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1 醫療.懷孕育兒
媽媽生產的十二道陰影
註:IE8(含)以下版本瀏覽器可能不支援此頁功能!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2015-05-11 醫療.懷孕育兒
註:IE8(含)以下版本瀏覽器可能不支援此頁功能!
2015-05-07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再過兩天就是母親節,許多媽媽談到生產經驗時,都難忘當時的不安情緒。生產改革行動聯盟今上午舉行記者會,呼籲台灣婦產醫療應取消包含灌腸、剃毛、剪會陰等不必要的醫療「全餐」介入,應重視孕婦人權,打造友善的生產環境。生產改革行動聯盟成員陳玫儀表示,英國凱特王妃剛生產完就能容光煥發出現在媒體眼前,讓許多媽媽相當驚艷,但其實凱特王妃背後,有著完善的醫師與助產師團隊,提供王妃友善的生產指引。相較之下,台灣對於「孕婦照護臨床指引」卻付之闕如,讓產婦處在過度醫療介入的生產環境。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榮譽教授郭素珍表示,灌腸、剃毛、禁食、打點滴、人工破水、持續裝置胎心音監測、剪會陰等生產常規;她表示,國外已經有許多實證醫學指出,婦女要安全生產,可以取消這些不必要的生產措施。衛福部:已投入 提升醫療照護品質對此,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黃純英表示,衛福部已經投入提升醫療照護品質工作,近年社會也開始重視生產自主權,鼓勵孕產婦與醫療人員溝通生產想法;而衛福部從去年也開始執行建構友善溫馨生產的試辦計畫,讓產婦選擇她想要的生產方式;至於生產指引,目前已在建置當中。◎ 隨時掌握第一手健康訊息,快加入【元氣網粉絲團】
2014-12-24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北市一位30歲的新手媽媽,產後四個月開始大量掉髮,每次洗完髮、吹頭髮後,排水孔都被落髮塞住了,新手媽媽不禁憂心忡忡,還沒中年就已禿頭了,該怎麼辦? 開業醫中醫師徐仁德表示,產後落髮屬於休止期落髮,這段期間內掉髮量非常多,但不會「禿頭」。頭皮在正常的情況之下,約有百分之十的毛囊是屬於休止期,所以,正常人一天掉髮約150根左右。如果突然間有大量毛囊進入休息狀態,臨床上便會發現大量毛髮脫落,這種現象就稱為休止期禿髮。產後掉髮一般來說不會太嚴重,只是休止期毛囊增加,因此生長的頭髮較少,不需任何的治療,只要時間一到,頭髮自然會長出來。不過很多人還是不相信醫師的話,輕信一些誇張不實的生髮廣告,白白浪費一些冤枉錢來治療這種原本就會好的症狀。 徐仁德醫師表示,以中醫的角度來看,髮為血之餘,產後婦女因為荷爾蒙改變、產後氣血不足就容易掉髮,因此,可以使用四物、杜仲、白蒺藜來緩減掉髮情況,促進毛曩發展。此外,風熱或體質燥熱的人也容易有掉髮現象,因為風熱會引起頭皮搔癢、長丘疹,嚴重時會引起毛囊炎,導致大量落髮,所以有風熱或燥熱體質的人可以多喝菊花或薄荷茶,有助於清熱與散熱。 徐仁德醫師說,產後六個月的身體是「虛、寒、淤」的體質,因此使用藥膳進補時要避免寒涼藥性的中藥與食材,都能有效的幫助減緩落髮狀況。切勿過量食用寒性或溫熱的食物。例如有些婦女喜歡在飯後喝一大杯山楂茶去油膩,但要注意的是,山楂雖能去油膩,喝太多會虛寒,間接造成落髮情況更嚴重;也有些產後婦女坐月子期間攝取太多辛熱食物,則會耗氣。 徐仁德醫師提醒,基本上,無論是坐月子期間或已經坐完月子,產後半年內的婦女要多休養,在進補方面,只要把握「依照自己的體質進行進補」,盡量避免過寒或刺激性食物。在虛寒的體質下,飲食、作息都要恰當,不應過度勞累,就會有效避免掉髮的情況發生。【更多健康資訊,請見「健康醫療網」】
2014-12-21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過去60年,全球產科醫師遵循傅利曼(Friedman)畫出的正常生產產程進展圖,子宮頸開二至三公分沒有動靜即可直接剖腹產,今年美國母胎醫學會、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推翻這項準則,國內母胎醫學界指出,子宮頸開超過六公分後還無法自然產,才應考慮剖腹產。第三屆海峽兩岸母胎醫學新境界研討會今天展開,國內母胎醫學會推廣新式產程,希望初產婦可以在安全情況下「多等等」,盡可能自然產,降低台灣初產婦的剖腹產機率。母胎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婦產科醫師鄭博仁表示,台灣初產婦剖腹產率約35%至40%,但實際上剖腹產對寶寶的呼吸問題、心智發展都有影響,且婦女經過剖腹生產,如碰到前置胎盤、重複性胎盤植入,死亡機會大增,長期看來,容易造成骨盆腔沾粘、腸沾黏等後遺症。鄭博仁說,所謂的放寬產程標準,絕對在產婦安全的狀態下放寬。過去產婦生產住院後,子宮頸開二至三公分沒有動靜,就被稱為產程遲滯,可直接剖腹產;但現在醫界認為,初產婦的潛伏期可長達20小時,醫師和產婦可以耐心等待,子宮頸開超過六公分才開始計算產程;目前產婦生產時沒有規則的子宮收縮二小時即剖腹,現在研究發現六小時都屬正常。此外,過去產婦若進入第二產程,在產檯上用力一小時徒勞無功,可直接剖腹產;但現在醫界認為,初產婦用力三小時、經產婦用力二小時沒動靜,才符合開刀剖腹產標準。鄭博仁表示,新式產程可以將剖腹產的機會降低一半,但前提是讓產婦在減痛、舒服等狀態下,安然度過產程。
