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潮宗/碎碎念、忘東忘西…是失智還是老年憂鬱?
據統計今年台灣的老年人口共313萬人,占總人口的13.33%,預估到2025年,老年人口將會達到20%,也就是每5名中就有1名老人,進入「超高齡社會」。依世界衛生組織資料,老年人口罹患憂鬱症比例約占7%來估算,則台灣有不少的老年人罹患不同程度的憂鬱症。老年憂鬱症會增加老人身體失能指數,嚴重影響健康,並加重照顧者與社會的負擔。憂鬱症其實是一種可治療且恢復角色功能的疾病,老年憂鬱症常見身體不適、不安、失眠或早起、反覆碎念、食慾不佳、輕生厭世,或自我責備等症狀表現,多數人會以為是「一般老化現象」,忽略可能是老年憂鬱症作祟,最後不但對患者自己及家人日常生活品質造成重大影響,社會也需付出龐大的成本。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憂鬱症與癌症、愛滋病並列為二十一世紀的三大疾病及衛教預防重點之一。
憂鬱在現代醫學研究顯示可能是腦中血清素、正腎上腺素或多巴胺不足造成的。在醫學上憂鬱症和一般的「心情低落」不同,但是長期的情緒低迷,也就是中醫所說的情志不舒、氣機鬱滯,長期即會引起肺腑氣機不合而促發憂鬱症,金元的朱丹溪《丹溪心法‧六鬱》中認為「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拂鬱,諸病生焉」。老年憂鬱症是因年老體弱、情志不舒、氣機鬱滯,逐漸引起臟腑氣機不合,造成五臟氣亂、功能失和,其憂鬱症有虛實之分,對症下藥,取穴以寧神、疏氣通暢為主,治療過程中輔以精神治療,增強治療效果,可降低復發。
若不想服用西藥,可考慮尋求專業經驗的中醫師利用針灸與中藥來治療,臨床上皆有不錯的效果。針灸可針刺頭皮及脊椎兩旁的穴位以刺激達到修復調節腦神經功能;根據研究及臨床經驗常用熟地黃、白芍、麥門冬、知母、五味子、龍骨、牡蠣、黨參、石菖蒲、遠志等中藥可達安神益智、補氣益血,具改善記憶力減退的功效,並重視及時心理紓壓,讓生活壓力與情緒適當發洩,來維持身心靈均衡健康。
銀髮族的抗憂鬱秘訣,就是年輕時開始儲蓄退休後的生活本錢外,還要建立良好的人際及社交關係讓自已有年輕朋友也有老朋友;平時保養身體,多接觸自然、多走路、適時地曬太陽及運動;若身體健康時盡量自己來,因身體的腦及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一旦退化則退化的很快,身體大小毛病不斷;平時養成生活的自理能力,有助降低老年憂鬱與孤獨;有良好嗜好或信仰,使自己有正能量改變負面思考;活到老,學到老,動到老,須避免生氣與計較,許多銀髮族經常一退休,心態不調整,放棄了原先規律的每日生活步調,反而開始生病看醫生了;建議多參與活動,積極且適當的使用身體與大腦,讓身心都動起來,才可防老化。
藥膳茶飲:
●聰明益智雞湯
材料:熟地2錢、石菖蒲2錢、黨蔘2錢、雞腿1支。
做法:材料洗淨放入電鍋,加入750cc的水,蒸煮約一小時,即可食用。
●甘麥大棗茶湯
材料:小麥10克、甘草10克、紅棗五枚(剝開)。
做法:材料全部放入鍋中,加800CC的水,煮滾悶約十分鐘即可去渣飲用。

陳潮宗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
中原大學副教授
陳潮宗中醫診所院長
專長中醫藥、針灸、減重、轉骨、中醫美容等,著有《一整年都有用跟著24節氣吃不生病》、《轉大人》等20餘本書。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陳潮宗/三伏貼初伏7月12日 裡應外合效果最佳
陳潮宗/春眠睡不著?7招讓你春天好眠
陳潮宗/身體的累、心理的累都是「過勞」 6生活習慣助改善
陳潮宗/熱的都不能喝了嗎?中醫教你這樣預防食道癌
陳潮宗/帕金森氏症不是阿茲海默症 3穴6法減緩病情惡化
陳潮宗/心血管猝死防不勝防?中醫教你六招日常保養
陳潮宗/漏尿好困擾 中醫教8招3穴改善
陳潮宗/症狀多樣 更年期婦從心臟科、胃腸科看到精神科無解
陳潮宗/泡完後別馬上開車…冬天泡湯遵循七原則
陳潮宗/等到腰背痛,骨鬆已嚴重!維持骨骼健康這樣做
陳潮宗/「皮蛇」神經痛到輾轉難眠? 試試針灸止痛
陳潮宗/沒膽還會有結石?問題出在…
陳潮宗/柯建銘的眼睛青了 眼針針灸紅了
陳潮宗/手術易復發! 過敏性鼻炎6大保健法
陳潮宗/內外找病因 6招對付「冬季癢」
陳潮宗/保護攝護腺 做這5件事
陳潮宗/忘東忘西失智了? 中醫教你這樣改善!
陳潮宗/中丹毒!黃連解毒茶讓你傷口更快好
陳潮宗/慢性疲勞無解藥 你的人生過勞了!
陳潮宗/中醫說,失眠問題在於「心」
陳潮宗/保養膝關節 你有做到這些嗎…
猜你喜歡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用不修行的方法修行 名醫揭「走路的人」療癒祕訣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李偉文/回應來自心靈與自然召喚的行者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許金川/將疫比疫防新世紀病,快篩也要腹超!
許金川/病毒來勢洶洶,要治標或治本?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