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輕父母遇見孩子拒絕上學,經常手足無措。萬芳醫院精神科醫師張勝傑表示,這是所謂的「拒學症」,並不是精神疾病,而是學生在面對家庭及學校壓力時,呈現出來的行為問題,且經常伴隨著焦慮、憂慮等情緒困擾。
張勝傑表示,研究指出約有1至5%的兒童有「拒學症」,男女比率相近,可能發生在任何年紀,尤其好發在剛進入新的班級或學校或過完寒暑假。
張勝傑說,出現的症狀包括孩子會以各種身體不適的理由遲到或請假,或在校提前要求返家休息;口頭上抗拒上學、發牢騷或哭訴、生氣,當一早被強迫起床上學時,威脅自傷或以肢體、言語攻擊家人等;性格上變得退縮自閉,與同儕關係漸行漸遠,甚至有的沉迷上網,造成日夜顛倒、生活作息混亂。
拒學症的發生原因有很多,張勝傑表示,包括因為憂鬱而導致沒有上學的動機,由於恐懼或過度焦慮而不敢上學;有人是因為畏懼社交、被同儕霸凌、排擠,害怕上學面對人群;也有人因舷學習障礙、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問題,導致學習成效低落而不想上學,還有部分個案是因為過度沉溺於課外活動。
張勝傑說,拒學只是孩子社會適應困難的一個縮影,拒學持續時間愈長,回到學校的阻力愈大,還可能進一步造成學業成就低、家庭衝突及人際疏離等問題,因此家長不該抱持著「長大就好了」的心態,而應該與學校建立密切的溝通管道,積極尋求專業協助,才能避免問題惡化。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