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 腸胃最佳清道夫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番薯,又名蕃薯、紅薯、甘薯、山芋、地瓜等,番薯原產於中南美洲,直到十六世紀經歐洲輾轉傳到東南亞和台灣。
‧成分與功效
番薯屬偏鹼性食物,富含澱粉質、氨基酸、膽鹼、維生素A、B、C,及礦物質鈣、鐵、鉀等維生素礦物質,在所有的薯類之中,番薯的維他命C含量最為豐富,還含有很多成人不可缺少的鉀。番薯豐富的食物纖維,比一般高纖蔬菜、雜糧等來得高,高纖維食物有利腸胃蠕動,可預防便秘,因此在醫界被稱為「最佳清道夫」。
根據農委會農糧署南區分署的資料,吃地瓜放屁其實是好現象,因為偏鹼性的地瓜含纖維質高,不僅可以刺激腸骨蠕動,中和體內酸性物質,有益大腸保健,其富含的膠原及粘液多醣類物質,可以保持血管彈性和暢通,預防動脈血管硬化,分解多餘膽固醇,是防、抗癌良品,日本人以前就將地瓜視為高級的健康食品,且日本、中國山東長壽村的人瑞,多嗜食地瓜,可見地瓜對人體健康的裨益。
‧專家意見
台大醫院北護分院營養師石慧玲表示,番薯有黃肉種及紅肉種,是高纖維食物。由於為主食類的食物,糖尿病患者需注意份量的攝取。另,像是市售的烤地瓜、炸地瓜等,烤的會比炸的好。
‧怎麼選、怎麼吃?
要挑選形體完整、外型豐碩者、表皮平滑有沉甸感,無黑色斑點或被蟲蛀食,表皮皺皺的表示不新鮮,勿選發芽地瓜,中等大小約手掌長度的地瓜最好吃,烤地瓜可選細長型較容易熟透。
番薯放在陰暗、涼爽處,在20℃以下通風良好地方保存,普通室溫下能保存一個星期。生番薯不要放入冰箱,否則會變得乾硬和變味。煮過的番薯可放入冰箱,冷凍保存較長時間。甘藷為耐果植物,栽培過程使用農藥不多,用軟刷洗去表面泥沙,去除蟲害或腐爛處即可。
番薯有香味濃郁的黃肉種,水分少、澱粉含量高的白肉種,胡蘿蔔素含量與甜味相對都高的紅肉種,還有以葉子作為蔬菜食用的菜葉番薯,果肉像芋頭的紫色的芋頭番薯,地瓜的衍生食品非常多元,如地瓜籤、地瓜球、薯條、烤番薯、番薯椪、番薯芋圓等都是相當受歡迎的點心。
‧注意事項
番薯因含糖分高,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台灣新生報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中醫大病患餐點鳳梨入菜 助消化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
牛肉美味關鍵在油花?脂肪的角色和你想像不一樣
海口人的霸氣!烏魚子「一人一整條」 醫提醒:烏魚子膽固醇高,高血脂者要當心
吃麵比吃飯更容易胖?乾麵、湯麵哪個好? 營養師公布「正確答案」
全球飲食指南年度評比出爐:這種飲食法連4年穩坐第一
醫師教你吃養生零食:解饞、健康一起兼顧!
減重雞胸肉吃到膩?專家:4類食物這樣吃健康又好瘦!
手腳冰冷喝熱可可祛寒?小心更冷!營養師:喝對成分很關鍵
如果可透過細胞再生技術培養人造肉 我們為什麼不培養並吃自己的細胞?
阿嬤聽信綠皮香蕉燉雞腳治骨痛 血脂反飆高
擔心吃鳳梨會刮舌?了解科學原理讓你放心大口吃
吃香蕉有助減重? 營養師揭「最佳時機」及風險
有豆字卻非真正豆類 澱粉、纖維、蛋白質,你吃的是哪一種?
