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一/回到內心,也就回到真實快樂的源頭
遇到事,我們自然會和過去的經驗比較,必須更豐富、更刺激,才感到快樂,否則非但不會激起我們的注意力,甚至頭腦還會詮釋為平淡無奇或無聊,不認為是快樂。然而,更豐富或更刺激的經驗,即使能激起興奮,也很快就會消失。
人間的快樂不會長久,不只是因為任何發生總有消失的一天;甚至,就連身心對於快樂的刺激,也很快就會適應。
我們天生有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享樂適應(hedonic adaptation),是為了生存,保護身心遇到環境或情緒劇烈改變,不會被過度刺激,還能保持穩定運作。享樂適應的機制也可以幫你我從低落的情緒逐漸回到原本中性的水平,然而,它也讓身心對快樂的感受自然消退。
儘管世事本來無常,人間所能體驗的快樂不可能長久,更不用談永恆。但人類最可愛的傻勁是,從小到大,我們依然為不同人生階段規劃了大大小小的目標努力達成,深深相信這樣的人生才會成功快樂。
這就是人類為自己編寫的劇本:為了得到更大的快樂,克服享樂適應的作用,我們為人生設定的目標,一個高過一個,不斷鞭策自己好還要更好。得不到,當然也就認為自己不能快樂。即使得到了,目標達成的快樂,也越來越短暫。當一切追求停止,也許退休、生病,或衣食無缺、功成名就,已經沒有更高的目標可達成,甚至會陷入很深的失落。對快樂的追求,反而成了不快樂的源頭。
在這種無止盡,而且註定失望的追求中,我們幾乎不會去想,快樂究竟是什麼?是一種有條件、資格才能滿足的狀態?還是和條件、資格都無關?
關於這一點,我在《不合理的快樂》引用了一系列社會科學的研究,指出有條件、資格不見得快樂,而一般人眼中不那麼有條件、有資格的國家或族群,能夠快樂的,也不在少數。也就是說,快樂,是一種每個人都可以有的意識狀態,和資格與條件無關。可惜,你我都把眼前這個大腦建構的世界當作全部生命的可能,認為只能依照頭腦分別和比較的人間劇本走這一生。所有選擇和努力都落在制約中,那麼不快樂早就已經註定了。
我才在「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以不同意識的軌道來做一個比喻。我們一般頭腦的意識,從分別比較出發,是一個軌道。我們的注意力放在這個軌道,而忽略了另一個遠遠更大的軌道──生命遠比頭腦運作更真實的部分,古人稱為「心」,才是永恆快樂的來源。
要跳脫不快樂的制約,不是再繼續延續頭腦比較分析的邏輯去爭取、對抗,而是回到內心。將我們珍貴的注意力,從外在反轉回到內在,這是最有效率的方法。
面對生活大大小小的煩惱、失落、委屈、痛心,先不急著抵抗,而是把所有注意力轉到內心,體會生命更深的層面。這樣,什麼都不用做,也都可以做。重點只是掌握自己心的狀態。不和外界對抗,不和自己對抗,只是自然回到心。
古人說過「一生的果效,由心發出。」心是生命最大的力量,自然支持我們走過身邊種種煩惱、災禍、糾纏的影響。任何事情來,都可以接受,都可以臣服。不再把對抗的重擔加在身上,人也就不再沉重不安,自然寧靜,自然快樂。
這種寧靜的快樂沒有條件,沒有期限,不會消失,也不會被取代。是你我本來就有的。

楊定一
長庚生技公司董事長 長庚大學董事長、長庚科技大學董事長、明志科技大學董事長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楊定一/任何習氣 都可以是生命轉化的門戶
楊定一/透過呼吸 領受當下的恩典
楊定一/溫柔而深長的呼吸是現代人最需要的大休息
楊定一/一口呼吸,找回最單純的歡喜
楊定一/一口呼吸 走出壓力反應
楊定一/透過服務瑜伽 達到身心的合一
楊定一/身體的結構 是為了呈現全部的你
楊定一/運動放鬆筋膜 是現代人最需要的練習
楊定一/調整結構 解放身心
楊定一/透過每一口食物,活出感恩
楊定一/沒有「我」,更自由
楊定一/接受是最好的心理療癒功課
楊定一/臣服與參,最徹底的心理治療
楊定一/一切都好,活出生命奧妙
楊定一/回到生命本來的快樂
楊定一/活出生命全部的潛能
楊定一/臣服──穿越傷痛,重生
楊定一/活在「心」,開啟人生新局
楊定一/不後悔, 投入瞬間帶來的一切
楊定一/生命的螺旋,帶來快樂
楊定一/活出全部的生命
楊定一/活在「心」 開啟人生新局
楊定一/失落── 聽見「在」的呼喚
楊定一/從人生的前景,找回生命的背景
楊定一/生命最大的目的
楊定一/慢慢吃出好健康
楊定一/親近自然容易讓人快樂
楊定一/全面臣服:活出你的生命
楊定一/運動 可以延緩疾病發生
楊定一/活絡淋巴循環 讓身體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