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骨鬆3警訊 不可不防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 1.身高變矮、駝背。2.靠壁站立時,腳跟、屁股、後腦的三點位置跟牆壁無法靠攏、出現距離,有可能是骨鬆造成的腰椎骨折現象。3.肋骨到骨盆距離變短,無法達到至少四根指幅長度時。※延伸閱讀》‧卡!骨折才知骨質流光光‧骨鬆3警訊 不可不防‧如何避免骨鬆上身?‧骨質密度要多久檢查一次﹖【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元氣周報】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 1.身高變矮、駝背。2.靠壁站立時,腳跟、屁股、後腦的三點位置跟牆壁無法靠攏、出現距離,有可能是骨鬆造成的腰椎骨折現象。3.肋骨到骨盆距離變短,無法達到至少四根指幅長度時。※延伸閱讀》‧卡!骨折才知骨質流光光‧骨鬆3警訊 不可不防‧如何避免骨鬆上身?‧骨質密度要多久檢查一次﹖【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元氣周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 次數:兩年測量一次正常骨量:T值必須大於-1.0骨質缺乏:T值介於-1.0到-2.5之間骨質疏鬆:T值小於或等於-2.5,得進行治療。※延伸閱讀》‧卡!骨折才知骨質流光光‧骨鬆3警訊 不可不防‧如何避免骨鬆上身?‧骨質密度要多久檢查一次﹖【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元氣周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元氣周報/記者張嘉芳/報導】 1.曬太陽:建議穿著短袖、短褲做日光浴,一周3次,每次5到10分鐘。2.補鈣質:可飲用牛奶或吃深綠色蔬菜、堅果類、沙丁魚、芝士等含鈣食物。3.多運動:平常若能養成規律運動,如游泳、走路、有氧運動等,皆可增加身體柔軟度與肌力,以減輕骨骼負擔。4.避菸酒:避免抽菸,飲用烈酒每天不超過50cc,啤酒500cc,紅酒160cc。※延伸閱讀》‧卡!骨折才知骨質流光光‧骨鬆3警訊 不可不防‧如何避免骨鬆上身?‧骨質密度要多久檢查一次﹖【更多精采內容,請見元氣周報】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報導】「對於同患骨質鈣化與骨質疏鬆者來說,兩造用藥並不會發生衝突,不用特別錯開時間服藥。」但沈賢宗建議骨鬆患者,在靠藥物減少骨質流失之餘,應透過均衡飲食,多方補充鈣質,才能延緩疏鬆症狀,讓治療的效果更明顯。不過,對於有骨質鈣化問題者,吸收鈣質會不會有「補過頭」的風險?沈賢宗對此表示,人體會針對吸收進來的鈣質進行調節;而有骨質鈣化問題者,主要受關節連結處發生磨損所造成,與鈣質過量攝取無直接關係,民眾只要正確服藥、均衡飲食,並透過運動強化骨質,就能改善病情。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元氣周報/記者陳俐君/報導】 針對骨質疏鬆患者,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設計了一套運動操,以節奏性的伸展運動預防骨鬆,大家不妨透過步驟示範自己試試,一起「骨」動精彩人生。1 雙手合掌朝上,向外畫一大圓,到腰部水平切回。