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中年就走路無力!醫師教「開源節流法」防肌少症
門診中很多長輩走路不穩、腰痠背痛,原因有很多,其中肌肉量不足是很主要的原因。
而明明也才剛過55,卻常常跌倒、走路無力的現象?!
肌少症並不是單純的老化,更不是長輩的專利!
現代人因工作久坐、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肌少症 也已經開始年輕化。
肌肉量不足有這麼嚴重嗎⁉
小病不醫,很容易成大患。
肌少症主要流失的是骨骼肌,主要負責身體的各項動作之外,還有儲存蛋白質的重要功能!以便飢餓或是緊急狀況時,提供給身體能量、維持正常運作。
若是肌肉量不足,在日常生活中走路容易不穩甚至跌倒、骨折;生理上可能影響血液循環、組織細胞缺氧,更連帶出現一些慢性病。
「肌」不可失,2招好好照顧家人與自己
30歲以後,肌肉量會開始減少,
直到60歲,若是沒有好好的照顧,身體的肌肉已經損失了一半以上!
更別說長期或是臥病在床一陣子、久坐辦公桌前,流失狀況會更加嚴重。
預防肌少症,從現在就要開始做起!
那麼該怎麼把握「良肌」呢? 「開源節流」 2招告訴你!
開源法:均衡營養攝取與優質蛋白質補充
營養均衡攝取、蛋白質的挑選補充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在過去認為隨著年紀增長、活動量減少,攝取的營養不需要這麼多。
擔心吃太多可能會造成身體上的負擔_或是認為只吃蔬果_少吃就是養生飲食法。
以上的迷思往往會導致營養不均,更別說現代人的生活型態繁忙,因為經常外食或是僅挑選偏好的飲食。
事實上,隨著年紀的增長,蛋白質流失速度是比年輕時還要快的!
蛋白質為肌肉合成的來源之一,有助於組織的修復以及肌肉的養成。
維生素以及礦物質更是調節身體機能所必需的,而其中維生素B1、B2、B6、葉酸…等,因不易儲存於體內,會隨著時間以及生理活動而排出體外,故需要依賴飲食上的隨時補充。
飲食上可以選擇高蛋白質食物,如 : 豆類、魚、肉、蛋、乳品類...等。
節流法:維持基礎運動量
久坐辦公桌前、很少運動的人,都是肌肉流失快速的高危險族群,而臥床一周甚至會流失約20%的肌力。
在台灣很多人會說:「我都有每天去公園散步運動啊!」,這其實並不足夠。
不管是哪個年齡層,建議運動要有氧再加上適當的肌力重量訓練,而後者更是相對重要的;在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公布的第二版的美國人運動指南中建議,不管是成年人或是老年人都必須每周平均5小時的中等強度運動。更多關於重量訓練對血管的幫助。
比較要注意的是老年人運動前建議與醫師及專業教練溝通,評估看看依照現況以及能力去設計適合自身的運動型態以及運動量。
而訓練後補充蛋白質,效果會事半功倍喔!
以上兩招與大家分享,雖然簡單但是缺一不可!
肌少症前期狀況雖然可能不太明顯,但只要平日注重飲食均衡、營養補充並維持運動量,也是可以及早發現以及預防的喔!
現在就開始調整飲食、起身運動吧!
圖、文/林志豪醫師臉書

林志豪醫師
經歷
林新醫院腦中風中心主任
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馬偕醫院腦神經內科主治醫師
台灣腦神經專科醫師
美國哈佛麻州總醫院頭痛及神經痛研究員
美國哈佛麻州總醫院帕金森症研究員
台灣頭痛及疼痛醫學會會員
主治項目
腦血管疾病、頭痛頭暈、帕金森氏症
腦中風、失智症、肩頸痠痛、下背痛
各類神經痛、神經失調、失眠焦慮
手腳麻木無力、腦(膜)炎、癲癇
糖尿病照護管理
【林志豪醫師官網】:https://drneurolin.com/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大家都知道扭傷要冰敷 但是正確步驟和原則你懂嗎?