2014-11-17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聯合報╱記者郭逸君/桃園報導】 即將到了24節氣中的立冬,依民間習俗要冬令進補,但婦產科醫師提醒,產後尚在恢復期的產婦,當心補過頭造成下體出血。桃園醫院婦產科主任呂理政表示,隨著冬令進補時節近了,近日門診看到孕婦因產後吃太多薑母鴨、麻油雞等食補造成下體大量出血的病例,有越來越多的現象。「出血量會非常多,經常讓產婦驚慌失措,就有一名年約30歲的產婦,疑似就是因為吃太補,造成下體大量出血,到院前下體出血量將近1000毫升,我們馬上幫她輸血。」呂理政說。生產對女性的身體造成極大損傷,民間習俗產後會「坐月子」,透過麻油雞、燒酒雞、麻油腰子等食補,協助產婦盡速恢復體力,但呂理政提醒,產婦在產後仍會有惡露排出,「燒酒雞、薑母鴨等食補,在中醫角度來看都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產婦吃太多,就容易造成大量出血」。因為體質的關係,部分孕婦在產後會有子宮收縮不良、胎盤殘留、慢性發炎、凝血功能不完全等問題,延長惡露排出體外的時間,「一般產婦惡露排乾淨需要2周,也有產婦要到1個月。」呂理政說,如果惡露還沒排乾淨,又大量進補,就有可能會造成產婦下體大量出血。呂理政建議,產婦確定惡露完全排乾淨,就可以適量進補,但還是要忌口,食補的湯飲一天喝一碗就好,搭配良好的飲食以及作息,產後就可以很快恢復。如果孕婦產後覺得身體虛弱,也可以請專業中醫師協助調理,但是要詳細向中醫師說明產後的健康狀況、惡露排出情形,方便中醫師判斷,開立較溫和的藥方。【2014/11/06 聯合報】
2014-11-17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聯合報╱記者趙容萱/台中報導】 台中市南區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開設「母乳哺餵門診」,開診2個多月,每天約可幫助1至2名母乳媽媽,楊姓媽媽哺餵孩子到1個月大時,因乳頭嚴重破皮,差點放棄,尋求門診諮商,獲得解決。中山附醫婦產科主任應宗和說,院內追蹤100名產婦約有60人哺育母乳達2個月,其中1成的媽媽因餵哺過程中受挫,院方才開設門診協助媽媽,門診採一對一諮詢。應宗和強調,根據實證醫學的報告,連續哺育母乳達6個月以上,可增加孩子免疫力、減少過敏及罹患大腸直腸癌機率,且媽媽也可減少乳癌發生率,鼓勵媽媽們多餵哺母乳。楊姓媽媽說,她隔9年,生第2胎,該怎麼哺餵母乳,全忘光了,跟新手媽媽一樣,女兒一個月大時,因餵母乳導致乳頭破皮,只要餵奶就會痛到無法忍受,很想改用奶粉。楊姓媽媽指出,還好她尋求門診協助,經過醫師專業指導,調整哺乳姿勢,也運用哺乳枕輔助等,如今哺乳順利,連出門不必瓶瓶罐罐。產婦小美(化名)因乳頭兩側平坦,導致寶寶無法順利含乳,哺乳過程受挫,孩子喝不到奶就大哭,家人勸她改用配方奶,她認為沒辦法給小孩最好的母乳,自責不已,還好有門診諮詢,終於能哺育母乳。【2014/10/14 聯合報】
2014-11-17 新聞話題.醫藥新聞
【聯合報╱記者鄧桂芬/台北報導】 38歲陳太太第一胎提早破水,因熟識的婦產科醫師出國,只好接受別的醫師剖腹生產,傷口痛得讓她備感挫折;今年,她懷第二胎時,決定找開業的女性助產師幫忙,在助產師溫柔鼓勵下順利生下老二。朋友得知後,也跟進找助產士幫忙,生完後告訴她「我可以再來一個!」雖然透過助產士幫忙,生產更加人性化,但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婦產科主任呂理政表示,一旦評估發現產婦屬於妊娠高危險群,仍需醫師介入,最好是醫師及助產師(士)共同照護。呂理政表示,國內婦女生產環境遇到三大難題,包括產科醫療糾紛頻傳,醫界新血不願投入,造成產科人力下降;女權團體認為醫院生產過度醫療化,會陰切開率比起其他國家高出九成;何況醫師即使認同人性化生產,仍會擔心母胎健康。去年新竹國泰醫院因接生人力不足,實施產婦容額制度;花蓮玉里醫院也因產科醫師離職,造成方圓百里內沒有產科醫師,引發當地的孕婦恐慌。為了解決問題,衛福部啟動「友善多元溫柔生產醫院試辦計畫」,選定林口長庚、台中榮總、彰化基督教二林分院等六家醫院,讓助產師(士)加入醫護團隊,並以溫柔生產模式,避免不必要的醫療介入,例如不剃毛、不灌腸、不剪會陰等。呂理政說,有3成的產婦因體質問題或胎兒體位異常,造成妊娠合併症高,除了助產師(士)外,產科醫師必須高度介入處理,雙方共照協助產婦生產,才能讓風險降到最低。衛福部醫管會執行長林慶豐表示,英國凱特王妃去年在助產師照顧下,在英國聖瑪莉醫院順利生產;其他國家如荷蘭、紐西蘭等國家,大部分產婦也是由助產師照顧生產。可見助產師重返醫院,不是「產婆」舊制的復辟,而是現代世界的新潮流。【2014/10/17 聯合報】
2014-11-17 新聞話題.臺北聯合門診室
【聯合線上企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護理長陳筱瑋】母乳是給寶寶最天然及最安全的食物,這是眾所皆知的,然而在母乳哺餵的過程中是需要許多的支持與鼓勵,尤其在產後短暫的住院時間,產婦不僅要調整身心的變化,還要學習自我照護與新生兒的照顧等,而現行家庭結構以小家庭居多,沒有充足的人力協助,往往在寶寶哭鬧不安時,產婦即便感到不知所措及擔心,造成心理的壓力進而影響母乳哺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是母嬰親善醫院,對於母乳政策推動不遺餘力,從產前門診即開始給予孕婦哺乳相關知識及技巧。候診區更結合數位電視,定期播放母乳哺餵影片,讓孕婦利用不同方式吸收更多母乳哺餵資訊。產房推行準爸爸陪產及親子肌膚接觸,使生產是溫馨及共同參與的過程,同時促進親子關係。即早哺餵母乳亦能增加寶寶的抵抗力、促進乳汁分泌及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所以即早哺乳是件極重要的事。產後返回病房,在母嬰雙方健康狀況都許可下,護理人員隨即將寶寶送到產婦身邊,教導親子同室注意事項與母乳哺餵。然而臨床常聽到一句話就是『我的奶水不太夠,寶寶吃不飽?』,加上寶寶在旁哭鬧而亂了方寸。其實寶寶哭鬧原因很多,如:溫度太冷與太熱、聲音太大、穿得太多、尿布濕或包太緊、脹氣或想被抱抱等。但許多老一輩的觀念,總認為寶寶一哭就是代表肚子餓了,或沒有吃飽,接下來就是要餵奶的反射動作,這反而容易忽略了其他造成寶寶哭泣的原因,甚至是需要就醫的疾病徵兆。因此在瞭解寶寶可能哭鬧的原因後,產婦們可以試著多去觀察及評估寶寶的需求。護理人員常用小彈珠、彈力球、乒乓球來形容新生兒胃容量,讓產婦或家屬能夠釐清奶水的分泌量和寶寶的需求量,第一天的胃容量大約5~7㏄,第2天約22~27㏄,第10天增為60~81㏄。乳汁的分泌是供需原理,乳汁的產生與泌乳量受乳房完全排空及吸吮次數所影響,也就是吸吮的多,乳汁就分泌越多或能定期排空乳房,乳房就會再製造更多的奶水,以供應嬰兒的需求。而親子同室可隨時評估寶寶並依需求哺乳,及儘早知道寶寶習性。如何辨別寶寶是否吃飽?