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06 科別.新陳代謝
截肢、失明、洗腎...併發症多到數不清!新陳代謝科醫師用一張圖:讓你秒懂糖尿病有多可怕
95% 的糖尿病源自於不良的生活習慣 糖尿病分類主要分成4種類型 糖尿病的分類包括以下幾種。 1.第一型糖尿病=胰臟幾乎或完全不能分泌胰島素。 2.第二型糖尿病=胰臟分泌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不能被有效地利用。 3.妊娠型糖尿病=因為懷孕而產生的糖尿病。 4.其他型糖尿病=因為胰臟疾病、內分泌疾病、基因缺陷、感染或使用藥物等等原因,導致胰島素分泌異常或者功能不足所誘發的「續發性糖尿病。」 95%的糖尿病患屬於第2型糖尿病 講到生活習慣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心臟病等慢性病或文明病),糖尿病是最常被拿出探討的代表性疾病之一。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候所講的糖尿病,並不是上述1∼4 類型糖尿病的通稱,而是單指第二型糖尿病。以日本來說,大約有95%的糖尿病患者屬於第二型糖尿病,也就是說,第一型糖尿病患人數僅占整體糖尿病患的1∼3%。 大多數的第二型糖尿病患,本身即存在著遺傳的因素,再加上吃得太多、又動得太少等不當生活型態的推波助瀾,終至發病。此外,還有一群被稱為「糖尿病前期」 的隱性患者,指的是極有可能成為第二型糖尿病患的人。 明天輪到我?!威脅著糖尿病患生命的併發症 糖尿病的「3大併發症」 潛藏著截肢、失明及洗腎的危機 糖尿病可怕之處,在於會帶來各種併發症,不僅會招致失明、截肢等不可逆的嚴重後果,甚至會引起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疾病。雖說沒有糖尿病的人也會發生腦中風或心肌梗塞,但糖尿病患發生腦中風、心肌梗塞的機率是正常人的2∼4倍。 此外,下述3種病變被稱為糖尿病的「3大併發症」,同時也是糖尿病患才會出現的併發症。 1.糖尿病神經病變 糖尿病神經病變,主要是高血糖所造成的末梢神經受損,罹病時間超過3∼5年的人通常都有合併神經病變的現象。常見的症狀包括足部麻痺、足部失去對疼痛及冷熱的感覺、足部受傷而不自覺,直至出現潰爛。萬一潰爛處受到感染,嚴重時必須進行截肢手術。此外,如果自律神經受損,則會出現暈眩、站立不穩、排汗異常、便祕、腹瀉及排尿異常等症狀。 2.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持續偏高的高血糖狀態,將損害覆蓋在眼球內側的視網膜,引起網膜上的微血管出血。倘若未及時發現給予治療,出血範圍就會擴大,造成視力大幅減退,病情再加劇下去,就會引起血球內大出血,嚴重時甚至有失明之虞。日本每年有超過3,000人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而失去視力,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已成為成年人失明原因的第一名。 3.糖尿病腎病變 腎臟負責過濾血液中的老舊廢物,並透過尿液將它們排出體外。不過,受到長期高血糖的影響腎臟內進行血液過濾的腎絲球終至受損,腎絲球內的微血管被破壞,腎功能變弱,導致腎衰竭。一旦出現腎衰竭,體內的老舊廢物將會滯留,無法排出體外,嚴重時會引發可致命的尿毒症。 腎衰竭持續惡化下去,病人就需要接受洗腎,才能除去體內的廢物。據說因糖尿病腎病變而必須透析洗腎的患者,每年超過一萬人。 除了上述3大病變以外,糖尿病還會造成動脈硬化,引起心臟病、腦中風等意外,時刻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其他又如會使患者突然昏倒的低血糖等等,糖尿病的併發症多到數不清。治療糖尿病,等於是在對抗併發症,這個說法一點也不為過。延伸閱讀: 濕氣排不掉,久了就變「脂肪肝」!中醫師:2種食物別再吃,甩開濕滑黏稠的體內廢物 從睡姿看出你平常怎麼「虐待」身體!物理治療師圖解:身體痠痛4原因●書籍簡介 血糖完全控制的最新療法作者: 井藤英喜/監修 譯者: 林雅惠出版社:新自然主義 出版日期:2014/03/21語言:繁體中文 井藤英喜 現任: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院長 學歷:京都大學醫學系 經歷:1944年出生於大阪。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新陳代謝科主任。1979~1981年間曾赴美國國立老化研究所內分泌科深造。目前亦擔任日本糖尿病學會、日本老年醫學學會以及日本動脈硬化學會等社團的評議員及理事,十分活躍 專業領域:老人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等 中文版導讀者簡介 賴史明 現任:新光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科主治醫師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經歷:新光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科主任、羅東博愛醫院新陳代謝科暨實驗診斷科主任、台大醫院內科兼任主治醫師、台大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總住院醫師、台大醫院內科住院醫師、行政院衛生署全民健康保險爭議審議委員會醫療審查醫師、中華民國內科專科醫師甄審資格審查小組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