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靜芸/愛乾淨不正確嗎?日積月累的習慣正害你生病
陳董60歲時嚴重皮膚過敏,他作過測試,也避開過敏原,醫師吩咐他不要過度清洗。但在陳董的觀念,皮膚生病一定是沒洗乾淨,所以他改用減敏的清潔劑,依然常洗澡外加早晚泡澡。結果皮膚過敏愈來愈嚴重,除了得服用抗組織胺,還需標靶藥及類固醇。更慘的是藥物副作用,如骨質疏鬆、高血壓、高血糖,慢慢出現。
陳董有一天來我的門診,我說既然所有的方法都用了,何妨試試改變洗澡的習慣,只洗重點,不浸泡,讓皮膚休息。反正我們的角質層每28天會新陳代謝,新生的皮膚抵抗力比較強,神經比較穩定,有機會脫離過敏。
陳董像聽到天方夜譚一樣,完全無法接受我的建議。他認為洗乾淨是好習慣,不能變更。我花了許多時間才說動他嘗試。故事的結局果然如我所料,陳董改為只洗重點之後,慢慢脫離皮膚過敏,也不必再吃藥了。
常跟陳董來看診的13歲孫子,聽說洗澡只要洗重點,高興的宣布他也要照辦,但是男孩的臉已經在冒痘痘,我反而勸他早晚都得認真清洗。
為什麼不同的年齡,皮膚保養方法不同呢?皮膚的四大功能包括:角質細胞生成、皮膚障壁、自然保濕因子、角質層剝脫。男孩的皮膚障壁功能旺盛(分泌脂肪、膽固醇、神經醯胺,保護皮膚),細菌較易孳生,因而須要適度清洗。陳董皮膚功能已退化,重在保濕。陳董堅持年輕時的習慣,才會造成傷害。
賴先生從小家境貧窮,飯桌上菜很少,他習慣每樣菜都沾醬油下飯。賴先生事業成功之後,這個習慣沒有改,因而攝取過多鹽分,50歲就嚴重高血壓,60歲就冠狀動脈堵塞,須要作繞道手術。
不良生活習慣和許多疾病有關。例如喝熱湯容易得食道癌,吸菸、吃檳榔容易得肺癌、口腔癌。所以醫學上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等又稱「生活習慣病」,病因正是日積月累的習慣。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伍德說:「習慣是長時間逐漸養成的片段記憶,須要長時間才能慢慢銷毁。」習慣不只形塑行為,還會限制思考。例如許多老人過度清洗,皮膚已經受到傷害,仍然固執的認為沒洗乾淨才會生病。
在學校裏,老師教育我們要堅持,運用在日常生活,堅持如果變成意氣用事,只是為了替心理的執著冠上理由,在歷史上更是常見的失敗原因。
話說當今大家耳熟能詳的,醫護人員在手術前要刷手,在十九世紀時並不存在。醫師在屍體解剖室解剖之後,直接進產房替產婦接生,造成產婦產褥熱的死亡率居高不下,醫師們認為是病人血中有毒素。1840年代在維也納的醫院,一位名叫塞麥爾維斯的醫師,試圖在產房實行洗手制度,卻受到資深醫師抵制。一直到1880年細菌被發現,手術前消毒的觀念才被確認。
這個故事與當今美國總統川普遲遲不肯戴口罩,美國疫情難以控制有點類似。歷史其實不斷在重覆,但「好習慣」會因為人物、時代、環境的變遷而修正。
相對於很不情願戴口罩的川普,紐約前市長彭博認為,靈活度和存活是贏家最關鍵的二項特質。選擇做哪種人,您作好準備了嗎?

林靜芸
聯合整型外科診所院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林靜芸/不要低估鼓勵的力量
林靜芸/病患心中好醫師 是人性的關懷
林靜芸/一起吃個飯好嗎?
林靜芸/記錄一場別開生面的晚宴
林靜芸/放鬆肌肉、對抗壓力 每個人都該重新學一動作
林靜芸/男人在婚姻關係的盲點
林靜芸/最該照顧你的 是你自己
林靜芸/老人需防各種肺炎 3個習慣教保命
林靜芸/我喜歡戴口罩
林靜芸/我70歲,我正在挑戰自己
林靜芸/2020如何讓自己更健康
林靜芸/創造美麗回憶 陪伴父母老去
林靜芸/想休息、想運動不用等有空!每天一點小改變,放過被壓榨的身體!
林靜芸/為什麼年齡相同,有人臉部緊實有人卻鬆弛?
林靜芸/一星期只能喝一杯酒
林靜芸/趁年輕養好習慣,老來平凡三願不奢求
林靜芸/老伴,你還愛我嗎?
林靜芸/讓我們手牽手一起變老
林靜芸/老女人是隱形人?
林靜芸/埋線的歷史故事
林靜芸/減肥瘦身的關鍵字
林靜芸/健康存摺要素 這項尤其重要,顧不好增40%死亡風險
林靜芸/您今天擁抱了嗎?
林靜芸/微整如何省錢並加值 整型外科專家告訴你
林靜芸/雲端公媽,不用擔心以後沒人拜了!
林靜芸/生病的人尤其不應該悲觀
林靜芸/關於健康,你搞的是建設還是破壞
林靜芸/女人隆乳的動機
林靜芸/老人需要舞台 以避免被長照
林靜芸/意外是危機還是轉機?「勇敢」與否決定你的命運
猜你喜歡
為什麼會得癌?醫揭健康靜默殺手:喝越多越早死
飯店最髒的地方在哪裡?研究揭曉:你一定會碰到
性生活總是不如意?專家:改變說「不要」的習慣
為什麼遺憾常發生在假日?醫曝可預防的假日心臟症候群
被丈夫死前呼吸嚇出病來 你想像的死亡場景和現實差很大
蔬菜水果吃多不一定更好 研究曝長壽飲食最佳份量
黃達夫/癌症病人如何獲得最有助益的醫療
癌友別輕忽!比疼痛、噁心或掉髮更困擾的癌因性疲憊
楊定一/簡化人生 單純活在瞬間
睡眠時間多久才足夠?張金堅教你怎麼睡出健康
男女誰的錢包較髒?研究揭易滋生細菌的錢包材質
王正旭/健保部分負擔調整 應前瞻改革
許金川/人工做腹超 醫師判讀很重要
林思偕/探病
許金川/胃口缺缺人消瘦 輕忽出大事
即便有洗手!你的手機仍可能被前面人的糞便污染
網瘋傳「英國醫師警告咖啡粉恐含小強」?別信!台灣更不允許販售蟲害咖啡
許金川/胃痛未必是胃痛 小心是肝癌
不只運動員會斷腳筋!醫:尤其運動時易抽筋的人
何之行/死者健保資料再利用 釐清個資疑慮
許金川/B肝患者定期追蹤 預防癌變
林芳郁/推動救護車EMT 醫療捐款恩澤無數
楊志良/想要「好好說再見」 不能只靠健保
鄒頡龍/從電影《少年的你》談接觸性皮膚炎
傅志遠/急診不治「心情急」
潘懷宗/百花齊放花粉熱 2因素加劇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