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醫療險只能賠醫療費用?從案例看實支實付險可彌補哪些支出缺口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焦點/ 元氣新聞

只漲健保費率不改革 學者:2至3年勢必再漲幅度恐更大

健保虧損擴大,是否調漲保費引發關注。本報資料照片
健保虧損擴大,是否調漲保費引發關注。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長陳時中10月3日再表態調漲決心,認為現在是吃老本,籲沒投資就沒健康,但有學者今認為,以現行機制,即使今年費率調整,未來2至3年勢必再調漲一次,且調整幅度恐加大,隨國內政經環境不斷改變,籲健保制度應維持3年一小改、5年一大改,健保才能永續經營。

陽明大學公衛所教授、台灣健康經濟學會理事長周穎政說,台灣健保提供相當便宜的醫療服務,雇主及民眾負擔的健康保險費用低於已開發國家及亞洲的對手國,如日、韓等。「調高健保費影響企業競爭力」、「疫情期間應苦民所苦」及「醫療費用成長來自浪費」都是迷思。

人口老化,淡江大學會計系副教授韓幸紋說,雖開徵補充保費對於衡平世代差異有效果,因目前補充保費費基設有上下限關係,矯正效果有效。未來費基應持續擴大,加重非薪資所得對於保費收入貢獻度,可降低較晚出生世代的健保費負擔,減緩世代負擔分配問題。

韓幸紋指出,現有健保制度面臨台灣課稅所得不等於真實所得,台灣地下經濟情況較嚴重,因採屬地主義,海外所得絕大部分沒有進入所得大檔中,甚至連經常性移轉所得、遺產與贈與、大部分土地交易所得則落在其他資料中,應將補充保險費微調擴大費基、結算及財產考量。

因此,韓幸紋建議,救健保改革應從修正補充保費收費制度著手,收費者納入財產考量或增加其他財源,定實施「家戶總所得制」或全面納入財產考量。大幅改革或現制微調,都需找出降低年輕、多眷口族群、低所得等高敏感族群衝擊。

周穎政也認為,擴大費基可以延緩費率調整週期,家戶總所得也值得嘗試。「調高保費重要,過大總額預算大餅更重要。」台灣健保面臨的所有問題根源都來自過度壓抑醫療支出,合理醫療費用成長才能分攤風險、照顧弱勢,並促進懺業轉型,創造就業機會,帶動經濟成長及發展。

韓幸紋坦言,現在救健保只剩提高費率可行,即使搭配部分負擔,也不可能將部分負擔驟然提升,但未來健保費率調整政策首先應考慮明定國內費率調整機制常漲或久漲,降低頻率應重審健保會功能及安全準備定位;降低幅度需現制微調,建議可朝中長期費率規畫或儲備基金規畫。

健保 保費 人口老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