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健保給付太低 有醫院支氣管鏡檢測儀器壞了卻不願修理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退休力/ 健康準備

投資老後健康 體力體態都變好

學員黃惠芳(前左)與翁紹芬(前右)做分腿蹲登階運動。圖╱施又慈攝影
學員黃惠芳(前左)與翁紹芬(前右)做分腿蹲登階運動。圖╱施又慈攝影

聽健康

00:00/00:00

「每周跟著老師運動,不只體力、身形變好,提升了自信心,也交到幾個朋友,會私下聚會。」68歲的黃惠芳分享參加聯合報退休5力「強肌運動系列」課程後,得到身心靈全方位滿滿的收穫。她接下來打算再報名「拳擊體適能」,跟著老師、學員繼續投資老後健康。

運動教練田玉笛表示,獨立自在生活對中高齡族群十分重要,運動能改善生活所需的基礎身體能力,包括心肺耐力、肌力、肌耐力等。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中高齡族群最好每周從事150分鐘的中高強度有氧訓練、1至2次的肌力訓練,以及其他可訓練爆發力、柔軟度、平衡感、敏捷反應等能力的綜合體適能。

對此,聯合報針對中高齡族群設計一系列體適能課程,包括著重心肺訓練的登山、健走、著重肌力訓練的壺鈴等,吸引許多民眾踴躍報名。

專業老師指導 安全有效

黃惠芳表示,過去她無運動習慣,且時常加班,作息不正常,導致體力、精神不佳,3年前退休決心要好好運動,但自己運動又容易偷懶,因此拉了2個妹妹一同報名聯合報運動課程,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不僅可安全、有效運動,也培養運動習慣。

最令黃惠芳印象深刻的是「登山訓練」,透過負重反覆登階等動作,訓練全身心肺與肌力,增加下盤與關節穩定性,「我以前爬梯都很喘、很累,但上完課後,現在覺得腳步輕鬆,且背脊挺立,腰圍減少,整個人變得很有自信,學員間也會彼此交流人生體悟、健康知識等,十分開心。」

76歲鍛鍊一年 腳步輕盈

76歲的翁紹芬則分享,雖然她從學生時代就有運動習慣,也注重飲食,但70歲時發現血糖過高,體重因而減輕12公斤。為了穩定血糖、減少罹患肌少症造成骨質疏鬆及跌倒的風險,她決定報名一對一重訓及聯合報運動課程,經過一年鍛鍊後,明顯感受到腳步變得輕盈、靈活,體態變好,穿衣更好看。

「要為未來日子做打算,及早養成運動習慣。」翁紹芬認為,健康與運動有關,若身體變差,將減少出門意願,與社會的連結也會變弱,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打算報名聯合報下一期拳擊體適能課程,持續鍛鍊身體,結交一起努力運動的同伴。

田玉笛說,拳擊有助於提升專注力、刺激大腦神經,訓練全身穩定度、手臂力量、腳步敏捷與平衡能力;考慮到中高齡族身體狀況,拳擊體適能課程不使用拳擊手套互相擊打,避免手部疼痛,但若民眾有急性骨關節或心臟血管疾病,需先詢問醫師是否能參與課程。

居家簡易拳擊體適能訓練

示範╱田玉笛

動作:

1.雙手拿瑜伽球,雙腳與肩同寬,腳尖朝前,向下蹲,有如在坐椅子。

1.雙手拿瑜伽球,雙腳與肩同寬,腳尖朝前,向下蹲,有如在坐椅子。圖╱施又慈攝影
1.雙手拿瑜伽球,雙腳與肩同寬,腳尖朝前,向下蹲,有如在坐椅子。圖╱施又慈攝影

2.站起來,用右手抓球向前推,再把左腳向上抬起,做單腳站立姿勢。

2.站起來,用右手抓球向前推,再把左腳向上抬起,做單腳站立姿勢。
圖╱施又慈攝影
2.站起來,用右手抓球向前推,再把左腳向上抬起,做單腳站立姿勢。 圖╱施又慈攝影

3.反覆上述的動作,左右手腳相互交換。

小叮嚀:請確認周邊環境安全,過程中保持自然呼吸,如有任何不適,請立即停止動作。

強肌運動系列─拳擊體適能6堂課

日期:

6月12日、19日、26日

7月03日、10日、17日

時間:

上午班 10:40-12:10

下午班 15:00-16:30

地點: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4樓舞蹈教室  

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17號4樓

洽詢:02-8692-5588轉5869

運動習慣 體適能 拳擊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