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逛Ikea、大聯盟露奶 醫最崩潰「中二病」年輕化
眼球經濟、網紅時代到來,越來越多人大膽選擇極端方式奪取點閱率,資深演員李興文的兒子李堉睿全裸大逛Ikea,將影片上傳Youtube、女網紅在美國大聯盟賽場當眾露奶。精神科醫師說,這些行為都是自戀人格作祟,他們為了得到目光,不在意回饋是正面或負面評論,更可怕的是,網紅時代讓「中二病」有年輕化趨勢,越來越多孩子自大又自我主義。
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以心理學而言,每個人都會有自戀成分,過分自戀就會演變成自戀人格,也就是俗稱的「水仙花性格」,自以為是眾人焦點,享受透過裸露,被更多人注視的滋味。尤其在網紅時代下,更是給予這些人得到注視的機會,為了抓住他人目光,願意花招百出,甚至連性愛鏡頭都能公諸於世。
楊聰財說,自戀人格者之間會互相比較,在「你敢我也敢」的競爭關係中,不僅可能會激發更多自戀人格者出現,每次奪目的手法也會越來越極端。在門診中,曾遇到一名年輕的自戀人格者,因其不再是目光焦點,竟開始出現睡眠障礙、情緒障礙,甚至透過自殘方法,炫耀傷口換取他人關心,彷彿又回到世界中心。
擁有嚴重自戀人格的網紅更會影響觀看孩子的心智發展,馬偕醫院兒童青少年心智科主治醫師臧汝芬說,雖然沒見過青少年為求點擊暴露身體,但她明顯發現,判斷力不夠的小孩基於好奇心追網紅,有些錯誤示範「洗腦」孩子,誤以為長大照做會出名,自戀人格的孩子不僅越來越多、甚至年輕化,國小五、六年級的孩子就非常叛逆,甚至愛誇耀自己、不謙虛。
楊聰財認為,人需要適度自戀,多元化社會也允許創意存在,但人與其他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道德感」,自戀人格不僅可能影響人際關係,更可能有觸法之虞,創意應建立在道德底線之上;臧汝芬也呼籲,網紅具有社會責任,不能隨心所欲,避免影響孩子認知發展。
若是身旁就有自戀人格者,楊聰財建議,親友可先給予其肯定,表揚願意表現的勇氣,再提醒對方注意不要過猶不及,不然可能引發問題,進而造成社會反感或可能觸法,並鼓勵其朝其他方向表現,若喜歡展示身體,還是可以選擇以正式的藝術管道展現。
延伸閱讀
同類文章
睡前總想吃東西?有5狀況,小心非單純嘴饞而是「夜食症」
晚上總是睡不好?建立這些良好習慣助你一夜好眠
失眠別急著吃藥 行為治療助好睡
台灣孩子越來越不快樂 兒少生活滿意度再創新低
晚上失眠怎麼辦?美國睡眠醫學學會點名14個提升睡眠品質的方法,讓你不再夜夜數綿羊
求職超過3個月沒著落陷憂鬱 專家3建議甩負面情緒
全台深夜狂搖震出焦慮感 醫師給5個字助心安
晚上容易醒,白天又更想睡?小心已中睡眠4大陷阱
做家事有益身心 醫研究:男性投入家務可降低自殺率
發現自己精神出軌怎麼辦?心理師3招解套:自我坦承是關鍵
捨不得丟別以為是念舊! 醫:「儲物症」應就醫治療
只要碰到乳房就覺得噁心、沮喪? 小心你是罹患「悲傷乳頭症候群」了
天寒竹縣再增2人猝逝 身心科患者多出2成
男友患「睡眠性愛症」讓她好困擾 半夜粗暴求歡隔天沒印象
產後憂鬱釀憾事 醫師建議家人分擔與陪伴就醫
曬恩愛看太多? 醫:情人節到來恐懼症患者增加
情緒勒索無所不在!家人、伴侶、老闆同事、同儕朋友,常見4族群你遇過幾種?慣老闆金句引熱議
求好眠?精神科醫:睡前少喝酒、抽菸、滑手機
明天開工睡不著怎麼辦?醫解析失眠問題的3大癥結
改善心理的不安 醫:把握今天好好過 過度假設只會引來恐慌
失眠怎麼辦?醫師教5種「晚安瑜伽」,讓你改善睡眠品質、睡得更香沉!
