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台南巿的58歲蔡女士,去年初時與妹妹到台東旅遊,回到家後覺得好像感冒、發燒、全身倦怠、昏睡,到附近的診所看醫生,以為是流感,但跑了2、3家診所病情未見好轉,有次上完廁所後,回到床上一躺竟昏睡不醒,先生發現不對勁趕緊叫救護車送醫。
醫生說腦積水很嚴重,建議要開刀(第一次開刀),其間做抗生素治療、退燒藥,但蔡女士四肢變得非常僵硬,甚至還不時出現痙攣,過了5天高燒終於退了,再觀察3天家。
沒想到回家3天後,蔡女士又開始發燒,再度陷入昏迷,當時醫生說她昏迷指數只剩3分,還做腦部、脊髓液、核磁共振等,確定還有腦積水,但還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所以先處理腦積水(第二次手術),那時候高燒不退,發燒到40多度,醫生說可能是結核菌引起,住院治療35天。
結婚30年的先生說著「每次進加護病房看到太太,忍不住哭出來,很絕望。」病情沒有好轉,跟太太的二姐討論,轉往大林慈濟醫院找神經外科陳金城醫師治療。
陳金城說,根據流行病學統計,結核性腦膜腦炎的發病高峰期在1至3歲間,像蔡女士這種成年人發生的結核菌腦膜炎併發水腦症比較少見,若未及時施予抗結核與減壓治療,腦傷後遺症將難以評估,將導致視力、智力、語言與活動力全受損。
經過半年的治療及恢復,蔡女士已可行走、做家事。很感激陳金城副院長讓她重獲新生,「看見未來。」
編輯推薦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