可由大、小便及體重來觀察,出生後大便由黑深綠色的黏便轉變為黃色稀糊便,有時會混雜一些白色的顆粒。在出生4到6天後,每天至少有3到4次大便。近滿月純母乳哺育的寶寶,大便次數會變少,有些甚至於10到14天才解一次,如果糞便性質是軟的且量多,沒有腹脹或任何不舒服的表徵、食慾好,這是可接受的。出生後1到3天小便次數很少,1週後每天至少可換六到八次尿布(沒有味道、顏色輕淡、尿布重重的)。寶寶體重可在出生後兩週內恢復到出生的體重;頭三個月每一週體重至少增加一百二十公克以上。在醫院內醫護團隊每日會評估產婦泌乳素、寶寶吸吮及寶寶健康狀況,並協助及指導母乳哺餵,產婦應可放心純母奶哺餵,除非有醫療需求會主動告知。哺餵母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醫院除了有護理人員協助,還有母乳志工的關懷與支持團體分享,返家後更是需要持續性的支持,包括:家庭、社會,以提升產婦母乳哺餵的自信心,期盼每位產婦能成功哺乳,給每個嬰兒生命最好的開始。更多健康衛教資訊都收錄在臺北健康聯合國Blog》
2014-11-17 新聞話題.臺北聯合門診室
【聯合線上企劃/聯合報╱記者陳雅芃/台北報導】 北市立聯醫昨天舉行年度優秀員工表揚大會,由市長郝龍斌頒獎給38名優秀員工。 去年龍年生子潮,有產婦表達想要可和家人共餐的大餐桌,聯醫仁愛院區約用管理師黃宛儀為一圓產婦的心願,走遍各大家具店,最後好不容易找到能收納起來的立式餐桌。 黃宛儀在大學畢業後,就到當時的仁愛醫院擔任出納。她說,那時正值SARS期間,有些人陸續離職,她仍堅守出納工作,後來又當約用管理師。 她笑說,近年物價飛漲,長官希望可買到物美價廉的餐桌,她只好拜託廠商壓低價格。 此外,聯醫仁愛院區營養師杜秀容為加護病房、社區獨居老人量身打造特殊餐點,並教導門診民眾如何計算熱量,受到病患的歡迎。不過杜秀容認為這都是她的本分,連蛋糕等小禮物,都婉拒。郝龍斌指出,聯合醫院不管是醫師、護理人員或是行政人員,每一位員工都是缺一不可的小螺絲釘,否則整座醫院無法順利運轉。 郝龍斌表示,聯醫民調滿意度直線上升、績效越來越好,不只有效率,服務品質也好。
2014-09-24 該看哪科.婦產科
【聯合晚報/林進修】 產後坐月子,非得大吃麻油雞補身不可嗎?一位從產房出來才兩個月就再度進開刀房手術的產婦,其痛苦經驗也許可供其他準媽媽參考:「麻油雞雖然好吃,但吃多了恐怕也得付出慘痛代價!」她吃60隻麻油雞 膽囊發炎台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亞琳表示,一名30歲出頭的產婦產後體重不減反增,足足比懷孕前多出10公斤,怎麼看都像個已懷胎5、6個月的孕婦。一問之下,才知原來婆婆太疼惜她了,坐月子期間,天天煮麻油雞為她補身,一天一隻,兩個月下來,足足吃了60隻雞。張亞琳算了算,一鍋麻油雞的總熱量高達4297大卡,一天吃一鍋下來,加上運動量又不足,不肥才怪。結果才坐完月子,這名產婦就出現嚴重脂肪肝及膽結石,最後併發膽囊炎,只好再度進開刀房切除膽囊。素食熱量不高 營養不減 張亞琳深深覺得傳統坐月子的熱量太高,而且也太油膩。她認為,坐月子時吃素食其實是不錯的選擇;因為素食既無熱量太高的問題,且富含優質蛋白質,吃起來營養不減,身體也少了負擔。張亞琳分析,素食含有較多的蔬菜,蔬菜纖維多,可改善懷孕期間因荷爾蒙變化導致腸道蠕動變慢的便秘情形;且膽固醇低、脂肪低、熱量低,有助產婦控制體重。素食抗氧化成分高,有助於抗老化和防癌。例如堅果類和橄欖油、芥花油、苦茶油等好油一樣,都富含OMEGA3的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產後憂鬱也較不易發生。張亞琳把孕期分三階段,懷孕初期吃的和懷孕前差不多就好;到了懷孕中期,熱量要比初期多攝取300大卡,蛋白質要多10克,鐵質要多30毫克,A、B群也要多補充;一旦進入懷孕後期,除了原本中期需要的營養之外,鐵質還應多攝取30毫克。張亞琳表示,黃豆製品、牛奶、蛋、豆莢類及堅果類都是優質蛋白質的最佳來源。深色的蔬菜、芝麻、全穀全麥食品提供豐富的鐵質,有助於補血。色彩鮮豔的蔬菜,如紅蘿蔔、彩色甜椒、紅鳳菜、苦瓜等,都有維生素A的成分。至於未經加工的非精製胚芽類,則可吃到維生素B群的營養。維生素B12通常來自於動物性食品,選擇素食的孕產婦只要補充牛奶和蛋就沒問題。如果素到連蛋奶都不吃的話,一定要補充有添加維生素B12的營養補充劑。動物性鐵質雖比植物性鐵質較易被人體吸收,但素食孕產婦只要一餐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比如奇異果、柳丁、芭樂、木瓜、小蕃茄等,還是可讓鐵質吸收率增加6倍,影響不大。 【2009/01/04 聯合晚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婦產科
【聯合晚報/林進修】 中國人的食補觀念根深柢固,好不容易懷孕生產了,婆婆媽媽更是為孕產婦大補特補,深怕若補不夠,老來就會疾病纏身。婦產科醫師認為,這些古老的食補觀念早已不合時宜,坐月子只要吃得均衡,就夠了。台安醫院是國內推廣素食文化的先驅之一,「新起點飲食」(New Start)已推出十幾年,所有入院孕產婦,院方都只提供無糖、無鹽及不含精製油脂的素食餐。該院預防醫學事業部主任、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表示,如果吃不習慣,孕產婦也可到外面補充葷食,但這種例子並不多。換句話說,這些素食還頗合孕產婦胃口。不過,周輝政強調,素食要經過精心調配才行,否則會有營養不足、營養不均衡的問題。他建議孕產婦不妨和醫師、營養師合作,設計出一套可以補充必需胺基酸、脂肪酸及鈣、鐵等營養素的素食菜單來。周輝政發現,為了爽口,大多數素食都加了太多油脂,反而對健康不好。此外,若選用發酵、醃製或過度加工的素食產品,也易吃出問題,最好少碰,若真要吃素食,應以新鮮、自然的食材為宜。他同時提醒有意吃素食的孕產婦,少碰生菜,因為若未徹底洗淨,殘留其中的寄生蟲及農藥,都將會對孕婦或腹中寶寶帶來傷害。 【2009/01/04 聯合晚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婦產科
