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1 17:46:25 器官捐贈移植
全國首例醫療資料捐贈 大數據找出風險評估
竹科人李道霖去年頸椎開刀,赫然發現自己是先天頸椎管徑過窄,卻當二十年的低頭族,差點全身癱瘓,讓他人生轉向,離開近30年...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8-07-01 17:46:25 器官捐贈移植
竹科人李道霖去年頸椎開刀,赫然發現自己是先天頸椎管徑過窄,卻當二十年的低頭族,差點全身癱瘓,讓他人生轉向,離開近30年...
2018-07-01 14:25:42 記者真心話
原本用來通訊的手機,現在卻成了引發醫病關係緊張態勢的元兇,上周寫了「網紅看病直播」一文,不少醫師臉友看了之後,心有戚戚焉,大吐苦水,認為世道真的變了,醫事人員不僅得不到應有尊重,還被當壞人。
2018-07-01 12:34:46 器官捐贈移植
器官移植是21世紀重要醫療發明之一,讓器官衰竭的病人繼續健康的人生旅程。台大醫院在亞洲器官移植發展史中扮演重要角色,50年的器官移植發展長河,創下5大全台首例及1個全球首例。
2018-07-01 12:27:41 器官捐贈移植
接受器官捐贈的病患就像得到一張人生續乘票,逃離提前從生命列車下車的命運。76歲的陳明雄是目前台灣腎臟移植存活最久的病患,移植時,陳媽媽61歲,給了一顆腎臟,那時陳明雄才31歲,算算他與媽媽的腎共處45年,這顆腎臟已經108歲了,現在他偶爾還會小酌助興,活得像正常人一樣。
2018-07-01 12:11:38 科普好健康
胃糞石(Gastric Bezoar)是一種出現在胃內的硬塊(有時候像石頭般堅硬、大多時候是一團很有韌性無法散化的團塊),主要是因為先有一點不消化的東西卡在胃裡面,然後隨著進食而再吸附更多的物質,最後形成滾雪球般的效應,團塊越滾越大。
2018-06-28 00:23:48 長期照護
「項媽媽、高小姐、奶奶、婆婆、VUVU(排灣族語稱祖父母),我來看妳了,妳怎麼睡得這麼熟!」項家媳婦秦正芬一如往常在中午來到部立屏東醫院,探視住安寧病房的婆婆高秋枝,每天第一句問候,就是促狹地叫出婆婆所有稱謂,像哄小孩一樣,之前婆婆還有知覺時,總被逗的哈哈大笑。
2018-06-26 21:58:11 長期照護
家有失智老父的玄奘大學社工學系助理教授李明玉,選擇機構照顧失智老爸。她說,政府希望家屬能提供照顧,但有些屋子不適合老人...
2018-06-25 20:50:16 長期照護
長照歷程像一場看不見盡頭的馬拉松,聯合報願景工程系列今年推出「活躍老化5.0/長照沒有英雄」,透過調查、深度訪談、名人...
2018-06-24 21:44:20 長期照護
台灣愈來愈老,「長期照顧」幾乎已成家家都難念的經。照顧失能父母,是體力、財務、情緒的三重煎熬;但最難對付的,可能是:對...
2018-06-24 15:44:25 記者真心話
許多網美熱中直播,不管到餐廳、風景區、電影院,都習慣自拍、打卡,急著在網路貼文,討按讚,或是討拍拍,不過,如果到了醫療院所看病,仍習慣直播、自拍、錄影,可就討不到拍,可能還會惹來醫師、醫護人員白眼。
2018-06-22 09:48:16 科普好健康
夏天到了也是蚊蠅盛行的季節,睡覺時常有惱人的蚊子干擾睡眠,有時受不了只好爬起來打蚊子,但有時追著牠飛舞的身影準備巴下去,蚊子卻突然消失了?到底是人眼花還是蚊子會隱形? VItaminS愛他命指出
2018-06-22 09:35:28 生死議題
罹患胰臟癌的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不堪癌症末期痛苦,抵達安樂死合法化的瑞士,決定在眾人目光下執行醫護人員幫助下自殺,有「尊嚴」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在他終結痛苦的訴求下,再度挑起社會對「安樂死合法化」的敏
2018-06-22 00:06:00 生死議題
突然的被推到前線去面對家人的死亡,不是一件你曾經預想過的事。當下情況那麼混亂,你卻必須做出立即的反應與決定,急救與否、插管與否?你不是醫療人員,只能憑著僅有的訊息做出判斷,你同意讓家人插管治療,已經是
2018-06-19 12:50:35 器官捐贈移植
「感謝A型女童的臍帶血捐贈,讓兒子能玩他最愛的棒球!」嬰兒反覆濕疹、血便或感染好不了,爸媽可能要提高警覺!7歲的陳小弟...
