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中風後就無法再站起來了嗎?看56歲的他如何在短短幾個月內拔除鼻胃管、走路回家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聲/ 慢病防治

腎臟病/糖尿病服藥控制 可減少腎臟病

國內近年新增洗腎病患,逾半數都因糖尿病引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內近年新增洗腎病患,逾半數都因糖尿病引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腎臟病成為新一代國病,台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吳岳霖指出,近幾年新的洗腎病人,逾半數都是因糖尿病引起,除了控制血糖,配合良好飲食習慣及藥物治療,可大幅減緩腎臟病進展。另外,民眾也可利用簡單五字訣檢測,若出現狀況及早治療,病情皆能有良好控制。

健保署最新資料顯示,去年健保費用支出最多的單一疾病為「慢性腎臟病」,單是這項疾病就耗用約533億元,台灣目前約有9.2萬病人接受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然而,民眾對腎臟病的誤解,反加重疾病進展速度。吳岳霖舉例,一位55歲、患有糖尿病的男性病人,因連續3周食欲不振、雙腳浮腫,就醫時才發現,病患怕吃藥會讓「腰子」壞掉,5年來從沒就醫,也沒服用糖尿病藥物。

這病患平時依靠飲食、運動控制血糖,就診當天血糖正常,但詳細檢驗後發現,病患肌酸酐每毫升高達8毫克,遠高於正常值的1毫克,還合併有嚴重貧血、酸血症、高血鉀及營養不良等症狀。

經藥物治療,患者病情即獲控制,不需要洗腎。然而,資料顯示,近年來洗腎病患中,逾半皆因糖尿病引起。

吳岳霖表示,良好血糖控制可大幅減緩慢性腎臟病進展,減少洗腎的機會,現今糖尿病藥物愈來愈多樣化,副作用也少,病患不用擔心藥物副作用造成腎傷害,忌諱就醫反可能讓腎臟病一發不可收拾。

如何知道可能有腎臟病?吳岳霖說,除抽血及驗尿,也可利用簡單五字訣「泡、水、高、貧、倦」,在家自我評估。

若民眾發現泡泡尿,尤其是泡沫持續不消失、腳有水腫,用手壓下去後凹陷,不會馬上回彈、血壓變高、貧血,臉色蒼白或容易頭暈、體力差,特別容易覺得累等,應及早就醫治療。

慢性腎臟病 糖尿病 血糖控制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