【聯合晚報/林進修】 生產是人生中最夾雜痛苦和甜蜜的大事。但回想起當年產檯的往事,許多媽媽恐怕都心有餘悸。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最近以實證醫學為基礎,發表最新版產婦生產過程的處置指引,認為一些習以為常的生產方式並不好。也在國內婦產科醫學界引起廣泛討論。「會陰切開術」無疑是最受矚目的一項。長久以來,婦產科醫師在面對選擇自然產的產婦時,往往為了縮短產程,減少生產過程中的陰道撕裂傷,往往會以手術刀將產婦的陰道口切開幾公分,好讓新生兒能順利從產道中滑出。「這是婦產科醫師為了節省時間的取巧做法。」林口長庚醫院產科主任鄭博仁表示,不少婦產科醫師都很忙,不太可能從孕產婦進待產室後即陪在一邊,往往等到產婦快生產時,才在護理人員通知下到場。此時,如果產婦仍未能立即生產,婦產科醫師通常會施以會陰切開術,好縮短產程。彰化博元婦產科院長蔡鋒博說,會陰切開術確實有很高的爭議性,但有時是必要措施。他舉不久前發生在台北某大醫學中心的例子,由於小寶寶的頭卡在產道,上下不得,負責接生的婦產科醫師未立即搶救,導致小寶寶因缺氧過久而死亡,家屬一狀告到法院。最後法院認定這名婦產科醫師有醫療疏失,判刑一年。會陰切開術真的不好嗎?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說,至少它的傷口平整,生產時產婦的裂傷很少會往前裂到陰蒂,且術後一周至十天的傷口疼痛也明顯降低。因此,他認為到底該不該施以這種手術,應視接生時的臨場狀況而定。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表示,美國的會陰切開術比率已逐年降低,國內至今仍無資料。不過第一胎自然產的陰道裂傷機率較高,第二胎後的機率即明顯降低,不見得每胎都需考慮採行會陰切開術。周輝政也不禁為婦產科醫師叫屈,因為東方國家婦女的骨盆腔較小,且她們又不常運動,自然產的產程未必順暢,較易出現陰道撕裂傷。 延伸閱讀自然、剖腹哪種好 媽咪大考驗世界第一!台灣產婦 9成3剪會陰減少分娩痛苦 溫柔生產新趨勢【2009/03/29 聯合晚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婦產科
【聯合晚報/林進修】 除了會陰切開術外,壓肚子、灌腸及刮除陰毛,可能也是讓很多產婦恨之入骨的生產經驗,情願一輩子也別再碰上。身為女人,台北護理學院護理助產研究所副教授郭素珍很能感受產婦上了產檯後任人宰割的無奈感,因此近年來大力推動人性化生產,期能為女性同胞找回應有的尊嚴。她說,有些生產處置方式不僅讓產婦很不舒服,也有併發其他傷害的風險,能不做,就不做。以最被人詬病的會陰切開術來說,婦產科醫師從產婦陰道口一刀切下去,雖讓產道變大,有助於小寶寶自然順產,但若處理不當或產婦太過用力,即有可能從切開的部位一路裂下去,甚至裂到肛門或直腸,不僅增加縫合難度,日後肛門緊縮能力也會變差。壓肚子雖無立即傷害,也常讓產婦恨得牙癢癢的。郭素珍常聽到產婦抱怨,她們都已使用吃奶的力氣了,腹中的小寶寶還是不動如山,耳邊即傳來醫護人員的訕笑,「怎麼這麼笨,不會用力,也不會生!」此時,有些婦產科醫師會湊上來問一句,「來,我幫妳的忙!」隨即用手大力按壓產婦的肚子,試著把小寶寶從產道中壓出來。郭素珍不解地說,產婦躺著生產,不易使力,當然不易在短時間內把小寶寶生出來;更何況,第一次生產的產婦毫無經驗可言,要她們在一定時間內生出小寶寶,真是強人所難。她更擔心的是,如果醫護人員使力不當,產婦還可能在壓肚子過程中被壓到瘀青,甚至導致胎盤太早剝離或子宮剝離,造成更大傷害。台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周輝政也說,若施力不當,也有可能壓傷肋骨或肝臟,不可不慎。不過,周輝政及台大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施景中一致表示,自然產的生產時間可長可短,有人一下子就生下來,有人卻是奮戰好幾小時後,氣力放盡了,還是不見進展。在這個時候,幫忙壓她們的肚子,也許是不錯的選擇。至於刮陰毛及灌腸這些處置,不見得每家醫院都採行。施景中表示,台大醫院近五十年來已不為產婦灌腸了,至於陰毛也只刮除一小區域,以方便生產為主。 延伸閱讀自然、剖腹哪種好 媽咪大考驗世界第一!台灣產婦 9成3剪會陰減少分娩痛苦 溫柔生產新趨勢【2009/03/29 聯合晚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婦產科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生產完暫時不能喝開水的想法或民間習俗讓一些產婦吃足苦頭,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師卓雨青指出,有些產後婦女出院回到家後,由於深怕吹到風或很少喝開水,結果反而輕微中暑,此時可喝點中藥生脈飲改善不適;但適用藥材劑量最好由中醫師診察後決定。夏天氣溫較高,有些回家休養產後的婦女容易覺得精神不濟,中醫師卓雨青指出,有些婦女產後休養時覺得自己熱得發昏,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幾乎沒喝開水,或是只喝一點點水,又只知吃十全大補湯及含米酒的熱性補品,加上被要求不能吹風,結果大汗淋漓,又沒適當補充水分,落得中暑的結果。容易中暑者其實可喝點中藥生脈飲,組成有人參、五味子,麥門冬等藥材。不過不是每種中藥茶飲都適合產婦。如哺乳婦女就不宜太多麥芽類茶飲,因為麥芽有助退奶;卓雨青表示,事實上,除了麥芽,想餵母乳的產婦也不宜吃太多人參、神麴,山楂等,以免抑制乳汁分泌。很多婦女也喜歡喝些含玫瑰花的茶飲,但無便秘者使用玫瑰花等藥材,單次量不宜逾3錢,以免造成軟便或稀便困擾,同時易腹瀉的人則宜飯後溫飲。●提醒您:飲酒過量有害身體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2009/05/22 台灣新生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婦產科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女性產後坐月子是幫助改善體質的好時機。中醫師王靜修表示,因為這個時期是體內賀爾蒙功能產生變化的時候,身體產生最大改變也是在產後的這段時期。