12個孩子中有6個患思覺失調症 一部解開遺傳祕辛的家庭調查史
連假9天有沒有賭上癮? 3個現象觀察自己
狂洗手、頻檢查瓦斯開關是強迫症?精神科醫解答
年節熬夜小心加速衰老、猝死! 醫揭「黃金睡眠時間」:不一定要滿8小時
心痛如膠痕,不是一次就能清乾淨!反覆細膩的諮商對話才能讓心恢復
躺上床秒睡是睡得好?專家:晚上秒睡、白天疲累當心睡眠出問題
心因精神性疼痛 一遇挫折就發作
李靚蕾指王力宏「性成癮」,花心和性成癮的差別?心理師:多與童年有關,嘗試控制人生!
頻繁頭痛、腸胃不適 可能與「人際相處」不佳有關
猜你喜歡
體內濕氣是什麼?中醫師教你三焦排毒除濕,吃這些活血利水食物可緩解
猴痘擴散多國!有哪些症狀?如何傳染? 詳解「感染症狀、傳播途徑、預防方式」:也有無症狀者
你真的會量血壓嗎?1張圖教你正確測量血壓,測量前30分鐘不能吃「1食物」
美睡眠醫學會警告「睡前喝5飲品」恐讓整夜睡不好!白開水也在內
怎麼減肥都瘦不下來?四肢瘦但肚子卻很大?醫:當心是隱性肥胖,做好5招擊退內臟脂肪
漱口水刷牙前or刷牙後?牙醫師:多數人都用錯時機了,正確潔牙順序該這樣做
老花眼怎麼辦?如何保養?會得其他眼疾嗎?眼醫教用眼關鍵!
吃肝補肝?認識肝臟10個作用 想要護肝排毒該吃什麼、哪些不該吃?
肩頸疼痛懷疑確診?確診簡單2招拉筋 舒緩肩頸不求人
省兩千!6500劑黃熱病疫苗將屆效5月開放免費施打
糖尿病吃降血糖藥卻導致泌尿道感染?醫師告訴你該如何避免
每天晨跑10公里竟罹癌病逝! 醫師:晨跑前要看空品
腎友不再暗沉 洗出亮麗人生
巴金森病蜜月期可以被延長?專家分享1關鍵 避免異動症、斷電現象提前報到
《高血壓》期刊研究顯示吃對蛋白質方式 可降低66%高血壓風險
你被大腸癌盯上了嗎?醫:出現6大警訊要注意,5大族群要當心!
常常便秘怎麼辦?成因有哪些?營養師教你從日常生活養成8個好習慣,讓便秘不再找上你!
糖尿病有機會不吃藥?醫師詳解何謂減重手術、哪些人適合及其後遺症
久咳不癒,中醫師教先判斷乾咳、熱咳、冷咳…4種茶飲緩解不適
忽略高血壓 40多歲科技經理腎萎縮須洗腎
疫情間少動姿勢不正易脊椎側彎 可做3式運動延緩惡化
只計算卡路里熱量就能讓你持續有效的減肥嗎?減重醫師點名計算熱量常見4誤差
急性腦中風做對兩件事 降低腦損傷與失能打119送醫、讓可決策者同行
孩子抽搐 病毒性腦炎、熱痙攣怎麼分辨?
異位性皮膚炎用藥穩定 才不會「疫」起搗亂
春夏交替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 醫:潤膚保濕有助改善
遠離壞膽固醇!國內最新臨床指引公布 超標指數再加嚴
女性沒月經也有慢性下腹痛 物理治療可減輕疼痛
室內空氣品質差 與肥胖大有關係!台大醫:揮發性有機化學物質影響最大
長針眼怎麼辦?醫:同處反覆出現小心惡性腫瘤,6招有助改善
老婦腹痛但因疫情不敢住院 病情加劇發現罕見小腸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