2 雙手畫完大圓後,自然垂下放鬆抖動身體。3 身體微前彎,右手捶左肩,再換左手捶右肩。4 最後雙手捶膝蓋。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高雄報導】擔心自己是骨折高危險群嗎?英國雪菲爾大學一位醫師,將全世界各國提供的骨折流行病學資料以程式分析後,製作成自我檢測網站「FRAX」,台灣也有專屬頁面,方便國人檢測未來發生骨質疏鬆的機率。推薦病患使用FRAX網站的高醫骨科主治醫師陳崇桓指出,這個檢測網站將骨折所有可能的致病因子,如年齡、吸菸、喝酒及服用類固醇、骨折史、家族史等一併列入,若骨鬆性骨折機率大於20%,髖骨骨折機率大於3%,則須積極治療骨質疏鬆。陳崇桓說,台灣骨質疏鬆學會去年將國人骨折流行病學研究結果提供給FRAX網站,正式將台灣納入亞洲族群成員之一。陳崇桓表示,各國骨質疏鬆的危險因子程度不同,即使同樣年齡、有同樣生活習慣與家族史,台灣人和大陸人的檢測結果也不會相同。該網站蒐羅歐洲、北美、亞洲及澳洲族群的檢測結果,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檢測骨折危險性評估的參考指標,可運算出10年內髖骨骨折機率,以及10年內發生主要骨鬆性骨折的可能性 (包括脊椎、前臂、髖骨或肩部骨折)。陳崇桓強調,台灣進入高齡化社會,骨質疏鬆人口逐年增高,因跌倒、施力不當發生骨折的機率也因而提高,往往一倒下去就長期臥病在床,造成長期照護及醫療資源的沉重負擔。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健保骨質疏鬆藥物今年1月後給付標準變嚴格,加上有研究指出藥物有不良副作用,國內骨鬆學會醫師指出,已影響骨鬆藥物的使用量,平均下降2至4成,對防治骨質疏鬆相當不利。根據成大醫院骨科醫師楊俊佑研究,已發生骨折就診中、老年患者中,在1年內持續遵從醫囑,服用骨鬆治療藥物達8個月以上者,約占38%,未達8個月者則占62%,後者再發生骨折機率比前者高7成。骨鬆學會理事、成大家醫科醫師吳至行說,過去必須發生骨折才能健保給付,今年1月1日後給付更嚴格,不僅必須骨折,骨質密度也必須嚴重低下,許多患者必須自費。同時部分媒體報導,治療骨鬆主要用藥雙磷酸鹽,可能提高食道癌的風險,也使很多服藥的患者裹足不前。但英國研究指出食道癌增加的人數極少,美國的同項研究則認為並沒有增加食道癌風險,反而有研究指雙磷酸鹽能降低乳癌風險。吳至行表示,相關報導後接到不少患者的質疑,也有患者自行停藥。據他了解,今年以來骨鬆藥物的使用量,各家品牌都有下降,下降的比率約2至4成,應與前述有關。治療骨鬆藥物除雙磷酸鹽類外,還有選擇性雌激素、荷爾蒙、副甲狀素、鍶化合物等多種選擇。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骨鬆引起髖骨骨折致死率,竟與晚期乳癌死亡率一樣高!衛生署統計,台灣約135萬名50 歲以上停經婦女骨質疏鬆,一旦造成髖骨骨折,致死率高達兩成。醫師提醒,除定期接受骨密度檢測,女性應多補充鈣質,如骨質太差,應積極接受骨鬆治療。「停經婦女為骨鬆高危險群!」林口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兆山表示,台灣女性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骨質疏鬆,50歲以上停經婦女更是骨鬆高危險群,脊椎及髖骨骨折風險相當高。黃兆山指出,骨鬆嚴重者只要稍有外力撞擊,就有可能隨時骨折。有時連打噴嚏,也可能骨折。