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3顆地瓜,他的脂肪肝輕度變重度!營養醫學博士點破脂肪肝最大迷思
我的老病人賴先生定期來門診追蹤健康狀態,這回透過腹部超音波檢查時,發現他的脂肪肝愈來愈嚴重,從一年前的輕度脂肪肝演變為重度脂肪肝!接著再看他的驗血報告就找到答案了,他的總膽固醇為285mg/dl、三酸甘油酯(所謂的中性脂肪)高達560mg/dl,換算了一下他的BMI約為28,正想問他日常飲食是否有控制,他問道:「劉醫師,我為了養生,每天都吃3顆地瓜,這樣子有影響嗎?」
絕對有影響!地瓜雖是富含膳食纖維的養生植物,但是熱量不低,一顆中型地瓜熱量約90大卡,3顆就有270大卡,如果缺乏運動、又不限制主食,照這樣吃法,難怪更肥胖,當然連帶影響脂肪肝的變化。
常見的脂肪肝成因,包括肥胖、熱量攝取過多、長期大量飲酒、蛋白質或維生素缺乏所導致營養失調、糖尿病控制不良、血脂肪過高、慢性C型肝炎、藥物、或是懷孕末期等等,都有可能產生脂肪肝。其中,以肥胖引起脂肪肝的患者佔最大多數,其次是糖尿病患者。
正常肝臟脂肪含量約佔肝臟總重量的3~5%,如果超過5%以上,就稱為脂肪肝,在這樣的情況下,肝臟中的脂肪細胞充滿在肝臟細胞中,逐漸影響肝臟細胞的解毒功能。此外,因為許多油脂累積在肝臟當中,會造成自由基攻擊,產生大量的過氧化脂質,逐漸影響肝臟這個身體最大解毒器官的功能,久而久之可能發展成所謂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和飲酒所造成的脂肪肝一樣會發展成所謂的纖維化或者是肝硬化,甚至也有可能演變成肝癌。
治療脂肪肝不能單靠藥物,必須找出原因,若是酗酒造成,就得戒酒;若是糖尿病或血脂肪過高,就要控制血糖及血脂肪;如果是體重過重,就要均衡飲食和運動;因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而引起的脂肪肝,通常在肝炎治療後,脂肪肝也會自然消失。
若能成功減重,則脂肪肝的情形大多都能隨之改善,但要注意的是,如果快速減重而蛋白質攝取不足,則有可能反而加重脂肪肝的病情。這也說明了為何有些人明明瘦瘦的,居然也有脂肪肝,正是因為蛋白質攝取不足,無法解離肝臟中的脂肪,而使得許多身體的所謂中性脂肪就會儲存在肝臟內。因此,蛋白質的足量攝取對於預防及改善脂肪肝均至關重要。
我提供賴先生運動處方、營養處方、以及生活調理建議,並囑咐他務必減重,但切忌快速減重。經過半年的努力,賴先生的脂肪肝已從重度降至輕度,體重也減輕許多,三酸甘油酯指數也降低一大半成為250mg/dl,相信只要他再繼續加油,脂肪肝定有機會可痊癒。
延伸閱讀:
乳癌9成以上是後天!護理師、空姐都是高危險群...妳一定要戒掉的6個壞習慣
●作者簡介_劉博仁 醫師
現任:菁英診所功能營養醫學門診主任醫師、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營養醫學門診主任
經歷:台灣營養醫學推廣協會副理事長、弘光科技大學營養系暨營養醫學所兼任助理教授、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澄清綜合醫院中港院區耳鼻喉科主任
劉博仁醫師功能營養醫學部落格 劉博仁醫師基因功能營養醫學專家粉絲專頁
推薦閱讀

良醫健康網
不須道聽途說,由醫師們推薦出來的好醫師,是民眾最渴求的資訊。讓好醫師被看見,讓民眾心裡對於白色巨塔高牆的恐懼減除,有更正確的醫病觀念,是《良醫健康網》不變的初衷。
良醫健康網: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
良醫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bwhealth/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婦人咳嗽1年不止 竟是4公分魚刺卡支氣管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醫揪「常被忽略的傷胃習慣」,睡覺姿勢也有差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脾胃虛百病生!脾胃不和,臉上4徵兆可看出
肚子痛掛急診我該跟醫師怎麼說?十大重點訊息幫助醫師快速判斷
肚子痛發生在各部位的原因不一樣 醫教分辨不同部位的腹痛
半夜肚子痛是怎麼了?醫師解析這三種問題最常見
胃酸過多、腸胃炎怎麼辦?專家教應急措施化解3大腸胃問題
沉思者排便法助改善便秘,醫教簡單6招順暢通行!