中醫對於相關產後婦女可能出現的症狀,也能幫助調理,包括產後出血、惡露不下、乳汁不通等。中醫師王靜修表示,對於產後要注意產婦是否有流血過多,產後惡露有多少,是否有腹痛,產後大小便是否正常等。中醫認為,產後出血過多病機與衝任損傷、傷津有關,還有瘀血內阻因素所致,以及外感六淫。而在診斷產後病症時,也應辨別惡露有多少,與排便狀況,以釐清津液的盛衰。還有乳汁分泌狀況、飲食狀況配合了解,可了解胃氣狀況。此外,王醫師表示,產婦也應小心產後出血問題,正常情況下,產後兩小時內流血量較多,兩小時後就會逐漸減少。若是在生產後24小時內的出血,危險性較大,應緊急處理,屬於立即性出血。另外,若是在產後24小時後,但六週內仍出血,屬於延遲性出血。中醫坐月子也可以幫忙改善。此外,可配合加強子宮按摩,促進子宮機能恢復,也能避免產後出血。孕婦產後常應用生化湯調理,幫助子宮收縮。中醫師王靜修表示,產後子宮靠肌肉的收縮讓血管受到壓迫而止血,若收縮不好,這些血管會持續開放而造成出血不止,若形成血塊積在子宮腔內,造成子宮肌肉層的收縮不好,會造成出血情況惡化。所以產後要維持子宮機能,可配合生化湯、相關藥物幫助子宮收縮。王靜修醫師表示,子宮收縮後內膜層也開始再生作用,這也會影響到將來的懷孕。這個過程大約在產後2~3天就開始,子宮內膜的產生多在產後7~10天內完成;而胎盤著床部分子宮內膜再生,短則2周長則6周;生化湯這時候也就能派上用場。生化湯組成包括當歸、川芎、桃仁、烤老薑、炙甘草,有祛瘀活血止痛作用,幫助產婦子宮收縮,排除惡露。同時也能促進乳汁分泌。另產後血瘀腹痛也常利用當歸調理,常與川芎、桃仁、紅花共用。王醫師表示,讓當初胎盤著床部分的子宮內膜的血栓剝落,要活血化瘀,子宮內膜才能重建,此時飲用生化湯,也就相當於子宮按摩或西藥的宮縮藥物。因此,多建議生化湯產後就可立即飲用,但不建議中、西藥重複使用,一般可服用1~2周。臨床上有些產婦會服用一個月的生化湯,此時就不能照原方給藥,必須配合體質加減使用,以免產生副作用。※延伸閱讀》.坐月子忙減肥 影響身體復原.產婦瘦身 掌握產後3~6個月黃金期.增加乳汁分泌 中醫調理功效佳【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婦產科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一旦出現羊水栓塞、產前的臍帶繞頸及臍帶脫垂,將嚴重威脅嬰兒健康。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梁華英指出,日前一位產婦,發生破水現象而未就醫,待腹痛才至醫院。醫師檢查,赫然發現有一小截臍帶竟脫垂在陰道口外。醫師用手托住臍帶小心的推回產婦陰道內,避免臍帶受到胎兒的壓迫,後來緊急開刀下順利生產。梁華英醫師表示,臍帶是供應腹中胎兒生命養分的唯一管道,若脫垂在外,不小心受到壓迫、扭折,使得母體供應胎兒的血流阻斷,胎兒容易因缺氧、窒息而致命。產前臍帶脫垂是婦產科急症之一,雖然不多見,卻非常可怕,對胎兒的罹病率及死亡率都高。短短數分鐘的時間,往往有截然不同的結局。古諺說「生得過麻油香,生不過四塊板。」產婦若順利生產,就吃得到麻油雞來補身體,聞到麻油香就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幸福;若不幸難產,換來的就是四塊木板,也就是陰陽兩隔。另所謂產前臍帶脫垂,醫師表示,是指羊膜破裂後,臍帶滑落至胎兒先露出部位的前端,位於子宮頸口、陰道內。換句話說,醫師內診時可先摸到或看到臍帶,才會再摸到胎兒先露出的部位,例如頭、臀、肩等。根據文獻資料記載,產前臍帶脫垂多發生於胎位不正、胎兒過小、早產兒、多胞胎及孕婦骨盆形狀異常等。醫師提醒「羊膜一旦破裂,羊水就會流出來,稱為破水。破水這件事,無法預知也無法避免,如果產婦發現自己破水了,必須盡快就醫檢查。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婦產科
【聯合晚報/記者韋麗文/台北報導】 台灣每100名孕婦,就有13人是高齡產婦。去年台灣新生兒數破新低,首度低於20萬人,婦產科醫學會指出,去年台灣共有2萬6000名高齡產婦,嘗試進行試管嬰兒的夫妻也有8000 多對,愈來愈多夫妻不在適當時間懷孕、生子,令人憂心。電視節目主持人吳淡如高齡生女出現早產,就醫過程也引發爭議。醫師提醒,愈來愈多夫妻年輕時不想生養子女,逼到最後關頭才藉助生殖技術懷孕,但「歲月不饒人」,高齡產婦可能面對毒血妊娠、早產、胎兒腦性麻痺、神經學發展異常等風險。讓原本充滿喜悅的懷孕、生子,可能面臨更高的生產風險考驗。吳淡如事件,也讓婦產科醫學會決定跳出來,舉辦「高齡孕產婦須知」說明會,提醒高齡產婦妊娠期間可能面臨的種種問題,這也成為現代女性必修課程。馬偕醫院婦產科醫師黃閔照說,根據內政部資料,去年台灣僅有19萬名新生兒,是台灣有史以來新生兒人數最少的一年。其中有2萬6000名高齡產婦,比率從8%飆升到13%;也就是每100個小孩中,有13個是高齡媽所生。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蔡鴻德指出,產婦年齡超過35歲,就是高齡產婦。國內不但高齡產婦增加,去年約有8100對夫妻進行試管嬰兒,比前一年又增加300對。對於年輕女性不想懷孕,逼到臨頭才想生。蔡鴻德說,女性往往以為有月經就有生育能力,卻不知道高齡產婦的卵子在卵巢中,已經等待20多年,「放了那麼久,染色體多一個、少一個的機會就大幅提高。」黃閔照說,高齡產婦利用人工生殖,懷多胞胎的機會大增,早產、流產的機會也隨之增加,胎盤剝離、緊急剖腹的機率也提高。高齡產婦也較容易生下腦性麻痺、神經學發展異常、癲癇的新生兒,這可能與懷孕時胎兒容易缺氧有關。婦產科醫師齊呼籲,雖然台灣高齡產婦比率,和其他先進國家相當,但民眾最好及早作好人生規畫,在適當的時間懷孕。若是高齡產婦,一定要配合醫師指示定時產檢,仍然可以擁有健康的寶寶。 【2009/07/04 聯合晚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婦產科