鳳梨好處一籮筐 但別小看吃錯方式引起的健康風險
喝紅豆湯可以補血嗎?中醫師警告「3種人」別吃太多
全台吃鳳梨「再等等」!鳳梨王子:現在還沒盛產 等清明後再搶救
壽司、青醬皆入列!8種原料看似健康 含鹽量意外高的食物
驚見蛤蜊長「詭異白點」 內行人曝成因:不建議吃
剛出爐的麵包不能吃?營養師告訴你更重要的課題
多吃蛋對健康有無危害?心臟權威建議做一事便知
基隆常見火鍋界馬卡龍「蛋腸」,為什麼出了北部之外就少見?
醫病天地/吃蛋白質增肌 營養師:重點在增加比例
日研究喝綠茶降腦中風、心梗死亡風險 記得選擇無糖!
吃對食物能抗老!6色蔬果添活力,10大食物助逆齡
吃元宵、湯圓應景,卻難消化又高熱量!營養師傳授健康吃湯圓3技巧
空汙紅色警示 中醫師:吃這3類食物抗身體發炎
元宵節美食 營養師:4、5顆湯圓等於1碗白米飯
我們能靠生食活下來嗎?一項關鍵演化證據曝真相
愛吃半熟蛋、微帶血的肉? 小心沙門氏菌!「1動作」阻斷感染途徑
今晚我想來點… 吃優格的7大好處1次告訴你!
猜你喜歡
多吃蛋對健康有無危害?心臟權威建議做一事便知
吃麵比吃飯更容易胖?乾麵、湯麵哪個好? 營養師公布「正確答案」
吃香蕉有助減重? 營養師揭「最佳時機」及風險
過年「這一味」發霉不要吃 中醫師分享保肝7要訣
女人要主動投資,不要想靠老公…理財教母林奇芬48歲漸進式退休:學會「4要」,老後才輕鬆
減重雞胸肉吃到膩?專家:4類食物這樣吃健康又好瘦!
鳳梨不僅是水果!譚敦慈教你鳳梨保存及入菜料理
愛穿一身黑的人自傲、難以親近?心理學家透露他們的真實性格
擔心吃鳳梨會刮舌?了解科學原理讓你放心大口吃
鳳梨好處一籮筐 但別小看吃錯方式引起的健康風險
壽司、青醬皆入列!8種原料看似健康 含鹽量意外高的食物
「1瓶抵12瓶」理科太太賣維他命功能誇大? 食藥署要查
不要的牙刷清磁磚?省過頭小心越掃越髒!家事職人教11種「超省時妙招」一次清除髒污
喝紅豆湯可以補血嗎?中醫師警告「3種人」別吃太多
理科太太太空人維他命募資1天破千萬 教授曝維他命「暴利」故事
驚見蛤蜊長「詭異白點」 內行人曝成因:不建議吃
全台吃鳳梨「再等等」!鳳梨王子:現在還沒盛產 等清明後再搶救
百病起於寒!中醫師提點,擺脫冷底體質的溫熱養生祕訣
海口人的霸氣!烏魚子「一人一整條」 醫提醒:烏魚子膽固醇高,高血脂者要當心
剛出爐的麵包不能吃?營養師告訴你更重要的課題
全球飲食指南年度評比出爐:這種飲食法連4年穩坐第一
擺著就能變乾淨?日本家事達人傳授「放置清潔法」 輕鬆搞定廚房3大髒汙難題
愛健身、注重飲食的物理治療師 不到30卻罹關節炎 她省思:我忘了好好照顧自己
有豆字卻非真正豆類 澱粉、纖維、蛋白質,你吃的是哪一種?
我這樣拉筋的感覺是對的嗎?物理治療師教你正確的暖身伸展
手腳冰冷喝熱可可祛寒?小心更冷!營養師:喝對成分很關鍵
驚蟄後漸暖,細菌與病毒蠢動!春養肝多吃青色蔬菜,這些上火食物先避
茶葉渣2大妙用,入菜成超級調味料!專家:富含8大營養素,丟掉超可惜
醫師教你吃養生零食:解饞、健康一起兼顧!
多老算是老到無法擁有性愛?對老年生活的刻板印象是如何形成
走過自殘、重度憂鬱 甜美版大S:只要願意努力,一切都會好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