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中暑都能刮痧! 陰暑VS陽暑處理原則大不同
天氣愈來愈熱,光是坐著不動,可能就能熱出滿身大汗,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好像中暑了,但是在西醫的角度卻會說:「這不是中暑。」可是明明就覺得混身乏力,但醫師又說這不是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可能得了「陰暑」了。中醫的中暑和西醫略為不同,可區分為「陽暑」和「陰暑」兩種,一般如果是在大太陽底下曝曬太久、出現類似西醫熱衰竭的症狀,就屬「陽暑」。
不過,在現代都市裡,除非是在學校上課或士兵出操,以及要在烈日下工作的重工作者,一般真正屬「陽暑」的人並不多,大部分人得的幾乎都是「陰暑」。陰暑的症狀不像陽暑那樣劇烈到快要致命的程度,往往是會覺得全身微微地發熱但無汗,會覺得胸悶而有氣短的現象,也會昏昏沉沉地,感覺非常疲倦及身體有沈重感,特別是常覺得兩個肩頸痛得很,因此,只要一流汗,症狀就會大為緩解。
特別是很多女生,平常怕熱、怕流汗,很少運動而對冷熱調節能力差,以及經常得跑進跑出,出入冷氣房的上班族或是業務員等職業的人,很容易因一下曝露在室外高溫,一下又進到冷氣涼風爽爽的冷氣房中,大開的毛孔一下子緊閉起來,雖然覺得很舒服,但卻「陰寒襲人者快而莫知」引起。
針對不同的中暑症狀,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張家蓓說,陽暑是屬於受熱後,急速傷津耗氣所致,所以在處置時,通常會以清熱、補氣為主,夏天常喝的綠豆湯,就是很好的陽暑清熱食材。
至於陰暑的處置則不同,因為陰暑通常是「因暑而受寒」引起,所以,不能一直喝綠豆湯,否則反而會更虛弱。治療陰暑最好用幾片薑片煮紅糖水飲用,或使用紫蘇等藥材,利用「辛溫解表法」來處置。
而現在大家常用的刮痧,其實也是防治陽暑很好的方法。張家蓓提醒,由於刮痧後會使汗孔打開,將邪氣外排,因此會消耗體內的津液,所以,注意刮痧後一定要喝杯溫熱開水,不只是補充津液的作用,還能促進刮痧後的代謝產物加速排出。
很多人中暑熱時會有頭痛及頸部疼痛,除了刮痧之外,也可揉捏頸部枕骨下、大筋外側凹陷處的風池穴,而太陽穴的位置可用小小的刮痧器具稍微刮痧,或在太陽穴用指腹揉壓,也有疏風清熱及止痛的作用。
延伸閱讀:
熱到快中暑 刮痧解暑人人都適合嗎?
有擦防曬就不怕長斑? 8生活習慣都NG
推薦閱讀

常春月刊
《常春月刊》自1983年創刊以來,一直以讀者信賴的家庭醫師自詡,內容由醫藥記者專訪各大醫院知名醫師,緊扣趨勢的議題、權威嚴謹的內容,文字淺顯易懂卻又不失專業,不但能讓讀者獲取最新醫藥保健常識與訊息,也深獲醫藥界的肯定。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喉嚨癢咳不停,吃枇杷有用嗎? 中醫警告「4種情況」淺嚐即止
「癌症只是數字遊戲」得癌的機率很大程度取決於一事
你都幾點才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從內傷到外
「等死了再睡」不再成立 你該知道的長壽最佳睡眠時間
從補營養到救命 牛全身都是寶
大年初三別傻傻睏到飽 專家教你聰明開運
初三「赤狗日」防疫 還睡眠債好時機
初二回娘家禁忌別踩 民俗專家:兩撇步招好運
預防失智症趁早!21種全球認證降低罹患風險方法
大年初一「5大禁忌」不要犯 趨吉避凶招好運
初一走春怎麼做可招財運? 專家:穿大地色系衣服、往這個方向行走!