2018-06-19 09:58:20 器官捐贈移植
腎臟移植前選用的透析方式,可能影響移植結果。長庚醫院本月發表的一份研究發現,在腎臟移植前,長期接受腹膜透析的患者,其腎...
2018-06-17 13:51:59 科普好健康
鼾聲愈大聲、愈高亢,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機率恐愈高!林口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團隊耗時2年研究,透過內視鏡觀察病人打鼾時呼吸道的振動情形,並將鼾聲能量分成低、中、高三頻,結果發現高頻鼾聲愈高時,呼吸中止指數
2018-06-17 12:59:15 器官捐贈移植
全台數以萬計的病患正在等待善心人士捐贈骨髓幹細胞救命,彰化縣一名賴先生6年前服兵役時,抱持「做善事」的簽下同意書,後來...
2018-06-17 11:35:59 長期照護
Q失智長輩怎樣都不肯喝水,可以怎麼做? 有些難以配合的長者,如失智症,該如何培養喝水的習慣呢?少量多次可能是一個好方法,把一天需要的水量拆成七、八次,分散在起床後、用餐前後、吃藥前後、上完廁所後等時
2018-06-16 17:01:22 器官捐贈移植
65歲的林豐元2年前因急性主動脈剝離倒下,和他相守39年的太太趙家誌心痛不已,但毅然簽署器官捐贈,希望把丈夫的一部分留在...
2018-06-12 13:30:14 生活用品毒害
塑膠娃娃為隨處可見的兒童玩具,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今天公布抽測結果,20件塑膠娃娃玩具中,有3件塑化劑超標,占1成5,另有2...
2018-06-09 21:34:11 器官捐贈移植
器官捐贈讓許多病患在垂死邊緣重獲新生,也幫助他們重返生活軌道。21年前罹患「威爾森症」的余姿萱,因為獲得大愛肝臟,生命...
2018-06-07 16:34:49 生死議題
醫學總有極限,久病厭世,甚至是照顧者難以承受壓力走上絕路的新聞時有所聞,例如前體育主播傅達仁再度赴瑞士尋求安樂死。安樂死能讓陷入久病又無藥可醫之苦者,選擇有尊嚴的離開,但反對者認為,安樂死涉及道德問題
2018-06-07 16:08:30 生死議題
window.location.href="https://topic.udn.com/Euthanasia/pursueeuthanasia";
2018-06-07 14:37:13 生死議題
病人自主權法明年1月6日正式上路,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表示,未來尊嚴善終擴及到末期病人外,包含植物人、不可逆的昏迷、極...
2018-06-07 14:30:27 生死議題
傅達仁宣告今天(7日)將執行安樂死,他在臉書透露,昨晚深夜和安樂死機構常務董事老闆和經辦人凱倫親自見面,談論執行細節和善後細項。
2018-06-07 14:30:27 生死議題
荷蘭是全球第一個國家可以合法安樂死,但荷蘭也曾有一項調查指出,事先要求安樂死結束生命的成年病患中,有13%、約八分之一的人最後決定不進行安樂死;所有要求安樂死個案,最後實際執行安樂死的比率為44%。
2018-06-07 14:30:26 生死議題
要在健康時選擇善終方式,病人自主權利法規範,簽署前須進行醫療機構提供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但諮商需要人也花時間,費用應為民眾自費或國家補助?醫改團體建議考慮將ACP納入健保給付,不過衛福部健保署認為,初期推廣應由國家編列公務預算,未來視成效再議是否納健保。
2018-06-07 12:46:19 生死議題
要在健康時選擇善終方式,病人自主權利法規範,簽署前須進行醫療機構提供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但諮商需要人也花...
2018-06-05 09:35:51 長期照護
「您認為退休後需要多少的生活費?」 金融業者最喜歡找財經媒體合作,進行退休金的調查,因為這是一個以「調查」為名,實際上是置入基金、保險等商品的行銷手法。 於是經常會在媒體上看到類似的調查結果,譬如
2018-06-04 20:47:06 生死議題
台灣媒體人傅達仁不堪病痛,赴瑞士尋求安樂死,同時呼籲台灣社會重視臨終議題。在歐洲,目前除瑞士外,僅有3國許可積極安樂死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