【聯合報/記者羅紹平/台東報導】台東基督教醫院日前收治一名產婦早已破水卻延遲就醫,導致胎兒發生幾乎致命的產前臍帶脫垂,幸經婦產科醫師梁華英緊急為產婦剖腹,保住產婦與胎兒生命。梁華英指出,產前臍帶脫垂是指羊膜破裂後,臍帶滑落至子宮頸口、陰道內,醫師內診時會先摸到或看到臍帶,才會再摸到胎兒的頭、臀、肩等,臍帶脫垂危險性高,因胎兒是藉臍帶從母體吸引營養與氧氣,臍帶掉落子宮頸口或陰道內,將導致胎兒缺氧窒息死亡。產前臍帶脫垂多發生於胎位不正、胎兒過小、早產兒、多胞胎及孕婦骨盆形狀異常等。梁華英表示,產前臍帶脫垂是婦產科急症,不多見卻非常可怕,胎兒死亡率高,婦產科醫師最怕碰到產婦羊水栓塞、產前臍帶繞頸及臍帶脫垂。他前天發現一名產婦胎位不正,到東基就醫時竟已破水達3天之久,梁華英發現胎兒已有小截臍帶脫垂到陰道口,緊急為產婦剖腹取出胎兒,及時保住母子生命。 【2009/07/01 聯合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婦產科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高雄縣報導】高雄縣一家開業十年的婦產科,一週內出現兩例剖腹產婦女陷入重度昏迷,兩人先後轉送高雄長庚醫院,昏迷指數僅三分。家人焦急萬分,急欲了解原因;院方說執業以來從沒出過狀況,這次他們也百思不解,但對兩名產婦造成的傷害,絕對會負責到底。高雄縣衛生局昨天介入調查,了解是麻醉等用藥不當或另有他因,造成產婦成為植物人。婦產科李姓負責人說,他們檢視所有醫療程序及藥物、用量,但找不出原因,現已保留檢體與相關藥品,盼第三單位幫忙釐清真相;衛生局已將全案交付醫審會調查。夫家分別為謝姓 (39歲)及巫姓 (29歲)的兩名產婦,6月27日、7月3日先後到同家婦產科剖腹產;巧合的是,為兩人接生的都是李姓負責人,產後都有呼吸急促及抽搐不正常症狀,轉送長庚後,呈重度昏迷,極似植物人,目前在加護病房。「原本是喜事,沒想到弄成這樣」,謝、巫兩家人昨天中午由縣議員徐榮延陪同協調,對醫院一週發生兩起產婦重度昏迷個案,感到不可思議,質問李姓負責人,為何首例發生後仍持續為他人接生?「走著進來卻躺著出去」,徐議員指其中一定有環節凸槌,衛政單位應追查到底。正準備迎接第一個小孩的巫先生哽咽地說,當天妻子送進產房,手術到一半,護士還拿一份同意書要他簽署;之後他更聽到妻子大叫,要他進去救她。妻子懷第三胎卻出狀況,謝先生難過得無法言語。「這件事對我打擊很大」,再兩個月即執業滿20年的李姓負責人說,事發後,他也寢食難安,現最大的心願是兩名產婦能夠甦醒。※延伸閱讀》.胎兒臍帶脫垂 剖腹保住母子.自然、剖腹哪種好 媽咪大考驗.自然產、剖腹產 一生只選一種較好.剖腹產 子宮切除風險高.小孩剖腹產 罹患氣喘機率高.產後綑束腹帶 選那種好?【2009/07/06 聯合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聯合報/記者陳惠惠/整理;馬偕醫院婦產部醫師黃閔照/解答】 正解:這是無稽之談。喝水後會變成尿液排出去,根本不會堆積在小腹。在國外,甚至還會給剛生產後的婦女吃冰呢!產婦生產後可以立刻恢復正常飲食,不必限水,哺乳婦女若水分攝取不夠,還可能影響乳汁分泌。【2009/10/13 聯合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元氣周報/記者胡宗鳳/報導】邱瓊慧說,如今坊間坐月子中心都會針對產婦體質準備月子餐,但價錢都不便宜,若產婦基於經濟因素須自行料理月子餐,不妨以方便為主,例如時間較少的便可以「藥材為主、食材為輔」,例如薏仁、百荷是藥材、也是食材,直接煮來吃就可達到調理體質療效。時間較多的,便可食藥膳餐,即以「食材為主、藥材為輔」,例如當歸燉雞或或山藥排骨湯等。「但不管怎麼樣,都應力求營養均衡」。【2009/11/01 元氣周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元氣周報/記者胡宗鳳/報導】台中市曾有一位38歲婦女於產後第四天回家坐月子,以豬腳、麻油雞調理、進補,一周後發生腦中風。邱瓊慧說,一般而言,產後一周內勿用酒及麻油調理食物,尤其孕前即表現陰虛火熱、或肝鬱化火體質患者,全程更是忌酒。●大量米酒 並非中醫主張不少產婦於坐月子期間都不敢喝水,甚至以酒代水來喝,以讓產後凸出的小腹快速消失。署立台中醫院中醫師邱瓊慧說,產婦易有膀胱炎、泌尿道發炎的問題,這都是因水喝得不夠多所致;如果真的有飲水禁忌者,也不宜以酒代水,建議可用荔枝殼、觀音串或炒黑豆煎水代茶飲用。邱瓊慧說,坊間坐月子習慣用很多米酒,但這並不是中醫的主張;查遍典籍,歷代醫家都未曾指出坐月子非得用酒不可,酒在臨床上只是做為泡製中藥的材料,目的在藉由酒的性熱特性助長藥勢。●要不要補 先看產婦體質邱瓊慧說,其實中醫認為產婦要不要補,都得先看其體質。甚至體質不錯的產婦,於產後未呈現虛症,飲食跟平常一樣,只須調養、休息,根本不須進補。她指出,體質容易偏熱者不宜食太過躁熱的食物,例如麻油等。體質偏虛者就不要吃太涼的食物,例如瓜果類,蔬菜的比率也不宜占多。【2009/11/01 元氣周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元氣周報/記者詹建富/報導】不少婦女生產後,總被許多婆婆媽媽叮嚀,千萬別忽視坐月子;台北市開業中醫師陳潮宗指出,坐月子最早可追溯至西漢《禮記》「內則篇」,當時稱為「月內」,顯示早在兩千多年前已有坐月子的觀念。生產耗體能 產後需調養為什麼要坐月子?陳潮宗表示,從中醫養生觀點,產婦在生產過程中,體力與精神耗損,處於「氣血不足」狀態,加上懷胎期間子宮內所積存穢物和汙血,會在生產時隨著胎兒一起排出,所以必須趁產後6至8周好好調養,恢復體能,也調整體質。坐月子觀念 西醫也認同雖然西方社會沒有「坐月子」觀念,但多數婦產科醫師仍贊同「坐月子」是女性懷孕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做過一項調查,如果產婦沒有妥善照顧,不但產婦體重不易回復,最常發生掉髮或便秘,其他症狀如容易疲倦、頭暈、食欲和性欲變差。沒妥善照顧 體重難回復坐月子除了讓婦女補養身體,陳潮宗認為,古早坐月子禁忌,例如不可外出、不可進廟等,其實是基於對產婦的「隔離保護」措施,藉此提供一不受干擾,可以完全臥床靜養的環境,且讓產婦不必分心,可以調整從人妻到人母的心理狀態,以成功轉換角色。陳潮宗說,儘管中西醫學不同,但對於產後婦女應充分休息、避免感染及補充營養的建議,應無二致。【2009/11/01 元氣周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報導】收費:每天八至九小時服務,視居住地區和服務天數,還有全套、不買菜、不做月子餐等,一個月收費從兩萬九千元到五萬兩千元不等。