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長期照護

偏鄉長者照顧與多元輔療/讓長者的每一天 都值得期待

園藝治療是兼顧心理、生理、社交能力的全方位療法,也是讓長輩回春的魔法。
園藝治療是兼顧心理、生理、社交能力的全方位療法,也是讓長輩回春的魔法。
圖╱馮婉儀提供

一粒麥子基金會主辦、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協辦的「偏鄉長者照顧與多元輔療」國際研討會,日前邀請各領域專家演講,聚焦討論偏鄉長者照顧問題,與各種輔助療法的經驗分享。

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副教授張玲慧<br />記者黃威彬/攝影     圖片提供/馮婉儀
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副教授張玲慧
記者黃威彬/攝影 圖片提供/馮婉儀

生活即復健

在有限體能中 找到自己的樂趣

重度失能、長年臥床,成為長照揮之不去的夢魘時,成大職能治療學系副教授張玲慧表示,失智老人、中風者也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健康與疾病不是不能共存的兩者。」

張玲慧指出,近年來,政府長照一直以「自主照顧」為口號,卻忽視許多老人家身體狀況「已經回不去了」。「你一直要他練,要他學著自己照顧自己,但你只是給照顧者與個案挫折感及非常大的壓力。」

「所謂健康,是指身心安適的狀態。」張玲慧說,讓長者在有限的體力與能力中,找尋活著的意義與快樂,才是重點。「每天都有值得期待的事情,他就會有動力起床。」

她舉例,一位重度失智症阿嬤,思緒相當紛亂,「卻對於今天是幾月幾日,非常感興趣。」雖然因為認知能力薄弱,時常撕錯日曆,卻是她樂趣的泉源。生活中的小細節,都可能為長輩的日常帶來刺激。

照顧是一門講究平衡的學問,過與不及都不好。張玲慧說,一方面,要讓長輩以自己的步調,慢慢進步;有時,則要放手,他們需要時才提供協助,才不會造成過度依賴,「生活即復健」。

張玲慧也以親身經驗為例。前陣子,父親頸動脈動刀後,臥床休養,尿袋滿了,「我希望他自己來倒。」爸爸當時氣沖沖,「妳倒吧!我才剛開完刀耶!」但她堅持不從。

「還是要分清楚什麼時候是『需要』?還是『想要』。」張玲慧說,每一次的判斷,都是職能治療的專業考量。

香港園藝治療協會會長馮婉儀<br />記者黃威彬/攝影     圖片提供/馮婉儀
香港園藝治療協會會長馮婉儀
記者黃威彬/攝影 圖片提供/馮婉儀

香港經驗

園藝治療 喚醒記憶中的玫瑰

在香港有一處「療癒系」花園,專門提供予失能、失智長者。一位曾中風的劉婆婆,用微微顫抖的手擺設插花;生性羞赧的江伯伯,也從植物殺手變成「綠手指」,為他的草頭娃娃取名為「寶貝」。他們的笑容全是香港首位註冊園藝治療師馮婉儀的傑作。

七年前,馮婉儀曾邀請九位高齡75至95歲的失智症患者,進行為期六周、共六堂課程的園藝治療,內容包括植栽的扦插、分株,與花籃製作等。結果治療期間,意外喚起銀髮失智者失去已久的記憶。

在香港有一處「療癒系」花園,專門提供予失能、失智長者。<br />記者黃威彬/攝影     圖片提供/馮婉儀
在香港有一處「療癒系」花園,專門提供予失能、失智長者。
記者黃威彬/攝影 圖片提供/馮婉儀
「我種過玫瑰,因為我的女兒名字也是玫瑰……我也記起一首歌,名叫『最後的玫瑰』。」馮婉儀引述一位長者的話。還有老爺爺在園藝的過程中,因為見證了花草堅韌的生命力,表示「我也需要堅強。」

馮婉儀說,園藝治療是兼顧心理、生理、社交能力的全方位療法。她為失智者設計無障礙花園「耆翠園」,設置高架花床、導向式漫步徑,是長者社交、聚餐的空間,以及孫兒嬉戲的處所。

「綻放的花朵帶來快樂,凋謝的植物讓人思考生命。」馮婉儀說,園藝治療彷彿是一只讓長輩回春的魔法。

近年來,園藝治療風潮也吹進台灣。一粒麥子基金會台北服務中心主任劉靜芳說,園藝治療不只是找個空地種種花草而已,棚架、盆栽都有學問,「一粒種子落到地上,也要注意長輩踩到滑跤」,除草都是專門一堂課。

失智症 中風 職能治療 長照 失能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