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硝胺」剋星,用它包烤肉吃解膩又健康!一狀況避免選購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作為醫者,何其有幸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從醫學生、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到必須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這一路來,我並非都一直覺得「作為醫者,何其有幸」。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從醫學生、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到必須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這一路來,我並非都一直覺得「作為醫者,何其有幸」。示意圖,非當事人,圖片來源/ingimage。

聽健康

00:00/00:00
【編者按】:本週的主題是「快樂的醫生」。我們邀請三位不同年齡層的醫師回顧他們的生涯,分享他們如何從自己所投入的醫療工作找到意義,而熱愛他們的工作,享受快樂的人生。這是我們構思良久,第一次邀請到三位在他們的專業都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好醫師,受邀時都二話不說就答應了分享。從他們非常不同的故事,感受到他們如何在行醫路上找到自己的價值。

林信男醫師:「歡喜做,甘願受」

我們誠懇地希望這些經驗的分享,可以使迷失於名利誘惑而鬱鬱不樂的醫師看到明燈,也希望正在生涯抉擇舉棋不定的年輕學生,因為這些經驗分享而看到曙光,同時這也可以幫忙社會大眾(包括病人與家屬)更了解醫師的內心世界。

答應了這篇邀稿後,心中十分的惶恐。雖然說自醫學院畢業成為醫師,今年是第28個年頭,但是想到我服務的醫院中的資深醫師們,年資超過50年至今仍站在第一線,不管是投身在臨床或是醫學教育仍然積極的貢獻,自己真是汗顏。不過想想如果我的文章對於一般民眾,或是比我更年輕的醫師們,能有一點參考價值,那就算是野人獻曝好了。

從醫學生、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到必須獨當一面的主治醫師,這一路來,我並非都一直覺得「作為醫者,何其有幸」。

尤其曾在血汗醫院服務過20年,當醫院經營者的政策,與對外宣傳「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口號恰恰完全相反的時候,每每在心中都有不如歸去的衝動。近年來醫病關係緊張,因為負責精神科會診的關係,有時需要當一個協調者,去溝通調解病人或家屬對於醫療結果的不滿意。

當遇到不講理的病人或家屬的過分要求,心中也會有感慨,為何與自己過不去,要承受這些壓力。所以作為醫者,又哪裡有幸呢?

我是精神科醫師,常常有病人或家屬期待我像心靈導師的角色,在他們生命最困頓的時候作為一盞明燈,但是實際的情況是倒過來——病人或家屬們,以他們的生命故事幫我好好的上了一堂課。說得殘忍一點,有些病人是以他們的生命幫我上課。

近年因為參與緩和安寧團隊的關係,會遇到病人因疾病快速惡化,而在極短的時間內就要面臨生命走到末期。這時候你會看到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幸福」,是建立在非常脆弱的基礎上。雖然理智上都知道人生無常,可是當事情發生到我們頭上的時候,是非常難以接受的。

有一些你以為可以慢慢來的事,原來都來不及。來不及好好對待身邊的人,來不及完成自己的夢想,來不及弄清楚自己人生的目標與意義在哪裡。「因為人生無常,所以要好好把握當下」,病人用他的生命,深刻的示範給我。

不管從前在一般精神科,或是現在在癌症醫院工作,最讓我痛心的是病人自殺。看到自殺遺族的痛苦,讓我深切體會自殺的傷害性有多深,家屬往往會自責痛苦一輩子,完全不是病人以為的「只會難過一下下,之後就會把他或她給忘了」。

我學到的是,人從來就不是一個人單獨地活著,有時候我們的決定會影響其他人一輩子。再大的困難與痛苦,解決掉自己都不是一個好選擇,好好想想如何解決問題才是上策吧!

又如同前面所提到的,有些病人或家屬對於醫療有過度的期待,以為現在醫療發達,一定可以馬上解決所有的問題,似乎這世界上永遠存在著什麼神奇的技術,再困難的疾病都可以迎刃而解。

當然協調的過程很花心力也很痛苦,但這一群病人或家屬幫我上了一堂叫「謙卑」的課,人定勝天只是一個迷思,事情的發展也不會永遠照著我們的希望發生,至少在醫學上是如此,永遠充滿著不確定性,如果沒有辦法接受這個事實,就只會給我們帶來痛苦。

記得照顧過一位病人,從年輕就吃喝嫖賭樣樣都來,婚後一樣花天酒地搞外遇,從來沒有負起當一位先生、父親的責任。罹患癌症後,小三很清楚的表明無法照顧他,結果是原配把他接回家照顧,兒女們都很不諒解媽媽,覺得這個爸爸從沒盡到責任,如今癌症末期就是他應得的報應,為何還要接回來照顧。

住院的時候,醫療團隊很想促成這個病人對他不離不棄的太太,能夠說出道歉以及道謝,可是病人始終沒有說出口,直到過世也沒有表示歉意與謝意。

我問這位太太她的感受,她說自己心中也不是沒有過怨恨,可是怨恨也於事無補,她很自豪可以靠自己把孩子們帶大。對於這位無緣的先生,她只想盡自己的本分,至於有沒有道歉或感謝,她並不在意。她只想把這輩子的緣有個好的了結,之後就互不相欠了。

這是多大的包容與智慧,不僅放過了先生,也放過了她自己。

有些時候,病人會很好奇,以我的角色常要聽別人訴苦,我自己會不會壓力很沉重?這時我會感謝這些病人願意跟我分享,對於我的專業或是個人來說,都是很重要的學習。

或許我的專業可以提供給病人一些方法來處理問題,但是何其有幸,我可以因為醫師的角色,學習到病人與家屬用他們的生命經驗,所展示出來的愛與智慧。也感謝他們的信任,讓我在他們人生旅程中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陪伴與成長學習。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責任編輯:吳依凡

生命故事 人生 精神科 癌症 自殺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