常態性拉肚子 當心潰瘍性結腸炎
瘦子也有脂肪肝!別再怪罪油脂,它才是主因!專家建議遠離脂肪肝最佳方案
短時間吃大量生魚片壽司 醫:這幾類人千萬不可!
全台瘋鮭魚吃到飽 營養師提醒:生食吃太多影響腸道健康
鮭魚團注意了!女童愛吃生魚片 肛門拉出260公分絛蟲
全民吃鳳梨 醫師提醒幾類人酌量食用避免不適
現代人腸胃差都是被吃壞的! 醫列「8大傷胃食物」...你常吃哪樣?
不停打嗝4招改善 醫:持續太久恐為這些疾病警訊!
腸胃炎腹瀉喝運動飲料反害脫水!專家揭正確做法
血便不一定是痔瘡!便祕突緩解也可能是腸炎警訊
專家帶來天大的好消息:2025年這種疾病會消失不見
男子挺台灣鳳梨大口吃 鳳梨卡食道差點窒息緊急就醫
你以為你很瘦嗎?這個器官胖起來,恐增加死亡機率
便秘拖久腸潰瘍恐要命?醫:6纖維蔬果、床上翻滾助排便
高血壓男劇烈腹痛急送醫 患「腸中風」放支架救命
B肝抗體消失補打疫苗? 許金川:腹部超音波更重要
拉肚子變瘦是因排掉宿便?醫:當心「代誌大條」
愛吃5食物恐讓胃食道逆流加劇!餐後1動作助緩解
改善便秘、排解毒素 必知4大類膳食纖維資優生!
腹痛就吃止痛藥,小心變慢性腸胃病!醫提醒:腸胃不好這7種食物少吃
膽結石分二種,原因大不同!醫師:長期3部位疼痛要注意
猜你喜歡
控血糖先吃菜再吃肉?專家揭正確進食順序:大部分人都做錯
7種大便型態代表什麼?醫:4種情況要當心,盡早就醫
痛風不能吃豆類製品?醫:限錯飲食對控制尿酸沒用!真正不能吃的是這些
如何讓大腦得到高效休息 腦神經科醫師給出這個建議
常嗆到是肌少症警訊!復健科醫一招讓口咽喉部肌肉更有力
女連忘密碼2日憂患「年輕型失智」 精神科醫師這樣說
女友下體狂流「寶可夢」般墨綠色液體 男聞味道瞬間崩潰
脾胃虛百病生!脾胃不和,臉上4徵兆可看出
抗氧化、降脂又保肝 中醫教你不知道的陳皮吃法
小便顏色混濁、泡泡多…有問題嗎?7種尿液健康狀況,一次詳解
洗髮精加水稀釋用更久?皮膚科醫揭「可怕下場」
手抖、行動慢…恐罹巴金森氏症,一張表自我檢測
武則天養顏抗老第一方 中醫教你用西紅花降血脂
全台九萬人正在洗腎!日常一方式加速排除尿毒素
走另外一條路線回家…打破習以為常讓大腦更靈活!保持睿智的5項生活小事
別小看PTSD 太魯閣號事件 醫師:這三類是高危險群
清明節前後最容易犯春睏 中醫建議多吃2食材解疲勞
不只用在燒菜做飯!中醫教你生薑的防病藥茶方
2名6歲童發燒腹瀉!原來都有養小烏龜 真相大白了
快測量頸圍!男性>43、女性>38公分小心罹一疾病
高血糖引起肌肉不自主抽動!糖尿病診斷4標準,2項符合即確診
太魯閣號事故災難 醫師:勿傳遞傷亡者片斷故事博關注
84.5%國高中生睡眠過少 就寢、喚醒前父母先做這些事
肚子痛發生在各部位的原因不一樣 醫教分辨不同部位的腹痛
40歲男為帕金森氏症所苦 深部腦刺激術助恢復生活
閃到腰9成可自行好轉 復健科醫提醒3情況盡速就醫
4歲男童右側腹股溝發現鼓起未就醫 1年後疼痛不適
從眉毛竟可看出有沒有「免疫性疾病」!中醫師從7種眉型判斷你的身體健康
容易怕冷又怕熱恐是糖尿病徵兆! 身體「3個非典型症狀」也要注意
你又胃食道逆流了嗎?醫揪「常被忽略的傷胃習慣」,睡覺姿勢也有差
喝綠茶、咖啡改善中風早逝風險? 醫:須定期服藥回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