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枝/銀髮族的快樂出遊
退休後開始參加旅行團,探訪不同國家的風景名勝和風土民情,享受旅遊的樂趣並拓展視野,開闊心胸。十多年來雖然體力隨著年齡漸減,又歷經頸椎和腰椎手術,但從沒放棄旅遊,反而更珍惜,也累積了些許心得。
慎選旅行社:網路上旅行社推出的路線和價位琳瑯滿目,看得我眼花撩亂,無所適從。後來請懂得旅遊的朋友挑選,我跟著走就是了。另外,探問去過的朋友,好口碑的旅行社較不會出錯。但即使旅行社選對了,天候無法掌控,同行的遊客更無從選擇,那就只能隨緣了。
●人最重要:參加旅遊團固然可以認識新朋友,但如果團裡出現怪咖,意見超多、抱怨不停或不準時集合等,則會破壞旅遊興致甚至影響行程。而且通常兩人一房,如果落單而與不相識的團員同室時,彼此適應是一大考驗。因此,最好有朋友或家人同行,萬一發生意外也可互相照顧。
國外旅遊常達一至兩星期,遊覽車上的座位更是個學問。常有人一上車就搶前面座位,而且就此固定,難免會有人嘀咕,希望每天換座位。領隊有時會請大家把前兩排留給會暈車、身體有狀況或年紀大的人坐,但參加旅遊的銀髮族愈來愈多,誰讓誰啊。
●朋友揪團最可靠:不少人會規畫國內、外行程後請旅行社代辦,找的團員都是家人、社團成員、朋友或朋友的朋友,年齡層接近,同質性高,相識相知,彼此體諒,自然玩得愉快。2020年因疫情關係,只能國內旅遊,三五親友在非假日開車或租車自由行一兩天,不趕行程,說說笑笑,更是愜意。
除了客觀條件,照顧好自己也很重要,尤其年紀愈大,需要注意的事項更多,周全的準備才能安全快樂的出遊。
●量力而為:心肺功能不佳者不宜到高海拔旅遊,手腳不靈活者不要參與高山活動。即使到了目的地,發現有難度時,也不用走完全程。例如我最近和五位好友開車到太平山,走非常熱門的山毛櫸步道,飄著小雨,最後的一段陡坡泥濘不堪,即使有登山杖支撐,還是可能滑倒,想到我七個月前才動了腰椎手術,繼續走實在非常不智,於是一位好友陪我原路轉回,雖然沒能親眼看到山毛櫸,但仍享受山林的懷抱,且欣賞其他同伴所拍攝的山毛櫸葉片轉黃的美照。
●藥物隨身:長期服用的藥物如降血壓藥等要隨身攜帶,且準備兩倍量,以便行程耽誤時不斷藥。重要疾病的診斷書,如失智症或接受過的重大手術,也要不離身,以備不時之需。
旅遊要趁早:退休後趁著身體還勇健,先走高山和遠途的旅程如歐洲,年齡漸大則走短程如日本或台灣的好山好水,但不管去哪裡,欣賞的眼光、開放和包容的心態才是旅遊的開心泉源。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http://blog.xuite.net/hcliujoy/blog

劉秀枝
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臨床兼任教授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劉秀枝/獨居苦?獨居樂?端看你怎麼過
劉秀枝/我是老人好自在
劉秀枝/想要讓腰圍變小 168間歇性斷食可行嗎?
劉秀枝/我愛健行:不僅有益身心,更是感官饗宴
劉秀枝/多出來的時間,你都怎麼利用?
劉秀枝/朋友有益健康:腰椎手術的領悟
劉秀枝/「川普總統也吃這個藥」
劉秀枝/從醫學文獻得出的三個「21世紀的長壽處方」
劉秀枝/樂觀心態有益健康
劉秀枝/銀髮族的穿「金」戴銀生活
劉秀枝/防失智的「快樂食堂」
劉秀枝/預防阿茲海默症 聽媽媽的話就對了
劉秀枝/神經生涯教會我的事
劉秀枝/旅遊不僅是遊山玩水更有益身、心、腦
劉秀枝/你按醫囑服藥嗎?
劉秀枝/沒醉倒,怎麼腦子一片空白?
劉秀枝/瘦身的聰明吃法
劉秀枝/做高階影像健檢 最好先有心理準備
劉秀枝/我的聲音怎麼如此蒼老?
劉秀枝/自珍自足 找回人生的從容自在
劉秀枝/從衛教到醫病分享
劉秀枝/頸椎後縱韌帶骨化:小心別跌倒
劉秀枝/自體免疫腦炎─少見但可治療的疾病
劉秀枝/一時說不出名字:失語、失智,還是舌尖現象?
劉秀枝/幸好,是帶狀疱疹
劉秀枝/手腳不自主抽動,到底是什麼問題?
劉秀枝/遠離失智最給力三招:高教育、多動腦、終身學習
劉秀枝/善用生理時鐘節奏 活得輕鬆又健康
劉秀枝/我認識的醫師 幾乎都退休了
劉秀枝/醫師貴人哪裡找?
猜你喜歡
「高潮是什麼感受?」她不想再靠演技配合求解答
第二劑副作用比第一劑更高!一張表看懂新冠疫苗常見副作用
林靜芸/不要低估鼓勵的力量
謝向堯/混亂的呢喃,可能是心裡的牽掛…居家安寧訪視 察看患者也撫慰照顧者
黃達夫/正確的醫療是最經濟的醫療
洪惠風/火星人的起源 來自於翻譯錯誤
許金川/好心不一定好肝 一定要超一下
林靜芸/病患心中好醫師 是人性的關懷
許金川/肺癌、肝癌沒症狀 定檢保健康
嚴震生/巴納德第一步,被振興醫院發揚光大
張金堅/加速癌細胞惡化 這些邪惡鄰居是助紂為虐的禍首
楊定一/用正向的心,迎接改變
潘懷宗/脂肪不見得都不好!棕色脂肪能降代謝性疾病,但要如何增加呢?
許金川/喝酒傷肝 別等肚子大了吐血才後悔!
林思偕/查房
張鴻仁/有了新冠疫苗,就能「解封」開放?
鄒頡龍/從日劇《半澤直樹2》談老年人聽力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