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月刊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一直以讀者信賴的家庭醫師自詡,內容由醫藥記者專訪各大醫院知名醫師,緊扣趨勢的議題、權威嚴謹的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專業,不但能讓讀者獲取最新醫藥保健常識與訊息,也深獲醫藥界的肯定。
《常春月刊》官網:https://www.ttvc.com.tw/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一直以讀者信賴的家庭醫師自詡,內容由醫藥記者專訪各大醫院知名醫師,緊扣趨勢的議題、權威嚴謹的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專業,不但能讓讀者獲取最新醫藥保健常識與訊息,也深獲醫藥界的肯定。
《常春月刊》官網:https://www.ttvc.com.tw/
2023-05-05 14:10:00 新陳代謝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曾調查統計,台灣50%每天工作超過12時的上班族有「過勞肥」現象,每天工作超過8~12小時的人也有40%是過勞肥,厚厚的內臟脂肪造成許多大腰圍的「大腹翁」或「小腹婆」,穿衣服可能勉
2025-06-24 11:45:00 生活智慧王
天氣漸漸炎熱,正是冰涼食品最受歡迎的季節。不少人會在家中冷凍庫囤一些冰淇淋吧?如果是馬上吃倒也無妨,但你知道冰淇淋有保存期限嗎?如果冰淇淋不小心融化了又再冷凍,還能安心吃嗎?這些問題常讓人猶豫不決。對
2023-12-09 14:10:00 照顧指南
現代人不養小孩,喜歡養寵物,雖然寵物不能像人類一樣,能夠明確表達情感,但它們確實可能經歷一些行為或生理上的變化,這與人類憂鬱症的一些症狀相似,這種情況通常被稱為「寵物憂鬱症」或「寵物情緒問題」。
2023-02-14 07:45:00 骨科.復健
關節也是同樣的道理,當它迫不得已發出警訊時,主人可別坐視不理,是時候要好好保養讓自己能輕鬆活動的關節了。 1.疼痛 關節不適時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疼痛」,而這也是身體自我保護的作
2023-04-19 18:12:47 新陳代謝
當我們吃的多又不運動,身體有幾個部位就會特別容易開始囤積脂肪:分別是腹部、背部還有腹腔裡的內臟脂肪,這個是人體發胖的基本原理。而當我們持之以恆少吃能讓全身的脂肪都減少縮小,可是脂肪特愛囤積在特定部位難
2021-08-02 09:51:02 聰明飲食
每年夏日是芒果的盛產季節,香甜誘人的滋味總是讓人忍不住買回家大快朵頤。有媒體報導民眾因誤食有黑點酸臭的芒果送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別針對芒果黑點形成原因及安全性予以說明,以避免民眾誤解。 芒果果
2020-01-18 09:31:53 健康知識+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毛髮左右著人與人外觀直覺,不論眉毛、鼻毛、腋毛、手毛腳毛、陰毛,很多人都想修飾好看或完全除去,然而怎麼做比較好,怎麼樣處理不但好看,又能降低傷害風險,我們採訪了多位醫生,為大家
2022-09-07 17:02:20 聰明飲食
「一年就過一次中秋節而已,吃什麼不用太控制啦!限制來、 限制去也太痛苦了!減重是明天的事情!」今年中秋節有三天連假,常常會聽到朋友說,三天都有 人揪烤肉!甚至有些人的午餐及晚餐都「續攤」吃烤肉!攝取量
2020-01-22 09:27:31 健康瘦身
每到過年,除了放假,大家最期待的莫過於婆婆媽媽準備的各式年菜好料,或是和親友團圓相揪聚餐一飽口福。但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曾調查發現,年節放鬆吃喝,年菜、零食、飲料吃不停,有近4成的人在過年期間體重
2023-06-29 00:45:00 生活智慧王
據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統計,臺北市近3年在爐火烹調致死傷案件中,因油鍋起火致死傷案件占50%,為爐火烹調案件中最易造成死傷之烹調起火原因,即使只有使用50毫升的油,經加熱3分鐘,就有起火可能,因此人離火熄
2025-05-19 09:46:59 聰明飲食
免疫力就像人體的防禦盾牌,只有夠強,才能抵擋病毒和細菌的入侵。而在日常飲食中,其實有三種平價又常見的食材——洋蔥、大蒜、香菇。對此,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分享,它們為什麼能幫你變得更健康。 1、洋蔥
2024-04-06 09:39:00 消化系統
你有腸胃不適的問題嗎?一下便祕、一下又拉肚子...,對生活造成諸多不便。想要養好腸胃,盤點養好腸胃3處方,讓腸胃更穩定健康! 處方1→保腸健胃穴位 為了腸胃保健,尤其是經常打嗝、胃脹氣和放屁的
2020-01-14 14:23:04 皮膚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年底總是特別忙、壓力大,身體負荷加重,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流感、肺炎以及俗稱「皮蛇」的帶狀疱疹易纏身,忙碌奔波之際,務必小心防範。 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紀鑫主任特別提醒,一