服務內容:不少產婦會聽到婆婆、媽媽嫌坐月子中心收費太貴了,還不如自己人坐月子來得仔細。如果婆婆、媽媽有三頭六臂,能同時照顧產婦、胎兒就好,就怕心有餘力不足,這時不妨考慮到府坐月子的服務,兼顧在家坐月子及有人幫忙雙重好處。像是彭婉如基金會,就有「到府坐月子」,經過培訓的坐月子人員,可以到家協助生產後兵荒馬亂的家庭。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打著基金會培訓名號的坐月子人員和孕婦接洽,基金會提醒,最好是通過培訓遴選,領有結業證書,並經由基金會安排陪同媒合簽約,人員素質會比較有保障。也有一些提供坐月子餐送到家的服務,選擇很多,不妨上網比較或多打聽,就可分擔婆婆、媽媽部分負荷,不必再採買做菜,較能專心照顧小寶寶和孕婦。【2009/11/01 元氣周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元氣周報/記者施靜茹/報導】迎接新生兒誕生,常是全家總動員,婆婆、媽媽,甚至先生都捲起袖子幫忙,產婦能有家人幫忙坐月子,享受家人貼心的照顧,比起在坐月子中心溫馨多了。不過,有的產婦在坐月子時,才發現和媽媽或婆婆對月子餐,像要不要吃麻油雞?或多久能洗澡、洗頭?嬰兒喝水要不要加葡萄糖?餵奶餵多少才算飽等拉拉雜雜的事情,意見相左,坐月子反而變得坐立難安。建議最好在還沒生產前,就和準備照顧妳的家人先溝通好坐月子的原則,不然產婦產後身體虛弱,又要照顧新生兒,意見不同傷神傷身,反而不好。至於先生,可以學學換尿布、泡牛奶、消毒奶瓶,甚至替寶寶洗澡的技巧,下班回家後,分擔一點這方面的事,不但能享受親子之樂,還能讓太太對你「新好先生」的舉動,感動一輩子呢!【2009/11/01 元氣周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看見長者牽著幼兒,別以為一定是祖孫兩代,孩子可能是得之不易的「老來子」。年輕女性生養孩子意願低落,高齡產婦卻開始挑戰自然定律,增產報國。內政部最新資料顯示,國內廿到〺四歲的婦女生育率,連八年下降,〺五到〺九歲高齡產婦的生育率,卻連四年增加。官員坦言,若狀況不改,未來國內生育主力恐怕會是高齡產婦群。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委員、台灣人口學會前理事長孫得雄,形容生孩子也開始「M化」!一面是年輕的外籍配偶生「新台灣之子」;M的右邊,卻是老來想生子的高齡產婦。他說,現代人不想生孩子,想很多理由,等到終於願意生了,卻都變成高齡產婦,只能生一胎。為了這難得的老來子,父母集中所有資源,反可能引發後續社會問題。國內婦女生育率不斷滑落,三十年前,每位婦女一生平均生養三點七名子女,去年卻只願生一個孩子。連國內生育率最強的廿四到廿九歲婦女,前年也首度讓出寶座,由〺到〺四歲婦女成為第一主要生育群,國內婦女生育步調明顯延後。經建會官員研究發現,〺年來,〺歲以下婦女生育率如溜滑梯下降,但〺至〺九歲的婦女卻開始增產報國,民國七十六年後開始有上升趨勢。顯示國內走向「晚婚」、「遲育」。官員分析,許多女性為追求職場個人成就,自然會推遲結婚生子時間;加上許多名女人都是高齡產子,如知名影星林青霞四十二歲懷第一胎、四十六歲懷第二胎;作家吳淡如四十四歲懷第一胎;學學文創董事長徐莉玲四十九歲產子,多少發生示範作用。經建會副主委單驥則認為,〺歲以上婦女生育率增加,可能是生養第二胎,但無法否認整體婦女生育延後。不過,他強調「晚生總比不生好」,避免少子化的現象急遽惡化。孫得雄呼籲國人要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生命的意義不光只有享受人生、追求自我,更重要的是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2010/01/31 聯合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聯合報/記者莊琇閔/台北報導】 台北市衛生局積極輔導未立案的坐月子中心轉型為合法立案的產後護理機構,每年辦理評比,今年共有8家產後護理機構獲得優等,另也評選出3家獲得「特色及創新獎」的產後護理機構。8家獲得優等,分別為協和婦女醫院附設產後護理之家、台安產後護理之家、璽悅精緻產後護理之家、市醫附設婦幼產後護理之家、市醫附設陽明產後護理之家、振興產後護理之家、北醫大附設醫院附設產後護理之家、璽悅金山產後護理之家。3家產後護理機構獲得「特色及創新獎」獎項,其中協和婦女醫院附設產後護理之家建立完整SOP作業流程、嬰兒床設有感應器可隨時瞭解嬰兒動態。俐緻產後護理之家的母乳哺率高,與健康服務中心建立完整轉介制度。台安醫院附設產後護理之家的營養師精心設計「素食養生膳食餐」,提供產婦及嬰兒專業的健康評估與照護。衛生局呼籲民眾如有產後照護需求,可至衛生局網站查詢,網址為http://www.health.gov.tw/主題服務區/資訊公告/婦女服務/台北市立案產後護理機構一覽表。 【2010/02/22 聯合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聯合報/記者王昭月/鳳山報導】多數婦女因忌憚胸部裸露,引起側目,不敢在公共場所公開餵奶。高雄縣衛生局人員說,產婦善用哺乳衣或簡易型的哺乳背巾,能達到包覆效果,沒有走光的尷尬。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日前討論「公共場所母乳哺育條例」,民進黨立委涂醒哲一句「難道怕人說太小不好看」的用辭,引發風波。高雄縣衛生局保健科技佐陳美齡指出,其實坊間販售的哺乳衣、哺乳背巾十分方便,善用這些衣物,產婦哺餵乳不必擔憂胸部曝光而造成尷尬。陳美齡指出,因應產婦需求,哺乳衣設計有各種型式的開口,兩側設有鈕扣,哺餵母乳時,在哺乳衣上方再套上哺乳背巾,支撐嬰兒,然後掀開哺乳衣內層,就能讓嬰兒自開口處吸吮母乳,什麼場合都適用。單一條簡易型的哺乳背巾,也能達到包覆胸部的效果,保護產婦隱私。「母乳是天然的食物,營養均勻,富含抗體,是嬰兒最好的預防針」,保健科長郭瑩璱指出,婦女哺餵母乳好處多多,對於母體產後身材恢復,也有幫助,但許多婦女因為是上班族,極容易因為工作或泌乳量不足,或家庭支持不夠,而捨棄哺餵,相當可惜。婦女遇有哺乳問題,都可就近向衛生所諮詢。