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打疫苗後猝死頻傳 高齡者也是疫苗高風險群嗎?
首先,這個現象並非單獨出現於台灣,挪威在幫全國三萬五千名平均八十七歲的護理之家住民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累計通報一百例疑似與疫苗注射相關的死亡個案,根據挪威邀請兩組專業醫師進行交叉審查與比對結果,其中36%可能與疫苗注射有關,但這群個案不僅年長,也具有多重慢性病、失能或失智,也未進行後續病理解剖,因果關係實難確認,此現象值得以高齡醫學的角度深思之。
過去研究顯示,衰弱或是失能長者的身體機能較為脆弱,接種流感疫苗後往往未能產生足夠的保護力。所以,防疫的首要建議以完善長照機構環境的消毒、照顧人員與家屬的疫苗接種為先,因為機構住民往往因為失能而有行動障礙,接觸外界感染源的機會較少,罹患流感往往是因為照顧者或家屬所傳染,實務上多建議兩方均接受流感疫苗的接種。
然而,新冠肺炎疫苗上市前的臨床試驗並未涵蓋長照個案,因此,疫苗施打成效需要實際疫苗施打後的資料進行驗證,今年三月由美國疾病管制署所發表的研究指出,以兩家長照機463位住民(半數年齡八十五歲以上)為對象,發現即使施打一劑疫苗也具有預防罹病的效果,但其他研究也發現長照機構住民注射疫苗後產生的中和抗體僅約一般人的四分之一,整體保護力仍需大規模數據進一步評估。由於欠缺良好設計的實驗資料,今年六月初哈佛大學公衛學院透過數學模式的進行模擬,發表在《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這本感染症的頂尖期刊,考量新冠肺炎疫苗在長照機構住民的效果差異與各項臨床因素,結果發現最關鍵的防疫作為是提高照顧者的疫苗施打率,而非普遍提供住民施打,提高照顧者的疫苗接種率同時顯著降低機構住民的感染風險。
此結果與過去流感疫苗研究的發現類似,顯見在長照機構這個住民群聚與特殊健康風險的環境中,提高照顧者的疫苗接種、環境清潔消毒、完整口罩使用與確保接觸個案前後洗手的原則,可能比提供住民疫苗接種更為重要。固然多數時間長照個案需要的是生活照顧,但長照個案的健康特性與一般成年人或健康長者具有很大差異,長照領域的醫療照護與一般原則也有落差,歐美長期推動長照領域的專屬高齡醫學研究,以提高照護決策的正確性。

陳亮恭
台北市立關渡醫院 院長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高齡醫學科 教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高齡與健康研究中心 主任
亞洲衰弱症與肌少症學會 理事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陳亮恭/失能失智者染疫 照護難度高
陳亮恭/國人不健康壽命延長 預防失能失智要趁早
陳亮恭/醫師怎麼這麼凶?疫情下的溝通困境
陳亮恭/解鎖無齡 現代人不應被年齡局限
陳亮恭/每天推著太太散步說話,最後卻得殺了她…長照之路真的只能悲劇收場嗎?
陳亮恭/開刀房外的悲喜 看見人文關懷
陳亮恭/境隨心轉 相由心生 年輕來自自信
陳亮恭/需醫師再三保證的安全感
陳亮恭/失智照顧 穩定情緒是關鍵
陳亮恭/瓶瓶罐罐 不如飲食習慣
健康名人堂/整合門診2.0 給多重疾患更好選擇
陳亮恭/三明治世代 看未來好無奈
健康名人堂/「醫師 不要放棄我好嗎?」
陳亮恭/數千年之後,我們彷彿還在煉丹
陳亮恭/享受老年 別讓肌少症上身
陳亮 恭/養生觀念進化 老來吃肉保活力
陳亮恭/看人工智慧 改變醫療未來
陳亮恭/不需抗老化 而是抗老態
陳亮恭/長照人力不足 有錢也難幫
台中白茫一片令人震驚 陳亮恭:空污不只影響呼吸道
陳亮恭/低薪、血汗…剩小確幸的醫護困境
陳亮恭/對長輩付出關心 就是高齡友善社會嗎?
陳亮恭/老不是病,翻轉思維的起點
陳亮恭/高齡照護的精準醫療
陳亮恭/長壽的「風險」 不僅僅在於錢
陳亮恭/銀光經濟─高齡化社會的解方
陳亮恭/當長照變成特許行業 民眾權益何在?
陳亮恭/在地安老 地方政府出手吧
陳亮恭/長照2.0納失能預防 美意行得通嗎?
陳亮恭/別再說芬蘭人死前兩周才臥床了!
猜你喜歡
劉秀枝/運動加上森林浴是增強免疫力、抵擋疫情的利器
張德明/正確的策略 才能與病毒共存
不去健身房就無法運動?名醫曝比健身房重要的事
洪惠風/LDL壞膽固醇大於50都是毒?
陳亮恭/失能失智者染疫 照護難度高
張金堅/哪些人是Omicron致重症高危險群?圖解病情惡化原因
許金川/老公白天理性晚上獸性,怎麼回事?
許金川/老婆快篩二條線,老公一條線,怎麼回事?
許金川/將疫比疫防新世紀病,快篩也要腹超!
林思偕/曾受困在疾病的醫師 才知道撫慰病人的正確姿勢
李伯璋/不忘初心 一往無前 健保改革不能停
王正旭/精準醫療治癌 是福音還是難解習題?
洪子仁/避免醫療量能崩潰 應完善居家照護模式
許金川/事主猶親,房事也代勞?洗肝機、洗腎能取代人體的腎臟或肝臟嗎?
許金川/狗咬人看外科,人咬狗看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