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張嘉芳/台北報導】
糖果、巧克力、蜜餞與餅乾等過年應景食品,五彩繽紛顏色令人無法抗拒。但提醒您注意,零嘴顏色太過鮮豔,可能含食用色素與防腐劑「苯甲酸鈉」,建議勿買來路不明且色澤太過鮮豔的食品。
五顏六色蜜餞,令人垂涎欲滴。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組長蔡淑貞表示,購買糖果等零食時,最好挑選國內合法、有信譽大廠,勿買來路不明且色澤鮮豔食品,以免危害健康。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醫師楊振昌表示,英國研究指出,某些食用色素與苯甲酸鈉,可能使兒童產生好動情況,但目前並未獲其他研究證實。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毒物科主任洪東榮說,長期食用過量苯甲酸鈉,恐將導致畸胎、肝腎傷害,造成肝炎或腎臟發炎、功能損害。
外界關心苯甲酸鈉與碳酸飲料併用會不會致癌?對此,長蔡淑貞表示,苯必須在特殊環境才可能發現,食藥管局針對苯甲酸鈉與碳酸飲料實驗指出,苯的含量其實非常低,幾乎驗不出來;且實驗室或化工業者也會使用苯,呼籲民眾勿恐慌。
蔡淑貞解釋,國內准用的合法食用色素高達30、40種,可用於各類「加工食品」,但生鮮魚肉、海鮮及蔬果,依法不得添加。苯甲酸鈉依法可用於魚肉煉製品、肉製品、花生醬、蘿蔔乾、味增、糕餅、辣椒醬、番茄醬等,規定每公斤產品的苯甲酸鈉含量應在1公克以下。其他如豆皮、豆乾、烏魚子等,規定每公斤產品不得超過0.6公克用量。
蔡淑貞強調,蜜餞、零食並非主食,一般人不見得會大量攝取,民眾應注意食品違規超量添加,而非安全使用量下的身體危害。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