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受傷無力擰毛巾 醫師建議這手術讓他重新有力
一名47歲男性愛健身,日前因車禍右手撐地,返家後竟連擰毛巾、開門手腕都會劇痛無力,吃藥復健均不見效,經骨科醫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右手三角纖維軟骨撕裂,建議採取腕關節鏡微創手術。術後症狀明顯改善,外觀也無明顯疤痕,預計經過復健治療半年後重返健身房。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部醫師賴禹呈指出,根據臨床經驗,約有兩成急診患者因車禍、運動傷害、負重工作或跌倒造成手腕外傷,但部分患者在事發當下手腕並沒有明顯痛覺,直到手腕疼痛持續兩周以上,且出現酸脹、無力感、握力減低、手腕扭力變差等,以致擰毛巾、轉開瓶蓋、打球都感覺受限,才會赴醫接受進一步檢查。
他說,三角纖維軟骨是穩定腕關節的重要結構,位於腕關節的尺側,是由一群韌帶及纖維軟骨所組成,猶如一張彈簧床墊支撐起腕骨,確保手腕旋轉時尺骨不會滑脫,但因韌帶與軟骨的結構無法顯現於X光影像,需要進一步透過核磁共振檢查,故容易發生延遲診斷與治療的情形。
賴禹呈說,過去治療三角纖維軟骨撕裂,是透過傳統開放性手術,採取由外而內的方式,打開8至10公分的傷口,將關節囊與韌帶分離後,再處理關節內患處,但此舉恐延長韌帶癒合時間,也增加感染與關節沾黏機會。
因相較於膝關節與肩關節,腕關節的空間更狹小且結構複雜,經由腕關節鏡微創手術,透過4至5個精準定位之0.2公分傷口,將內視鏡與器械經肌腱韌帶間的縫隙進入關節腔,可大幅降低軟組織的破壞與沾黏,術後需要護具保護固定4至6周,並搭配復健治療。相較傳統開放性手術,大幅縮短癒合與復健時間。
賴禹呈提醒,手腕外傷無論骨折與否,常合併三角纖維軟骨受傷,當手腕靠近小指頭處感到疼痛,就需提高警覺,以免錯過3個月的治療黃金期,可能造成手腕活動角度受限、疼痛無力或創傷後關節炎等後遺症。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久坐腿麻反覆發作 醫師:可能有其他潛在疾病跡象
3技巧+3密碼 助長輩開心動起來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頭痛醫頭很NG 這類頭痛問題出在脖子
喝可樂易骨質疏鬆?老了才補鈣無效?搞懂5個常見骨鬆QA
打玻尿酸、PRP只適合早期關節炎 2招降低膝蓋負擔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天氣濕冷關節容易痠痛?日本專家激推2類抗寒食物
鍛鍊肌力讓膝關節勇健 簡文仁教你最有效的抗阻力運動
手腕無力、扭力變差!骨科醫師提醒:可能是三角纖維軟骨撕裂所致!
久坐腰痠背痛?日本骨科專家授10秒舒緩法在家跟著做
醫病天地/3C族防烏龜頸 謹記三原則
神經阻斷術配合脈衝射頻治療 免開刀治好坐骨神經痛
骨鬆患者別怕惡化不敢運動! 物理治療師:試試這3動作
天冷易落枕 復健科醫師提醒:一周以上未好轉速就醫
10天擺脫膝蓋痛!不開刀、手術,不日本治療師教你:4種伸展髖關節方法
軟骨修復一次搞定!他開心重返球場、重拾騎車樂趣
寒流來襲!擔心肩膀不舒服?6個禦寒小物不可少
醫病天地/中風失能 半年內最佳復健期
七旬婦換人工膝關節解痛 竟鬧到急診室抽關節積血
年輕人膝關節卡卡!異體半月軟骨移植手術治療新選擇
下背痛全身僵直 體育師罹脊椎小面關節炎
醫病天地/日扛米袋上下樓 不到50歲退化性關節炎
輕忽腳跟痛 當心長骨刺
小孩W型坐姿免驚 不影響髖關節發育
坐骨神經痛就是長骨刺?要開刀嗎? 初期症狀像腰痛!日常5個動作要少做
治療師的親身經驗:簡單做到一件事 就能避免膝蓋痛
「矮、駝、痛」小心骨質正悄悄流失! 醫師教日常如何自我察覺骨鬆
大拇指外翻變形避免「削足適履」醫師建議及早治療
遊走各大醫院求助不明髖關節疼痛 竟是轉移性骨腫瘤
猜你喜歡
噁!67歲男後腦長巨大粉瘤 醫生花3天擠完「蛋沙拉膿液」
最燒錢的病!有鮪魚肚要注意 醫曝「6飲食習慣」會害腎出問題
眼周長小顆粒怎麼辦? 皮膚科醫師告訴你解決辦法
8千萬人曾發生腦中風! 解剖「 大腦各部位急性中風症狀」...小心慢性致殘
手癢擠痘卻雙肺感染險喪命 醫:危險三角區勿擠
低密度膽固醇越低越好?該用藥物保養心臟健康嗎
吃蔬果助順暢,醫師點名這些水果更難消化
生活中哪些動作很傷膝蓋?4種不良動作超傷膝
喉嚨痛不一定是感冒!耳鼻喉科醫:幾種喉嚨痛別輕忽
寒流席捲機車通勤族 心臟科醫師透露禦寒小撇步!
他停止呼吸心跳近1小時 大千醫護救回彷如重生
天冷特別容易便秘?9大原因曝光!不是多吃菜就好
為什麼腳跟總是反覆龜裂、粗糙?醫曝愛做2件事惹禍
「踮腳尖」好處多!在家就可以做的三款運動,遠離肌少症還能排濕氣
7月大女嬰吞洗衣球急送醫 醫:洗衣球像糖果小心誤食
天冷防猝死!1分鐘檢測你的護心指數
他看牙診療一半臉上被滴「濕黏液體」 真相曝光氣炸了!
溫差比低溫更要命! 6大心臟病發病原因...你中幾個?
詭異!雲嘉上午10人猝死 醫師:溫差遽變最危險
寒流來襲發熱衣夯 醫師:這4種人可能愈穿愈癢
便便好臭是腸道警訊? 出現「3形狀、4異色」小心身體快壞了
沒曬到太陽就不會變黑?醫:太熱也會產生黑色素
打玻尿酸、PRP只適合早期關節炎 2招降低膝蓋負擔
影/48年最冷寒冬 氣溫降1度心肌梗塞住院上升4%
冬季皮膚乾癢抓到破皮流血! 常做「4行為」小心癢爆...你中了嗎?
打鼾是身體警訊 十大死因九項與此有關
回溫隱憂…全台猝死案拉警報
吃到沒熟的豬肉會怎麼樣? 恐怕不是拉肚子而已!醫曝「驚人下場」
天冷血管緊縮血壓易飆升 慎防5種心血管疾病發作
喝可樂易骨質疏鬆?老了才補鈣無效?搞懂5個常見骨鬆QA
宜蘭2老人睡夢中猝死床上 醫師提醒寒流該注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