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名人/ 施壽全

施壽全/醫院經營的挑戰與預後

施壽全

馬偕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資深主治醫師


圖/ingimage

醫療的對象是病人,服務病人的是醫院員工,監管醫院的是政府,所以對當前醫院經營的挑戰及未來可能的發展,可以從此三個方面來討論。

首先的挑戰是醫病關係惡化。我國民眾就醫非常自由,也已習慣於接受好、快且便宜的服務;雖然疾病分級應尊重專業,但人權過度膨脹,有人自覺病況「急重」就是「急重」,醫療人員步調稍不到位,就可能引發糾紛,甚或暴力相向。

現代資訊發達,所謂爆料上傳遭人任意解讀播揚,個人行為常被渲染成醫院監督不周或管理鬆散,澄清起來十分棘手。此外,還有一些民間團體,從不曾對醫療懷感恩之心,只會針對制度造成的憾事冷嘲熱諷,加深醫病間不信任感,是導致醫病關係更加惡化的黑手。

其次挑戰來自員工。隨著勞動人權意識提升,無形收穫已難與實質酬勞等量齊觀,工時長短、工作負荷,乃至於休假類別及假日加班補償機制等,如今都需清楚計較。當然有人說,如此只是還受委屈的醫療人員一個公道而已,但台灣資源有限,病人與醫療人員權益往往互為消長,如何兼顧,成了醫院經營的嚴峻考驗。

「健保」與「評鑑」,是政府監管醫院的兩大工具,但效果實非一帆風順。評鑑無法呈現醫院真實樣貌,反帶來額外負擔,一向頗受詬病,雖然如今已朝簡化努力,但關鍵其實在評鑑委員心態。評鑑條文很難鉅細靡遺,就讓某些委員可以自我膨脹,使評鑑「輔導」原意,被扭曲成「懲罰」。評鑑委員偏差觀念若未調整,條文再怎麼減少,評鑑也無法真正驅動醫院進步。

平情而論,我國健保迄今的確已充分發揮照顧弱勢的功能,值得高度肯定;不過,因為「保險」實際太偏「福利」,以致每年雖已編列龐大經費,還是不夠,如此也造成醫界對健保不滿的許多管制難以鬆綁。健保改革,癥結其實就在須將福利拉回保險而提高「部分負擔」;病人必須「有感」,才不致讓資源耗用在浪漫期待中失控。然而,台灣民粹充斥,如此意見恐也會被束諸高閣,不了了之。

政府對醫院的監管,就如對其他行業一樣,都是防弊重於興利。遺失兩支麻醉針劑,需書寫將近千字報告;雙胞胎漏填一欄被誤為單胎;半夜處理家暴,白天慢了通報等,都被執事人員追究甚至懲處。這些案例有「犯罪」疑慮嗎?台灣法律總是對壞人無可奈何,卻對好人無心之失極盡挑剔質疑之能事,一些創新進步的能量,就在內耗空轉中消磨殆盡,讓人感到很痛心!

由於醫院大部分收入來自健保,資源有限,所以醫療雖是非營利事業,經營者原則上無需太背負追求利潤的壓力,為了公益,明知賠錢的事責無旁貸也需持續辦理,但為了永續經營,不能無底洞式的虧損,所以也需要導入與活絡可用資源,但這方面的運作,又常被一些自命清高的衛道人士抨擊「唯利是圖」,台灣醫院的經營,長期就是陷在此兩難之中。

展望未來,由於人口老化,醫療固然需要協助長照,但醫療本身最重要的隱憂,還是「四大皆空」─直接攸關生命,以致糾紛較為頻繁的四大專科,後繼無人!長久以來,各界對如何處理醫療糾紛,以減輕醫師壓力的機制,始終得不到共識,也使此問題在短期內找不到答案。

病人與醫療人員權益彼此消長,若人手不足又無法克服,台灣醫療,勢必逐漸步上如某些國家般的「怠滯」狀態:醫院集中人力處理急重症,不急的,就必須等很久很久。病人若不能認知與接受,醫療品質可能日益低落的趨勢而仍持續抱怨爭執,醫院的因應之道,恐怕只能多聘些警衛來抵擋騷擾與暴力了!

醫病關係 施壽全 醫師公衛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