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杏林.診間

醫病平台/參加共享門診 更有動力改變生活型態

醫病平台

醫病平台

參加共享門診,讓我們對於改變生活型態更有信心。
參加共享門診,讓我們對於改變生活型態更有信心。
示意圖/ingimage

編者按:「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疾病不只需要及早治療,更應該提早預防。本週文章提供了新的健康照護方式、所獲得的成效,以及健康大眾就該擁有的觀念。希望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讓我們不只活得久更活得健康!

非常高興我們能參加健康生活門診(共享門診),控制體重是我生命中的待辦事項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離理想體重漸行漸遠,加上母親患有第二型糖尿病多年,我們倆一人已是服藥多年的病人,一人因遺傳屬於高危險群,所以得知醫院要開辦糖尿病及減重共享門診,就很高興地報名參加了。

我們非常深刻感受到醫療團隊在活動安排上的用心,不僅是跨團隊的合作,內容 涵蓋身心靈,而且每次聚會,大家一起討論分享,氣氛很歡樂溫馨。醫療團隊還為我們成立了line群組,方便我們平常可以討論分享,每一次門診所談到的重點會在群組上分享,讓我們可以反覆學習並記憶重要的觀念。每次的門診活動開始之前,我們都需測量體重,有助於督促我們落實健康飲食和規律的運動。團隊醫師、健康管理師、營養師不斷給我們鼓勵和加油,課前和課後管理師也會不定時電話關心病友近況。所以參加共享門診,不但沒壓力,反而是一段愉快的學習經驗,對於我們在血糖控制及減重上非常受用。

每一次活動,我們都會討論不同的主題,包括了:健康飲食、保持運動、監測血糖、藥物治療、解決問題、降低風險、健康應對。以下是我們學習心得的分享:

健康飲食:在營養師教導各大類食物與每一份食物的如何量化,讓我們對食物的選擇與份數有明確的概念,食物間可相互替換來增加飲食的豐富性,學會看飲食包裝上的實際份數與總熱量,貼心的營養師並為每位夥伴設計每日建議攝取熱量與各大類營養的份數,也更正我們以不吃澱粉來達減重是錯誤觀念。我們之中有的病友有以下疑問:我平時也都沒吃甚麼﹖血糖和體重怎麼都降不下來﹖糖尿病是不是不能吃水果?營養師都一一為我們解答,我們才發現過去自己的很多想法,其實並不正確。

保持運動:課程中有專業教練來指導運動,提醒在運動時注意事項來降低運動傷害,自己在運動時一直混淆吸氣與吐氣的時機,在這次的課程中讓我終於清楚運動出力時吐氣勿憋氣,避免造成努責效應(做重量訓練時,如果閉氣用力,由於胸腔內壓增高,血壓突然上升,靜脈回流減少,心臟輸出不足,可能引起暈眩、昏厥、休克等循環不適症),也讓我知道需藉由有氧運動、抗阻力運動與中高強度間歇運動,每次運動需持續三十分,並配合兩天一次的持續運動達到每週一百五十分鐘的運動量,搭配運動後進食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才來達到增肌減脂。我發現,母親對於運動的行為改變階段也因上課在慢慢變化中,課前是處在思考前期總是有很多的藉口,上課時已演變為準備期,課後已讓母親演變為行動期,在飯後開始散步約半小時。

監測血糖:健康管理師細心教導我們測血糖的技巧,要如何降低扎針疼痛感。聽了講解後,我們才知道採血針置於無名指邊緣兩側,因神經分佈較少可減少疼痛感,加上管理師現場親自示範採血,大大降低了我們對測血糖的恐懼。

藥物介紹:藥師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讓我們了解何謂胰島素阻抗與造成的原因,討論過程中,讓我們適時諮詢相關藥物問題,病友對於自己的用藥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解決問題:在課堂夥伴們都很樂意分享,敞開心胸分享來參加的原因、期待與曾經減重成功的經驗,分享飲食記錄APP軟體,勇敢分享遇到的困擾當在週一至週五飲食控制與規律運動都能順利達成,但遇到週末假日時,就面臨飲食失控與不想運動的嚴峻挑戰,夥伴們齊發出的哀號聲身感同理,有夥伴分享聰明的吃,選擇低熱量的蔬菜來取代高熱量的食物,在週末假日時以選擇運動來轉移無聊吃,這兩個分享經驗對我很有幫助 。

降低風險: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及平日自己生活該注意的事項,醫療團隊也會不斷提醒叮嚀。例如去旅行時會多備幾天的藥量、瞭解發生低血糖時的症狀與該如何處置,對於保障病友的自身安全,真的很重要 。

在參加為期六週的共享門診之後,我和母親覺得醫療團隊已在我們的心中撒下一顆種子,讓我們對於改變生活型態更有信心。看到母親現在進食前會停、看、聽,多想一想,運動時會鼓勵自己再多幾下,真是好的開始,我們很願意繼續努力,更願意把我們的經驗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血糖控制 低熱量 糖尿病 減重 低血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