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伴有多種代謝異常的疾病,因此會有很多併發症。如視物模糊;四肢自發性疼痛、麻木感、感覺減退;足部潰瘍、指端壞疽等病足;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病等,而這些慢性併發症也造成糖尿病人死亡之主因。
病程越長,併發症可能越多,危險也更近一步,因此,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基本離不開「控糖」這一點,而一些「想當然」的控糖誤區,則可能成為病情好轉的最大阻礙。
1、空腹血糖正常≠沒有糖尿病
很多人測血糖,都只是測一下空腹血糖,但實際上,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都是糖尿病診斷及病情監測的重要指標,二者可以互補但不能相互替代。
若只查空腹血糖,不僅會遺漏一些處於糖尿病臨界值的患者,也就是糖前期患者,也不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病情,減少併發症。
相關研究發現,餐後高血糖會增加糖尿病患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危險,也會加速視網膜病變的發展進程;此外,餐後高血糖還是大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因此,除了查空腹血糖,糖尿病高危人群還應主動要求查餐後2小時血糖。
提示:
糖尿病指標:空腹血糖≥7.0 mmol/L,餐後2小時血糖≥11.1 mmol/L。
糖尿病前期指標:空腹血糖:6.1--6.9mmol/L,餐後2小時血糖:7.8--11mmol/L。
測血糖注意事項
① 測血糖一般選擇前4個手指指肚的兩側,避開中間的位置,指肚和指尖中間位置經常會用到,扎中間容易感染,而且兩側神經分佈要少一些,能減少痛覺。
② 扎出的第一滴血不能採用,避免有誤差。
③ 取血完之後用棉花棒按壓住取血位置三分鐘。
2、治療後血糖正常≠糖尿病被治愈
對於糖前期患者,通過積極的生活方式干預,有逆轉糖尿病的可能;但對於確診的糖尿病人,即使病情較輕,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血糖降至正常範圍,也不能認為糖尿病被治愈。
以目前的醫學技術,糖尿病還沒有根治辦法,只能控制疾病,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及發展。
而且糖尿病的治療核心不僅要重視血糖指數,更要預防糖尿病的各種併發症,如: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腎病等等。
因此,即使血糖達標,仍不能高枕無憂,還要定期監測血脂、血壓、糖化血紅蛋白、視力等指標,並堅持合理的飲食控制、規律的體育運動。
3、降血糖≠血糖越低越好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高了的確不好,但是血糖過低也很危險!
當糖友血糖低於3.9 mmol/L 時,就會出現如飢餓、出汗、手抖、頭暈、心悸、眼前發黑等低血糖症狀,如果這個時候不及時補充糖,輕者出現頭昏眼花、四肢無力;嚴重時會引起大腦功能障礙,導致意識恍惚、抽搐驚厥,甚至昏迷死亡!
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應控制在4.4 ~7.0 mmol/L,但需注意,根據不同的病情,控糖指數會有差異,應該謹遵醫囑。
4、血糖降得快≠藥物效果好
糖尿病人一直將「血糖」視為大敵,一經發現血糖升高,恨不得立刻降下來,也因此把血糖降得快與否,作為降糖藥好壞的評判標準。
殊不知,血糖降太快,會帶來較大的風險:①視物模糊②損傷腦細胞③低血糖反應④心肌梗死。
所以,治療糖尿病一定遵照醫囑,不要隨意增減藥物或者添加一些療效不清、劑量不詳的偏方等,以免血糖不穩定,甚至發生低血糖等風險。平穩降糖、監測病情、及時調整用藥才是正確的。
5、用胰島素≠病情嚴重
部分糖尿病患者認為注射胰島素等同於病情嚴重、已經沒有藥物可以控制了,想當然認為打胰島素是控製糖尿病的最後一招。
事實上很多初發的糖尿病患者也會使用胰島素治療,而且部分患者注射胰島素後還可以換回口服藥治療。
而且糖友及時使用胰島素不僅可使血糖控制及早達標、減少遠期併發症,還有助於保護殘餘的胰島β細胞功能,從而延緩糖尿病的發展進程。
所以胰島素注射並不代表病情已經「無可救藥」,只是醫生根據個人血糖水平和身體情況提出的不同治療方式,患者不必過於恐懼與憂慮。
6、清淡飲食≠不吃葷
糖尿病也算是「富貴病」,因此很多人在確診後醫生都建議要「清淡飲食、多吃粗糧、控制主食」,但在貫徹這一建議時,有些人用力過猛,不吃葷食、不吃主食、頓頓粗糧。
要知道動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質是人體所需優質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各種氨基酸、維生素等,也非常容易被人體吸收,若是長期吃素,會導致營養不良;
另外,主食是運動、代謝等生命活動能量的主要來源,長期不吃主食,能量供應不足,容易降低人體抵抗力;
雖然膳食纖維對控制血糖有利,但若是頓頓吃,會增加腸胃負擔,影響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吸收,不利於胰腺功能的恢復。
建議:糖尿病人吃肉應選擇魚類、禽肉類,每天40-70克;每餐主食量最好保持在75-100克,可以根據身高、體重、運動情況調整;要粗細搭配,每天粗糧占主食的比重不要超過1/3。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