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周報
聯合報推出元氣周報,健康的、樂活的、環保的,每週日隨報附贈,12版版版精彩。
訂閱元氣周報電子報紙:http://reading.udn.com/reading/paper.do?from_id=6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聯合報推出元氣周報,健康的、樂活的、環保的,每週日隨報附贈,12版版版精彩。
訂閱元氣周報電子報紙:http://reading.udn.com/reading/paper.do?from_id=6
2025-10-19 14:48:10 營養食譜
客家市集買了5「球」梅乾菜,放冰箱冷藏保存。一段時間後,和菜販聊起此事,菜販說,「可惜了!」 梅乾菜是客家傳統醃漬蔬菜,芥菜經日曬、醃製、發酵而成。其儲藏常溫持續發酵,愈久風味愈佳,也是為何放冰
2025-10-19 14:01:02 聰明飲食
常被用來控制體重、血糖的代糖,以各種型態進入人類日常飲食,但最新研究指出,這些「無糖選擇」可能對大腦健康不利。 這項9月刊登在《神經學》(Neurology)期刊的研究發現,攝取最多人工代糖的人
2025-10-19 10:15:51 聰明飲食
2025年最新的EAT-Lancet委員會報告指出,以植物為主、低肉低乳製品的「地球健康飲食」(planetary health diet),不僅有助於環境永續,更能顯著降低癌症、心臟病、糖尿病與早死
2025-10-19 10:00:00 聰明飲食
南瓜籽富含抗氧化物、膳食纖維、優質脂肪、鎂與蛋白質,是營養密度極高的植物性食材。近年研究顯示,適量食用南瓜籽不僅能幫助入睡,還能支持多項身體機能,對心血管、骨骼與男性生殖健康都有潛在益處。 1.
2025-10-05 10:29:42 精神.身心
英國專家警告,因過度依賴網路自我診斷而引發的「網路慮病症」(Cyberchondria)正快速蔓延,每年造成國民保健署(NHS)超過4.2億英鎊醫療支出。這種現象源於上網搜尋症狀、反覆比對資訊後產生過
2025-10-05 10:17:45 聰明飲食
做菜常用的香料百里香(thyme)可抗發炎、增強免疫力,增加香氣的同時,又有健康效益。專家說,百里香富含重要的維生素及礦物質,譬如維生素A能增強眼力,維生素B群有助緩解壓力,維生素C有保護細胞、預防感
2025-10-05 09:56:09 聰明飲食
花生富含植物性蛋白、對心臟有益的不飽和脂肪,以及鉀、鎂等礦物質,是營養價值極高的堅果類食材。然而市售花生醬為了增添風味與延長保存,多半加入糖、氫化油或防腐劑,若長期攝取恐增加肥胖、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風
2025-10-05 09:37:21 聰明飲食
「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並不只是口號。蘋果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及多種植化素,不僅能促進腸道健康,也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部分癌症風險下降相關。以下是有關蘋果健康效益的最新研究與注意事項。 1
2025-09-21 15:01:38 器官捐贈移植
肝臟移植No.1 高雄長庚醫院/推動分肝移植 緩解器官短缺困境 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高雄長庚紀念醫院113年肝臟移植手術99件,居全台之冠。一般外科暨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李韋鋒指出,器官來源不
2025-09-21 14:52:59 器官捐贈移植
「致最親密的陌生人:雖然不認識您,但是非常感謝您,29前的今天您去當天使後,賦予我重生的機會,這29年來,我一直依賴著您的器官延續生命。」「腎鬥士」李盈達將每年6月5日視為重生日,每年這天均在臉書感謝
2025-09-21 14:35:18 器官捐贈移植
長久以來,我國器官捐贈以肝、心、腎、胰臟為主,近年則新增了小腸。統計顯示,腎臟是最難等到的器官,原因是等待的人太多了,現行登錄在案、排隊等候人數近9,000人,但每年大體捐贈平均僅250顆,如果真想全
2025-09-21 12:14:21 器官捐贈移植
心臟移植、腎臟移植、活體肝臟移植……我國醫界在器官移植領域上表現優異,健保99年至112年器官移植存活率統計顯示,不管移植件數、患者十年存活率,數據均不遜歐美先進國家,以腎臟移植十年存活率為例,高達8
2025-09-21 11:53:10 器官捐贈移植
器官移植是許多重症患者延續生命的最後希望,然而能等到移植機會的人卻有限。近年醫療技術進步,大幅提升了移植成功率與存活率,使得器官移植成為可行且成熟的治療方式。 然而,捐贈率偏低與社會認知不足,仍
2025-09-21 09:25:19 聰明飲食
一項歷時15年的大型研究發現,攝取大量紅肉、加工肉品(如培根、漢堡)及含糖汽水,不僅會加速失智症的發生,也會提高心臟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三種健康飲食對心血管與神經、精神疾病尤其有利。