臨床顯示,一但發生過骨折,發生二次骨折的機率,比其他未曾骨折過的人高出四至五倍。令人遺憾的是,許多骨鬆患者都是骨折後才知自己有骨鬆問題。如骨折部位發生在腰椎、髖關節,半數以上患者長期依賴家人照顧,醫療費用沈重,骨折引起的致死率更高達20%,跟晚期乳癌相當。儘管治療骨鬆藥物繁多,但因藥物副作用或是耐受性疑慮,眾多患者中斷治療,但目前已有新的選擇。骨質疏鬆起因於人體蝕骨細胞的作用大於成骨細胞,90年代中期,研究發現人體天然蛋白質「保骨素」是蝕骨細胞作用的一個重要調節因子,可以調節蝕骨細胞的形成、作用與存活。50歲以上婦女因雌激素下降,保骨素作用不足,骨質開始流失,骨質疏鬆的危險激增。過去骨鬆的治療無法改善保骨素作用不足的問題,但可以考慮針對保骨素的作用方式,有效治療骨質疏鬆,降低骨鬆骨折的風險。黃兆山提醒,女性一定要定期到醫院做骨密度檢測,除了日常營養多補充鈣質、喝牛奶外,一定積極接受骨鬆治療,才能避免骨折的發生,保有健康快樂的生活。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愛美的女性要注意骨骼健康,一旦骨質疏鬆出現壓迫性骨折,可能導致「胸線走山」、「美背不見」、「美腿不再」、「小腹凸出」等老態。骨鬆不但讓骨骼健康亮紅燈,也會讓頸椎、胸椎等處骨骼產生壓迫性骨折,進而產生駝背,讓女性最在意的美胸、美背、纖腰受影響。維護骨骼 平日應注意三態 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表示,一旦骨鬆容易看起來老態龍鍾,唯有骨質良好才能維持優雅體態。他建議女性平常坐、站、走時,要注意「美女三態」,就是「沉肩」、「夾臂」與「縮臀」,並避免聳肩、手肘開開等錯誤姿勢,身形看起來也會更挺拔。平日可做些簡單負重運動 由於許多女性忙於工作、家務常忘了運動,簡文仁建議,可利用簡單的健走維護骨骼健康,或是做輕輕蹲下、起立動作,平常看電視時也可拿裝滿水的保特瓶當成啞鈴做運動,做些簡單的負重運動。中華民國骨鬆學會理事長楊榮森也說,青壯年婦女應對骨質疏鬆有警覺心,建議40歲以上女性,可利用世界衛生組織骨折風險評估工具「FRAX」評估自身骨折風險,一旦有身高縮水或是駝背、背痛,甚至痛到無法坐或站立,就應找醫師治療。 ※延伸閱讀》‧不喝牛奶、不運動、不日曬 女易骨鬆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35至49歲女性 8成5有骨鬆風險 「不喝牛奶、不運動、日曬不足」,是引發女性日後骨質疏鬆最常見的危險生活型態。根據一份今天公布的「傷骨危險生活型態調查」,高達八成五的青壯年女性,至少有一項傷骨的生活型態或遺傳風險,可能形成骨質「流」姥姥。中華民國骨鬆學會等單位針對全台800名35至49歲女性,進行「傷骨危險生活型態調查」,發現近49%的受訪者沒有每天喝牛奶的習慣,也沒有其他補鈣行為。即便把走路、做家事視為運動的一種,仍有超過32%的女性缺乏運動習慣,每天運動不到30分鐘。另外,約29%的受訪者,包括每天上下班外出時間,仍然日曬不足,「不喝牛奶也不補鈣、不運動、日曬不足」,儼然成為骨骼健康的「三危」生活型態。調查也發現,許多人每天喝咖啡提神,有21%的受訪者每天喝超過300cc黑咖啡,長久下來對保護骨骼不利。中華民國骨鬆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表示,其他傷骨的生活型態還包括過量飲酒、長期吸菸等;若父母有一人駝背,或父母曾被診斷骨鬆、曾在輕微跌倒後骨折等遺傳風險,也可能是骨鬆高危險群。調查就發現,85%受訪者至少符合一項。