為什麼老人會有「老人味」?簡單3招改善異味
家有毛小孩請注意! 營養師提點寵物的飲食大忌
下面好像有點濕濕的 那些難以啟齒的漏尿困擾
健康「乳」妳所願!醫:遠離乳癌靠「三及早」!
每逢佳節胖三斤?營養師傳授5招,讓你過年享受美食身材不失控
新年預防成人三疾病 醫籲:別讓流感、肺炎、皮蛇上身
過年瘋爬山 內政部提醒有高山症狀千萬別勉強
醫病天地/喝酒取暖 小心適得其反
關窗洗澡小心一氧化碳中毒! 一張圖看懂對人體影響
天冷騎機車怎麼穿才保暖? 手別插口袋!把握「3關鍵」不挨凍
冬天喝酒可以暖身? 醫師:錯誤觀念
尾牙過量飲酒傷身 小心隔夜醉
為什麼有人就是不打疫苗?不相信疫苗效力的人有共通處嗎?
這些病都跟久坐有關!身體「1特徵」罹病機率爆增
以油漱口助「排毒」?教授批:毫無依據的壞科學
穿鋼圈胸罩易得乳癌?無鋼圈內衣會讓胸部下垂、外擴? 醫師解析「胸罩迷思」
果汁好健康?可取代水果?專家呼籲,喝多恐增加死亡風險!
糖尿病老藥成抗老神藥?教授:一件事比吃藥有效
醫病天地/急凍 頭頸保暖很重要
猜你喜歡
元宵節12大禁忌 別穿這色條紋衣、剪髮「一年都存不到錢」
罔腰向高市衛生局自承:實未懷孕、超音波照非本人所有
港媒報導 吳孟達今下午病逝 享壽70歲
禁用於食品還用!查獲黑心寶寶米餅工廠近500公斤
長輩吞嚥退化易嗆咳! 營養師建議「高齡飲食準備3技巧」
金莎要改名金莎「含餡巧克力」? 巧克力新制明年上路
嫌孝親費月給1萬太多!妻氣「公婆又不是殘廢」 網傻眼:自私
如果有一天我們比寵物先走 遺物整理師告訴你遺留寵物的孤獨死現場
植物人奇蹟式甦醒 創世台東院為他辦畢業典禮
名醫與疾病的對話/長年壞習慣,身體終反撲!肝膽名醫膽結石發作,痛到掛急診開刀
天氣一變就頭痛 竟是鼻竇炎惹禍!
余苑綺過年前發現癌症2度復發 肝臟和淋巴又出現癌細胞
理科太太賣維他命 衛局將約談
為什麼老人會有「老人味」?簡單3招改善異味
貴婦茶品牌TWG檢出農藥超標 近300公斤遭退運
肌肉量少也會影響心臟?研究:心臟病風險多81%
充工業氮氣黑心米餅遭爆 醫師:恐有濃度不純、雜質風險
自曝懷孕引關注!罔腰接受調查 高市:釐清事證中
藥品部分負擔至少40元?診所醫:三天藥才66元不符比例
醫師分享急診與鳳梨故事 玩笑稱「吃鳳梨一舉兩得」
罔腰自稱懷孕太荒謬 高市衛生局指傷害不孕婦女情感
「我好喜歡住安養院」堅持送婆婆去,媳婦忍兩年不孝罵名,終於證明一件事
友曝吳孟達肝癌化療虛弱無力說話 僅能手勢給反應
整理包/228三天連假就醫別亂跑! 醫院服務門診資訊一次看
植物油逾5%不准叫巧克力 正名新制111年上路
不含尼古丁的電子煙比較安全? 專家曝背後真相:「這口味」最毒
你都幾點才睡? 神經科醫揭「愛熬夜下場」恐從內傷到外
醫病平台/一定要插鼻胃管嗎?高齡病人和家屬與醫師間的三方對話
奈良美智訪台隔離期滿 檢驗陰性出關吃剉冰
不再放寬!3月起居服時數不足者照顧失智重症 少賺50元
「等死了再睡」不再成立 你該知道的長壽最佳睡眠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