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壞習慣害慘你的胃!看你已成了哪種「變形胃」
胃位於人體左上腹區域,它就像一個布袋,能儲藏和消化食物,彈性也很好。食物在胃的蠕動和消化酶的分解下,得到充分攪拌和混合,變成利於腸道消化和吸收的粥狀混合物。
一般情況下,水只需要幾分鐘即可被排空,醣類約需2個小時,蛋白質和脂肪需要的時間則相對較長。
我們的胃看似強大,能消化酸甜苦辣各種味道,軟、硬各種食物,但它遠比我們想像的脆弱。
胃是消化系統中最易受傷的器官,胃病在生活中是種常見病,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出現過胃脹、胃痛等不適。尤其是近年來,胃病發病年輕化,越來越多的人年紀輕輕就患上了胃病。數據顯示,19歲~35歲青年人胃癌發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
6種「變形」侵蝕胃健康
1.彈簧胃
「餓扁了」、「吃撐了」是不少上班族的飲食常態,這種飢一頓飽一頓的進食規律,使胃該休息時沒休息,該運動時不運動,而是像彈簧一樣被不斷擠壓。
餓得太久,胃酸增多,會損害胃黏膜,導致胃糜爛甚至胃潰瘍;吃得過飽,會加重胃負擔,導致胃下垂,出現消化不良。
同時,「彈簧胃」的胃內感知也會發生變化,比如,還沒吃就感覺飽了,從而影響正常進食。
2.壓力胃
現代人生活、工作壓力大,很容易觸動消化系統的神經,漸漸招來胃病。在中青年群體中,因精神壓力大導致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佔絕大多數。
胃腸道是最能表達情緒的器官,長期處於緊張和壓抑的情緒中,會引起神經調節紊亂,削弱胃粘膜保護屏障功能,造成胃功能受損,導致慢性胃病。
3.菸酒胃
聚餐時,少不了以酒助興,但酒精中的乙醇卻能對胃黏膜造成強烈的刺激,久之可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發生胃炎、胃出血。
尤其是原本就有消化道疾病的人群,更易因天寒、抵抗力下降、飲酒等原因導致胃病發作。
同時,煙草也是胃的一個勁敵。煙草中的尼古丁、焦油和其他化學物質,會刺激胃黏膜,使鹽酸分泌增加,導致胃炎或潰瘍的發生。
※ 提醒您: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4.垃圾胃
大魚大肉、油炸等高脂肪食物,會給我們的胃造成巨大的消化負擔。瑞典一項研究顯示,食用過多加工的肉類食品,例如鹹肉、香腸、燻肉,會增加患胃癌的風險。
相比水果蔬菜而言,高脂食物更難消化。一旦消化不了,就會出現消化不良或胃食管反流等情況。
5.熬夜胃
胃黏膜上皮細胞的壽命很短,平均2~3天就要更新再生一次,這個過程一般是在夜間胃腸道休息時進行的。如果經常熬夜,胃腸道得不到必要的休息,胃黏膜的修復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此外,有些熬夜的人還喜歡吃些宵夜,這些食物停滯在胃中,會促使胃液大量分泌,對胃黏膜造成刺激,易導致胃黏膜糜爛、潰瘍等。
6.藥物胃
大量臨床資料顯示,許多藥物會直接或間接地損傷胃粘膜,引起炎症和潰瘍。
比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藥物,如果不經醫囑長期大量使用,會對胃腸造成刺激、損傷,逐漸引起急性胃粘膜病變。
一份全天養胃時刻表
7:00 喝杯溫開水
可以溼潤口腔、食道、胃黏膜,促進腸胃蠕動,為進食做好準備。約100c.c.即可,以免沖淡胃酸,影響消化。最好別喝涼水,以免對胃部造成刺激。
7:30 早餐不能省
經常不吃早餐引發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的機率高達36%,還會導致低些糖、記憶力下降,增加膽結石的風險。
一份好的早餐應包含穀類、奶類、肉類、豆製品、水果和蔬菜,吃的速度不宜過快,最好持續20~30分鐘。
10:00 起身走一走
放下手邊工作休息片刻,做一些簡單肢體放鬆運動,有助早餐消化,順便喝點水和吃點水果可以補充水分、維生素、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和代謝廢物排出。
11:30 午餐補充蛋白
午餐應補充優質蛋白,比方瘦肉、魚類、豆製品等,吃飽後最好站一下,不要坐臥、蹲下、彎腰,以免壓迫腹部導致胃食道逆流。餐後不宜快走或奔跑,以免胃下垂或腹部筋攣。
13:00 睡午覺助消化
午睡約半小時可以讓大腦得到休息,多分點循環中的血液去供應腸胃道,促進營養物質消化吸收。別趴在桌上午睡,以免壓迫腹部、造成胃脹氣。
17:30 晚餐宜清淡