楊榮森提醒,女性35歲後骨量每年遞減,每年平均約減少0.5%至1%,大約50歲停經後,骨質流失更快速,若不及早開始儲存骨本,長期下來可能出現骨流失、骨鬆提早報到,因此女性年輕時就要有保護骨骼的觀念。他說,乳製品是補鈣的最佳來源,建議每天應喝500至600cc的牛奶。如果有乳糖不耐症或不喜歡喝牛奶,可改喝芝麻糊、高鈣豆漿或是多吃深綠色蔬菜。另外,每天應日曬15分鐘攝取維他命D,促進鈣質吸收,還要養成運動習慣保骨本。 ※延伸閱讀》‧骨質「流」姥姥/若出現壓迫性骨折 胸線恐走山 ‧推拿6法 嚴重骨鬆不宜‧研究:糖份、油炸物 恐蝕骨本‧四口訣 在家保骨很簡單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聯合報╱李文吉北市內湖康寧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多年前看診,要花很多時間向病人解釋什麼是「骨質疏鬆」?這一兩年,情況好很多,病人會主動要求作骨密檢查、詢問治療方式,顯示民眾吸收醫學新知還真快,且已懂得未雨綢繆,這是社會進步的現象,想來,應是媒體居功厥偉。骨質疏鬆是老化(aging)的一部分,年齡是最主要的原因。17世紀以前的歐洲,老婦上背圓駝,稱Dowager's hump(貴婦駝),是福壽雙全的象徵,人人稱羡;殊不知,這個「駝」,實乃骨質疏鬆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的外觀,而羨之在於尋常百姓,一生勞苦,平均壽命只有五十幾,渴望有「駝」而不可得歟!1980年代,開始有了初步、單能量級的骨密檢查儀;一直到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才有官方的骨質疏鬆指引及診斷標準。即使在美國,骨質疏鬆也是這廿年的「新」病。因為人口老化,包括台灣在內的已開發國家,骨質疏鬆成了衛生官署的重要議題。 這廿年,骨質疏鬆的進展,主要是在藥物研發。早年,醫師用荷爾蒙緩解女性更年期不適,歪打正著,使很多停經婦女,在心血管疾病及停經後骨鬆症病情得到改善,一時,婦產科醫師成了對抗骨質疏鬆的先鋒,但2002年關於停經後荷爾蒙治療(HRT)的弊病被揭示後,目前已不再使用荷爾蒙治療骨鬆了。由於,脊椎壓迫性骨折是骨鬆最常發生的問題,抑鈣激素(calcitonin)針劑或鼻噴劑,對脊椎骨折引起的急性背痛,似乎具有速效,也被用來治療骨質疏鬆,但近年研究,認為抑鈣激素對骨質疏鬆或骨密改善,效果有限。90年代後期,雙磷酸鹽(bisphosphonates)出現,風起雲湧,口服或針劑被廣泛用在骨質疏鬆、癌症轉移、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劑副作用等預防或治療上。但藥物需要時間考驗,雙磷酸鹽使用多年後,陸續有下顎骨壞死的報導,2006年美國一位小兒科女醫師,發表她服用雙磷酸鹽發生股骨非典型骨折始末,引起軒然大波,揭開媒體及醫界對雙磷酸鹽長期使用可能弊害的關注。2009年,抑制但不滅絕蝕骨細胞的新藥問世,可選用於不同骨鬆情況,利用皮下注射給藥,是目前較常用的骨鬆治劑。骨質疏鬆是老化,人人會老,活得愈老,疏鬆就愈厲害,這可不是什麼 「活得愈老,領得愈多」的年金。回顧骨鬆防治的過程,醫界好似卯足了勁,想要實踐「人定勝天」,進展艱辛自是必然,會有怎麼樣的局面,就拭目以待了!(作者亦為板橋蕭中正醫院福安特別門診醫師)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聯合報健康事業部/陳秋萍/綜合整理】林太太每天都感覺到痠痛,腳走路走遠也會喊痛,因為自己已到了更年期的年紀,不免懷疑自己是不是骨質疏鬆。