不過保健科也提醒產婦,由於嬰兒幼小,肌肉尚未發育完全,使用哺乳背巾時要切記注意支撐小朋友頸椎,同時注意別讓包巾覆住口鼻,影響孩子呼吸,造成意外。 【2010/04/07 聯合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坐月子時該吃些什麼?北市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林君玉指出,例如豬肝湯、花生豬腳湯、杜仲米酒等均可適度料理食用。這些藥膳的功效分別是補血、強腰腎、補脾胃,改善筋骨痠痛及排除惡露。豬肝湯算是較簡單易做的坐月子時才之一。醫師指出,材料為豬肝一付、麻油一湯匙、鹽少許、杜仲粉3錢。作法是麻油爆香薑片,放入豬肝片快炒2分鐘,加入少許鹽、杜仲粉,再煮沸即成。豬肝湯有助補血、強腰腎。其次,花生豬腳湯,則以豬腳一付、麻油一湯匙、杜仲粉3錢、花生2兩。作法是將麻油和老薑爆香、豬腳汆燙後再一起炒,加水6-8碗,和花生一起放入慢燉鍋中,煮至軟爛,加少許鹽調味即成。食用時加1匙杜仲粉。這道食療方有助補脾胃、補血、增加乳汁分泌。另外,醫師表示,也可以黑豆、羌活,杜仲粉等材料泡米酒適量飲用,有助改善筋骨酸痛或排惡露。【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產後調理是華人的特殊文化,俗話說「月內無做好,到老就艱苦」。北市聯合醫院林森院區中醫師林君玉指出,全世界只有中國人或華人社會有坐月子的民間習俗,起源於中國傳統醫學,自宋朝醫書記載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華人將產婦的健康恢復與調理稱為「坐月」。醫師解釋,字面意思是「坐草臨產之月」。林君玉指出,古代妊婦臨產有許多術數避忌,需算好方位安置產帳,鋪上草席或氈褥,妊婦臨產即坐臥於其上。國內相關研究曾顯示,產後坐月子的觀念並未隨著歷史演進而遭淘汰,多數民眾認為月子坐不好,老來病痛多。都市化程度最高的台北市,產婦坐月子的比率超過9成5。在中醫看來,坐月子有必要。產後婦女若未做好調理,往後容易有頭暈、腰痠背痛、怕冷、月經不順等後遺症。中醫認為,產婦分娩時的產傷出血,產時用力、而致陰血驟虛,元氣耗損,又多瘀阻,故有「產後多虛多瘀」的看法。產後不能洗冷水或接觸冷物等禁忌,是擔心因接觸寒性物質及食冷物易致脾陽不振而影響水的代謝,進而形成水分滯留。對於產後清潔與飲水,現代中醫師大都認為,可以較乾淨的溫水清潔,喝乾淨的溫水都不會影響產婦的健康。【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
2014-09-24 該看哪科.懷孕育兒
【台灣新生報╱記者鄭綿綿/台北報導】生產時產程延長,或是胎兒過大,易增加產婦產後頻尿的機率。中醫師李思儀表示,懷孕後因為子宮壓迫到膀胱,解小便的次數會逐漸增加。若加上生產時產程延長,或是胎兒過大,以致於耗傷帶脈與身體氣血的大量流失,都會影響膀胱的復原時間。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通常懷孕初期,在開始解小便的形態與次數,就會有些微的改變,是因為子宮壓迫到膀胱所致,有些產婦生產後,即時已經做完月子,卻仍頻尿嚴重,往往也影響到生活的品質。在醫學上的統計發現,若是產婦年紀較大或產程較長,抑或是胎兒較大,在生產的過程較容易傷害到骨盆的肌肉群,而使用器械生產者,如真空吸引,或是產鉗生產,以及接受脊椎麻醉者,也較容易發生小便解尿困難的狀況。醫師指出,以中醫來看產後頻尿問題,多屬「虛」所致,並和人體「氣」的運行密切相關;在經絡而言,和任督衝帶四脈也有相關聯、尤以「帶脈以約束衝任督三脈」;因此,若生產時產程延長,或是胎兒過大,以致於耗傷帶脈,與身體氣血的大量流失,都是會影響日後膀胱,甚至子宮與身體的復原。中醫針對氣虛導致的產後頻尿問題,可藉由補氣方式調理。中醫師李思儀表示,這類型的產婦除了頻尿,大多還伴隨了不同程度的子宮脫垂或脫肛。做月子期間應多休息、勿勞動、少站立,藉由加強補養身體的元氣,可以幫助改善相關產後頻尿等症候。李思儀醫師表示,產後常見的氣虛導致的頻尿問題,這類型的產婦除了頻尿、大多還伴隨了不同程度的子宮脫垂或脫肛,嚴重者小腸也可能脫出,可說是整個骨盆腔內的器官都有不同程度的脫垂。在臨床中,甚至還看過孕婦生產後,因為整個骨盆肌肉的受傷,導致於無法下床行走的案例,直到作月子期間,都仍人攙扶才能緩步前進。這樣的案例雖屬少例,但對於剛生產後的媽媽,所造成心裡與身體的負擔也相當大。所幸這位產婦在做月子期間,透過大量補元氣的中藥,幫助骨盆與器官的復元,一星期後就能自行下床走路了,疼痛的感覺也大幅改善。醫師指出,通常這類產婦,只要在坐月子期間,保持多休息、勿勞動、少站立與適時透過中醫的調養,可選用如補中益氣湯,或當歸補血湯進行加減。補養身體的元氣,關於子宮下垂或脫肛,與頻尿的問題,就可以有效改善。產後頻尿也常見腎虛問題所致。中醫師李思儀表示,主要可分為腎陽虛、腎陰虛兩類;腎陽虛體質者,這時除了補氣的中藥,更要選用補腎陽的藥物。而腎陰虛的產婦,除了滋補腎陰外,也要兼顧不可太過滋膩,以免影響腸胃功能。李思儀醫師表示,腎虛問題的產後頻尿,若為「腎陽虛」;這類型的患者常見頻頻上廁所,而每次解出的尿量多,到了夜間更明顯,易疲倦乏力,四肢冰冷,或者下肢浮腫,舌淡苔色白,脈象多細弱。這時除了補氣,更要選用補腎陽方,如金匱腎氣丸加上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等。若為「腎陰虛」者,產婦除了多為虛象外,還伴隨了熱象,可見小便頻數,但是每一次的尿量不多,易口渴、手心或腳心發熱,出現潮熱盜汗的現象,舌偏紅少苔,脈象細數為主。除了滋補腎陰外,也要兼顧不可太過滋膩,以免影響產婦的腸胃功能,選方上可用左歸飲的加減,若是要加強填補腎精,可搭配左歸丸,並加上桑螵蛸、益智仁等。醫師建議,產後平常小便時及平躺休息時,可以多做凱格爾運動;也就是小便時在排尿中途,收縮骨盆底肌(提肛肌),試著暫時中斷小便,從1數到5,然後再慢慢放鬆,可增強女性會陰部肌肉的力量。建議每天至少重覆20次收縮與放鬆的動作。【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新生報之《養生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