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鈞/追求健康的長壽 「喝茶」是日本長壽村的祕訣
最近到光點台北看了一部極為沉重的電影「爺爺與喵」。想起之前在尖石畫的圖,於是貼到馮先生的LINE上,並註記說「記得這隻睡貓否?在尖石的夜晚。」沒想到他的貼文如下:「很多貓作品都把貓眼畫得雪亮,而您這張則完全没有在貓眼上著墨,創作藝術真的需要這樣境界與觀察,畢竟藝術創作重覆等於零。再者,這張作品多了份自在與安詳。」
「爺爺與喵」的電影,主要描述在日本小島上生活、與貓為伍的老人。當然要拍貓是很困難的,因為牠不像人好控制,幸好本片有貓咪攝影專家岩合光昭,將貓拍得很好,自然而感人。
除了貓主角,電影亦描述日本由於長壽所呈現的老人問題。長壽當然不是罪過,問題是如何處理長壽帶來的議題:例如長期照護、高血壓與糖尿病、關節痛等常見疾病之處理。還有就是獨居老人的議題。
日本素以居民長壽廣為人知,而在長壽國日本之中,還有著所謂的「長壽縣」、「長壽市」,居民的平均壽命都比其他縣市的居民要來得高。而這其中的祕密,普遍被認為可能和居民的生活、飲食習慣有關。
日本過去曾針對平均壽命最高的幾個市進行介紹,分析了居民們的生活習慣與健康之間的關係,並邀請到知名醫學博士、抗老專業醫師進行解說。「喝茶」是長壽村如靜岡縣濱松市當地居民的長壽祕訣。每天喝10杯茶以上的人,比起完全不喝的人,大約可降低15%死亡風險。
濱松市北區一戶民家,他們不僅喝茶,還會將泡茶後的茶葉製成料理食用:將泡過茶的茶葉撕碎,用平底鍋煎2分鐘左右,再將白芝麻、魚勿仔魚、柴魚片、少許醬油混合後淋上茶葉即可。而我們有次到日本石垣島去玩,當地居民亦以長壽聞名,當時我們學習做的一道當地的菜就是「苦瓜豆腐」。
雖然長壽是不錯,但我們追求的應是健康的長壽,而不是有病的長壽。我想從電影「爺爺與喵」,我們應已悟出這個道理。

張天鈞
臺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兼任代謝內分泌科主治醫師 專長:甲狀腺疾病、甲狀腺眼病變、內分泌疾病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張天鈞/未來的旅行,準備好了嗎?
張天鈞/由《人間失格》 談日本文學家永恆的美麗
張天鈞/從松雪樓談登山
張天鈞/阿輝伯的小故事
張天鈞/年長者罹瀰漫性B淋巴瘤 應如何處理?
張天鈞/末代皇帝與故宮
張天鈞/疫病的紅色狂想
張天鈞/如何使圖畫更美麗
張天鈞/魯蛇也有美麗人生
張天鈞/由「海獸之子」談人工智慧
張天鈞/抽象畫與人
張天鈞/退出職場 走進自然
張天鈞/一場生命的豪賭
張天鈞/再會吧!北投 粉味年代 純純的愛
張天鈞/心的自由與美感
張天鈞/找到天賦 還需勤灌溉
張天鈞/長期離開工作崗位後,如何迅速復位?
張天鈞/當醫師變成病人 走出復健病房靠的是信心
張天鈞/當醫師變成病人:復健讓我學會不急不急
張天鈞/當醫師變成病人:手術台上 其實還清醒著
張天鈞/你吃的海鹽含碘嗎?
張天鈞/繪畫與醫學
張天鈞/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看病方式?
張天鈞/高美館╳泰德美術館 窺見《裸》之藝術
張天鈞/從關渡賞鳥 談善意是通往地獄之門
張天鈞/藝術豐富人生
張天鈞/抗甲狀腺藥物引起的過敏
張天鈞/在天命裡,保有樂觀積極
張天鈞/和病人聊天 找到勃起障礙真正病因
張天鈞/美聲背後的人生故事
猜你喜歡
楊定一/吃好、吃飽 找回代謝的靈活性
許金川/前面美女後面野狗,還是跑不動?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
陳旺全/醫無囿於中西 救人方法愈多愈好
張金堅/新冠疫情趨緩,如何營造生活新常態?7QA教你與病毒和平共存
潘懷宗/攝取健康油脂是預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良方 一表幫助挑選好油
許金川/生病不看醫師,醫師怎麼活下去?
優照護/照顧失智家人有多難?專家照顧心法與你分享
鄒頡龍/〈從電影看醫學〉從「挪威的森林」 談女性性交疼痛
林頌凱/是皺襞症候群,還是退化性關節炎?
林思偕/診間的強效安慰劑
洪子仁/三大方向 降低確診重症與死亡率
許金川/救命用超音波,做了沒?
陳景寧/住院看護納健保 不能再等
傅志遠/當醫療保險變「周年慶掃貨」
許金川/防疫夫妻分床睡不准親嘴 這樣怎麼傳宗接代?
黃達夫/醫院要讓病人贏 而非僅追求獲利
閻雲/美建構藥品供應鏈給台灣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