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來,台北榮總歷經四任院長,心臟內科也換了四個主任, 曾經跟他國內出訪的54名隨行心臟專科醫師橫跨三個世代,現任北榮心臟內科主任林彥璋當時還是年輕主治醫師。有機會近距離接觸李前總統,對醫師是難得的經驗。一路的照顧過程中,最讓醫師們印象最深的則是李登輝的「自律」和「意志力」。
雙和醫院心臟科主治醫師暨病房主任邱淳志在北榮接受心臟專科訓練,他回憶,每次出訪前,李登輝辦公室會發文到北榮,再由心臟內科協調安排科內醫師,隨行醫師事先不知會去那兒,通常前一天或兩天會收到「某幾天要出勤」的通知,當天先至指定集合地點,或由專車將接到翠山莊,才會由隨扈告知行程,有時當天來回,有時待個兩三天,每次出訪都像「特務出勤」。
邱淳志說,出訪時必須搭著另一台隨行的車子跟在後面,搭乘大眾運輸時則必須坐在李前總統身後兩、三排,隨時注意他的身體狀況,至於晚上,醫師的房間安排在李前總統隔壁,24小時待命。
北榮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周睿信曾跟過四次行程,每次出去,一手提著AED,還要揹著一個大包包,放入所有可能會用到的東西,包括常見口服藥、腸胃藥、備用血壓血糖用藥、外傷藥膏、緊急用藥,甚至點滴。他說,所幸幾次出訪,緊急藥物和設備都沒用上,只有一次李登輝不小心磨破皮,「要了藥膏塗塗而已」。
35歲的陳相堯可能是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隨行醫師中資歷最年輕的一位,他2017年曾參與任務,印象最深刻的是,李前總統在行程開始時特別把他找過來,問他的名字並客氣地說:「今天麻煩你了。」 讓他意外又感動。當時李前總統已經九十五歲了,但雙目炯炯有神,身材挺拔,還是非常有精神。
早年李登輝體力比較好,常找醫師聊天,也時常勉勵年輕醫師。林彥璋回憶,李登輝勉勵他,除了醫學專業,也要跨足其他領域的知識,增加對國家社會的關懷,運用所長貢獻力量台灣;「他(李登輝)說自己雖然唸農經,但自我要求每個月要讀兩到三本不同領域的書籍」。
對年輕人的期許,邱淳志感受更深。2015年李登輝曾展開三天台東之旅,到花東、綠島參訪,最後一站來到台東馬偕醫院。因有感於偏鄉醫療缺乏,當著媒體的面對當年擔任總醫師的邱淳志說,「年輕人應該多到鄉下服務,年輕醫師可發揮更多力量為社會服務。」
一路的照顧過程中,最讓醫師們印象最深的則是李登輝的「自律」和「意志力」。
李登輝有糖尿病,糖尿病對心血管疾病是高風險因子,只要血糖波動大,疾病惡化非常快。然而,他不但身上裝著許多支架,且到生命的最後,心臟血管仍維持不錯的狀態,除了團隊悉心照料外,也歸功於他「非常遵從醫囑」。
林彥璋說,「從沒看過這樣的病人」。他說,李登輝每天扎手指4次測量血糖值,20年如一日,沒有錯過一天,甚至時間一到就會主動提醒隨扈,「量血糖的時間到了」。
而李登輝的意志力也讓醫師們印象深刻。周睿信於2014年跟隨李登輝出訪,當時李年逾九十,但演講就算一小時,中間不休息也不看稿,且能站就不坐。周睿信說,參加這些專訪演講應該滿吃力的,但李登輝都會堅持跑完這些行程,「覺得很有毅力、意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