有天林太太上藥局買藥,剛好有人在做骨質密度檢測,一旁的檢驗人員一直鼓吹她做檢測,於是她伸出腳放到一部比小板凳稍大的機器上,只花數十秒,測出她的骨質密度-4.0。一旁的檢驗人員用嚴重的口吻告訴林太太,說她有很嚴重的骨質疏鬆,嚇得林太太第二天就上大醫院求診。大醫院醫師安撫林太太,要她先做雙能量X光吸收儀(DEXA)檢查腰椎第一至四節骨頭密頭。經過檢測結果是-1.6,醫師告訴林太太她的骨頭還好。林太太不禁要問:「同樣是檢查,怎麼差那麼多?」三軍總醫院骨科主任莊仕勇說:「林太太在藥局做檢測的機器,是超音波骨質密度篩檢,變異性比較大;大醫院做DEXA檢測,比較準確,而且結果會和做年輕人(T 值)、及同年齡的人(Z值)作比較。若與年輕人T做比較(T值),低於-2.5,那才是骨質疏鬆。林太太和年輕比,還不到骨鬆程度,更何況她和同齡比起來,骨頭還很健康呢。 據國健署統計,至去年底全台約有148萬人罹患骨鬆。國人30歲後骨質逐漸減少,50歲後流失更嚴重。65歲以上的人,約50萬人面臨骨質疏鬆威脅;75歲以上長者,幾乎每四人中就有一人有骨鬆問題;停經後婦女,骨鬆比率更高達35%。莊仕勇表示,會造成骨質疏鬆的原因,有的是甲狀腺功能不好新陳代謝出問題或者是卵巢切除造成荷爾蒙減少,有的則是年老鈣吸收減少造成。要知道有無骨鬆,除了做檢測外,有沒有別的方式可以判定呢?莊仕勇指,一般骨鬆是不會有任何症狀的,除非是骨頭密度結構過於脆弱壓迫到肌肉,或者是骨頭變軟,連帶讓軟骨躺在不健康的骨頭上,因而造成關節疼痛。骨鬆雖不會痛,但若造成髋骨骨折,女性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為15%。 莊仕勇提醒即將更年期的婦女,過了50歲就要開始保養骨頭,每天至少要攝取1000~1200毫克的鈣。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元氣周報/記者林思宇/報導】骨質疏鬆基本上沒症狀,等到民眾意識到「有症狀」,幾乎就是骨折發生了。一名40多歲的OL,非常瘦,到運動中心跳彈簧床,但在跳下來瞬間骨頭居然斷了,醫師分析,是骨鬆嚴重、局部受力太大,關節承受不了壓力所致。老是吃不夠 運動也不夠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表示,每個人流失鈣質的速度差不多,除非消化不良吸收不良或腎臟功能有問題才有差別;一般人會骨質疏鬆,是因為鈣質補充不足,簡單來說是「吃不夠」。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國人鈣平均補充只有建議量的一半、600毫克,多數人的維他命D也不足。原因可能是運動不夠,從年輕就沒有好好保骨本。女性愛減肥 常導致骨鬆骨鬆不再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有的危機,台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大永表示,現代人運動太少、太陽曬太少,加上挑食只吃炸雞、薯條,再配汽水等碳酸飲料,會加速鈣質的流失。而許多女性崇尚減肥,很容易減到骨鬆;外食族沒注意飲食,風險也高;年紀越大,骨鬆機會也增加,女性停經後,也會加速鈣質流失。青春期多動 骨骼才有力要存骨本,劉大永說,除了靠飲食補鈣,運動也是關鍵。劉大永說,此運動指的是有點承受力量的運動,例如小跑步、快走等,都能刺激骨頭,但不要過量,以免運動傷害或關節炎。臥床的病人因為不動,骨質流失快。詹鼎正也說,孩童期和青春期從事運動,有助骨骼發育更強壯,進而有助降低晚年的骨折風險。