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染髮女性罹這種癌風險大增!若要染,專家建議先做這件事
根據《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期刊所刊登的近期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發現使用永久性染劑染髮,與乳癌呈現正相關性,化學燙髮劑也是。研究所指的永久性染劑(Permanent dyes),並非指染了一次就永遠不會掉,而是可以停留約6至8週的時間。並且,深色染劑比淺色染劑的傷害更大。而不染髮的女性,以及使用暫時性染髮劑或半永久染髮劑者,罹患乳癌風險則沒有差異。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在8年期間,追踪逾4萬名年齡35歲到74歲的女性,結果顯示,定期使用永久染髮劑者罹患乳癌的風險增加9%;若以種族來看,非裔女性風險更高,經常染髮的非裔女性患乳癌的風險會增加45%,若每隔5至8星期就染髮一次,更會增加60%。為何非裔女性風險高,確切原因不是很確定,但研究人員指出,可能是專為非裔女性製造的染劑化學成份更高,也可能是頭髮質地影響吸收的程度。
染髮劑致癌,主要來自其中的對苯二胺(PPD)成分。中華美容暨健髮教育學會理事長趙昭明曾受《聯合報》訪問指出,對苯二胺(PPD)能幫助毛髮上色,卻有文獻顯示可能造成過敏,甚至對泌尿生殖功能有害。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也曾受訪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將對苯二胺列為第三級致癌物,也就是尚未確定致癌性,但是國外有零星的研究顯示對苯二胺會造成膀胱癌的風險。
若是一定要染髮,顏宗海也建議2個方法。可以使用頭皮保護液,染髮前先塗滿整個頭皮;或染髮前不要洗頭,讓原先在頭皮的油脂可以暫時保護頭皮,但效果就沒有頭皮保護液來得好。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羅瑩雪乳癌逝世 醫師:這類乳癌3年內復發可能僅活2年
羅瑩雪乳癌病逝/乳房痛和乳癌有關嗎?醫師教你簡單判斷乳房痛原因
如何遠離乳癌? 醫:出現6大症狀需提高警覺
乳癌研究引起美國學者關注 路透社採訪羅東博愛團隊
2021癌症論壇/2大基因突變 考慮乳房預防性切除
胸前長痘痘久不退 健檢發現竟是乳癌
2021癌症論壇/乳癌復發風險指數 提前部署治療策略
日本大型研究:女性停經前飲酒 罹乳癌風險升高
2020年高達230萬名女性確診乳癌!醫曝「致癌環境賀爾蒙」:這些東西少用
乳房攝影篩檢比生小孩還痛? 她不信謠言親身實測
35歲女背酸痛竟是乳癌骨轉移 醫師提醒輕熟女注意
懷特報喜!癌因性疲憊症新藥3月納健保 嘉惠乳癌患者
國人罹癌時鐘加速!女性乳癌飆最快 醫籲定期檢查
乳癌細胞為何轉移到肺?中研院破解機轉帶來治療曙光
好累!乳癌化療重度疲憊有解 醫師:藥物運動一起來
朱俐靜曝罹癌!6個乳癌好發族群 這些人每月要自我檢查
男生也會得乳癌 他不菸不酒確診已是第三期
男性乳癌症狀與女性相同? 早期幾乎無感!胸部有這些特徵要警惕
乳癌化療中,我是不是無法生育了?年輕、中年、老年得乳癌要怎麼治療,名醫提供指引
乳房攝影檢查不舒服 只做乳房超音波可以嗎?醫師圖解
那怕只有1%機會 她患三陰性乳癌因免疫治療獲好轉
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早歐美8至10年 醫籲定期篩檢存活率高
女性殺手——乳癌,尤其有家族史的要特別注意!
25歲新手媽媽哺乳摸到硬塊 竟是乳癌二期
看見乳癌之後的天晴/經歷大病一場 我心重開機
30歲罹患乳癌 她被迫面對生命與生育的抉擇
「生過孩子、餵母奶就不易得乳癌?」她哺乳發現硬塊...以為漲奶卻是乳癌
乳癌是婦女殺手 醫師:乳房X光攝影能早期發現
二寶媽勇抗乳癌轉移 名醫籲:正確治療乳癌就像慢性病
年輕女性別輕忽 未滿40歲乳癌患者年增逾千人
猜你喜歡
莫名胃口差、常脹氣小心是胃癌! 醫警告:這些用餐習慣恐增罹癌風險
身體出現6症狀,恐是腎臟快壞了!醫示警:有三高者風險暴增
被視為自由基剋星的抗氧化劑 為何在某些時刻反而促發癌症?
輕斷食、生酮飲食助抗癌?權威期刊《Science》有初步答案
檸檬、芝麻油、無糖優格...就可打造抗癌體質!日本癌症權威獨創「防癌飲食8法」
5年存活率是關鍵!治癌醫曝癌症治療前先做7件事
抗癌最佳典範!哈佛癌症醫師每天吃什麼預防疾病
天天外食便秘 他洽公順便免費篩檢竟大腸癌第一期超吃驚
為什麼化療會讓身體變虛弱?從戰爭中獲得啟發的治癌「毒藥」
50歲女不菸不酒 竟一口氣長出10顆原發性肺癌
女子臉腫脖子脹「高音唱不上去」 就醫檢查竟是肺癌上身
「阿信」編劇淋巴癌逝世 醫師:出現3症狀要及早就醫
便祕7天竟是大腸癌 醫師做大腸支架解病痛
注意身上不尋常黑痣防癌 專家揭多數人忽略的部位
揪「老男人癌」轉移元凶 國衛院領先全球發現攝護腺癌ROR2基因作祟
羅瑩雪乳癌逝世 醫師:這類乳癌3年內復發可能僅活2年
羅瑩雪乳癌病逝/乳房痛和乳癌有關嗎?醫師教你簡單判斷乳房痛原因
大腸鏡檢查會痛嗎?專科醫師一次破解常見5大疑問
蕭彤雯揪出0期肺腺癌!胸腔科醫提醒留意5不明顯症狀
你累了嗎?高達92%癌患因治癌而出現癌疲憊
高燒不退竟是血癌 醫師提醒出現這四個徵兆要留心
攝護腺癌早期沒症狀 泌尿科醫師:注意3大危險因子
2021癌症論壇/晚期肺癌第一線 標靶治療超前部署
只輸北韓!台灣肺癌發生率亞洲第2 抽菸、環汙是危險因子
長年乳頭凹陷想做整形 組織切片化驗卻檢出乳癌原位癌
男子罹泌尿道上皮癌 放射合併化學治療奏效
2021癌症論壇/肺癌治療策略解密 標靶接力延長存活
胃癌分期症狀有哪些?專科醫師詳解胃癌治療方式
以為扁桃腺發炎,「韓粉大將」毛嘉慶罹血癌!醫:5個病癥,發病就來勢洶洶
廖啟智胃癌逝/吃素確實能降低胃癌發生率 醫:但要避開2類食物
神經內分泌瘤常誤認 健檢預防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