進食量以七分飽為佳,注意補充雜糧和蔬菜。夜晚胃腸運動減慢,如果進食大量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容易導致血脂升高、消化不良、肥胖、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19:00 散步防受寒
飯後半小時可以散散步、做做運動,但由於胃靠近腹壁,只有少量肌肉和脂肪包覆,容易受涼,所以外出記得做好腰腹保暖工作,尤其是老年人和體質虛弱者。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
你以為你很瘦嗎?這個器官胖起來,恐增加死亡機率
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醫:6纖維蔬果、床上翻滾助排便
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腸中風」放支架救命
B肝抗體消失補打疫苗? 許金川:腹部超音波更重要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腹痛就吃止痛藥,小心變慢性腸胃病!醫提醒:腸胃不好這7種食物少吃
膽結石分二種,原因大不同!醫師:長期3部位疼痛要注意
重要警訊別忽視!糞便檢查有潛血 這種腹瀉不單純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愛莉莎莎「喝油排膽結石」 醫:從未看過病人試完見效
早上這時間是最佳排便時刻!四招讓你改善便秘
上腹不適當心是胃結石! 醫告訴你如何預防治療
為何容易便秘?醫揭常見「壞習慣」絕大多數人都中
過年免不了急性腸胃炎 醫師提醒不舒服要這樣吃
醫病天地/情緒保持穩定 促進腸道健康
狂拉肚子可能不只是吃壞肚子!附加2情況當心潰傷
胰臟癌、炎分不清?內視鏡超音波助攻確診免挨1刀
腸躁症、大腸癌傻傻分不清!專科醫師提醒,3情況快就醫
脂肪肝會消失嗎?會遺傳嗎? 專家警告還在做這「7件事」小心變肝癌
60歲婦人吃幾口飯就飽 竟是腹中出現「排球大小水泡」
哪類人易患腸胃疾病?醫:一進門診就能看出特質
為什麼一吃完飯就想上廁所?《Nature》找到原因
胃食道逆流不治療成為癌症誘因!哈佛專家公布5個好習慣改善症狀
胃食道逆流長期恐發炎 睡覺面朝左等3招有助改善!
吃生魚片沾芥末殺菌? 腸胃科醫師曝「2件事沒做到」寄生蟲下肚
老翁吃柳丁噎到送醫不治 醫師提醒飯前應先做這件事
想要靠拉肚子減肥 你的腸道受得了嗎?
猜你喜歡
專家帶來天大的好消息:2025年這種疾病會消失不見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莊昕悅營養師/影響血糖的食物放後面…掌握5原則 糖友照樣嗑大餐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健檢常忽略腦血管檢查 醫:50歲以上民眾要做
長期頭暈千萬不可輕忽 合併8大症狀可能患重大疾病
40歲以後如何防止血管硬化?醫師分享6撇步讓血管變年輕
重訓盛行 姿勢錯誤 退化性關節炎患者飆升
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醫:6纖維蔬果、床上翻滾助排便
男生脫褲後嚇傻人?泌尿科醫曝這款驚嚇度5顆星:只能剁掉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數羊、睡八小時都NG!日本醫學教授破除七大「睡眠迷思」
乾癬纏身被辭職 接受生物製劑治療重生
一天追完50集韓劇!30歲女眼前一片黑影 確診飛蚊症
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
輕熟女成月亮臉!3個月飆胖16公斤 北榮搶救腦內風暴
一天放幾次屁正常?胃腸科醫師:不放屁才要當心!5建議觀察
發脾氣就是不理性?行為學家解析「憤怒的10 種成分」:那些躲在怒氣背後的真實情緒
1歲半童95%燙傷「皮膚都掉到地上」經歷50次手術仍笑口常開
60歲血壓忽高忽低 這原因讓他按時服藥無效
女運將腳痛4年醫不好 竟是跗骨隧道症候群作怪
退化性關節炎年輕化 醫師:好發年齡提前至4、50歲
下肢「1徵兆」恐是心臟衰竭!醫:初期症狀難發現
鞋頭要有寬度和翹度 治療師教你7原則選對鞋足安心
急性腦中風快打119協助送到對的醫院!醫師提醒:就醫前要記住的三件事
阿嬤用雙磷酸鹽類藥物治骨鬆 一轉身兩大腿竟骨折
打呼易增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醫教側睡等6招助改善
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腸中風」放支架救命
顏面神經麻痺跟中風怎麼分?三大徵兆看分明!醫師:及早治療助恢復
近9成的準洗腎病人有「這病」! 但絕大多數人都無感
你以為你很瘦嗎?這個器官胖起來,恐增加死亡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