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進出復健科接受治療的背痛一族可能曾經歷或聽聞,原想紓緩疼痛進行牽引治療,但怎麼拉都沒效,甚至症狀惡化,無法從牽引床起身。其實這並不是牽引治療無效,而是沒有對症下藥,台灣物理治療學會提醒,因長期姿勢不良、不運動造成的慢性下背痛,無法透過牽引治療改善,反而更應透過運動訓練核心肌群,強化身體支撐力。
衛福部食藥署為了民眾就醫安全,近日在臉書粉專分享宣導海報,提醒進行牽引治療的民眾在治療中若感到不適,必須立即告知在場的物理治療師等醫療人員。台灣物理治療學會理事宋宏謙表示,藉此希望進一步提醒民眾,重視高效能物理治療,不可過度被動依賴物理治療儀器,儀器僅適用於急性發作期,平時不運動,訓練小肌肉群支持身體重量,慢性疼痛是不會進步。
據健保署西醫門診醫療費用前十大疾病統計,脊椎病變與背痛求診的人數僅次於上呼吸道疾病和腸胃疾病。宋宏謙指出,國內大部分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因應健保支付制度,所執行的下背痛物理治療多為套裝式的熱療、電療、牽引,一經開始治療就停不下來,造成下背痛患者採用被動心態應對其下背痛,也浪費健保資源及醫療人力。
其中,腰椎牽引是下背痛常見的保守被動治療方式,對於常進出復健科接受治療的患者並不陌生。宋宏謙說,腰椎牽引治療是利用兩條綁帶固定腰部,透過儀器提供縱向拉力,鬆開關節間隙,使發炎神經根、緊繃的肌肉得以暫時解放,對脊椎椎孔間隙變小的患者,如椎間盤突出、骨刺等壓迫到神經根,牽引治則有助於緩解神經被壓迫所產生的疼痛與下肢麻木。
但對於姿勢不良或長期不運動,因中軸穩定肌肉弱化,增加筋肉骨骼負擔患者而言,盲目牽引只是低效、低價值治療。宋宏謙表示,此類患者容易因身體保護性收縮,產生慢性下背痛,若此時外力硬拉筋肉骨骼,恐造成症狀惡化,甚至就曾有患者因此痛到無法從牽引床上起身。
宋宏謙呼籲,脊椎牽引要有療效,根據世界各國的下背痛治療指引,應由物理治療師詳細評估下背痛個案後,確定該型態的背痛,適合使用脊椎牽引治療,才能得到好的療效果。熱療、牽引、電療、徒手治療僅在急性期輔助,提醒需向物理治療師學習合適運動治療,才是符合以價值導向的下背痛物理治療方式。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