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癌症/ 抗癌新知

北醫大靠調控精胺酸餓死攝護腺癌細胞 研究登自然期刊

攝護腺癌位居十大癌症第六位,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有34.7人,每年新診斷個案超過5000人,集中發生在65歲以上族群,中研院、國衛院以及台北醫學大學攜手研究治療攝護腺癌方式,團隊發現可透過精胺酸調控粒線體蛋白質,讓癌細胞餓死,幫助控制癌細胞,該研究結果,於23日刊登於知名醫學期刊「自然通訊」 (Nature Communications)中。

攝護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診斷時往往已是中晚期,臨床上除了手術治療外,多會搭配採取「荷爾蒙治療」,只是荷爾蒙治療沒辦法完全阻止癌細胞生長,後續仍可能讓癌細胞轉移擴散,為找出更有效的治療策略,各界積極皆在找尋解方。

國家衛生研究院獨立博士後研究學者也為論文第一作者陳嘉霖表示,團隊研究運用過去已知的研究,攝護腺癌細胞多缺乏精胺酸代謝酵素ASS1,無法自行合成精胺酸之理論,得知攝護腺癌細胞必須要仰賴細胞外的精胺酸維持生命,若是能找到阻斷攝護腺癌細胞取得精胺酸的管道,就有機會把癌細胞殺死。

團隊從攝護腺癌細胞的精胺酸合成缺陷,利用精胺酸脫亞胺酶 (ADI),發現阻斷癌細胞吸收外來精胺酸的管道,迫使無法自行合成精胺酸的癌細胞粒腺體功能喪失,只要利用此方法,就可以精準餓死癌細胞,比起目前廣泛使用的化療 (chemotherapy) 毒死癌細胞或放射性治療 (irradiation) 燒死癌細胞,副作用更低。未來更可進一步使用精胺酸脫亞胺酶合併現行賀爾蒙療法做輔助治療,一舉解決去勢抗性和治療抗性的難題。

陳嘉霖表示,該方式於美國已經在做相關的臨床試驗,不過該理論基礎已帶來新療法的曙光, 她強調,罹患攝護腺癌的患者,其實也建議採取「精胺酸飲食限制療法」,降低在日常食物中精胺酸的攝取,如豬肉、雞肉等,可以提升治療效果。

攝護腺癌 癌細胞轉移 輔助治療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