居住環境PM2.5濃度高 研究指罹患眼睛疾病風險增6%
有助緩解憂鬱和焦慮 研究稱這項運動比其他運動更有效
棉花棒直接擦拭傷口好嗎?醫師解惑5大錯誤觀念
Line瘋傳「醫管局」籲喝水預防流感 衛福部急澄清
冷氣團發威!專家建議剛起床先做這件事禦寒
長蝨子是因為身體不乾淨?專家:即使乾淨一樣爬上身
天冷泡湯正是時候?皮膚科醫師提醒7種情況得留意
有效改善血液黏稠 一天中3個時間記得要喝水
冷天來杯咖啡讓身體熱起來?學者:反而不利保暖
健檢報告有看沒懂?這樣看懂你的糞便檢查報告寫什麼
韓國研究:1天刷牙3次 心臟衰竭風險降12%
研究:罹患這疾病患者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有心臟病風險
定期全身健檢無法減少死亡率?醫師4點詳盡分析
病毒濃度更高!美國研究:肥胖者可能使流感疫苗作用減弱
天氣轉冷注意保暖 醫師提醒吃飯配紅、黑色食材助暖身
未來罹患癌症風險可能增7倍!研究揭這些患者有隱憂
喉嚨微痛、快感冒喝薑茶 為何反而症狀加重?
偏頭痛發作 為何吐一吐就好了?
打開掃地機器人 室內揚塵PM2.5爆表
咳得頭暈無力停不下來?因你不懂正確的咳嗽方式
保溫瓶裝什麼飲料都可以?掌握6重點使用才安全
健檢報告有看沒懂?這樣看懂你的尿液檢查報告寫什麼
洗澡前不宜刮鬍子?關於刮鬍子該注意的5件事
加重病情?研究顯示心臟病患者獨自住院的死亡率高
一天喝不到8杯水會怎樣?營養師建議可靠蔬果補水
「糖」真的是敵人嗎?營養師教你分辨好糖、壞糖
不單是不雅又擾人的壞習慣 抖腿恐是3種病徵兆
上了年紀只能乖乖接受失眠?掃除障礙讓你一夜好眠
踢到桌腳指甲瘀青,需要就醫嗎?該到哪科掛號?
猜你喜歡
有效改善血液黏稠 一天中3個時間記得要喝水
郭彥甫險休克劉畊宏即刻救援 醫:再晚2小時就不行了
不菸不酒無心臟病史…台南壯年員警猝死 留下一對求學子女
「艋舺」資深男星侯傑過世 失智曾沒穿褲流落街頭
傳罹患急性白血病 球評潘忠韋:積極面對
「自然療法大師」51歲身亡 看看風靡的養生法有多雷
人並非慢慢老去的 史丹佛研究:衰老發生在3個轉折點
翁家明演植物人躺20年秒醒 還能上街趴趴走
兒涉殺警入獄 女星罹癌養生一年狂甩28公斤
他秉持「過午不食」5年不吃晚餐 胃裡爛的一塌糊塗
冷天來杯咖啡讓身體熱起來?學者:反而不利保暖
海帶為什麼要打一個結?營養師揭露2原因
進急診室小心4大地雷!2大謊言絕不能說...
台南名醫唐心北登山驟逝 親友病人不捨
兒科界「天使醫師」葉勝雄過世!享年42歲...臉書14字惹哭網友
住高樓幽靜噪音少?實測結果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長蝨子是因為身體不乾淨?專家:即使乾淨一樣爬上身
第二階段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打 聯醫:兩種情況不適合打
頂級貨色組成僅31元!雲林營養午餐讓台北上班族掉淚
運動防護、延緩失能 物理職能治療明年可望直接服務
台大醫院新竹生醫園區分院16日開幕 初期有這7科
親人握住病人的手 減痛效果跟止痛藥一樣強
14組致命混搭藥健保示警 灰指甲藥、贊安諾不可同時吃
Line瘋傳「醫管局」籲喝水預防流感 衛福部急澄清
健檢報告有看沒懂?這樣看懂你的糞便檢查報告寫什麼
女子腹劇痛送醫 褲子剛脫下…嬰兒頭從雙腿間鑽出
令你生病甚至死亡 美國抗癌名醫指出損害健康的關鍵
她3度就醫未揪出麻疹 今確定住院期間害護理師遭感染
冷氣團發威!專家建議剛起床先做這件事禦寒
日韓流感提前… 公費疫苗第2波開打
素食網紅吃一口肉後「崩潰」改宣揚肉食主義激怒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