多項研究證實,終身活動量較大者,較能維持骨密度,降低年老時的髖部、上臂和脊椎骨折風險越低。若想吃鈣片 要知成份來源不過,有些人無法光靠食物補鈣,才會建議吃鈣補充劑。由於鈣片被歸類為健康食品,管理不像藥品如此嚴格,坊間商店都買得到。劉大永說,一般來說,液體鈣片和膠囊鈣片較好吸收,但單價相對高,民眾購買時一定要知道實際成分、來源為何,若是合格藥師推薦或是醫師開藥就多層保障。骨鬆族切記 慎防跌倒骨折有骨鬆的人,千萬不要跌倒,一旦跌倒,骨折機會增加,自己痛苦也增加醫療支出,導致身體失能。老人骨折開刀最多的部位是手腕和髖關節,45歲以上女性和50歲以上男性,其骨骼像蛋殼包覆一樣,即便是手術開刀都很困難,病人痛苦,恢復時間也長。很多男性覺得自己不會骨鬆是錯誤觀念,男性比女性愛動,存比較多骨本,但不代表不會骨鬆。骨骼是無可取代的,一旦發生骨折,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一旦有併發症,可能甚至死亡。民眾從小即應儲存「骨本」,落實運動、均衡飲食和良好生活習慣。▇ 各年齡層與性別的補充鈣質建議量※延伸閱讀》‧身體四部位 最容易骨折‧你的飲食中 吃進多少鈣? ‧「承重」運動 能降低骨質流失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元氣周報/記者楊欣潔/整理】※延伸閱讀》‧動物性鈣質 較容易吸收 ‧研究:糖份、油炸物 恐蝕骨本‧維生素K防骨鬆 多吃深綠蔬菜 ‧顧骨本 吃對「鈣」才有效
2014-09-23 健康百科.骨科.復健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台北報導】父親節,許多子女購買按摩椅或按摩器材表達孝心,高雄長庚骨科主治醫師林子平指出,常念「骨頭痛」的老爸可能罹患骨鬆,躺在按摩椅或使用按摩器材,若機器震捶敲打力量太大、太久,可能導致骨頭裂傷甚至骨折,不可不慎。「鬆」骨頭去推拿 「咖」一聲…癱了另外,不少民眾肩頸痠痛會花錢推拿整脊,一名60歲男性至養生館接受推拿整脊,沒想到師傅按壓力道太強,竟讓椎間盤韌帶破裂,壓迫至脊椎神經,導致下半身癱瘓。彰基微創及內視鏡脊椎手術中心主任陳建民,最近收治一名推拿導致下半身險癱瘓的個案,患者因長期抽菸,原本骨質密度就不佳,因肩頸痠痛而找養生館師傅推拿,沒想到一個頸部扭轉動作,「咖」的一聲,該男子隨即腰部痠麻,下半身失去知覺。緊急開刀後,清除破裂的椎間盤韌帶,並在頸椎置入一根人工支架增加穩定度,患者恢復情況良好,術後已經可以走路,但步伐遲緩,行動能力大不如前。醫師警告,按摩、推拿、SPA水柱等如果力道過強,恐使骨鬆患者骨折,甚至頸椎脫臼、椎間盤移位,造成半身不遂。「骨鬆並不是女性的專利」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院長杜思德指出,每五名50歲以上男性,即有一人有骨鬆骨折風險,而老男人骨鬆骨折,死亡率比女性還要高。據統計,全台近59萬老爸因骨密度不足而成為骨鬆骨折高危險群,子女為表孝心,送了按摩椅大禮,反而可能危及父親健康。林子平以「脆弱蛋殼」形容患有骨鬆的骨頭,只要外力壓迫力量過大,就可能造成骨折,甚至下半身癱瘓。年齡超過75歲 不適合坐按摩椅市售按摩椅功能越來越齊全,推按力道驚人,杜思德表示,子女購買按摩椅等之前,應該多加考慮,如果家中長輩骨折、身高變矮、年齡超過75歲,不建議使用按摩椅,以免按出問題。 【2014/08/06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