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衛生大會(簡稱WHA)不僅適逢世界衛生組織(簡稱世衛)成立滿70年,更是新秘書長特卓司醫師上任後第一次主持的會員大會;世衛提出了2019年到2023年的總體工作規畫,為實踐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之健康任務提出全新戰略布局;同時,大會通過提交給9月聯合國第三屆全球非傳染病防治高峰會的進度報告,搭配多項全新的計畫與議案,內容精彩。台灣無法正式出席WHA,更應做足功課,借鏡國際,積極提升全民健康。
一手防疫保衛 一手促進健康
綜觀2011年以來聯合國、世衛及國際社會變化,全球衛生正邁入劃時代的典範轉移,變動重點包括:
一、非傳染病與環境健康成為全球衛生新主角:誠然,傳染病是人類不變的恐懼,但,包括低收入國家,非傳染病死亡已全面超越傳染病;公衛必須一手防疫保衛、一手促進健康。聯合國永續發展將衛生目標訂為「確保健康生命與促進全人健康」,其下包括健康生活、全面健康覆蓋、慢性病控制、環境健康、心理衛生、事故傷害防制等都是新重點;本屆大會相關議案有:提交聯合國第三屆非傳染病高峰會報告、防範空汙影響健康之策略地圖、身體活動全球行動計畫、行動數位科技與大眾健康(mHealth)、婦幼營養之利益衝突防護(例如嬰兒奶粉、垃圾食物等之贊助與利益滲入)、改善輔具可近性等。
雙管齊下改革 醫療輸送革新
二、整合健保與保健的醫療體系改革:國際深知有全民醫療未必有全民健康,僅做財務覆蓋往往跟來浪費與預算高漲,因此,世衛雙管齊下改革,一是財務面,推動「全面健康覆蓋」(不論透過保險或公醫),二是醫療輸送面,推動「以人群為中心的整合式健康照護服務」模式,達到用醫療增進健康的結果。
台灣引以為傲的健保,便宜方便卻過度開藥、做檢查,欠缺健康管理與慢性病醫療品質成效,為國人獲致的健康改善僅排全球45名,需要致力於醫療輸送模式的投資與革新。
三、提高政治對話層級與跨域合作:健康醫療需要配置預算與人力,健康議題如飲食、肥胖、運動、空汙、酒害等,涉跨部門業務,各年齡人群也分散在不同場域,因此,需要各國政治高層支持並促進跨域合作。特卓司一上任就成立全球非傳染病防治高階委員會,由芬蘭、斯里蘭卡、烏拉圭三國總統、蘇聯衛生部長、巴基斯坦前部長五人共任主席,他也積極出席聯合國相關活動,貫徹「一切健康決策,皆是政治決策」的槓桿策略。
整治五不窘境 不求俗擱大碗
四、強化科學施政與數據管考,邁入全球衛生治理:資源有限,必須用於關鍵有效的作為上,因此世衛依科學證據發展工作標準、協助各國強化健康監測,並就政策目標、資源、工作進度、健康進展,定期發布全球報告,那些國家超前、那些落後,將全面透明化。
全球衛生進入非傳染病防治時代,領導層級升高,並講求績效責任與國際評比。已開發國家爭相向前,加速醫療公衛整合、健康投資、非傳染病防治立法、環境健康治理、利益衝突管理與人力培育。人民健康成為衡量各國政治效能的重要一環,台灣不能再只談殘破式長照或以俗擱大碗的健保自豪,須嚴肅看待健康經費不足、立法不足、人力不足、整合不足、問責不足的五不窘境,好好整治,否則,健康表現排名,恐怕只會更落後。
(本文作者邱淑媞為衛福部前國健署長、國際健康促進暨教育聯盟執委會委員)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