2020-06-29 19:31:03 大腸直腸癌
大腸癌已連續多年蟬聯死亡之首,媒體新聞也屢傳名人因大腸癌相繼離世的報導,讓大家對此心生恐慌,然而,長年茹素者仍罹患大腸癌的案例更不在少數,部分人甚至疑惑自己吃素這麼多年,並且食用自家有機的蔬果,為何還
2021-10-23 17:02:24 健康知識+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胰島素阻抗會使罹患憂鬱症的可能性增加2倍以上,即使還沒發展成糖尿病。歷經9年的隨機訪問,《美國精神病學雜誌》研究指出,在糖尿病前期,也就是胰島素阻抗的階段,罹患重度憂鬱症的可能性是其
2021-05-28 09:20:05 聰明飲食
Covid19疫情在全球爆發以來,台灣一直是防疫中的優等生,但從5月中之後,本土確診案例不斷湧現,全台從5月19日也開始進入疫情的第三級警戒。由於新冠肺炎病毒傳播快速,甚至是感染後也可能出現無症狀,不
2021-09-21 17:12:50 聰明飲食
常見飲品熱量排行 你以為健康的可能最不健康 營養師高敏敏指出,選茶類的人應該平常就習慣喝茶飲,覺得外食吃多了,不想給身體太多負擔,但要小心很多含糖茶的精緻糖量也不低;選奶茶類或冰沙的人,平常可能是嗜
2024-09-28 14:00:00 聰明飲食
蜜蜂是高度社會化的組織,蜂群中包含一隻蜂王、數百隻雄蜂與數萬隻工蜂,分工嚴密、各司其職,共同維護組織的永續發展! 鮮享農YA - 農糧署說明,大家最為熟悉的工蜂其工作更是繁多複雜,幼蜂出巢房後稱
2020-05-15 09:34:37 指甲.足部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當頭,一般民眾都會依照衛生福利部的建議,做好個人衛生防護如戴口罩、勤洗手,不用手觸摸眼、耳、口等部位,保持個人衛生防護,進而降低病毒傳染的可能性。不過,為了避免指甲藏污
2020-10-18 12:52:45 聰明飲食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破解鹽類迷思!根據國健署指出,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減少鈉鹽的攝取,不論是一般人或是高血壓患者,都能降低血壓。而鄰近國家日本也因為大力推動民眾於飲食中
2021-04-05 00:02:00 腦部.神經
1名82歲的阿嬤,有糖尿病、高血壓的病史,平時都有按時服用慢性病藥物。前(2019)年中風後,左側肢體乏力,目前持續復健中,生活起居大部分可以自理。兩個禮拜前,阿嬤因為左側腰部長疼痛性的疹子,被醫師診
2024-04-11 09:23:00 健康瘦身
肥胖不僅僅會影響外觀,也對健康直接或是間接造成些許影響。肥胖不只是體重的問題而已,脂肪的堆積才是關鍵,因此,正確的體重控制,應該是學會如何消除體內的脂肪。 10種食物幫助加速脂肪代謝 營養
2021-10-02 09:10:00 中醫
夏秋交替之間,天氣漸漸變涼、吹風也比較多,加上台灣的天氣夾帶著濕氣,又或者飲食吃冰吃甜,冰代表著寒、甜代表著溼,寒溼累積在人體。 入秋天氣變涼了,有些小毛病找上門,中醫告訴你食療保健和穴道按摩方法,
2019-12-13 09:36:52 聰明飲食
全穀根莖類是國民每日飲食指南的重要營養素,全穀類(五穀雜糧)不僅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礦物質,還有少量的微量元素,是主導健康的重要關鍵。以健康的成人來說,每日應該攝取1.5至4碗的量(一碗為2
2022-11-18 00:45:00 腦部.神經
37歲李先生,半年前突然開始頻繁頭痛,頭痛狀況時好時壞,一度有改善一些,但九月初開始又每天發作,極度脹痛的感覺讓他無法忍受,還會伴隨乾嘔、反胃感覺,需要每天靠普拿疼才比較能夠正常生活,且曾因頭痛而自睡
2021-02-13 11:43:57 心臟血管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即將來臨,家家戶戶慶團圓的同時,常常會有作息不正常、熬夜、進補、暴飲暴食等狀況。76歲顧先生,血壓、血糖、血脂皆高,持續有在醫院長期追蹤三高並規則服藥,三高問題一直
2019-12-25 17:16:05 呼吸胸腔
流感季節即將到來,每次只要一爆發流行性感冒,你也是百分之百中標嗎? 然而,所有疾病都與人體的自我防禦有關,也就是受自身免疫力的強弱主導,有些免疫力較強的人,氣溫下探8℃都不覺得冷,但免疫力較弱的
2021-05-14 17:06:25 健康知識+
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已開始邁入了炎熱的夏季,未來一週多屬高溫炎熱天氣,中午前後南投縣、臺南市、高雄市近山區或河谷,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而臺東縣、屏東縣近山區或河谷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造
2024-11-27 09:45:00 抗老養生
天氣轉冷後,許多人會在家中煮麻油雞暖暖身子,不過雖然在冬天吃麻油有驅寒保暖的功效,但也要注意不宜攝取過多,尤其是特殊族群如感冒、孕婦等也不適合食用麻油料理,不過還是許多人對此抱持著疑問,並經常在網上搜
2019-12-28 09:14:37 健康知識+
你也時常聽到長輩說「食不下嚥」、「食物太硬咬不下去」等在飲食上的問題嗎?高齡者因咀嚼功能退化、飲食習慣和多重用藥等,造成飲食不均衡、營養攝取不足等現象,這不僅是「吃」的問題,嚴重者還可能有肌少、衰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