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跳器捐該怎麼做,各界喬不攏。台大醫師認為,受贈者與捐贈者的權益就像蹺蹺板,而醫師往往夾在中間,十分兩難,因此更應盡速訂定準則,保障進行移植及勸募的醫療團隊。
台大醫院器官勸募小組召集人、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周迺寬說,無心跳器捐準則的制訂,其實是保護進行勸募和移植的醫療團隊,以這次台大無心跳器捐事件為例,就因沒有明確準則,讓器捐團隊無所適從,甚至被誤認為是「活摘器官」。
器官捐贈者和受贈者的權益就像站在天平的兩端,周迺寬表示,無心跳器捐難度更勝腦死器捐,若不使用葉克膜、藥物保存器捐者的器官,會讓器官品質不好,若將品質較差的器官,硬是拼湊在受贈者身上,未來也可能產生醫療糾紛。
台大外科教授李伯皇說,無心跳器捐最大的問題,就是器官會有熱缺血的情況,一般而言,只要血壓低於五十毫米水銀柱,器官功能就會開始下降,而心跳、血壓等體內循環一停止時,血液溫度高於攝氏四度,會讓代謝繼續運作,使細胞開始酸化,對於器官保存十分不利。
李伯皇表示,器捐者若願意發揮大愛,醫師更應該盡力成全,讓其器官發揮實際效用。周迺寬說,不論未來訂定的無心跳器捐準則是否可使用藥物、葉克膜保護器官,政府都應盡速推動,先上路後,才能反映其缺失,也不會讓醫師處於灰色地帶中。
不過,周迺寬表示,醫學技術進步,美國除了屍體捐贈,更推動活體捐贈,和國內活體器捐不同,國內活體捐肝、腎只能指定給親屬,但美國活體捐贈是捐給政府,並由政府安排適合的配對人選。
另外,北市衛生局也將在今天赴台大醫院,了解無心跳器捐一事。台北市衛生局長林奇宏說,衛生局依例行計畫對台大醫院無心跳器官移植一案進行調查,但自己任期只剩兩天,因此在任期內不會有任何決定,留待下任局長來評斷。
不過,即將接任的北市衛生局長黃世傑出自台大醫院,是否有裁判兼球員的問題?林奇宏僅表示,那就只能請媒體好好監督了。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