹽水就好。但有些農藥是「脂溶性」的,根本不是水可以洗掉的。它們會緊緊黏在果皮表面,甚至深藏在那層看不見的天然果蠟裡。鹽水或流動水充其量只
2025-08-26 09:46:42 生活智慧王
耐用的煎鍋、平底鍋、湯鍋和鑄鐵鍋通常可以使用很長時間,但掌握正確的清潔方法能有效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當然,鍋具的材質如防沾、不銹鋼、鑄鐵或銅也會影響其耐用度,但維護鍋具的關鍵之一,就是採用適合的清潔方
2025-08-25 16:58:49 生活智慧王
金屬製的保溫瓶或保溫壺,具備優異的保溫與保冷效果,深受許多人喜愛。然而,長期使用後卻可能出現令人困擾的「金屬臭味」。其實,這種異味是可以透過正確的清潔方式有效預防與改善的。 為什麼保溫瓶/杯會有
2025-08-25 16:23:26 生活智慧王
夏天開車出門,若把車子停在戶外,車內溫度高的嚇人。剛回到車內,第一件事一定要先把車內溫度降下來才能入座,至於要如何快速降溫,專業實測告訴你車內最快降溫法。 高溫日曬 半小時車內即可達50度以上 最
2025-08-25 14:24:00 生活智慧王
夏天一到,白T、薄襯衫、淺色針織衫成了衣櫥主角,但不少人都有同樣的煩惱——內衣會不會透出來?前內衣銷售員就提醒,其實「白色內衣配白T」才是最顯眼的組合。她建議,想要真正「隱形」,選色比款式更重要。
2025-08-25 10:01:22 生活智慧王
長途飛行令人疲憊,尤其是在機上要找到一個舒適的坐姿更是一大挑戰,狹小座位和有限的腿部空間,讓許多旅客不自覺「翹二郎腿」來讓自己稍微放鬆。然而,物理治療師貝瑟妮·湯姆林森(Bethany Tomlins
2025-08-25 09:44:46 生活智慧王
隨著家事家電的普及,許多人認為買台機器就能讓生活更輕鬆便利。日本40多歲的極簡主義者めい(Mei)卻反其道而行,在《ESSE Online》分享不依賴洗碗機、微波爐、掃地機器人等便利家電,而是透過「減少物品」來實現高效的家務管理。
2025-08-24 16:23:24 生活智慧王
柑橘類能殺死細菌、去除汙垢和消除難聞氣味,因此使用柑橘來清理家中的汙垢灰塵成了不少人的習慣,不僅去汙除油,用廚餘來清理也不需成本,清潔後家中還會有一股清新芳香的味道。除了檸檬,也會有人用橘子來清潔,但
2025-08-24 10:02:29 生活智慧王
睡前滑手機,是許多人的習慣。但螢幕發出的藍光不只會刺激大腦、延後入睡,還會干擾睡眠荷爾蒙──褪黑激素的分泌。近年智慧型手機內建「紅光濾鏡」功能,號稱能減少藍光影響、幫助睡眠。專家表示,紅光確實比藍光干
2025-08-23 10:35:55 生活智慧王
物價高漲的年代,許多人積極思考如何開源節流。其實在你家中,可能正藏著一筆「隱形財富」,那些被遺忘的、甚至被視為垃圾的物品,都可能變身為現金。日本財務顧問大竹 のり子整理出5大類「家中隱藏資產」,幫你找到潛在的財富來源。
2025-08-21 17:15:16 生活智慧王
只需用極少的油就能達到類似油炸效果的氣炸鍋,是近年很受歡迎的小家電之一。想吃炸物,又不想吃太油,使用氣炸鍋就是個好方法。不過,可不是什麼東西都適合放進氣炸鍋烹調,例如大人小孩都愛的爆米花就不能用氣炸鍋
2025-08-19 10:17:47 生活智慧王
想要房子看起來美觀有品味,有時不一定需要華麗時尚的裝潢,反而要捨去一些東西,讓空間保持整潔乾淨,清掃起來也更加容易。日本擁有20多年管家經驗的居家達人Mami(マミ),就在文章中分享浴室裡其實可以丟掉的3樣東西。
2025-08-18 17:06:37 生活智慧王
口渴想買瓶水喝,純水、鹼性水、電解質水…到底該買哪種水?專家提醒,大部分人其實喝普通自來水就足夠解渴,既便宜又有效。如真需要補充電解質,只要在水裡加一小撮鹽和檸檬汁,就可模擬電解質飲料效果。 鹼性水
2025-08-18 15:00:00 生活智慧王
洗碗用的海綿舊了你會直接丟掉嗎?日本居家達人シンプリストうた(Minimalist Uta)就在文章中跟大家分享,準備淘汰掉的廚房海綿在丟掉之前不妨再重新利用一次,還可以同時清潔家裡的三個地方。
2025-08-17 10:37:29 生活智慧王
看起來不顯眼的瓷磚縫隙,時間久了會累積灰塵與發霉,視覺上不好看,花錢請專業清潔公司處理能讓瓷磚煥然一新,不過偏好自己處理的話,有些自製清潔劑也能達到相同效果。The Spruce報導分享5種清理瓷磚縫
2025-08-16 11:48:59 生活智慧王
有些東西和事情被認為理所當然該擁有或去做,事實上捨棄後更輕鬆自在。日本30多歲的整理收納顧問,同時也透過SNS分享極簡生活的ぴーこ(Pico)。現與丈夫與女兒三人同住,她的家簡潔到令人驚豔,她分享了五項覺得放下後,感覺很好的東西與事情。
2025-08-15 10:41:57 生活智慧王
大家都有經驗,當你用完美的時間安排完成晚餐後,卻發現的你客人遲到了;這時知道如何保持食物熱度,但又不會讓食物乾掉或過熱就變得非常重要。你烤箱的「保溫」功能,這時就能派上用場了。 「保溫」功能
2025-08-12 11:16:25 生活智慧王
捨棄平時習慣使用的家庭物品,許多人會擔心生活變得不方便,然而有時反而能讓生活更舒適。日本整理收納顧問Simplist uta(シンプリストうた)分享意外發現捨棄吸塵器、改用掃帚後利大於弊,以及生活習慣因此帶來的正面改變。
2025-08-11 17:07:11 生活智慧王
夏天家庭用電高峰,除了大魔王冷氣之外,冰箱也是一大來源。如果能降低冰箱電費,家庭支出也能有感降低;更重要的是,冰箱能有效率的運作,才能保持正常效能,防止食物太快腐壞。 而什麼樣的冰箱最省電?冰箱的尺
2025-08-11 10:21:34 生活智慧王
在室外書桌或舊木製家具上發現黴菌是很常見的事,黴菌喜歡潮濕與有機物,因此木頭家具就成為首選目標。黴菌既礙眼又構成潛在健康威脅,所以應該盡快清除。martha stewart報導訪問黴菌清理與修復專家布
2025-08-10 15:35:18 生活智慧王
廚房是烹煮、存放和調味各種食材的地方,但再美味誘人的味道時間久了也可能變成異味,而你不用忍受那些味道,也不用花大錢買化學除臭劑在廚房每個角落噴灑,只要打開櫃子,拿一罐美國人最常拿來做三明治的花生醬就能
2025-08-10 09:33:31 生活智慧王
我們都知道襪子要每天更換,卻不一定有把襪子洗乾淨。英國萊斯特大學微生物學家Primrose Freestone博士提醒:襪子若沒洗乾淨,不只是腳臭那麼簡單,還可能讓細菌、病毒和黴菌在腳上築巢,甚至引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