2025-09-14 15:24:10 精神.身心
不同人生階段、不同生活型態,都可能出現睡眠障礙。衛福部桃園醫院家醫科醫師林佳萱點出四個飽受睡眠困擾族群的常見問題,建議調整生活作息,才是求得一夜好眠的根本之道。 更年期婦女 荷爾蒙變化、夜間盜
2025-09-14 14:29:37 精神.身心
越來越多英國人因追求「完美睡眠」而弄巧成拙。專家近日警告,睡眠監測、應用程式等裝置,正在助長一種被稱為「完美睡眠主義症」(orthosomnia)的新型睡眠障礙。 orthosomnia一詞由《
2025-09-14 14:13:00 呼吸胸腔
長期出現睡眠障礙,千萬別輕忽,背後可能與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焦慮,甚至甲狀腺功能異常有關,需提高警覺。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典型症狀是打呼與睡眠中呼吸暫停;若未及時治療,不僅影響睡眠品質,
2025-09-14 12:26:04 精神.身心
常常一覺醒來,還是覺得好累;翻來覆去到半夜,大腦還無法關機。睡眠,幾乎占據人生的三分之一,但很多人卻不曾真正睡得安穩。良好的睡眠並不只是「睡滿幾小時」,睡眠品質更是關鍵。長期睡不好,不僅影響專注力與情
2025-09-07 16:27:10 呼吸胸腔
今天是24節氣中的白露,代表炎夏已過,秋意漸濃。夏秋交替之際,日夜溫差大,正是養生調理的關鍵季節。中醫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提醒我們在秋季應注重滋潤、調養肺部與提升免疫力,以抵禦即將到來的寒冬。
2025-09-07 16:15:27 心臟血管
清晨的秋意微涼,一名老翁起床後未喝水、未用早餐,直接走到院子整理花草,短短一個多小時內,他滿身大汗、胸口緊縮、突然倒下,送醫後確診心肌梗塞,緊急置放心血管支架後,救回一命。醫師不斷叮囑,千萬別一早起床
2025-09-07 15:32:04 骨科.復健
中秋節的腳步愈來愈近,近來天氣逐漸變得涼爽,清晨或夜間甚至能感受到陣陣涼意,但隨著溫度慢慢下降,也有不少長輩感覺到關節、肌肉容易僵硬,一動就覺得「卡卡」,好像被綁住一樣。醫師提醒,秋冬之交要做好保暖,
2025-09-07 14:46:35 皮膚
白露節氣降臨,漸漸有換季氣氛。土城長庚皮膚科醫師丁思文觀察,最近診間乾燥性濕疹患者增多,每個人皮膚狀況和年齡、體質、溫溼度有關,就像衣物要換季,保濕用品、清洗頻率也要有換季思維。 肥皂是弱鹼性,
2025-09-07 10:12:19 生活智慧王
早晨出門前把頭髮打理好,「直髮夾」或「電捲棒」是許多人的必備工具。然而,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最新研究卻發出警告:短短10到20分鐘的高溫美髮,竟可能讓人吸入超過100億個
2025-09-07 09:27:52 心臟血管
每天只要用半小時快步走取代久坐,就能顯著降低心臟病發作風險。美國心臟科醫師德米Dr. Dmitry Yaranov近日強調,這項簡單習慣「可能救你一命」。 醫學界早已證實,規律運動能減少心臟病、
2025-08-31 14:33:52 消化系統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壓力大,腸胃問題幾乎已成文明病。「擔任住院醫師時期,壓力大、三餐不正常,我也曾是胃食道逆流患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曾晟恩說,腸胃的影響遠超乎想像,從惱人的胃食道逆流
2025-08-31 14:01:44 消化系統
「醫者難自醫」這句話,在奇美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張瑄元身上,有著深刻體會,每天為病人診治各類腸胃疾病,但他也曾因過度勞累而罹患腸胃困擾。 如今,他不僅透過臨床經驗觀察現代人普遍的腸胃問題,也以
2025-08-31 11:49:25 消化系統
午休時間一小時,有些人可能只花十幾分鐘就解決一餐,接著稍微小憩,或是放空滑手機,吃太快可能食不知味,或是消化不良、容易引發腹部脹氣。國泰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陳柏諺說,壓力大、生活步調快、三餐多外食,種
2025-08-31 11:24:28 抗老養生
根據《2025年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芬蘭連續第八年被評為全球最幸福的國家。在寒冷氣候、漫長冬季以及部分地區長達數月沒有日照的環境下,芬蘭人依然維持極高的生活
2025-08-31 09:43:14 消化系統
腸胃不適已成現代人的文明病,從胃食道逆流、腸躁症到消化不良,往往與壓力、作息紊亂、飲食失衡密切相關。 我們邀請腸胃科醫師現身說法,分享他們在繁忙醫療工作之餘,如何照顧自己的腸胃健康。跟著醫師的實
2025-08-31 09:24:25 聰明飲食
脂肪在人體中扮演多重角色,不僅是能量來源,也能幫助保暖、維持皮膚與頭髮健康,並參與荷爾蒙合成,更是脂溶性維生素A、D、E、K吸收所必需。一般成年人每日總熱量的20%~35%應來自脂肪。 h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